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方法及系统

一种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方法及系统

摘要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车辆安全涉水深度,和水位检测点的检测信息,生成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位置之间的备选初始路线,并对备选初始路线进行排序,按排序依次判断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从而输出推荐路线,能够既避免车辆在暴雨天气下行驶到水深较深的路段,给车辆带来安全隐患,又能尽可能提供行驶时间较少或行驶里程较短的推荐路线,提高行驶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894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成;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50764.0

  • 发明设计人 王成;

    申请日2020-10-24

  • 分类号G08G1/0968(20060101);G08G1/048(20060101);G01C21/3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03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杨宇

  • 地址 233600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城关街道三里11巷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1:51

说明书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道路引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道路导航是一种提供车辆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优选路线的技术,主要目的是为车主节约时间,并减小道路行驶中出现的麻烦;

但在暴雨天气下,由于城市道路中会有很多路段出现被水淹没的情况,车主无法提前得知道路的淹水情况,行驶到淹水路段时已经无法再更换路线,容易导致车辆出现安全事故,即便车主更换路线,也会导致浪费很多时间,因此需要一种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这方面技术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安全涉水深度;

获取车辆当前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

生成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若干条备选初始路线,并按照行驶时间或行驶里程对各备选初始路线进行排序;

读取设置在初始路线上的所有水位检测点的检测信息,得到初始路线上各水位检测点所在路段的水位高度;

按照各备选初始路线的排序依次判断备选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

若不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将该备选初始路线选定为推荐路线,若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推荐路线。

优选地,在得到推荐路线后,本方法还包括:将该推荐路线作为可选推荐路线,并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设定数量的可选推荐路线。

优选地,得到推荐路线时,本方法还包括:

获取设置在初始路线上的各水位检测点的单位时间内水位增长高度,与该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根据水位检测点单位时间内水位增长高度和该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计算该水位检测点的排水能力;

根据备选初始路线预估车辆到达各水位检测点的时间;

根据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的时间和未来降水量,计算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时的预计水位高度;

按照各备选初始路线的排序依次判断备选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

若不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将该备选初始路线选定为推荐路线,若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推荐路线。

优选地,计算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时的预计水位高度包括:

计算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时前后设定时间范围内的最大估计水位高度,输出为预计水位高度。

优选地,本方法还包括:

获取车辆到达目的地后的预计停车时长,计算在预计停车时长内,目的地周边设定距离内各停车场的最大估计水位高度;

将最大估计水位高度不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且距离最近的停车场设定为目标停车场。

一种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系统,包括:

水位检测模块,用于设置在道路上的水位检测点中,测量水位检测点的水位高度;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安全涉水深度,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位置信息;

路线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若干条备选初始路线,并按照行驶时间或行驶里程对各备选初始路线进行排序;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按照各备选初始路线的排序依次判断备选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若不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将该备选初始路线选定为推荐路线,若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推荐路线。

优选地,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得到推荐路线后,将该推荐路线作为可选推荐路线,并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设定数量的可选推荐路线。

优选地,还包括计算模块;

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设置在初始路线上的各水位检测点的单位时间内水位增长高度,与该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水位检测点单位时间内水位增长高度和该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计算该水位检测点的排水能力,根据备选初始路线预估车辆到达各水位检测点的时间,并根据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的时间和未来降水量,计算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时的预计水位高度;

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按照各备选初始路线的排序依次判断备选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

若不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将该备选初始路线选定为推荐路线,若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推荐路线。

优选地,水位检测模块还用于,设置在停车场中的水位检测点中,测量水位检测点的水位高度;

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车辆到达目的地后的预计停车时长;

计算模块还用于,计算在预计停车时长内,目的地周边设定距离内各停车场的最大估计水位高度;

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最大估计水位高度不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且距离最近的停车场设定为目标停车场。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车辆安全涉水深度,和水位检测点的检测信息,生成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位置之间的备选初始路线,并对备选初始路线进行排序,按排序依次判断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从而输出推荐路线,能够既避免车辆在暴雨天气下行驶到水深较深的路段,给车辆带来安全隐患,又能尽可能提供行驶时间较少或行驶里程较短的推荐路线,提高行驶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车辆安全涉水深度;

S102获取车辆当前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

S103生成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若干条备选初始路线,并按照行驶时间或行驶里程对各备选初始路线进行排序;

S104读取设置在初始路线上的所有水位检测点的检测信息,得到初始路线上各水位检测点所在路段的水位高度;

