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辅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辅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辅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步骤: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系统配置物理采集设备模块;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系统配置感知、任务驱动、推理分析、决策以及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解析虚拟端口、任务分支以及属性转换条件配置,并将虚拟端口配置提供给感知模块完成对应物理采集设备模块的信息采集,将任务分支编辑配置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完成任务粗执行,以及将属性转换条件配置提供给推理分析模块完成属性转换条件判断;决策模块根据感知模块的采集信息、任务分支模块的任务粗执行以及推理分析模块的属性转换条件判断结果,生成任务执行结果,并输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5893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类人思维(山东)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66451.6

  • 发明设计人 杜铭枢;郭世杰;杜晓通;

    申请日2020-12-14

  • 分类号G06F8/20(20180101);G06F8/71(20180101);G06N5/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05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营磊

  •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汉峪金谷人工智能大厦9楼903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4: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操作系统智能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开 发辅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发展,传统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不同行业背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计算速度、计算精准度以及储存能力方面,“电”脑已经将脑“人”远远甩 在身后,但是由于传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按照预置的程序不但重复读取执行指令, 其在灵活性、敏捷度灯维度与人脑有着本质的区别,反应在具体的实际场景中,传 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更占优势的往往是高速计算工作,重复性工作,而在创造性领域, 机器可谓是“一无是处”。

在于不同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了诸如智能家居、智慧工厂以及智能交通等新 兴产业交汇领域,与传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相比较,这些行业显著的特征是有明显的 人类参与过程,而将人类想法推理参与到系统极大提高传统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智能 化程度。虽然这些实现传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智能的技术手段通常采用机器学习和深 度学习,以及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以及文本认知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 种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方式对计算能力即机器性能要求较高,前期训练工作繁杂。

因此,不管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还是融入新兴物理信息的人工智能的计算 机操作系统都相对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计算机操 作系统开发辅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传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融入新兴物理信息的人工智 能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都相对存在资源不足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 开发辅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辅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系统配置物理采集设备模 块,所述物理采集设备模块包括信息采集设备和用户配置设备;

S2.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系统配置感知模块、任务 驱动模块、推理分析模块、决策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

S3.人机交互模块解析用户配置设备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任务分支配置以 及属性转换条件配置,并将虚拟端口配置提供给感知模块选择虚拟端口完成对 应物理采集设备模块的信息采集,将任务分支编辑配置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选 择基础任务算法完成任务粗执行,以及将属性转换条件配置提供给推理分析模 块进行信息加工完成属性转换条件判断;

S4.决策模块根据感知模块选择的虚拟端口对应信息采集设备的采集信息、 任务分支模块选择的基础算法进行的任务粗执行以及推理分析模块对加工后信 息执行属性转换条件判断结果,生成任务执行结果,并输出。

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

S11.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环境;

S12.选择用于待执行任务基础数据采集的信息采集设备连接计算机;

S13.选择用于高级用户交互操作的用户配置设备连接计算机。

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S21.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环境;

S22.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感知模块,并为感知模块设置虚拟端口, 感知模块用于获取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以及用户配置设备获取的用户交互 输入信息;

S23.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任务驱动模块,任务驱动模块包括若干基 础算法,所述基础算法与信息采集设备相对应;任务驱动模块用于根据基础算 法进行任务粗执行;

S24.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推理分析模块,推理分析模块用于对信息 采集设备的采集信息进行信息加工,再根据属性转换条件判断属性;

S25.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决策模块,决策模块用于根据任务驱动模 块输出及推理分析模块输出属性;

S26.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用于通过人 机接口获取并解析高级用户配置,所述高级用户配置包括高级用户通过用户配 置设备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任务分支配置以及属性转换条件配置。

进一步地,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

S31.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户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并将虚拟端口配置 提供给感知模块选定虚拟端口;

S32.感知模块通过选定虚拟端口获取对应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数据 帧,进行信息数据帧解析,并进行数据缓存,再将缓存数据提供给任务驱动模 块、推理分析模块以及决策模块;

S33.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户输入的任务分支配置,并通过感知模块的 选定虚拟端口将任务分支配置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

S34.任务驱动模块根据任务分支配置选定基础算法,并对选定的基础算法 进行轮询,实现任务粗执行,生成任务粗执行结果提供给决策模块;

S35.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户输入的属性转换条件配置,并通过感知模 块的选定虚拟端口将属性转换条件配置提供给推理分析模块;

S36.推理分析模块根据感知模块缓存数据进行信息加工,并判断加工后信 息是否满足配置的属性转换条件,以及在满足属性转换条件时进行属性转换, 输出推理后属性提供各决策模块。

进一步地,步骤S31具体步骤如下:

S311.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户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生成虚拟端口系 统;

