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及其制备方法。该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包含: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甘油、乳化剂、1,3‑丙二醇、霍霍巴籽油、月桂氮卓酮、聚二甲基硅氧烷、海棠果籽油、植物抗敏精华、透明质酸钠、甘草酸二钾、聚谷氨酸钠、柠檬酸钠、生育酚乙酸酯、白藜芦醇、薄荷酮甘油缩酮、香兰基丁基醚、薰衣草油、艾叶油、羌活提取物、芍药调理精华、独活提取物、川芎调理精华、红花籽油、防风根提取物、圆叶当归根油、寡肽‑1、防腐剂、着色剂、水余量。本发明主要成分均为天然植物来源,极大减少化合成分对肌肤的刺激,有效达到养护肌肤、紧致抗衰、亮肤的功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1602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悦青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65247.2

  • 发明设计人 江艳;袁立新;

    申请日2020-12-14

  • 分类号A61K8/9789(20170101);A61K8/34(20060101);A61K8/49(20060101);A61K8/58(20060101);A61K8/63(20060101);A61K8/64(20060101);A61K8/73(20060101);A61K8/88(20060101);A61K8/894(20060101);A61K8/92(20060101);A61Q19/00(20060101);A61Q19/08(20060101);

  • 代理机构44100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玲春

  • 地址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固戍内环路航城智慧安防产业园a栋819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1: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肤霜,属于日用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以及保健理念的提升,人们对身体的保健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于皮肤的保养。现有的多效护肤乳霜效果单一,且多为补水保湿作用,或者为单纯的美白功效。虽然,这些单纯功效的护肤乳霜能够给人们带来对应的良好功效,但在人们生活水平及物质水平均较高的今天,消费者更多的并不再极度追求那些高度单一功效性的护理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容易让人体皮肤产生依赖性。对单一的皮肤保健问题,人们大多更愿意能够从多方面采取综合性的舒缓手段。

尤其在护肤乳霜的选择上,在补水保湿的同时,人们更希望能够兼顾美白祛斑、抗炎、抗衰等功效。然而,目前市面上仍较少可同时满足消费者多种需求的综合性功能护肤乳霜。而且,现有的多效护肤类产品多含化学合成的色素、香精、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如在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1572159.5公开的一种美白保湿霜中,为达到更好的美白抗氧化而添加的谷胱甘肽;又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710682.X公开的一种多效神经酰胺面霜中,为达到良好美白祛皱保湿功效而添加的大量神经酰胺物质。这些化学合成组分有的容易对皮肤造成刺激性伤害,有的容易使皮肤产生依赖性,且不符合环保发展理念。

另外,现有的多效护肤乳霜类用品仅局限于皮肤表层的护理作用,其主要保健效果仅停留在皮肤器官。而在当下人们更繁忙、压力更大的生活新常态下,人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产生的如腰酸、肩周酸痛、关节疼痛、风湿性疼痛等非疾病性亚健康,现有的多效护肤乳霜的功效明显无法满足对身体更深层的护理保健需求,尤其是在对肌肤进行综合护理同时所带来的药理性理疗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主要成分均为天然植物来源,极大减少化学品成分对肌肤的刺激,并且具有植物成分带来的极好的舒缓抗敏功效,同时在对肌肤的护理过程中,给予肌肤内在平衡、温情给养、细致呵护的效果体验,有效达到养护肌肤、紧致抗衰、亮肤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5~20%,甘油5~10%,乳化剂2~6%,1,3-丙二醇2~10%,霍霍巴籽油1~5%,月桂氮卓酮0.1~1.0%,聚二甲基硅氧烷1~5%,海棠果籽油0.01~1.0%,植物抗敏精华0.5~2.0%,透明质酸钠0.05~0.5%,甘草酸二钾0.05~0.3%,聚谷氨酸钠0.05~0.3%,柠檬酸钠0.2~0.5%,生育酚乙酸酯0.2~0.5%,白藜芦醇0.1~1.0%,薄荷酮甘油缩酮0.01~0.5%,香兰基丁基醚0.01~0.5%,薰衣草油0.1~1.0%,艾叶油0.01~1.0%,羌活提取物0.01~1.0%,芍药调理精华0.01~1.0%,独活提取物0.01~1.0%,川芎调理精华0.01~1.0%,红花籽油0.1~1.0%,防风根提取物0.1~1.0%,圆叶当归根油0.1~1.0%,寡肽-10.1~1.0%,防腐剂0.2~1.6%,着色剂0.0011~1.01%,余量为水。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乳化剂为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30~55%、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30~55%以及二硬脂二甲铵锂蒙脱石5~20%的复配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植物抗敏精华为母菊花提取物0.5%、积雪草提取物5%、光果甘草根提取物1%、茶叶提取物1%、虎杖根提取物2%、迷迭香叶提取物0.5%、黄芩根提取物2%、水38%以及丁二醇50%的复配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芍药调理精华为水25~50%、甘油25~50%以及芍药根提取物25~50%的复配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川芎调理精华为水50~70%、丙二醇25~50%以及川芎根提取物5~10%的复配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按占所述多效护肤霜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防腐剂包括0.1~1.0%羟苯甲酯以及0.3~0.6%1,2-己二醇、苯氧乙醇和氯苯甘醚的复配物。

