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后地板总成及其安装方法

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后地板总成及其安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后地板总成及其安装方法。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分总成和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后地板分总成包括后轮罩内板。安装方法包括步骤:S1、制造后地板分总成;S2、将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焊接到后轮罩内板上。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外边缘具有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一弯折部,多个第一弯折部的形状与后轮罩内板的安装面的形状相适配;第一弯折部中用于朝向后轮罩内板的一侧设有焊点。该安装方法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定位误差累积,从而能够减少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定位误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支架的安装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的安装精度,进而也能够避免座椅安装后各周边件间的间隙不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196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0886065.3

  • 发明设计人 于鹏锡;

    申请日2019-09-19

  • 分类号B60N2/015(20060101);B62D25/20(20060101);B62D25/16(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83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薛琦;高晓莉

  • 地址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达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1: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后地板总成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的后地板总成通常包括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后轮罩内板和横梁等部件。后地板总成中除后排座椅安装支架之外的部分通常统称为后地板分总成。其中,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后排座椅,并包括后排座椅左安装支架和后排座椅右安装支架。相应地,后轮罩内板包括左后轮罩内板和右后轮罩内板,后排座椅左安装支架和后排座椅右安装支架对应安装到左后轮罩内板和右后轮罩内板上。

后地板总成的成型是由小总成的成型过渡到大总成的成型,在现有技术中,后排座椅安装支架是在后地板前期成型的过程中便安装到后轮罩内板上。但是,后地板总成后期成型的过程中还需要经过多次焊接,焊接产生的形变导致的定位误差会被累积,导致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定位误差较大,使得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安装点精度不高,进而使得后排座椅的安装精度不高,使得后排座椅安装后与各周边件的间隙不均。比如,后排座椅与某一周边件之间有间隙、与另一周边件之间没有间隙,或者与某一周边件之间的间隙较大、与另一周边件之间的间隙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安装支架的安装点精度不高、后排座椅安装后与各周边件的间隙不均的缺陷,提供一种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后地板总成及其安装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后地板总成的安装方法,所述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分总成和后排座椅安装支架,所述后地板分总成包括后轮罩内板,其特点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造所述后地板分总成;

S2、将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焊接到所述后轮罩内板上。

在本方案中,待后地板分总成制造完成后,才将后排座椅安装支架通过焊接安装到后轮罩内板上,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定位误差累积,从而能够减少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定位误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支架的安装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的安装精度,进而也能够避免座椅安装后各周边件间的间隙不均。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所述后轮罩内板的安装面上设置焊接工艺定位孔;

S22、以所述焊接工艺定位孔为定位基准,将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焊接到所述后轮罩内板上。

在本方案中,通过焊接工艺定位孔实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定位,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安装精度。

优选地,所述后地板分总成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后轮罩内板,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步骤S22包括以下步骤:

S221、通过一套夹具将两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同时装夹到与两所述后轮罩内板的安装面相对应的位置处。

在本方案中,通过一套夹具便能同时实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装夹到位,装夹误差较小,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安装精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用于安装到后地板分总成的后轮罩内板上,其特点在于,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外边缘具有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一弯折部,多个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形状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安装面的形状相适配;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弯折部中用于朝向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一侧均设有焊点。

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弯折部上的焊点,后排座椅安装支架能够在后地板分总成制造完成后焊接到后轮罩内板上,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定位误差累积,从而能够减少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定位误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支架的安装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的安装精度。

优选地,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外边缘上还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实现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与内饰护板的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安装孔能够较为方便、可靠地实现与内饰护板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接座椅的转轴,所述卡槽沿延伸方向依次具有相连通的入口部、容纳部和卡接部;

其中,所述入口部为缩口结构,所述容纳部用于容纳所述转轴,且所述容纳部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卡接部用于配合卡接到所述转轴上的护套。

在本方案中,转轴自入口部进入卡槽,容纳部使得转轴能够自由旋转。

优选地,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为盒状结构,且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通过冲压工艺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通过冲压一体成型,不需要增加焊接工艺,成型操作较为简单,且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分总成,所述后地板分总成包括两后轮罩内板,其特点在于,所述后地板总成还包括两个上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两个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一一对应焊接于两所述后轮罩内板。

优选地,所述后地板分总成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位于两所述后轮罩内板之间,所述横梁的两端与两所述后轮罩内板之间通过加强件连接,所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一部分通过至少一所述第一弯折部焊接于所述加强件。

优选地,所述横梁上设有凸焊螺栓孔,所述凸焊螺栓孔用于固定座椅的中部安装支架。

在本方案中,通过凸焊螺栓孔能够实现对中部安装支架的固定,从而有利于提高座椅的安装精度。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在后地板总成的安装方法中,待后地板分总成制造完成后,才将后排座椅安装支架通过焊接安装到后轮罩内板上,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定位误差累积,从而能够减少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定位误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支架的安装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的安装精度,进而也能够避免座椅安装后各周边件间的间隙不均。该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安装精度较高。该后底板总成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的安装精度,有利于避免座椅安装后各周边件间的间隙不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的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后排座椅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后地板总成中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后地板总成

