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太白贝母种子育苗方法

一种太白贝母种子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白贝母种子育苗方法,涉及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太白贝母育苗效率较低,种源供不应求,导致太白贝母的人工种植产业发展缓慢的技术问题。该方法选择在6月夏至左右采收颜色由绿转黄的太白贝母蒴果作为种源,以腐殖土、珍珠岩和马铃薯提取液配置层积基质,并进行层积处理,然后选择海拔1700‑2100米、土地坡度在3‑5度之间的土地作为育苗地,进行育苗播种。经过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处理后的太白贝母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率可达95%以上,田间发芽率可以达到70%以上;提高了太白贝母种子的育苗效率,解决了太白贝母种源供应困难的问题,促进了太白贝母的人工种植产业的发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500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86328.0

  • 申请日2020-12-16

  • 分类号A01G22/35(20180101);A01G24/28(20180101);A01G24/15(20180101);A01G24/22(20180101);A01C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18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袁英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1:5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太白贝母种子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太白贝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白贝母种子育苗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太白贝母育苗效率较低,种源供不应求,导致太白贝母的人工种植产业发展缓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白贝母种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采收

在6月夏至前后5天,采收颜色由绿转黄的太白贝母蒴果;

S2、层积基质配置

层积基质的配置原料包括腐殖土、珍珠岩和马铃薯提取液;将腐殖土、珍珠岩和马铃薯提取液混合均匀后即得层积基质;

S3、种子处理

在层积箱底部铺上一层步骤S2制备的层积基质,然后在其上平铺1层步骤S1采收的太白贝母蒴果,随后再在蒴果表面覆盖一层层积基质;如此将层积基质和太白贝母蒴果间隔铺设在层积箱内,层积箱顶部的顶层为层积基质;铺设完成后,在箱体上方覆盖保鲜膜,然后进行层积处理;所述层积处理是将装有层积基质和太白贝母蒴果的层积箱先置于10-20℃层积处理48-52天,然后在5-10℃层积处理88-92天;

S4、种子播种

在当年12月,选择海拔为1700-2100米、土地坡度为3-5度的土地为育苗地,并深耕起厢;将步骤S3中层积处理结束后的太白贝母蒴果搓散,得到太白贝母种子;将得到的太白贝母种子与步骤S3中作层积处理的层积基质拌匀,然后均匀撒于厢面;在撒有太白贝母种子的厢面覆盖一层腐殖土,最后覆盖一层草帘;在次年3月下旬,太白贝母种子发芽。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的太白贝母蒴果在采收后存放于阴凉处,存放时间不超过10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腐殖土为取自针叶林,并过4目筛后的腐殖土,所得的层积基质用蒸馏水将其含水量调整为30%-6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的马铃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取马铃薯0.8-1.2份,水8-12份;将马铃薯切成块状或片状,然后将切成块状或片状的马铃薯和水一起加入容器中煮开,在煮开2-4min后过滤,所得滤液即为马铃薯提取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腐殖土与珍珠岩的质量比为4-6:1所述马铃薯提取液的加入量是按照腐殖土和珍珠岩总重量18-22ml/kg的量加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层积箱内的太白贝母蒴果为3-5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在层积箱底部铺上的层积基质的厚度为5-10cm;位于两层太白贝母蒴果之间的层积基质以及顶层的层积基质的厚度均为4-7cm;每层太白贝母蒴果铺设的厚度为3-4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在层积箱底部铺上的层积基质的厚度为7cm;位于两层太白贝母蒴果之间的层积基质以及顶层的层积基质的厚度均为5c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层积处理是将装有层积基质和太白贝母蒴果的层积箱先置于15℃层积处理50天,然后在10℃层积处理90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厢面覆盖的腐殖土的厚度为1-2cm。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太白贝母种子育苗方法,采收时选择在6月夏至前后5天采收颜色由绿转黄的太白贝母蒴果,可以保证采收的种子成熟且未进入休眠阶段,能够更快的进入种子形态后熟发育过程;种子处理采用的层积处理方式可以确保太白贝母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完成种子形态后熟,确保太白贝母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率达到95%以上;种子播种时选取合适的育苗地,其中土地海拔和播种时间能确保种子在播种后能经历一个较低温度的春化过程,确保种子能够在开春后发芽;土地坡度、覆盖腐殖土和草帘确保育苗地不积水,含水量合适,以提升种子的发芽率,最终田间发芽率可以达到70%以上;本发明提供的太白贝母种子育苗方法,提高了太白贝母种子的育苗效率,解决了太白贝母种源供应困难的问题,促进了太白贝母的人工种植产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太白贝母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时的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S1、种子采收:于2018年6月20日采收产自重庆市巫溪县的太白贝母蒴果,所采收蒴果均为黄色或黄绿色,并存放于阴凉处;