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1,2-己二醇、苯氧乙醇和氯苯甘醚的复配物由1,2-己二醇39~41%、39~41%苯氧乙醇和19~21%氯苯甘醚复配组成。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按占所述多效护肤霜的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着色剂由0.0001~0.01%焦糖色和0.001~1.0%CI 19140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配伍包括羌活提取物、独活提取物、防风根提取物、川芎根提取物、圆叶当归根油、红花籽油、艾叶油等多种中草药植物提取组分,相互协同增效,具有良好的排湿祛寒、消除炎症的功效,同时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代谢,有效护理肌肤,使肌肤紧致、亮白有光泽。

2)另外,进一步配伍月桂氮卓酮、海棠果籽油、植物抗敏精华、甘草酸二钾、白藜芦醇、香兰基丁基醚、薰衣草油以及寡肽-1等肌肤调理组分,进一步有效协同调理肌肤,具有更佳的抗敏、抗炎、抗衰功效。

3)并且,在该多效护肤霜中配伍由甘油、1,3-丙二醇、透明质酸钠以及聚谷氨酸钠组成的保湿组分,与多效护肤霜中的中草药植物提取组分及肌肤调理组分等进行配伍使用,在对肌肤进行有效补水保湿、呵护肌肤的同时,更有利于中草药植物提取组分及肌肤调理组分等组分的功能实现。

4)本发明多效护肤霜的主要成分均为天然植物来源,极大减少化学品成分对肌肤的刺激,并且具有植物成分带来的极好的舒缓抗敏功效,同时在对肌肤的护理过程中给予肌肤内在平衡、温情给养、细致呵护的效果体验,且无残留、无负担,符合环保、健康的护肤理念,具有深层理疗功效,有效达到养护肌肤、紧致抗衰、亮肤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的2#测试者使用对应测试样品6周内的皮肤纹理变化曲线图。

图3为实施例1的2#测试者使用对应测试样品6周内的皮肤弹性变化曲线图。

图4为实施例1的2#测试者使用对应测试样品6周内的皮肤含水量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该多效护肤霜包含如下组分: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5~20%,甘油5~10%,乳化剂2~6%,1,3-丙二醇2~10%,霍霍巴籽油1~5%,月桂氮卓酮0.1~1.0%,聚二甲基硅氧烷1~5%,海棠果籽油0.01~1.0%,植物抗敏精华0.5~2.0%,透明质酸钠0.05~0.5%,甘草酸二钾0.05~0.3%,聚谷氨酸钠0.05~0.3%,柠檬酸钠0.2~0.5%,生育酚乙酸酯0.2~0.5%,白藜芦醇0.1~1.0%,薄荷酮甘油缩酮0.01~0.5%,香兰基丁基醚0.01~0.5%,薰衣草油0.1~1.0%,艾叶油0.01~1.0%,羌活提取物0.01~1.0%,芍药调理精华0.01~1.0%,独活提取物0.01~1.0%,川芎调理精华0.01~1.0%,红花籽油0.1~1.0%,防风根提取物0.1~1.0%,圆叶当归根油0.1~1.0%,寡肽-10.1~1.0%,防腐剂0.2~1.6%,着色剂0.0011~1.01%,余量为水。本发明主要成分均为天然植物来源,极大减少化合成分对肌肤的刺激,有效达到养护肌肤、紧致抗衰、亮肤的功效。

