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运输工具装备件的操作装置和具有操作装置的装备设备

运输工具装备件的操作装置和具有操作装置的装备设备

摘要

本发明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输工具装备件的操作装置和具有操作装置的装备设备,该操作装置用于操作运输工具内部空间的装备设备,该操作装置具有操作元件,该操作元件相对壳体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沿相反的调整方向(y1、y2)可运动并且借助复位装置加载到未经操作的位置中,其中,装备设备的与操作元件共同作用的元件可利用操作元件移动。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构造为螺旋弹簧的至少一个弹簧(18),该弹簧具有外端部区域(25)和内端部区域(26)。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408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格瑞玛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0901245.7

  • 申请日2020-09-01

  • 分类号B60N2/806(20180101);B60N2/812(20180101);B60N2/75(20180101);B60N2/0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38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吕晨芳

  • 地址 德国乌尔森索伦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6:5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根据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运输工具的装备设备的操作装置。运输工具在本发明的意义中指陆上运输工具、飞机或水运工具。

背景技术

这样的操作装置由众所周知的在先使用件(Vorbenutzung)已知。装备设备、例如运输工具座椅的头托或扶手包括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调整,以便调节、转换或控制确定的运输工具功能。利用操作装置来进行调整装置的调整,该操作装置包括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可移动的操作元件。

操作元件在现有技术中由金属制的螺旋弹簧形式的复位装置加载到未经操作的位置中,所述复位装置构造为与调整装置的中心轴线同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装置,该操作装置能有益地制造、占据小的结构空间并且具有小的重量。

所述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操作装置得以实现。

操作装置包括操作元件,该操作元件相对框架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可运动。所述操作元件例如是按键。所述操作元件适于直接或间接与运输工具内部空间的装备设备的调整装置连接,使得在操作装置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运动时,可以利用该操作装置转换或控制或调节装备设备的功能。例如,调整装置的至少一个部件可运动。操作元件例如沿轴向直线地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运动。操作元件例如可以是沿轴向沿操作装置的中心轴线可运动。在操作元件与装备设备之间可以中间连接有部件,这些部件与操纵元件运动连接、然而实施其它运动和/或沿其它方向的运动。

操作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弹簧的复位装置,用于将操作装置加载回到未经操作的位置中。也就是说,操作元件在卸载之后例如自动地运动回到未经操作的位置中。

复位装置的至少一个弹簧构造为螺旋弹簧并且螺旋形地围绕中心轴线缠绕。所述中心轴线例如平行于操作元件的调整方向设置。弹簧具有远离中心轴线设置的外端部区域和相对第一端部区域更靠近中心轴线设置的内端部区域。通过内端部区域相对外端部区域平行于弹簧的中心轴线沿调整方向的相对运动进行弹簧偏移。弹簧例如在基本上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平面中延伸。

操作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该操作装置可以作为注塑成型件来制造。该装置实现小的重量并且需要小的结构空间。操作装置可以制造为具有少量部件的组件或一件式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设计方案,操作元件与内端部区域连接或者与外端部区域连接,并且相应另一个端部区域与装备设备、例如装备设备的壳体连接。例如,操作元件与内端部区域连接,而外端部区域直接或间接地保持在装备设备上。根据一种可选方案,操作元件与外端部区域连接,而内端部区域保持在装备设备上。一个端部区域由此固定地保持在装备设备上,并且借助所述操作元件可以将另一个端部区域相对所述一个端部区域偏移。弹簧的偏移的端部区域或操作元件的一区域能以如下方式与装备设备的至少一个部件连接,即,使得当操作装置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至少一个部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操作装置例如包括框架,该框架构造为用于紧固在装备设备上,其中,所述操作元件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运动时相对所述框架可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完整地预装配操作装置并且将其作为组件安装在装备设备上并且将其与装备设备的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连接。

所述框架包括例如第一引导件并且所述操作元件包括第二引导件,该第一引导件和第二引导件在操作元件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运动期间共同作用,以便引导操作元件的运动。一种引导件例如由凹槽构成而另一种引导件由突起构成,这些突起在凹槽中滑动并且同时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在框架上引导操作元件。因此,操作元件在运动时得到引导并且不歪斜。

螺旋弹簧的外端部区域例如构成环,该环可紧固在框架上。有益的是:所述环相对中心轴线具有与所述框架相同的横截面形状。例如所述框架和外端部区域在横截面中互补成圆环形或者构成矩形的环。于是弹簧可支承在框架的内部空间中。然而可选地,所述端部区域也可以具有其它横截面形状。