20 后排座椅安装支架

201 支架本体

202 第一弯折部

203 第二弯折部

204 安装孔

205 卡槽

206 入口部

207 容纳部

208 卡接部

30 后地板分总成

301 后轮罩内板

302 横梁

3021 凸焊螺栓孔

303 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揭示一种后地板总成10的安装方法,如图2所示,后地板总成10包括后地板分总成30和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后地板分总成30包括后轮罩内板301。如图1所示,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制造后地板分总成30;

步骤200、将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焊接到后轮罩内板30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待后地板分总成30制造完成后,才将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通过焊接安装到后轮罩内板301上,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定位误差累积,从而能够减少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定位误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支架的安装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的安装精度,进而也能够避免座椅安装后各周边件间的间隙不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在后轮罩内板301的安装面上设置焊接工艺定位孔;

步骤202、以焊接工艺定位孔为定位基准,将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焊接到后轮罩内板301上。

其中,通过焊接工艺定位孔实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定位,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安装精度。

参照图2和图3予以理解,后地板分总成3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后轮罩内板301,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数量为两个,在可选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步骤20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1、通过一套夹具将所两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同时装夹到与两后轮罩内板301的安装面相对应的位置处。

其中,通过一套夹具便能同时实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装夹到位,装夹误差较小,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安装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后地板分总成30的制造方法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公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揭示一种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该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用于安装到后地板分总成30的后轮罩内板301上,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包括支架本体201,支架本体201的外边缘具有向外延伸的多个第一弯折部202,多个第一弯折部202的形状与后轮罩内板301的安装面的形状相适配;其中,多个第一弯折部202中用于朝向后轮罩内板301的一侧均设有焊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弯折部202上的焊点,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能够在后地板分总成30制造完成后焊接到后轮罩内板301上,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定位误差累积,从而能够减少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定位误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支架的安装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的安装精度。

在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予以理解,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外边缘上还设有第二弯折部203,第二弯折部203上设有安装孔204,安装孔204用于实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与内饰护板的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孔204能够较为方便、可靠地实现与内饰护板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不会在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上设置用于与内饰护板连接的连接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安装孔204能够可靠地实现与内饰护板的连接,有利于提高后地板总成10的整体强度。

由图3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本体201的外边缘具有三个第一弯折部202和一个第二弯折部203,且第一弯折部202和第二弯折部203间隔设置。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第一弯折部202和第二弯折部203设置为其他数量。

在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予以理解,支架本体201的侧壁上设有卡槽205,卡槽205用于卡接座椅的转轴,卡槽205沿延伸方向依次具有相连通的入口部206、容纳部207和卡接部208;其中,入口部206为缩口结构,容纳部207用于容纳转轴,且容纳部207的截面为圆形,卡接部208用于配合卡接到转轴上的护套。

其中,缩口结构即用于使转轴通过的截面尺寸较小,该部分结构用于与转轴上的结构相适配。容纳部207为圆形接口,相对于缩口结构,圆形接口的截面尺寸较大,该容纳部207使得转轴安装到位后能够旋转。护套是用来保护转轴的,在安装转轴和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过程中,是先将护套安装到卡槽205中的卡接部208,然后再使转轴自入口部206进入。需要说明的是,护套的一部分是位于容纳部207(因为护套套在转轴上,转轴安装到位后位于容纳部207),卡接部208中容纳的仅是护套的一部分。

另外,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为盒状结构,且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通过冲压工艺一体成型。其中,通过冲压一体成型,不需要增加焊接工艺,成型操作较为简单,且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强度。

本实施例还揭示一种后地板总成10,如图2所示,该后地板总成10包括后地板分总成30,后地板分总成30包括两后轮罩内板301(即左后轮罩内板和右后轮罩内板),后地板总成10还包括两个上述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两个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一一对应焊接于两后轮罩内板301。

另外,后地板分总成30还包括横梁302,横梁302位于两后轮罩内板301之间,横梁302的两端与两后轮罩内板301之间通过加强件303连接,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一部分通过至少一第一弯折部202焊接于加强件303。如图4所示,横梁302上设有凸焊螺栓孔3021,凸焊螺栓孔3021用于固定座椅的中部安装支架。

在本方案中,通过凸焊螺栓孔3021能够实现对中部安装支架的固定,从而有利于提高座椅的安装精度。

在后地板总成10的安装方法中,待后地板分总成30制造完成后,才将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通过焊接安装到后轮罩内板301上,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定位误差累积,从而能够减少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定位误差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支架的安装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的安装精度,进而也能够避免座椅安装后各周边件间的间隙不均。该后排座椅安装支架20的安装精度较高。该后底板总成有利于提高后排座椅的安装精度,有利于避免座椅安装后各周边件间的间隙不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