本发明所有的原料组份均为市售产品。

按质量百分比计,实施例1~6的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的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的原料组成(质量百分比计,总量100%)

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中,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乳化剂为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45%、PEG-10聚二甲基硅氧烷45%以及二硬脂二甲铵锂蒙脱石10%的复配物。

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中,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植物抗敏精华为母菊花提取物0.5%、积雪草提取物5%、光果甘草根提取物1%、茶叶提取物1%、虎杖根提取物2%、迷迭香叶提取物0.5%、黄芩根提取物2%、水38%以及丁二醇50%的复配物。

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中,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芍药调理精华为水40%、甘油30%以及芍药根提取物30%的复配物。

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中,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的川芎调理精华为水55%、丙二醇38%以及川芎根提取物7%的复配物。

参见图1所示,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

S1、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乳化剂、霍霍巴籽油、月桂氮卓酮、聚二甲基硅氧烷、海棠果籽油、生育酚乙酸酯、薄荷酮甘油缩酮、香兰基丁基醚、薰衣草油、艾叶油、红花籽油、圆叶当归根油、羟苯甲酯(A组分)加入至加热锅中,加热升温至75~78℃;

S2、转移至搅拌锅;将水、甘油、1,3-丙二醇、植物抗敏精华、透明质酸钠、甘草酸二钾、聚谷氨酸钠、柠檬酸钠、白藜芦醇、羌活提取物、芍药调理精华、独活提取物、川芎调理精华、防风根提取物(B组分)预混好后,在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并于500~800r/min搅拌25分钟至混合均匀;

S3、降温至45℃,加入寡肽-1以及1,2-己二醇、苯氧乙醇和氯苯甘醚复配的防腐剂(C组分),于500~800r/min搅拌15分钟至混合均匀;

S4、加入着色剂(D组分),于500~800r/min搅拌10分钟至混合均匀;

S5、脱气,过滤,出料,得到所述多效护肤霜。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多效护肤霜中不含有植物抗敏精华。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多效护肤霜中,植物抗敏精华的添加量为0.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多效护肤霜中,植物抗敏精华的添加量为3.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多效护肤霜中不含有芍药调理精华和川芎调理精华。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多效护肤霜中不含有白藜芦醇、防风根提取物、圆叶当归根油以及寡肽-1。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多效护肤霜中,艾叶油、羌活提取物、芍药调理精华、独活提取物、川芎调理精华、红花籽油、防风根提取物、圆叶当归根油的添加量分别为0.005%、0.005%、2.0%、0.008%、2.0%、0.06%、1.5%、1.5%。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多效护肤霜中,艾叶油、羌活提取物、芍药调理精华、独活提取物、川芎调理精华、红花籽油、防风根提取物、圆叶当归根油的添加量分别为1.5%、0.008%、0.008%、2.0%、1.5%、0.08%、0.6%、1.5%。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多效护肤霜中不含有霍霍巴籽油、月桂氮卓酮、甘草酸二钾、香兰基丁基醚以及薰衣草油。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多效护肤霜中不含有海棠果籽油、艾叶油、羌活提取物、独活提取物以及红花提取物。

与实施例1相比,本对比例的多效护肤霜中不含有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钠以及生育酚乙酸酯。

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均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

以下为效果试验例部分的内容

1、理化稳定性测试

实施例1~6和对比例1~10制备的多效护肤霜均为浅黄色膏体,进行pH测量(体积比1:10水溶液)测得的pH值分别为5.8、6.4、6.1、6.3、5.9、6.0、6.8、7.1、5.5、5.9、6.2、6.2、6.6、6.1、6.5、6.5。

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均进行耐热(45±2℃,3个月,恢复室温)、耐寒(﹣15±2℃,3个月,恢复室温)以及冷热循环(45℃、常温、-15℃各24h,5个循环)的理化性能测试,结果均无异常(无析粉、无分层、无出水现象),实施例1~6和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均具有良好的理化稳定性,具有良好的耐候保质效果。

2、抗炎测试

试验方法:取Wistar大鼠(上海剑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雌雄各半,180~220g),随机分组,每组5只,包括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每次涂抹液体石蜡100μL、致炎剂50μL)、试验组(实施例1~6和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致炎剂50μL);各组分别于鼠的右耳正反面均匀涂抹对应试验试剂,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24h后,开始致炎。

