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套模具内完成液压和注塑成型的方法

一套模具内完成液压和注塑成型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套模具内完成液压和注塑成型的方法,属于汽车零部件生产方法领域。将注塑模具增加两侧可以侧向滑动的封水机构,放入空心铝管件,两侧封水机构对其密封,注入液体并加压,注塑机射胶,冷却后泄压开模,顶出产品。优点是实现铝管与复合材料的一次连接成型,在注塑模具中加入液压成型工艺的方法,液压系统配合注塑机联动使用,使铝管内液压与射胶压力达到平衡,保证产品达到预期形态。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节拍,解决铝管在注塑射胶过程变形的问题,增加产品结构的多样性,降低产品重量,有利于整车结构的轻量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整车厂的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369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35779.7

  • 申请日2020-11-08

  • 分类号B29C45/26(20060101);B29C45/40(20060101);B29C70/34(20060101);

  • 代理机构22100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魏征骥

  • 地址 130103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区顺达路88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2:4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生产方法领域,尤其涉及汽车仪表板横梁的轻量化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依据国家在2020年汽车排放要求,整车厂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项为汽车的轻量化,金属仪表板横梁的整体重量在8-10KG,在减重方面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减重是当前国内外汽零部件生产企业重点研究课题。

注塑成型工艺主要用于塑料产品的成型,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既要满足产品性能又要实现轻量化,在塑料产品结构中加入金属材料就势在必行,并且金属与塑料结构并存的产品也很多,但是所加的金属件比较有局限性,一般都是板材件;但对于仪表板横梁这样特定的产品形态,板材件是不适用的,而是将铝合金管材与塑料混合使用,用于加强产品结构,实现轻量化,铝合金管材采用空心的铝管件,因其中间是空心的,注塑过程中的射胶压力会使铝管件产生凹陷变形,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套模具内完成液压和注塑成型的方法,以解决空心的铝管件在注塑过程中产生凹陷变形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列步骤:

(1)、将注塑模具增加两侧可以侧向滑动的封水机构,并且调整注塑模具内进胶热流道的进胶点,使进胶点远离空心铝管件;

(2)、注塑模具中放入初始形状的等截面空心铝管件;

(3)、注塑模具合模;

(4)、合模完成,模具两侧封水机构推入,使其中的封水端头分别插入空心铝管件的两端口进行密封,注塑机输出信号给液压辅机;

(5)、液压辅机收到信号后,经液体循环管路向空心铝管件内注入液体并加压,达到预定压力值后输出信号给注塑机;

(6)、接收液压辅机信号后,注塑机开始经进胶热流道射胶,冷却完成后输出信号至液压辅机;

(7)、液压辅机接收信号后两侧封水机构退出,进行泄压,然后液压辅机的信号传递给注塑机;

(8)、注塑模具开模,顶出产品,取件。

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铝管与复合材料的一次连接成型,在注塑模具中加入液压成型工艺的方法,液压系统配合注塑机联动使用,使铝管内液压与射胶压力达到平衡,保证产品达到预期形态。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节拍,解决铝管在注塑射胶过程变形的问题,增加产品结构的多样性,降低产品重量,有利于整车结构的轻量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整车厂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液压系统配合注塑模具的示意图;图中:液压辅机1、液体循环管路2、封水机构3、注塑模具4、进胶热流道5、空心铝管件6、产品7。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下列步骤:

(1)、将注塑模具4增加两侧可以侧向滑动的封水机构3,并且调整注塑模具内进胶热流道5的进胶点,使进胶点远离空心铝管件;

(2)、注塑模具4中放入初始形状的等截面空心铝管件6;

(3)、注塑模具4合模;

(4)、合模完成,模具两侧封水机构推入,使其中的封水端头分别插入空心铝管件6的两端口进行密封,注塑机输出信号给液压辅机1;

(5)、液压辅机1收到信号后,经液体循环管路2向空心铝管件6内注入液体并加压,达到预定压力值后输出信号给注塑机;

(6)、接收液压辅机信号后,注塑机开始经进胶热流道5射胶,冷却完成后输出信号至液压辅机1;

(7)、液压辅机1接收信号后两侧封水机构3退出,进行泄压,然后液压辅机1的信号传递给注塑机;

(8)、注塑模具4开模,顶出产品7,取件。

主要技术参数:

主电源:380V;

控制电源:24V;

液压系统:25Mpa;

工作压力:21Mpa;

缸径:120mm;

行程:100mm;

增压缸压力:≥250MPa;

气体压力:≥0.6Mpa。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