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节段箱梁的侧模横向调节机构

一种新型节段箱梁的侧模横向调节机构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节段箱梁的侧模横向调节机构,包括节段箱体,浇筑腔,螺纹孔,插接孔,顶紧螺栓,可吊装浇筑盖结构,可固定支撑杆结构,可插接调节侧盖结构,可移动水平检测座结构,顶紧杆,螺纹管,连接环,插接杆,吊装架和斜撑杆,所述的浇筑腔设置在节段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孔分别开设在节段箱体的左右两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孔开设在节段箱体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部且贯穿设置。本发明侧模,固定支撑管,定位板,节段箱体和浇筑腔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在浇筑腔的内部推动侧模,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侧模调节工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4925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双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87679.0

  • 申请日2020-12-29

  • 分类号B28B7/02(20060101);B28B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35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夏静洁

  • 地址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舜海路219号华创观礼中心A座206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5:5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段箱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节段箱梁的侧模横向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在以往短线法节段箱梁侧模设计中,侧模的下部支架通常只能实现单向的滑移,即侧模分别向两侧滑移,此时侧模与固定端模的距离相对固定。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调整侧模包覆匹配梁的长度(匹配梁搭接侧模的长度)来实现不同长度节段梁的预制。

但是现有的调节机构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根据工作需要调节侧模位置,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侧模进行支撑工作和不方便进行节段箱支撑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工件拆卸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节段箱梁的侧模横向调节机构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节段箱梁的侧模横向调节机构,以解决现有的调节机构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根据工作需要调节侧模位置,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侧模进行支撑工作和不方便进行节段箱支撑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工件拆卸的问题。一种新型节段箱梁的侧模横向调节机构,包括节段箱体,浇筑腔,螺纹孔,插接孔,顶紧螺栓,可吊装浇筑盖结构,可固定支撑杆结构,可插接调节侧盖结构,可移动水平检测座结构,顶紧杆,螺纹管,连接环,插接杆,吊装架和斜撑杆,所述的浇筑腔设置在节段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孔分别开设在节段箱体的左右两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孔开设在节段箱体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部且贯穿设置;所述的可吊装浇筑盖结构安装在插接孔的内部;所述的可固定支撑杆结构设置在浇筑腔的内部;所述的可插接调节侧盖结构分别安装在节段箱体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移动水平检测座结构安装在节段箱体的下端外壁;所述的顶紧杆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管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和后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杆分别与节段箱体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的连接环分别焊接在节段箱体的左右两侧上部前面中间位置和左右两侧后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分别插接在连接环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架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插接杆的下端前面和下端后面;所述的斜撑杆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环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斜撑杆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节段箱体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可吊装浇筑盖结构包括插接盖,连接座,连接管,连接杆和吊装环,所述的连接座分别螺栓连接在插接盖的上端前面中间位置和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分别贯穿连接座和插接盖;所述的连接杆下端分别螺纹连接在插接盖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焊接在吊装环的下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固定支撑杆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管,固定块,螺纹杆,螺纹调节管,密封圈和固定圈,所述的固定块分别焊接在第一固定管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贯穿第一固定管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调节管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的两端外壁;所述的密封圈分别滑动套接在螺纹调节管的外壁;所述的固定圈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调节管的两端外壁。

优选的,所述的可插接调节侧盖结构包括侧模,调节杆,固定板,固定支撑管,旋转环和定位板,所述的调节杆分别贯穿侧模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和下端内部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调节杆一端分别轴接在固定板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杆另一端分别焊接在旋转环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支撑管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板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和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板分别焊接在侧模的左侧前面中间位置和左侧后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移动水平检测座结构包括移动座,支撑腿,移动刹车轮,水平尺,第二固定管和调节固定杆,所述的支撑腿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移动刹车轮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腿的下端;所述的水平尺镶嵌在移动座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固定管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固定杆的上端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管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浇筑腔和插接孔连通设置;所述的螺纹孔和插接孔连通设置;所述的顶紧杆和螺纹管分别设置在节段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和连接座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插接盖和连接座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的连接管分别设置在插接盖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和后表面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插接盖插接在插接孔的内部且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的顶紧螺栓和插接盖接触设置;所述的连接管和浇筑腔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固定管设置在螺纹杆的外壁中间位置且设置在螺纹调节管之间;所述的密封圈采用硅胶圈。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固定管分别设置在浇筑腔的内部上端中间位置和内部下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支撑管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杆的左侧分别插接在固定支撑管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板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板且内部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的侧模分别插接在节段箱体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调节管分别插接在固定支撑管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且与固定板接触设置;所述的定位板内部设置的螺栓与节段箱体的内壁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调节固定杆采用倒T型的不锈钢杆且分别设置在移动座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座采用U型的不锈钢座。