S312.虚拟端口系统完成虚拟端口插入与删除,并配置虚拟端口参数,所述 虚拟端口包括网络端口、时间端口和映射端口;

S313.虚拟端口系统将选定的网络端口、时间端口和映射端口提供给感知模 块。

进一步地,步骤S32具体步骤如下:

S321.感知模块通过选定的网端口、时间端口和映射端口感知与采集外界信 息采集设备的传感器信息、总线信息以及网络信息,

S322.感知模块通过选定的网端口、时间端口和映射端口操控传感器信息、 总线信息以及网络信息的整定,并进行信息解析以及信息缓存,再将缓存信息 上传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推理分析模块以及决策模块。

进一步地,步骤S36具体步骤如下:

S361.推理分析模块获取感知模块缓存数据提供给信息加工层级单元;

S362.信息加工层级单元进行信息加工;

S363.推理分析模块判断是否完成所有信息加工层级单元的信息加工;

若是,进入步骤S364;

若否,定位到下一个信息加工层级单元,返回步骤S362;

S364.推理分析模块判断加工后信息是否满足配置的属性转换条件;

若是,对加工后信息进行属性转换,进入步骤S365;

若否,保持加工后信息原有属性,进入步骤S365;

S365.输出推理后属性,提供给决策模块。

进一步地,步骤S4具体步骤如下:

S41.决策模块获取任务驱动模块的任务粗执行结果,解析任务粗执行结果 中置信度属性,所述置信度属性包括充分、似然、未知和无效;

S42.判断任务执行粗结果中置信度属性;

若存在任务执行粗结果的置信度属性为充分,则进入步骤S45;

若任务执行粗结果的执行度无充分属性,存在似然属性,则进入步骤S43;

若任务执行粗结果的置信度为未知和无效时,进入步骤S44;

S43.决策模块将任务执行粗结果的似然属性与推理分析模块输出的推理后 属性相结合,对任务执行结果进行预测,进入步骤S45;

S44.决策模块此处无输出,结束;

S45.决策模块生成任务执行结果,并输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辅助装置,包括:

硬件环境配置单元,用于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系 统配置物理采集设备模块,所述物理采集设备模块包括信息采集设备和用户配 置设备;

软件环境配置单元,用于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系 统配置感知模块、任务驱动模块、推理分析模块、决策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

用户配置及软件模块执行单元,用于设置人机交互模块解析用户配置设备 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任务分支配置以及属性转换条件配置,并将虚拟端口配 置提供给感知模块选择虚拟端口完成对应物理采集设备模块的信息采集,将任 务分支编辑配置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选择基础任务算法完成任务粗执行,以及 将属性转换条件配置提供给推理分析模块进行信息加工完成属性转换条件判 断;

任务决策输出单元,用于设置决策模块根据感知模块选择的虚拟端口对应 信息采集设备的采集信息、任务分支模块选择的基础算法进行的任务粗执行以 及推理分析模块对加工后信息执行属性转换条件判断结果,生成任务执行结果, 并输出。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 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辅助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用户 配置设备及虚拟端口配置将人的认知和推理的判断及时的融入计算机操作系统 中,使计算机操作系统具备人的经验,提高智能化,同时通过信息采集设备获 取外界碎片化信息,保证基本算法的计算资源,又通过融入人机协同降低了对 计算资源的依赖性。

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1-硬件环境配置单元;1.1-硬件环境配置子单元;1.2-信息采集设 备连接子单元;1.3-用户配置设备连接子单元;2-软件环境配置单元;2.1-软 件环境配置子单元;2.2-感知模块配置子单元;2.3-任务驱动模块配置子单元; 2.4-推理分析模块配置子单元;2.5-决策模块配置子单元;2.6-人机交互模块 配置子单元;3-用户配置及软件模块执行单元;3.1-虚拟端口配置解析子单元; 3.2-感知模块信息获取子单元;3.3-任务分支配置解析子单元;3.4-任务驱动 模块算法选定子单元;3.5-属性转换条件配置解析子单元;3.6-推理模块属性 转换子单元;4-任务决策输出单元;4.1-任务粗执行结果解析子单;4.2-置信 度属性判断子单元;4.3-任务执行结果预测子单元;4.4-决策模块无输出子单元;4.5-任务执行结果生成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辅助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S1.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系统配置物理采集设备模 块,所述物理采集设备模块包括信息采集设备和用户配置设备;

S2.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系统配置感知模块、任务 驱动模块、推理分析模块、决策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

S3.人机交互模块解析用户配置设备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任务分支配置以 及属性转换条件配置,并将虚拟端口配置提供给感知模块选择虚拟端口完成对 应物理采集设备模块的信息采集,将任务分支编辑配置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选 择基础任务算法完成任务粗执行,以及将属性转换条件配置提供给推理分析模 块进行信息加工完成属性转换条件判断;

