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远距离智能汽车钥匙控制系统

一种远距离智能汽车钥匙控制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距离智能汽车钥匙控制系统,涉及智能汽车控制技术领域;通过调节单元对驾驶员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调节车内的辅助数据,获取到驾驶员的特征系数Xi和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进行储存,并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与驾驶员一一对应,驾驶员通过手机终端发送车辆使用请求,车主接收到车辆使用请求并生成同意信号,同时将同意信号和申请驾驶员的驾驶员信息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为车辆解锁同时将车内的设备的辅助数据进行调节;驾驶员在使用车辆之前,根据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为驾驶员调整好座位,减少驾驶员的调整时间,提高了该系统的智能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197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网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13764.8

  • 申请日2020-11-20

  • 分类号B60R25/30(20130101);B60R25/31(20130101);B60R25/102(20130101);B60R16/023(20060101);B60W40/08(20120101);B60N2/02(20060101);B60N2/22(20060101);B62D1/04(20060101);B62D1/185(20060101);B60R1/062(20060101);B60J3/04(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60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匡立岭

  •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慈湖高新区霍里山大道北段1669号2栋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1:1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远距离智能汽车钥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在驾驶员使用车辆之前,对座位、后视镜等角度位置进行调整,浪费了驾驶员的时间,同时不能够对周边行人进行检测,导致车辆的安全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出一种远距离智能汽车钥匙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单元对驾驶员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调节车内的辅助数据,获取驾驶员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以及驾驶员的全身重量,通过公式获取到驾驶员的特征系数Xi;获取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通过公式获取到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进行储存,并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与驾驶员一一对应,驾驶员通过手机终端发送车辆使用请求,并将该驾驶员标记为申请驾驶员,车主接收到车辆使用请求并生成同意信号,同时将同意信号和申请驾驶员的驾驶员信息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为车辆解锁同时将车内的设备的辅助数据进行调节;驾驶员在使用车辆之前,根据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为驾驶员调整好座位,减少驾驶员的调整时间,提高了该系统的智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远距离智能汽车钥匙控制系统,包括钥匙控制平台、调节单元、车况检测单元、防盗单元、钥匙检测单元、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

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对驾驶员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调节车内的辅助数据,驾驶员的特征数据包括驾驶员的身高数据、体长数据以及体重数据,驾驶员的身高数据表示为驾驶员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驾驶员的体长数据表示为驾驶员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驾驶员的体重数据表示为驾驶员的全身重量,所述辅助数据包括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具体分析调节过程如下:

步骤一、获取驾驶员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以及驾驶员的全身重量,并将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以及驾驶员的全身重量依次对应标记为CJi、JLi以及ZLi,i=1,2,......,n,n为非零正整数集;通过公式

步骤二、获取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并将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分别对应标记为Gi、Ji以及Hi,通过公式

步骤三、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进行储存,并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与驾驶员一一对应,驾驶员通过手机终端发送车辆使用请求,并将该驾驶员标记为申请驾驶员,车主接收到车辆使用请求并生成同意信号,同时将同意信号和申请驾驶员的驾驶员信息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为车辆解锁同时将车内的设备的辅助数据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注册登录单元用于车主通过手机终端提交车主信息并将注册成功的车主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注册成功后生成登录账号并将登录账号发送至车主的手机终端,车主通过手机终端登录钥匙控制平台,并进行驾驶员信息录入,同时将录入成功的驾驶员信息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进行储存,车主信息包括车主的姓名、年龄、购车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驾驶员信息包括驾驶员的姓名、年龄、性别、与车主的关系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

进一步地,所述车况检测单元用于对车辆行驶之前对车辆数据进行分析检测,车辆数据包括油量数据、制动数据以及定位数据,油量数据表示为该车辆油箱内剩余油量和发动机内机油剩余量之和,制动数据表示为该车辆四个轮胎的刹车片总厚度,定位数据表示为该车辆轮毂与轮轴的位置偏差总和,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S1:获取使用前车辆油箱内剩余油量和发动机内机油剩余量之和,并将车辆油箱内剩余油量和发动机内机油剩余量之和标记为Uo,o=1,2,......,q,q为为非零正整数集;