优选的,所述的节段箱体的下端插接在移动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且螺栓连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所述的侧模,固定支撑管,定位板,节段箱体和浇筑腔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在浇筑腔的内部推动侧模,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侧模调节工作。

2.本发明中,所述的螺纹杆,螺纹调节管,侧模,调节杆,固定板和固定支撑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螺纹调节管分别插接在固定支撑管的内部,方便在工作中进行侧模支撑工作,防止在工作中侧模倾斜影响加工质量。

3.本发明中,所述的移动座,第二固定管,调节固定杆和节段箱体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旋转调节固定杆,使调节固定杆的下端接触地面,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节段箱体支撑工作。

4.本发明中,所述的插接盖,连接杆,吊装环,节段箱体,浇筑腔和插接孔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外部吊装设备连接吊装环,然后对插接盖进行吊装工作,方便在工作中进行工件拆取工作。

5.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固定管,固定块,螺纹杆,螺纹调节管和固定支撑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旋转螺纹调节管,通过螺纹调节管和螺纹杆螺纹连接设置,方便在工作中根据加工需要进行调节工作。

6.本发明中,所述的螺纹调节管,密封圈,固定圈,侧模,固定板和固定支撑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密封圈插接在固定支撑管的内部,方便在工作中进行密封工作,防止在工作中材料进入固定支撑管的内部,影响拆卸工作。

7.本发明中,所述的移动座,支撑腿,移动刹车轮和节段箱体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推动节段箱体进行移动,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移动功能。

8.本发明中,所述的移动座,支撑腿,移动刹车轮,水平尺,第二固定管和调节固定杆以及节段箱体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水平尺观察移动座和节段箱体的水平度,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节段箱体倾斜影响工作。