所述框架例如包括紧固机构,这些紧固机构可与螺旋弹簧的环的配合紧固机构接合。一种紧固机构例如可以由突起构成,而另一种紧固机构可以由空隙构成。这些突起例如设置有装配斜面,这些装配斜面有利于以尺寸过盈相对框架设置在外弹簧端部上的突起的弹性变形,使得当突起的位置和空隙的位置重合时,这些突起卡锁到空隙中。

操作元件在不是直接的情况下间接地借助连接部与弹簧的第一端部区域或与第二端部区域连接。在弹簧的地点与操作元件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中的地点之间的间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被桥接并且实现运动连接。所述连接部例如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以由接桥构成。该接桥例如可以构造成U形的,这赋予其高稳定性。

所述框架例如构造成套筒状的。该框架例如可以设计成大致柱形的、例如圆柱形的。该框架例如也可以具有构成外周面的壁以及在套筒的纵向中心轴线的对置的出口部位具有开口。通过开口之一可以进行操作元件的操作并且通过另一开口进行装备设备的调整装置的操作。

所述框架例如在环周上构造为基本上闭合。当框架例如构造成套筒状的时,例如周面可以成型成基本上闭合。通过这种方式阻止操作装置的功能被污物损伤。

所述框架例如构成一止挡面,该止挡面与操作元件的接触面共同作用,以便限制操作元件沿调整方向的运动。当一个弹簧端部紧固在所述框架上时,可以由另一个弹簧端部例如将操作元件的接触面向止挡面加载。这例如也可以阻止基于振动或通过操作元件发出啪嗒啪嗒声产生的噪声生成。

所述止挡面和接触面例如构造成倾斜的、特别是以45度角倾斜,以便使按键在框架上定心。因为操作元件必须具有间隙地支承在框架中,所以在操作元件的未经操作的位置中会出现沿相对中心轴线的径向方向的不同位置或在操作元件与框架之间的相对运动。借助倾斜部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中使操作元件在框架上定心,也就是说,其具有限定位置。这避免了噪声并且给使用者高质量的印象。

螺旋弹簧例如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中设有预紧。利用这种实施方式保障: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中不会沿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方向出现在操作元件与框架之间的相对运动。基于所述预紧,所述接触面由弹簧以预紧力压靠到止挡面上。通过这种方式避免啪嗒啪嗒的噪声。

操作元件例如与螺旋弹簧构造成一体式的。在操作元件、螺旋弹簧和可能情况下还有连接部构造成一体式时,它们可以简单地制造和装配。例如操作元件、螺旋弹簧和可能情况下还有连接部一体式地由塑料以注射成型方法成型。由此保障简单的制造和小重量。

操作装置例如由塑料构成。框架以及螺旋弹簧、操作元件和可能情况下还有连接部可以由塑料制成,伴随有简单制造和小重量的优点。

本发明根据第二方面涉及运输工具的装备设备。

这样的装备设备例如可以是头托或扶手。

头托例如由申请人的DE 10 2015 011 477 A1已知。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备设备,该装备设备具有用于操作该装备设备的调整装置的操作装置,在所述装备设备中,操作装置可以有益地制造并且在头托内部占据少的结构空间以及具有小重量。

所述目的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4的特征的头托得以实现。

装备设备包括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运动的部件。所述调整装置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调整。所述装备设备还包括用于操作调整装置的操作装置。在操作装置从未经操作的位置运动到经操作的位置中时,调整装置被从第一位置调整到第二位置中。调整装置到第二位置中的运动通过在操作装置与调整装置之间的运动连接完成。

在操作装置从经操作的位置运动到未经操作的位置中时,所述调整装置例如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中。调整装置到第一位置中的该运动可以通过在操作装置与调整装置之间的运动连接或通过调整装置的单独的复位元件完成,该复位元件在到第二位置中的运动中被张紧。

所述操作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构成。在此为了避免重复不再探讨操作装置的特性和优点。

例如装备设备可以是用于运输工具座椅的头托。头托设置为用于运输工具乘员的头部的支座。

所述头托包括头部贴靠部,该头部贴靠部可以借助头托的保持装置支承在运输工具座椅上。保持装置例如可以具有两个单独支承杆或一个支承杆卡箍。可选地,保持装置例如也可以以其它方式构造。在一体化座椅中,例如头部贴靠部相对运输工具座椅不能竖直调整。对于这种头托,保持装置可以以其它方式构造。