S2:获取使用前车辆四个轮胎的刹车片总厚度,并将车辆四个轮胎的刹车片总厚度标记为Ho;

S3:获取使用前车辆轮毂与轮轴的位置偏差总和,并将车辆轮毂与轮轴的位置偏差总和标记Po;

S4:通过公式

S5:将车辆的状态系数Zo与状态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车辆的状态系数Zo≥状态系数阈值,则判定车辆状态正常,生成状态正常信号并将状态正常信号发送至驾驶员和车主的手机终端;

若车辆的状态系数Zo<状态系数阈值,则判定车辆状态异常,生成状态异常信号并将状态异常信号发送至驾驶员和车主的手机终端,同时生成暂停使用信号并将暂停使用信号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防盗单元用于对车辆进行防盗保护,具体防盗保护过程如下:

SS1:获取车辆周边经过的行人照片,并将其标记为路过行人,将路过行人设置为K,K=1,2,......,m,m为非零正整数集;

SS2:获取到路过行人的往来次数和路过行人的往来频率,并将路过行人的往来次数和路过行人的往来频率分别对应标记为Xk和Pk;

SS3:通过公式Mk=Xk×t1+Pk×t2获取到行人系数Mk,其中,t1和t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将行人系数Mk与行人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行人系数Mk≥行人系数阈值,则判定该路过行人经过次数异常,并将该路过行人标记为可疑行人,并将其标记为e,e=1,2,......,r,r为非零正整数集;

SS4:获取可疑行人经过车辆时在车辆周边停留的时间,并将停留的时间标记为SJe;获取可疑行人经过车辆时与车辆的间隔距离,并将间隔距离标记为JLe,通过公式Ce=SJe×y1+JLe×y2获取到盗窃系数Ce,其中,y1和y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

SS5:将盗窃系数Ce与盗窃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盗窃系数Ce≤盗窃系数阈值,则判定该行人正常,并生成正常信号同时将正常信号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并将该可疑行人标记为正常行人;

若盗窃系数Ce>盗窃系数阈值,则判定该行人异常,将其标记为盗窃行人并生成异常信号同时将异常信号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生成盗窃危险信号,并控制车辆降低玻璃的透光率,同时采集盗窃行人的照片发送至车主的手机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钥匙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分析钥匙信息,对钥匙的质量进行检测,钥匙信息包括钥匙的使用次数、钥匙使用过程中的反应时长以及钥匙的维修次数,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T1:获取钥匙的使用次数,并将钥匙的使用次数标记为SY;

T2:获取钥匙使用过程中的反应时长,并将钥匙使用过程中的反应时长标记为SC;

T3:获取钥匙的维修次数,并将钥匙的维修次数标记为WX;

T4:通过公式

T5:将钥匙的检测系数JC与钥匙设定阈值进行比较:

若钥匙的检测系数JC≥钥匙设定阈值,则判定钥匙的使用状态良好,生成钥匙状态良好信号并将钥匙状态良好信号发送至车主的手机终端;

若钥匙的检测系数JC<钥匙设定阈值,则判定钥匙的使用状态差,生成钥匙状态差信号并将钥匙状态差信号发送至车主的手机终端,同时设置维修时间,若维修时间内,钥匙的检测系数JC仍<钥匙设定阈值,则生成强制维修信号并将强制维修信号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接收到强制维修信号并将钥匙发送至车辆商家进行备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调节单元对驾驶员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调节车内的辅助数据,获取驾驶员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以及驾驶员的全身重量,并将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以及驾驶员的全身重量依次对应标记为CJi、JLi以及ZLi,通过公式获取到驾驶员的特征系数Xi;获取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并将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分别对应标记为Gi、Ji以及Hi,通过公式获取到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进行储存,并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与驾驶员一一对应,驾驶员通过手机终端发送车辆使用请求,并将该驾驶员标记为申请驾驶员,车主接收到车辆使用请求并生成同意信号,同时将同意信号和申请驾驶员的驾驶员信息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为车辆解锁同时将车内的设备的辅助数据进行调节;驾驶员在使用车辆之前,根据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为驾驶员调整好座位,减少驾驶员的调整时间,提高了该系统的智能性;