S4.决策模块根据感知模块选择的虚拟端口对应信息采集设备的采集信息、 任务分支模块选择的基础算法进行的任务粗执行以及推理分析模块对加工后信 息执行属性转换条件判断结果,生成任务执行结果,并输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辅助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S1.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系统配置物理采集设备模 块,所述物理采集设备模块包括信息采集设备和用户配置设备;具体步骤如下:

S11.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环境;

S12.选择用于待执行任务基础数据采集的信息采集设备连接计算机;

S13.选择用于高级用户交互操作的用户配置设备连接计算机;

S2.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系统配置感知模块、任务 驱动模块、推理分析模块、决策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具体步骤如下:

S21.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环境;

S22.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感知模块,并为感知模块设置虚拟端口, 感知模块用于获取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以及用户配置设备获取的用户交 互输入信息;

S23.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任务驱动模块,任务驱动模块包括若干 基础算法,所述基础算法与信息采集设备相对应;任务驱动模块用于根据基 础算法进行任务粗执行;

S24.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推理分析模块,推理分析模块用于对信 息采集设备的采集信息进行信息加工,再根据属性转换条件判断属性;

S25.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决策模块,决策模块用于根据任务驱动 模块输出及推理分析模块输出属性;

S26.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用于通过 人机接口获取并解析高级用户配置,所述高级用户配置包括高级用户通过用 户配置设备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任务分支配置以及属性转换条件配置;

S3.人机交互模块解析用户配置设备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任务分支配置以 及属性转换条件配置,并将虚拟端口配置提供给感知模块选择虚拟端口完成对 应物理采集设备模块的信息采集,将任务分支编辑配置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选 择基础任务算法完成任务粗执行,以及将属性转换条件配置提供给推理分析模 块进行信息加工完成属性转换条件判断;具体步骤如下:

S31.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户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并将虚拟端口配 置提供给感知模块选定虚拟端口;

S32.感知模块通过选定虚拟端口获取对应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数据 帧,进行信息数据帧解析,并进行数据缓存,再将缓存数据提供给任务驱动 模块、推理分析模块以及决策模块;

S33.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户输入的任务分支配置,并通过感知模块 的选定虚拟端口将任务分支配置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

S34.任务驱动模块根据任务分支配置选定基础算法,并对选定的基础算 法进行轮询,实现任务粗执行,生成任务粗执行结果提供给决策模块;

S35.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户输入的属性转换条件配置,并通过感知 模块的选定虚拟端口将属性转换条件配置提供给推理分析模块;

S36.推理分析模块根据感知模块缓存数据进行信息加工,并判断加工后信 息是否满足配置的属性转换条件,以及在满足属性转换条件时进行属性转换, 输出推理后属性提供各决策模块;具体步骤如下:

S361.推理分析模块获取感知模块缓存数据提供给信息加工层级单元;

S362.信息加工层级单元进行信息加工;

S363.推理分析模块判断是否完成所有信息加工层级单元的信息加工;

若是,进入步骤S364;

若否,定位到下一个信息加工层级单元,返回步骤S362;

S364.推理分析模块判断加工后信息是否满足配置的属性转换条件;

若是,对加工后信息进行属性转换,进入步骤S365;

若否,保持加工后信息原有属性,进入步骤S365;

S365.输出推理后属性,提供给决策模块;

S4.决策模块根据感知模块选择的虚拟端口对应信息采集设备的采集信息、 任务分支模块选择的基础算法进行的任务粗执行以及推理分析模块对加工后信 息执行属性转换条件判断结果,生成任务执行结果,并输出;

具体步骤如下:

S41.决策模块获取任务驱动模块的任务粗执行结果,解析任务粗执行结 果中置信度属性,所述置信度属性包括充分、似然、未知和无效;

S42.判断任务执行粗结果中置信度属性;

若存在任务执行粗结果的置信度属性为充分,则进入步骤S45;

若任务执行粗结果的执行度无充分属性,存在似然属性,则进入步骤 S43;

若任务执行粗结果的置信度为未知和无效时,进入步骤S44;

S43.决策模块将任务执行粗结果的似然属性与推理分析模块输出的推理 后属性相结合,对任务执行结果进行预测;

S44.决策模块此处无输出,结束;

S45.决策模块生成任务执行结果,并输出。

在某些实施例中,S31具体步骤如下:

S311.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户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生成虚拟端口系 统;

S312.虚拟端口系统完成虚拟端口插入与删除,并配置虚拟端口参数,所述 虚拟端口包括网络端口、时间端口和映射端口;

S313.虚拟端口系统将选定的网络端口、时间端口和映射端口提供给感知模 块;

步骤S32具体步骤如下:

S321.感知模块通过选定的网端口、时间端口和映射端口感知与采集外界信 息采集设备的传感器信息、总线信息以及网络信息,

S322.感知模块通过选定的网端口、时间端口和映射端口操控传感器信息、 总线信息以及网络信息的整定,并进行信息解析以及信息缓存,再将缓存信息 上传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推理分析模块以及决策模块。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辅助装置,包括:

硬件环境配置单元1,用于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 系统配置物理采集设备模块,所述物理采集设备模块包括信息采集设备和用户 配置设备;硬件环境配置单元1包括:

硬件环境配置子单元1.1,用于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硬件环境;

信息采集设备连接子单元1.2,选择用于待执行任务基础数据采集的信 息采集设备连接计算机;

用户配置设备连接子单元1.3,选择用于高级用户交互操作的用户配置 设备连接计算机;

软件环境配置单元2,用于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环境,为计算机操作 系统配置感知模块、任务驱动模块、推理分析模块、决策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 块;软件环境配置单元2包括:

软件环境配置子单元2.1,用于配置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环境;

感知模块配置子单元2.2,用于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感知模块, 并为感知模块设置虚拟端口,感知模块用于获取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以 及用户配置设备获取的用户交互输入信息;

任务驱动模块配置子单元2.3,用于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任务 驱动模块,任务驱动模块包括若干基础算法,所述基础算法与信息采集设备 相对应;任务驱动模块用于根据基础算法进行任务粗执行;

推理分析模块配置子单元2.4,用于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推理 分析模块,推理分析模块用于对信息采集设备的采集信息进行信息加工,再 根据属性转换条件判断属性;

决策模块配置子单元2.5,用于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决策模块, 决策模块用于根据任务驱动模块输出及推理分析模块输出属性;

人机交互模块配置子单元2.6,用于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内配置安装人机 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用于通过人机接口获取并解析高级用户配置,所述 高级用户配置包括高级用户通过用户配置设备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任务分 支配置以及属性转换条件配置;

用户配置及软件模块执行单元3,用于设置人机交互模块解析用户配置设 备输入的虚拟端口配置、任务分支配置以及属性转换条件配置,并将虚拟端口 配置提供给感知模块选择虚拟端口完成对应物理采集设备模块的信息采集,将 任务分支编辑配置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选择基础任务算法完成任务粗执行,以 及将属性转换条件配置提供给推理分析模块进行信息加工完成属性转换条件判 断;用户配置及软件模块执行单元3包括:

虚拟端口配置解析子单元3.1,用于设置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户输 入的虚拟端口配置,并将虚拟端口配置提供给感知模块选定虚拟端口;

感知模块信息获取子单元3.2,用于设置感知模块通过选定虚拟端口获 取对应信息采集设备采集的信息数据帧,进行信息数据帧解析,并进行数据 缓存,再将缓存数据提供给任务驱动模块、推理分析模块以及决策模块;

任务分支配置解析子单元3.3,用于设置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户输 入的任务分支配置,并通过感知模块的选定虚拟端口将任务分支配置提供给 任务驱动模块;

任务驱动模块算法选定子单元3.4,用于设置任务驱动模块根据任务分 支配置选定基础算法,并对选定的基础算法进行轮询,实现任务粗执行,生 成任务粗执行结果提供给决策模块;

属性转换条件配置解析子单元3.5,用于设置人机交互模块解析高级用 户输入的属性转换条件配置,并通过感知模块的选定虚拟端口将属性转换条 件配置提供给推理分析模块;

推理模块属性转换子单元3.6,用于设置推理分析模块根据感知模块缓 存数据进行信息加工,并判断加工后信息是否满足配置的属性转换条件,以 及在满足属性转换条件时进行属性转换,输出推理后属性提供各决策模块;

任务决策输出单元4,用于设置决策模块根据感知模块选择的虚拟端口对 应信息采集设备的采集信息、任务分支模块选择的基础算法进行的任务粗执行 以及推理分析模块对加工后信息执行属性转换条件判断结果,生成任务执行结 果,并输出;任务决策输出单元4包括:

任务粗执行结果解析子单元4.1,用于设置决策模块获取任务驱动模块的 任务粗执行结果,解析任务粗执行结果中置信度属性,所述置信度属性包括充 分、似然、未知和无效;

置信度属性判断子单元4.2,用于判断任务执行粗结果中置信度属性;

任务执行结果预测子单元4.3,用于当任务执行粗结果的执行度无充分属 性,存在似然属性时,设置决策模块将任务执行粗结果的似然属性与推理分析 模块输出的推理后属性相结合,对任务执行结果进行预测;

决策模块无输出子单元4.4,用于当任务执行粗结果的置信度为未知和无 效时,设置决策模块此处无输出;

任务执行结果生成子单元4.5,用于设置决策模块生成任务执行结果,并 输出。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 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任一项所述的方 法。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 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 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 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