其中,致炎剂为无水乙醚-巴豆油-无水乙醇-蒸馏水按体积比14.6:0.4:4:1充分混合而成。取100μL致炎剂,均匀涂在鼠的右耳廓正、反两面,致炎造模。

致炎2h后脱颈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直径8mm不锈钢铳沿耳廓相同部位冲下右耳片。取下的耳片立即放在冰上,加入PBS(磷酸缓冲盐溶液),冰浴下匀浆右耳片,制成耳肿胀组织匀浆,于4℃离心制备匀浆上清液。

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测定上清液中蛋白浓度及耳组织中TNF-α、IL-1β和NO含量,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的抗炎测试结果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由表2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10相比,实施例1~6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能够有效降低致炎因子TNF-α、IL-1β和NO的含量,从而能够抑制炎症的发生,表明本发明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

3、抗氧化测试

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ABTS法,产品编号S0119,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稀释溶液(体积比1:5水溶液)进行总抗氧能力测定,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并且,采用VC(维生素C)作为模型对照。总抗氧能力=A

表3实施例1~6及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的总抗氧能力测试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对比例1~10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的总抗氧能力均较低,尤其是对比例1不含植物抗敏精华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的总抗氧能力仅为3.79;而实施例1~6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均具有较高的总抗氧能力,均达到9.5以上,表明本发明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的具有优异的抗氧抗衰老功效。

4、使用测试

1)斑贴测试

测试样品: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

受试人群:480人次,25~40岁,女性240人次,男性240人次,皮肤健康,无皮肤病过敏史。随机分为16组,每组30人次,男性15名,女性15名。

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人体皮肤斑贴试验方法,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进行斑贴试验,并按照皮肤反应分级标准记录结果。

其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阴性反应,0级。可疑反应,仅有微弱红斑,1级。弱阳性反应(红斑反应),出现红斑、浸润、水肿,可有丘疹,2级。强阳性反应(疱疹反应),出现红斑、浸润、水肿、丘疹、疱疹,反应可超出受试区,3级。极强阳性反应(融合性疱疹反应),出现明显红疹、严重浸润、水肿、融合性疱疹,反应超出受试区,4级。

测试结果: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和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均为阴性反应,并未出现不良反应案例,均表现对人体无刺激,可安全地进行使用。

2)抗衰及祛湿舒缓测试

受试人群:招募48名女性志愿者,30~45岁,脸部皮肤有皱纹,且具有程度不一的色斑,肤色暗淡;另外,具有程度不一的风湿性肌肉酸痛及关节疼痛症状,无皮肤病过敏史;将48名志愿者随机分为16组,每组3人。

测试样品: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

测试方法:结合以上的斑贴测试结果,由16组志愿者以组为单位分别对应直接使用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和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

具体为:每天早晚2次用对应的多效护肤霜对脸部肌肤进行护理;另外,对风湿性肌肉酸痛及关节疼痛部位用对应的多效护肤霜进行涂抹,每天早晚2次,每次用量3±0.5g。如此,持续使用6周。

使用前后,测定受试者的皮肤皱纹、色斑、皮肤弹性、皮肤光泽度以及皮肤含水量状况,并对受试者的风湿性肌肉酸痛及关节疼痛的症状进行使用后回访。其中,皮肤皱纹情况采用皮肤图像分析系统(Skin Visiometer SV600)测定;色斑情况采用visia皮肤检测仪测定;皮肤弹性采用德国CK公司的皮肤弹性测试仪MPA580,并使用Reviscometer RV600探头测得;皮肤光泽度采用皮肤光泽度测量仪进行测定,并计算提升率;脸部皮肤含水量采用皮肤水分测量仪测量,测试结果通过设定的湿度测量值(Moisture Measurement Value,MMV/%)表示。

测定结果如表4~表8所示。

(1)皮肤皱纹改善情况

表4实施例1~6、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使用0、6周的皮肤纹理度情况测试结果

由表4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10相比,实施例1~6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能够显著减少皮肤的皱纹,从而使皮肤变得细腻,具有良好的祛皱效果。

由图2曲线图可见,使用实施例1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能够明显降低皮肤纹理度,减少皮肤的皱纹,具有良好的祛皱效果。

