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动态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动态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云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自动测试命令,获取前端用户界面在不同预设位置对应的前端展示数据;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获取从公共接口返回的后端配置数据;将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与所述前端展示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前端用户界面是否通过测试。本发明基于从公共接口返回的后端配置数据来验证前端用户界面中不同位置的数据准确性。当前端用户界面发生变化时不必修改测试程序,只需从同一公共接口获取到不同的后端配置数据即可。从而可以实现不修改测试程序自动完成用户界面测试的目的,大幅提升了动态用户界面的测试效率,具备较高的准确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593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34407.4

  • 发明设计人 朱文娟;赵冬伟;

    申请日2020-12-23

  • 分类号G06F11/36(20060101);G06F9/451(20180101);G06F16/955(20190101);

  • 代理机构11015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程超

  • 地址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4:2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态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户界面测试技术通常针对的是静态用户界面,通过将后台被测试数据直接写入测试程序中的方式,依次对比前端静态用户界面中的每个部分是否与被测试数据相符。对于实时发生变化的动态用户界面来说,在测试程序中写入固定被测数据的方式将不再适合,因此目前动态用户界面的测试需要人工手动介入。另外,现有的用户界面测试往往只能针对单一数据,例如单一的图像数据或文本数据等,当用户界面中同时包含图像、文本、链接等多个对象时,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导致现有的用户界面测试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动态用户界面进行自动测试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动态用户界面的自动测试命令,获取当前时刻下前端用户界面在不同预设位置对应的前端展示数据;

确定与所述动态用户界面对应的公共接口地址,并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获取当前时刻下从所述公共接口地址返回的后端配置数据;

将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与所述前端展示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前端用户界面是否通过测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所述响应于自动测试命令,获取前端用户界面在不同预设位置对应的前端展示数据的步骤包括:

按顺序依次获取每个位置编号相对应的前端展示数据,其中所述前端展示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前端截屏数据、前端文本数据和前端链接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所述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获取从公共接口返回的后端配置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前端展示数据的位置编号和所述数据类型,确定所述后端配置数据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记录编号;

根据所述记录编号从预设数据库中查找对应的后端配置数据,其中所述后端配置数据的类型包括后端URL地址数据、后端文本数据和后端链接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前端展示数据的位置编号和数据类型,所述确定所述后端配置数据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记录编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类型确定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目标数据表;

根据所述位置编号从述数目标数据表中确定所述记录编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所述将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与所述前端展示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前端用户界面是否通过测试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前端展示数据包括前端截屏数据的基础上,判断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中是否包含URL地址数据;

若是,获取与所述URL地址数据对应的存储图像,并比较所述存储图像和所述前端截屏数据是否相同;

在所述前端展示数据包括前端文本数据的基础上,判断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中是否包含后端文本数据;

若是,获取所述后端文本数据,并比较所述后端文本数据和所述前端文本数据是否相同;

在所述前端展示数据包括前端链接数据的基础上,判断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中是否包含后端链接数据;

若是,获取所述后端链接数据,并比较所述后端链接数据和所述前端链接数据是否相同;

在所述所述存储图像和所述前端截屏数据、所述后端文本数据和所述前端文本数据、所述后端链接数据和所述前端链接数据均相同的基础上,确定所述UI界面通过测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所述比较所述存储图像和所述前端截屏数据是否相同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存储图像和所述前端截屏数据设置为相同尺寸;

分别计算所述存储图像的第一灰度直方图和所述前端截屏图像的第二灰度直方图;

计算所述第一灰度直方图和所述第二灰度直方图之间的相似度;

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存储图像和所述前端截屏数据相同。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所述自动测试命令是基于定时任务或基于所述预设数据库的变动而发出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态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

前端数据获取模块,适用于响应于动态用户界面的自动测试命令,获取当前时刻下前端用户界面在不同预设位置对应的前端展示数据;

后端数据获取模块,适用于确定与所述动态用户界面对应的公共接口地址,并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获取当前时刻下从所述公共接口地址返回的后端配置数据;