S2、 层积基质配置:取采自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针叶林下腐殖土(腐殖土含水量40%)过4目筛,将过筛后的腐殖土与珍珠岩按5:1的质量比混合,再按照腐殖土和珍珠岩总重量20ml/kg的比例添加马铃薯提取液并混匀,以此作为层积处理的层积基质(用蒸馏水将层积基质的含水量调整为40%);

马铃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马铃薯1份,水10份;将马铃薯清洗干净后切成0.2-0.5cm厚的片状,然后将切成片状的马铃薯和水一起加入容器中煮开,在煮开3min后用三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即为马铃薯提取液;

S3、种子处理:于2018年6月24日将步骤S1中的太白贝母蒴果进行层积处理,具体方式如下:在层积箱(塑料箱)底部铺设7cm厚的步骤S2中配置的层积基质,然后在其上平铺1层3-4cm厚的太白贝母蒴果,随后再在太白贝母蒴果表面覆盖5cm厚的层积基质,如此一层层积基质一层太白贝母蒴果反复4次,层积箱内的太白贝母蒴果共为4层,最后在层积箱的箱体上方覆盖保鲜膜保湿;将装有层积基质和太白贝母蒴果的层积箱先置于15℃的恒温生化培养箱内层积处理50天,随后将恒温培养箱的温度设置为10℃继续层积处理90天;然后评定太白贝母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率为98%;

S4、种子播种:在2018年12月15日,选择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海拔1856m、土地坡度3度的土地作为育苗地,深耕起厢,厢面宽1m,厢面高10cm;将步骤S3层积处理结束后的太白贝母蒴果搓散,得到太白贝母种子;将得到的太白贝母种子与步骤S3中作层积处理的层积基质拌匀,然后均匀撒于厢面,并在厢面覆盖一层1-2cm厚的的腐殖土,最后覆盖草帘保湿;在2019年3月25日,统计发芽率,大田种子发芽率为76.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S2中,腐殖土与珍珠岩按4:1的质量比混合,再按照腐殖土和珍珠岩总重量18ml/kg的比例添加马铃薯提取液并混匀,以此作为层积处理的层积基质(用蒸馏水将层积基质的含水量调整为32%);

步骤S3中,将装有层积基质和太白贝母蒴果的层积箱先置于20℃的恒温生化培养箱内层积处理48天,随后将恒温培养箱的温度设置为5℃继续层积处理92天;

其余同实施例1。

步骤S3中评定的太白贝母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率为95%;步骤S4中统计的大田种子发芽率为71.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步骤S2中腐殖土与珍珠岩按6:1的质量比混合,再按照腐殖土和珍珠岩总重量22ml/kg的比例添加马铃薯提取液并混匀,以此作为层积处理的层积基质(用蒸馏水将层积基质的含水量调整为60%);

步骤S3中,将装有层积基质和太白贝母蒴果的层积箱先置于10℃的恒温生化培养箱内层积处理52天,随后将恒温培养箱的温度设置为8℃继续层积处理88天;