S105按照各备选初始路线的排序依次判断备选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

S106若不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将该备选初始路线选定为推荐路线,若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推荐路线。

其中,车辆安全涉水深度可通过车主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上的数据进行输入,也可以通过车辆管理系统读取车辆底盘高度得出。车辆当前位置信息和目的地位置信息通过车主输入和GPS信息获取,生成备选初始路线的方法与现有技术中导航生成路线的方法类似,具体不做限定,排序方式有行驶时间和形式里程两种,可供车主选择。

水位检测点可设置在道路中的低洼处或排水压力较大的路段。

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获取车辆安全涉水深度,和水位检测点的检测信息,生成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位置之间的备选初始路线,并对备选初始路线进行排序,按排序依次判断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从而输出推荐路线,能够既避免车辆在暴雨天气下行驶到水深较深的路段,给车辆带来安全隐患,又能尽可能提供行驶时间较少或行驶里程较短的推荐路线,提高行驶效率。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得到推荐路线后,本方法还包括:将该推荐路线作为可选推荐路线,并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设定数量的可选推荐路线。

举例来说,可得到3条可选推荐路线,供车主进行选择。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得到推荐路线时,本方法还包括:

获取设置在初始路线上的各水位检测点的单位时间内水位增长高度,与该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根据水位检测点单位时间内水位增长高度和该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计算该水位检测点的排水能力;

根据备选初始路线预估车辆到达各水位检测点的时间;

根据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的时间和未来降水量,计算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时的预计水位高度;

按照各备选初始路线的排序依次判断备选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

若不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将该备选初始路线选定为推荐路线,若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推荐路线。

由于在实际生活中,水位高度是不断变化的,且水位高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和路段的排水能力,故先通过行驶之前的降水量和水位高度,计算出水位检测点附近的排水能力,即单位时间内排水量,在通过未来行驶时间内的预计降水量和水位检测点附近的排水能力,估计出车辆行驶到该路段时的预计水位高度,从而排除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水位高度变化导致车辆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道路引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中降水量信息和未来降水量信息可联网通过气象站获取。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计算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时的预计水位高度包括:

计算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时前后设定时间范围内的最大估计水位高度,输出为预计水位高度。

考虑到车辆的行驶速度不一,故计算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时前后设定时间范围内的最大估计水位高度,进一步提高安全性,举例来说,设定时间范围为前后3分钟,也可以根据路程的长短调整时间范围,路程越远,时间范围越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方法还包括:

获取车辆到达目的地后的预计停车时长,计算在预计停车时长内,目的地周边设定距离内各停车场的最大估计水位高度;

将最大估计水位高度不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且距离最近的停车场设定为目标停车场。

车辆在停车过程中,由于暴雨也可能导致停车场淹水影响车辆的安全,故计算停车场在预计停车时长内的最大估计水位高度,也可以通过上述计算道路排水能力的方式计算停车场的排水能力,使计算结果更准确。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引导系统,包括:

水位检测模块,用于设置在道路上的水位检测点中,测量水位检测点的水位高度;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安全涉水深度,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位置信息;

路线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位置之间的若干条备选初始路线,并按照行驶时间或行驶里程对各备选初始路线进行排序;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按照各备选初始路线的排序依次判断备选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若不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将该备选初始路线选定为推荐路线,若存在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推荐路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在得到推荐路线后,将该推荐路线作为可选推荐路线,并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设定数量的可选推荐路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系统还包括计算模块;

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设置在初始路线上的各水位检测点的单位时间内水位增长高度,与该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水位检测点单位时间内水位增长高度和该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计算该水位检测点的排水能力,根据备选初始路线预估车辆到达各水位检测点的时间,并根据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的时间和未来降水量,计算车辆到达水位检测点时的预计水位高度;

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按照各备选初始路线的排序依次判断备选初始路线上是否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

若不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将该备选初始路线选定为推荐路线,若存在预计水位高度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的路段,则继续按排序判断下一条备选初始路线,直到得到推荐路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水位检测模块还用于,设置在停车场中的水位检测点中,测量水位检测点的水位高度;

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车辆到达目的地后的预计停车时长;

计算模块还用于,计算在预计停车时长内,目的地周边设定距离内各停车场的最大估计水位高度;

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最大估计水位高度不超过车辆安全涉水深度,且距离最近的停车场设定为目标停车场。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