对比模块,适用于将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与所述前端展示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前端用户界面是否通过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能够对动态变化的用户界面进行准确的自动化测试。本发明基于从公共接口返回的后端配置数据来验证前端用户界面中不同位置的数据准确性。当前端用户界面发生变化时不必修改测试程序,只需从同一公共接口获取到不同的后端配置数据即可。从而可以实现不修改测试程序自动完成用户界面测试的目的,大幅提升了动态用户界面的测试效率,具备较高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在前端用户界面划分多个区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比较存储图像和前端截屏数据是否相同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实施例一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实施例一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能够对动态变化的用户界面进行准确的自动化测试。本发明基于从公共接口返回的后端配置数据来验证前端用户界面中不同位置的数据准确性。当前端用户界面发生变化时不必修改测试程序,只需从同一公共接口获取到不同的后端配置数据即可。从而可以实现不修改测试程序自动完成用户界面测试的目的,大幅提升了动态用户界面的测试效率,具备较高的准确性。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动态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响应于动态用户界面的自动测试命令,获取当前时刻下前端用户界面在不同预设位置对应的前端展示数据。

动态用户界面指的是前端用户界面随时间产生变化的界面。与静态用户界面不同,在不同的时刻下,动态用户界面的展示内容可能是不相同的。这会给现有的自动化测试过程带来难度。可以理解,前端用户界面实际上是后端配置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因此前端用户界面的变化实际上是后端配置数据的变化产生的结果。因此本实施例是通过同时获取可能发生变化的前端用户界面和后端配置数据,在将两者进行对比以实现自动测试的。

本发明可以基于jenkins工程搭建自动化测试系统,在接收到自动测试命令的基础上展开对前端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可以理解,前端用户界面显示的具体内容与后端配置文件中包含的配置数据是相对应的,理想情况下,前端用户界面显示的具体内容与后端配置文件中包含的配置数据完全一致。当检测到不一致的情况时,则说明测试程序或者配置文件中存在需要调试的缺陷。通过界面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给相关运维人员,有利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中,自动测试命令可以是基于定时任务发出的,也可以是基于后端配置文件的变化而发出的。通常与后端配置文件相关的配置数据会存储在数据库中。本发明可以实时监测数据库的变化情况,当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增加、删除或更改时,可以直接触发自动测试命令。

如前所述,前端用户界面可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本实施例的的自动测试过程对于时效性有严格的要求。在接收到自动测试命令时,需要在当前时刻立即获取前端用户界面的展示数据。考虑到网络延时性,可以设置自接收到自动测试命令的第一时刻与获取到展示数据的第一时刻之间的第一时间差阈值。在小于第一时间差阈值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获取到的展示数据时有效的;在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差阈值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获取到的展示数据是无效的。从而避免由于动态用户界面随时间变化而造成测试不准确的情况。进一步本发明可以将前端用户界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可以对应唯一的预设位置编号。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依次针对不同的预设位置编号分别进行自动化测试。

S200:确定与所述动态用户界面对应的公共接口地址,并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获取当前时刻下从所述公共接口地址返回的后端配置数据。

为了保证能够准确获取到发生动态变化的后端配置数据,本实施例可以为每个动态用户界面设置对应的公共接口地址,通过该公共接口地址统一获取对应的后端配置数据。例如,设置动态用户界面1与公共接口地址1之间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以预先存储在服务器的对应位置。当需要对动态用户界面1进行自动测试时,可以先从服务器中获取到与动态用户界面1对应的公共接口地址1,进而从公共接口地址1获取与动态用户界面1对应的后端配置数据。公共接口地址1可以指向预设的第一数据库。可以理解,当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后端配置数据发生变化时,动态用户界面1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基于此,后台维护人员可以在第一数据库中根据需要对其中存储的后台配置数据进行变更。这样,通过统一的公共接口地址,可以保证获取到的后台配置数据是最新变更后的数据。考虑到时效性的要求,本实施例可以设置自接收到自动测试命令的第一时刻与获取到后端配置数据的第二时刻之间的第二时间差阈值。其中第二时间差阈值大于第一时间差阈值。在小于第二时间差阈值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获取到的后端配置数据是有效的;在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间差阈值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获取到的后端配置数据是无效的。