9.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固定管,固定块,螺纹杆和螺纹调节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拆卸螺纹调节管,然后在工作后进行螺纹杆拆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吊装浇筑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可固定支撑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可插接调节侧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可移动水平检测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节段箱体;2、浇筑腔;3、螺纹孔;4、插接孔;5、顶紧螺栓;6、可吊装浇筑盖结构;61、插接盖;62、连接座;63、连接管;64、连接杆;65、吊装环;7、可固定支撑杆结构;71、第一固定管;72、固定块;73、螺纹杆;74、螺纹调节管;75、密封圈;76、固定圈;8、可插接调节侧盖结构;81、侧模;82、调节杆;83、固定板;84、固定支撑管;85、旋转环;86、定位板;9、可移动水平检测座结构;91、移动座;92、支撑腿;93、移动刹车轮;94、水平尺;95、第二固定管;96、调节固定杆;10、顶紧杆;11、螺纹管;12、连接环;13、插接杆;14、吊装架;15、斜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节段箱梁的侧模横向调节机构,包括节段箱体1,浇筑腔2,螺纹孔3,插接孔4,顶紧螺栓5,可吊装浇筑盖结构6,可固定支撑杆结构7,可插接调节侧盖结构8,可移动水平检测座结构9,顶紧杆10,螺纹管11,连接环12,插接杆13,吊装架14和斜撑杆15,所述的浇筑腔2设置在节段箱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孔3分别开设在节段箱体1的左右两侧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孔4开设在节段箱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螺栓5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孔3的内部且贯穿设置;所述的可吊装浇筑盖结构6安装在插接孔4的内部;所述的可固定支撑杆结构7设置在浇筑腔2的内部;所述的可插接调节侧盖结构8分别安装在节段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移动水平检测座结构9安装在节段箱体1的下端外壁;所述的顶紧杆10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管11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和后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杆10分别与节段箱体1的内壁接触设置;所述的连接环12分别焊接在节段箱体1的左右两侧上部前面中间位置和左右两侧后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13分别插接在连接环1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架14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插接杆13的下端前面和下端后面;所述的斜撑杆15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环12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斜撑杆15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节段箱体1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可吊装浇筑盖结构6包括插接盖61,连接座62,连接管63,连接杆64和吊装环65,所述的连接座62分别螺栓连接在插接盖61的上端前面中间位置和上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63分别贯穿连接座62和插接盖61;所述的连接杆64下端分别螺纹连接在插接盖61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杆64的上端焊接在吊装环65的下端中间位置;然后将插接盖61插接在插接孔4的内部,然后拧紧顶紧螺栓5,把插接盖61固定工作,在使用管道连接连接管63的上端外壁,有利于在工作中进行浇筑工作,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使用外部吊装设备连接吊装环65,方便在浇筑的过程中进行插接盖61拆卸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固定支撑杆结构7包括第一固定管71,固定块72,螺纹杆73,螺纹调节管74,密封圈75和固定圈76,所述的固定块72分别焊接在第一固定管71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杆73贯穿第一固定管7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调节管74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杆73的两端外壁;所述的密封圈75分别滑动套接在螺纹调节管74的外壁;所述的固定圈76分别螺纹连接在螺纹调节管74的两端外壁;然后根据工作时的需要,转动螺纹调节管74,通过螺纹调节管74和螺纹杆73螺纹连接设置,调整好螺纹调节管74和螺纹杆73的长度,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工具支撑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插接调节侧盖结构8包括侧模81,调节杆82,固定板83,固定支撑管84,旋转环85和定位板86,所述的调节杆82分别贯穿侧模81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和下端内部中间位置且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调节杆82一端分别轴接在固定板83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杆82另一端分别焊接在旋转环85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支撑管84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板83的左侧上部中间位置和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板86分别焊接在侧模81的左侧前面中间位置和左侧后面中间位置;调整好设备后,将螺纹调节管74分别插接在固定支撑管84的内部,然后旋转旋转环85和调节杆82,通过调节杆82和侧模81螺纹连接设置,调整好固定板83的位置,将侧模8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拧紧定位板86内部设置的螺栓,固定好侧模81,进而完成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5所示,所述的可移动水平检测座结构9包括移动座91,支撑腿92,移动刹车轮93,水平尺94,第二固定管95和调节固定杆96,所述的支撑腿92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9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移动刹车轮93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腿92的下端;所述的水平尺94镶嵌在移动座9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固定管95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91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固定杆96的上端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二固定管95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进行使用时推动移动座91进行移动,将节段箱体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旋转调节固定杆96,使调节固定杆96的下端接触地面,防止在工作的过程中节段箱体1移动,影响工作质量。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浇筑腔2和插接孔4连通设置;所述的螺纹孔3和插接孔4连通设置;所述的顶紧杆10和螺纹管11分别设置在节段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下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管63和连接座62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插接盖61和连接座62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的连接管63分别设置在插接盖61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和后表面内部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插接盖61插接在插接孔4的内部且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的顶紧螺栓5和插接盖61接触设置;所述的连接管63和浇筑腔2连通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固定管71设置在螺纹杆73的外壁中间位置且设置在螺纹调节管74之间;所述的密封圈75采用硅胶圈。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固定管71分别设置在浇筑腔2的内部上端中间位置和内部下端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板83设置在固定支撑管8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杆82的左侧分别插接在固定支撑管84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定位板86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板且内部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螺栓。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侧模81分别插接在节段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纹调节管74分别插接在固定支撑管84的左右两侧内部中间位置且与固定板83接触设置;所述的定位板86内部设置的螺栓与节段箱体1的内壁接触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调节固定杆96采用倒T型的不锈钢杆且分别设置在移动座91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座91采用U型的不锈钢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节段箱体1的下端插接在移动座9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且螺栓连接设置。

工作原理

本发明中,然后将插接盖61插接在插接孔4的内部,然后拧紧顶紧螺栓5,把插接盖61固定工作,在使用管道连接连接管63的上端外壁,有利于在工作中进行浇筑工作,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使用外部吊装设备连接吊装环65,方便在浇筑的过程中进行插接盖61拆卸工作,然后根据工作时的需要,转动螺纹调节管74,通过螺纹调节管74和螺纹杆73螺纹连接设置,调整好螺纹调节管74和螺纹杆73的长度,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工具支撑工作,调整好设备后,将螺纹调节管74分别插接在固定支撑管84的内部,然后旋转旋转环85和调节杆82,通过调节杆82和侧模81螺纹连接设置,调整好固定板83的位置,将侧模8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拧紧定位板86内部设置的螺栓,固定好侧模81,进而完成工作,进行使用时推动移动座91进行移动,将节段箱体1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旋转调节固定杆96,使调节固定杆96的下端接触地面,防止在工作的过程中节段箱体1移动,影响工作质量。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