2、本发明中,通过防盗单元对车辆进行防盗保护,具体防盗保护过程如下:获取车辆周边经过的行人照片,并将其标记为路过行人,获取到路过行人的往来次数和路过行人的往来频率,通过公式获取到行人系数Mk,若行人系数Mk≥行人系数阈值,则判定该路过行人经过次数异常,并将该路过行人标记为可疑行人,获取可疑行人经过车辆时在车辆周边停留的时间和可疑行人经过车辆时与车辆的间隔距离,通过公式获取到盗窃系数Ce,若盗窃系数Ce>盗窃系数阈值,则判定该行人异常,将其标记为盗窃行人并生成异常信号同时将异常信号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生成盗窃危险信号,并控制车辆降低玻璃的透光率,同时采集盗窃行人的照片发送至车主的手机终端;对车辆周边的行人进行检测,当周边行人存在异常时,则降低玻璃的透光率,防止偷盗者偷窥到车辆内部环境,降低了车辆被偷盗的风险,有效保护了车主的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远距离智能汽车钥匙控制系统,包括钥匙控制平台、调节单元、车况检测单元、防盗单元、钥匙检测单元、注册登录单元以及数据库;

所述注册登录单元用于车主通过手机终端提交车主信息并将注册成功的车主信息发送至数据库进行储存,注册成功后生成登录账号并将登录账号发送至车主的手机终端,车主通过手机终端登录钥匙控制平台,并进行驾驶员信息录入,同时将录入成功的驾驶员信息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进行储存,车主信息包括车主的姓名、年龄、购车时间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驾驶员信息包括驾驶员的姓名、年龄、性别、与车主的关系以及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

所述调节单元用于对驾驶员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调节车内的辅助数据,驾驶员的特征数据包括驾驶员的身高数据、体长数据以及体重数据,驾驶员的身高数据表示为驾驶员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驾驶员的体长数据表示为驾驶员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驾驶员的体重数据表示为驾驶员的全身重量,所述辅助数据包括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具体分析调节过程如下:

步骤一、获取驾驶员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以及驾驶员的全身重量,并将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以及驾驶员的全身重量依次对应标记为CJi、JLi以及ZLi,i=1,2,......,n,n为非零正整数集;通过公式

步骤二、获取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并将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分别对应标记为Gi、Ji以及Hi,通过公式

步骤三、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进行储存,并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与驾驶员一一对应,驾驶员通过手机终端发送车辆使用请求,并将该驾驶员标记为申请驾驶员,车主接收到车辆使用请求并生成同意信号,同时将同意信号和申请驾驶员的驾驶员信息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为车辆解锁同时将车内的设备的辅助数据进行调节;

所述车况检测单元用于对车辆行驶之前对车辆数据进行分析检测,车辆数据包括油量数据、制动数据以及定位数据,油量数据表示为该车辆油箱内剩余油量和发动机内机油剩余量之和,制动数据表示为该车辆四个轮胎的刹车片总厚度,定位数据表示为该车辆轮毂与轮轴的位置偏差总和,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S1:获取使用前车辆油箱内剩余油量和发动机内机油剩余量之和,并将车辆油箱内剩余油量和发动机内机油剩余量之和标记为Uo,o=1,2,......,q,q为为非零正整数集;

S2:获取使用前车辆四个轮胎的刹车片总厚度,并将车辆四个轮胎的刹车片总厚度标记为Ho;

S3:获取使用前车辆轮毂与轮轴的位置偏差总和,并将车辆轮毂与轮轴的位置偏差总和标记Po;

S4:通过公式

S5:将车辆的状态系数Zo与状态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车辆的状态系数Zo≥状态系数阈值,则判定车辆状态正常,生成状态正常信号并将状态正常信号发送至驾驶员和车主的手机终端;