如前所述,前端用户界面中可以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具体的,可以将用户界面首先划分为多个一级区域,每个一级区域下再划分为多个二级区域。例如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将用户界面划分为多个以及一级区域A1、A2……An,再针对每个一级区域Ak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划分为多个二级区域Ak1、Ak2……Akm,如图2所示。以电子商务类用户界面为例,一级区域可以包括食品区域、电器区域、美妆区域等,在食品区域下的二级区域可以包括粮油区域、生鲜区域、零食区域等。通过在前端用户界面划分多个区域,方便按照区域展示不同的图片数据、文字数据、链接数据等,也有利于后台进行数据的维护和管理。

本发明中的后端配置数据可以通过统一的公共接口来获取,通过调用公共接口可以访问对应的预设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储有关于前端用户界面如何展示的后端配置数据,例如描述数据记录。其中描述数据记录可以包括多条,每一条分别与前端用户界面中的一个预设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的预设位置可以对应前端用户界面中的不同区域,例如预设位置1对应区域Ak1,预设位置2对应区域Ak2等。当前要测试的用户界面中的预设位置编号为L,相应的可以在数据库中获取第L条描述数据记录。

S300:将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与所述前端展示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前端用户界面是否通过测试。

本发明中的前端用户界面在每个预设位置处的数据类型可以包含前端图像数据、前端文本数据和前端链接数据。其中前端图像数据指的是在预设位置处显示一幅或几幅图像,前端文本数据指的是在预设位置处显示一段文本,前端链接数据指的是在预设位置处显示网络链接地址。相对应的,本发明后端配置数据的描述数据记录的类型包括URL地址数据、后端文本数据和后端链接数据。其中URL地址数据用于描述前端用户界面在预设位置处要展示的图像的地址,后端文本数据用于描述前端用户界面在预设位置处要展示的文本,后端链接数据用于描述前端用户界面在预设位置处要展示的网络链接地址。

本步骤将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与所述前端展示数据进行对比,包括分别将不同类型的前端展示数据和后端配置数据进行对比。当前端用户界面在预设位置处包含图像数据时,本发明从后端的描述数据记录中获取对应的URL地址数据;当前端用户界面在预设位置处包含文本数据时,本发明从后端的描述数据记录中获取对应的后端文本数据;前端用户界面在预设位置处包含链接数据时,本发明从后端的描述数据记录中获取对应的后端链接数据。具体的,对于数据库中存储的描述数据记录,可以通过不同的关键字来表征该条描述数据记录中具体包含何种类型的数据。例如可以用URL代表URL地址数据类型,用txt代表后端文本数据类型,用后端链接数据代表后端链接数据类型。这样,当前端展示数据包含不同的数据类型,可以通过预设位置编号和对应的关键字来获取后端配置数据中具体的描述数据记录。

在一个示例中,将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与所述前端展示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前端用户界面是否通过测试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前端展示数据包括前端截屏数据的基础上,判断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中是否包含URL地址数据;若是,获取与所述URL地址数据对应的存储图像,并比较所述存储图像和所述前端截屏数据是否相同。其中,后端配置数据中的URL地址数据用于定位一个存储地址,该存储地址存储有需要在前端用户界面展示的存储图像。因此通过URL地址,可以获取到前端用户界面要展示的图像的准确信息。这样,通过比较存储图像与前端截屏数据,可以确定前端用户界面中展示的图像是否正确、是否完整、展示效果是否符合要求等内容。关于存储图像和前端截屏数据之间的具体比较方法,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任意的图像对比算法实现,例如SSIM结构相似性算法、感知哈希算法、图像模板匹配算法等,本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制。

在所述前端展示数据包括前端文本数据的基础上,判断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中是否包含后端文本数据;若是,获取所述后端文本数据,并比较所述后端文本数据和所述前端文本数据是否相同。后端文本数据和前端文本数据可以以字符串的形式存储。可以通过现有的任意文本比较算法实现后端文本数据和前端文本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对比,例如利用余弦相似性的基准算法、词移距离算法、Smooth Inverse Frequency算法、预训练编码器算法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所述前端展示数据包括前端链接数据的基础上,判断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中是否包含后端链接数据;若是,获取所述后端链接数据,并比较所述后端链接数据和所述前端链接数据是否相同。通过比较前端链接数据和后端链接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前端用户界面中是否有链接地址错误的情况。前端链接数据和后端链接数据之间可以通过简单的字符串对比的方式实现,链接数据中包含文字的,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文本对比方式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所述所述存储图像和所述前端截屏数据、所述后端文本数据和所述前端文本数据、所述后端链接数据和所述前端链接数据均相同的基础上,确定所述UI界面通过测试。