其余同实施例1。

步骤S3中评定的太白贝母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率为96%;步骤S4中统计的大田种子发芽率为73.3%。

实施例4:

一种太白贝母种子育苗方法,根据以下步骤进行育苗处理:

S1、 种子采收:于2018年6月20日采收产自重庆市巫溪县的太白贝母蒴果,所采收太白贝母蒴果均为黄色或黄绿色,并存放于阴凉处;

S2、层积基质配置:取采自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针叶林下腐殖土(腐殖土含水量在50%)过4目筛,将过筛后的腐殖土与珍珠岩按5:1的质量比混合,再按照腐殖土和珍珠岩总重量20ml/kg的比例添加马铃薯提取液并混匀,,以此作为层积处理的层积基质(用蒸馏水将层积基质的含水量调整为55%);

马铃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取马铃薯1份,水10份;将马铃薯清洗干净后切成0.2-0.5cm厚的片状,然后将切成片状的马铃薯和水一起加入容器中煮开,在煮开3min后用三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即为马铃薯提取液;

S3、 种子处理:于2018年6月27日将步骤S1中的太白贝母蒴果进行层积处理,具体方式如下:在层积箱(塑料箱)底部铺设约7cm后厚的步骤S2中配置的层积基质,然后在其上平铺1层3-4cm厚的太白贝母蒴果,随后再在太白贝母蒴果表面覆盖5cm厚的层积基质,如此一层层积基质一层太白贝母蒴果反复4次,最后在层积箱的箱体上方覆盖保苔藓保湿;将装有层积基质和太白贝母蒴果的塑料层积箱置于位于海拔1500m的空调房内,先将空调温度设置为15℃层积处理50天,随后将空调温度设置为10℃继续层积处理90天;然后评定太白贝母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率为96%;

S4:、种子播种:在2018年12月18日,选择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海拔1907m、土地坡度5度的土地作为播种育苗地,深耕起厢,厢面宽1m,厢面高10cm;将层积处理结束后的太白贝母蒴果搓散,得到太白贝母种子;将得到的太白贝母种子与步骤S3中作层积处理的层积基质拌匀,然后均匀撒于厢面,并在厢面覆盖一层1-2cm厚的的腐殖土,最后覆盖草帘保湿;在2019年3月30日,统计发芽率,大田种子发芽率为72.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

步骤S2中,腐殖土与珍珠岩按4:1的质量比混合,再按照腐殖土和珍珠岩总重量18ml/kg的比例添加马铃薯提取液并混匀,以此作为层积处理的层积基质(用蒸馏水将层积基质的含水量调整为50%);

步骤S3中,将装有层积基质和太白贝母蒴果的层积箱先置于20℃的恒温生化培养箱内层积处理48天,随后将恒温培养箱的温度设置为5℃继续层积处理92天;

其余同实施例4。

步骤S3中评定的太白贝母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率为95%;步骤S4中统计的大田种子发芽率为70.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

步骤S2中腐殖土与珍珠岩按6:1的质量比混合,再按照腐殖土和珍珠岩总重量22ml/kg的比例添加马铃薯提取液并混匀,以此作为层积处理的层积基质(用蒸馏水将层积基质的含水量调整为60%);

步骤S3中,将装有层积基质和太白贝母蒴果的层积箱先置于10℃的恒温生化培养箱内层积处理52天,随后将恒温培养箱的温度设置为8℃继续层积处理88天;

其余同实施例4。

步骤S3中评定的太白贝母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率为96%;步骤S4中统计的大田种子发芽率为75.8%。

实施例1-实施例6中评定太白贝母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的方法为:

太白贝母种子存在形态休眠,种子成熟时种胚1处于原胚状态(一小团未分化的细胞),位于种子的一个角落,待步骤S3处理结束后,种子胚发育成完整,种胚1成为细长的棒状,长度超过种子长轴的1/2,因此最终以种胚1长度超过种子长轴的1/2来判断种子胚形态发育成熟,如图1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