(2)色斑的改善情况

表5实施例1~6、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使用0、6周后的皮肤色斑情况测试结果

由表5可以看出,对比例1~10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的祛色斑效果均较差,尤其是对比例1~3和对比例5~9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祛色斑变化值均在10以下,而,实施例1~6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能够显著去除皮肤色斑,祛色斑变化值均可达到15以上,从而使皮肤变得美白。

(3)皮肤弹性改善情况

表6实施例1~6、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使用0、6周后的皮肤弹性情况测试结果

由表6可以看出,与对比例1~10相比,实施例1~6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能够有效提高皮肤弹性,从而使皮肤变得紧致,并进而提高皮肤锁水等功能。

由图3曲线图可见,使用实施例1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能够使皮肤变得紧致,提高皮肤弹性。

(4)脸部皮肤光泽度改善情况

表7实施例1~6、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使用0、6周后的皮肤光泽度测试结果

由表7可以看出,实施例1~6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能够显著提亮肤色,使肌肤变得靓丽有光泽,焕发年轻光彩,而对比例1~10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的亮肤效果远低于实施例1~6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

(5)脸部皮肤含水量改善情况

表8实施例1~6、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使用0、6周后的脸部皮肤含水量测试结果

由表8可以看出,对比例1~10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提高肌肤水分含量的变化值均在11%以下,尤其对比例1和对比例10均低于7.5%以下,而实施例1~6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提高肌肤水分含量的变化值均在14.5%以上,均有良好的补水保湿功效。

由图4曲线图可见,使用实施例1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能够明显提高肌肤水分含量,具有良好的补水保湿功效。

(6)肌肉酸痛及风湿舒缓作用

表9实施例1-6与对比例1-9的祛风湿性疼痛舒缓情况说明

由以上测试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具有透皮吸收功效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配伍包括羌活提取物、独活提取物、防风根提取物、川芎根提取物、圆叶当归根油、红花籽油、艾叶油等多种中草药植物提取组分,同时进一步配伍月桂氮卓酮、海棠果籽油、植物抗敏精华、甘草酸二钾、白藜芦醇、香兰基丁基醚、薰衣草油以及寡肽-1等肌肤调理组分,还配伍由甘油、1,3-丙二醇、透明质酸钠以及聚谷氨酸钠组成的保湿组分,组分间相互协同增效,具有良好的消炎、抗衰老、补水保护、亮肤、紧肤的功效,对皮肤产生深层多效的护理效果;而且,以天然植物来源的多种植物组分不仅带来几号的舒缓抗敏功效,同时相应的药理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皮肤细胞代谢,促进血液循环,疏通关节,显现出良好的排湿祛寒的理疗效果。

3)人群试用

测试样品: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

受试人群:320人,30~45岁,皮肤健康,肤色暗淡,具有皱纹,且带不同程度色斑,无皮肤病过敏史;其中,73人具有不同程度的风湿性肌肉酸痛及关节疼痛。

3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16组,每组20人,且每组至少分配有4名风湿性症状受试者;以组为单位分别对应使用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以及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

测试方法:16组受试人员以组为单位分别对应直接使用实施例1~6的多效护肤霜和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每天早晚2次用对应的多效护肤霜对脸部肌肤进行护理;另外,风湿性症状受试者对风湿性肌肉酸痛及关节疼痛部位用对应的多效护肤霜进行涂抹,每天早晚2次,每次用量3±0.5g。如此,持续使用6周。

对受试者使用前后的体验感进行评分分级标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0所示。其中,评分分级标准为:

1分,皮肤皱纹及色斑无变化,皮肤光泽度变化不明显,对风湿性症状无缓解作用;2分,皮肤皱纹及色斑有轻微减少,皮肤光泽度有轻微改善,对风湿性症状有轻微缓解作用;3分,皮肤皱纹及色斑有较明显减少,皮肤光泽度有较明显改善,对风湿性症状有缓解作用;4分,皮肤皱纹及色斑明显减少,皮肤光泽度得到显著改善,对风湿性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表10实施例1~6、对比例1~10的多效护肤霜的人群使用统计结果

由表10可以看出,实施例1~6的植物提取组合物乳霜均能够实现良好的祛皱、祛色斑、亮肤的功效以及缓解关节风湿的药疗效果,具有较强综合性功效,而对比例1~10的相应效果较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