若车辆的状态系数Zo<状态系数阈值,则判定车辆状态异常,生成状态异常信号并将状态异常信号发送至驾驶员和车主的手机终端,同时生成暂停使用信号并将暂停使用信号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

所述防盗单元用于对车辆进行防盗保护,具体防盗保护过程如下:

SS1:获取车辆周边经过的行人照片,并将其标记为路过行人,将路过行人设置为K,K=1,2,......,m,m为非零正整数集;

SS2:获取到路过行人的往来次数和路过行人的往来频率,并将路过行人的往来次数和路过行人的往来频率分别对应标记为Xk和Pk;

SS3:通过公式Mk=Xk×t1+Pk×t2获取到行人系数Mk,其中,t1和t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将行人系数Mk与行人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行人系数Mk≥行人系数阈值,则判定该路过行人经过次数异常,并将该路过行人标记为可疑行人,并将其标记为e,e=1,2,......,r,r为非零正整数集;

SS4:获取可疑行人经过车辆时在车辆周边停留的时间,并将停留的时间标记为SJe;获取可疑行人经过车辆时与车辆的间隔距离,并将间隔距离标记为JLe,通过公式Ce=SJe×y1+JLe×y2获取到盗窃系数Ce,其中,y1和y2均为预设比例系数;

SS5:将盗窃系数Ce与盗窃系数阈值进行比较:

若盗窃系数Ce≤盗窃系数阈值,则判定该行人正常,并生成正常信号同时将正常信号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并将该可疑行人标记为正常行人;

若盗窃系数Ce>盗窃系数阈值,则判定该行人异常,将其标记为盗窃行人并生成异常信号同时将异常信号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生成盗窃危险信号,并控制车辆降低玻璃的透光率,同时采集盗窃行人的照片发送至车主的手机终端;

所述钥匙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分析钥匙信息,对钥匙的质量进行检测,钥匙信息包括钥匙的使用次数、钥匙使用过程中的反应时长以及钥匙的维修次数,具体分析检测过程如下:

T1:获取钥匙的使用次数,并将钥匙的使用次数标记为SY;

T2:获取钥匙使用过程中的反应时长,并将钥匙使用过程中的反应时长标记为SC;

T3:获取钥匙的维修次数,并将钥匙的维修次数标记为WX;

T4:通过公式

T5:将钥匙的检测系数JC与钥匙设定阈值进行比较:

若钥匙的检测系数JC≥钥匙设定阈值,则判定钥匙的使用状态良好,生成钥匙状态良好信号并将钥匙状态良好信号发送至车主的手机终端;

若钥匙的检测系数JC<钥匙设定阈值,则判定钥匙的使用状态差,生成钥匙状态差信号并将钥匙状态差信号发送至车主的手机终端,同时设置维修时间,若维修时间内,钥匙的检测系数JC仍<钥匙设定阈值,则生成强制维修信号并将强制维修信号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接收到强制维修信号并将钥匙发送至车辆商家进行备案。

本发明工作原理:通过调节单元对驾驶员的特征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调节车内的辅助数据,获取驾驶员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以及驾驶员的全身重量,并将头顶到腰部的垂直距离、腰部到脚跟的垂直距离以及驾驶员的全身重量依次对应标记为CJi、JLi以及ZLi,通过公式获取到驾驶员的特征系数Xi;获取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并将方向盘的高度、座椅靠背的角度以及后视镜的角度分别对应标记为Gi、Ji以及Hi,通过公式获取到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进行储存,并将驾驶员对应的设备系数Zi与驾驶员一一对应,驾驶员通过手机终端发送车辆使用请求,并将该驾驶员标记为申请驾驶员,车主接收到车辆使用请求并生成同意信号,同时将同意信号和申请驾驶员的驾驶员信息发送至钥匙控制平台,钥匙控制平台为车辆解锁同时将车内的设备的辅助数据进行调节。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化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