可以理解,前端用户界面在预设位置处可能会同时包含多种数据类型,例如既包含图像,又包含文本和链接。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前端展示数据中的每种类型分别和后端配置数据中的对应类型进行对比。当所有数据类型都相同的情况下,表征前端用户界面通过测试;如果有任一种数据类型不相同,表征前端用户界面未通过测试。此时可以通过发送提示信息的方式及时通知相关运维人员进行调试,从而保证用户界面的准确性。

在一个示例中,前端展示数据的位置编号可以包括一级区域编号和二级区域编号。其中,一级区域编号表征所述前端展示数据所在的界面区域,例如在一个电子商务用户界面中,可以包含美食区域、服装区域、家电区域等,每个一级区域编号可以用字母、数字或其它符号组合等表示。二级区域编号可以是每个一级区域之下的不同对象,例如家电区域中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每个二级区域编号同样可以用字母、数字或其它符号组合等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的位置编号可以根据需要划分为多级区域,并不限于上文提到的二级区域。

如前所述,后端配置数据可以存储在预设数据库中。在一个示例中,预设设局库中可以存储多张数据表,每张数据表对应一个数据类型,例如URL地址数据表、后端文本数据表和后端链接数据表。在基于前端展示文本的位置编号获取后端配置数据时,可以首先根据所述数据类型确定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的目标数据表,再根据所述位置编号从述数目标数据表中确定所述记录编号。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获取到对应后端配置数据。

示例性地,本发明比较所述存储图像和所述前端截屏数据是否相同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310:将所述存储图像和所述前端截屏数据设置为相同尺寸。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前端截屏数据的图像尺寸与用户界面中展示区域的大小有关,因此可能会与后端配置数据对应的存储图像的实际尺寸并不相同。为了便于后续对比,本实施例首先将存储图像和前端截屏数据设置为相同尺寸。一般来说,可以将两者中尺寸较大的图像的尺寸转换为较小的图像,这样可以保证图像中的有用信息不被丢失。

S320:分别计算所述存储图像的第一灰度直方图和所述前端截屏图像的第二灰度直方图。

灰度直方图用于描述了图像中的灰度分布情况,能够直观地展示出图像中各个灰度级所占的比例。再灰度直方图中,一般横坐标表示灰度级,纵坐标表示该对应灰度级出现的频率。在本实施例中,将存储图像对应的灰度直方图作为第一灰度直方图,将前端截屏图像对应的灰度直方图作为第二灰度直方图。

S330:计算所述第一灰度直方图和所述第二灰度直方图之间的相似度。两个灰度直方图之间的总相似度S相似度可以包含多个灰度级频率的子相似度s之间的加权求和,可以用公式表示为S=αs1+βs2+……+γsn。其中α、β……γ分别表示每个灰度级的权重值,具体可根据不同图像的实际情况而设置。

S340:当所述相似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存储图像和所述前端截屏数据相同。

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准确、快速地实现用户界面中的图像与后端配置文件中的图像之间的对比。可以理解,用户界面中图像所占的比例通常比较大,因此准确进行图像之间的对比,有利于提高用户界面测试的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4,示出了一种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装置40可以包括或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并可实现上述自动化测试方法。本发明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本身更适合于描述自动化测试装置40在存储介质中的执行过程。以下描述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各程序模块的功能:

前端数据获取模块41,适用于响应于动态用户界面的自动测试命令,获取当前时刻下前端用户界面在不同预设位置对应的前端展示数据;

后端数据获取模块42,适用于确定与所述动态用户界面对应的公共接口地址,基于所述预设位置,获取从所述公共接口地址返回的后端配置数据;

对比模块43,适用于将所述后端配置数据与所述前端展示数据进行对比,以确定前端用户界面是否通过测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可以执行程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50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的存储器51、处理器52,如图5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5仅示出了具有组件51-52的计算机设备5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51(即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1可以是计算机设备5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5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1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5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5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5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5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5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5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实施例一的自动化测试装置40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5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5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52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50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器52用于运行存储器5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自动化测试装置40,以实现实施例一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服务器、App应用商城等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相应功能。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自动化测试装置40,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它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