头部贴靠部例如能相对运输工具座椅、特别是相对运输工具座椅的靠背竖直地和/或水平地和/或在其斜度方面调整。为此,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引导部,这些引导部保障可调整性。

头托包括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调整。所述调整装置例如可以与锁定装置共同作用或者是该锁定装置的一部分。锁定装置能在锁定位置与松脱位置之间运动。利用包括操作元件的操作装置,锁定装置可以由使用者在头托上从外部在锁定位置与松脱位置之间运动。在操作装置的未经操作的位置中,锁定装置处于锁定位置中,而在操作装置的经操作的位置中,锁定装置处于松脱位置中。

锁定装置例如构造成用于头部贴靠部的竖直位置和/或水平位置和/或倾斜位置的锁定。操作元件被弹簧加载到未经操作的位置中。锁定装置包括配置给头部贴靠部的第一锁定件和配置给保持装置或头托的基部的第二锁定件,头部贴靠部相对所述基部可相对运动。在后一种情况中,所述头托的基部支承在保持装置上,而头部贴靠部支承在基部上。

头托的操作装置例如在装备件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发明方面构造。

附图说明

借助下面对示意图示出的实施例的描述获得另外的优点,所述实施例在下面的附图说明中还参照示意图得到示例性描述。在此为了清楚,即使涉及不同的实施例也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元件或区域设置相同的附图标记、部分附加小写字母。

仅针对一个实施例描述、示出或公开的特征在本发明的范畴中也可以在本发明的任何其它实施例中设置。这种变化的实施例即使在附图中未示出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所有公开的特征对本发明而言都是重要的。由此也将引用文献的和现有技术中描述的设备的公开内容的内容完全引入到本申请的公开中,也为了如下的目的:将那里公开的主题的单独的或多个特征吸纳到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中。这样变化的实施例即使在附图中未示出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附图中:

图1示出头托形式的装备设备的透视图,其具有用于锁定经调节的竖直位置的锁定装置,其中,所述锁定装置是本发明意义中的调整装置;

图2示出头托的前视图;

图3示出沿图2中的剖切线A-A的剖视图;

图4示出头托沿图2中的视图箭头B的视图;

图5示出头托的用于操作锁定装置的操作装置的透视图,其中,所述操作装置设置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中;

图6示出图5所示操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7示出沿图6中的视图箭头C的视图;

图8示出沿图6中的视图箭头D的视图;

图9中的图9a示出沿图7中的剖切线F-F的剖视图;图9中的图 9b根据图9a示出在经操作的位置中的操作装置;

图10示出操作装置的框架作为单独件的透视图;

图11示出图10所示框架的侧视图;

图12示出沿图11中的视图箭头G的视图;

图13示出沿图11中的视图箭头H的视图;

图14示出操作单元的透视图,其具有操作元件、连接部和操作装置的弹簧;

图15示出图14所示操作单元的侧视图;

图16示出沿图15中的视图箭头I的视图;

图17示出沿图15中的视图箭头J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用附图标记10表示头托整体。头托在本发明的意义中是装备设备。

头托10根据图1和2包括头部贴靠部11和保持装置12。利用保持装置12可以以已知的方式将头部贴靠部11支撑在此处未示出的运输工具座椅上。该头部贴靠部用作用于运输工具乘员的头部的支座并且可以将作用到头部贴靠面14上的力传递到运输工具座椅上。针对头部应由头托10支撑的乘员,向前指的方向用x1表示,而相反的向后指的方向用x2表示。

保持装置包括支承杆13a和13b,这些支承杆支承在运输工具座椅的容纳部中。所述头部贴靠部11相对支承杆13a和13b沿方向z1 和z2可调整地支承在支承杆13a和13b上。为了将头部贴靠部11锁定在经调节的高度位置中,头托10具有锁定装置17(参见图2)。锁定装置17在本发明的意义中是调整装置。锁定装置17包括头部贴靠部11的第一锁定元件41a和41b(参见图2),这些第一锁定元件与保持装置12的第二锁定元件42a和42b共同作用,以便可松脱地锁定头部贴靠部11。

第一锁定元件41a和41b在本实施例中具有锁定边棱的形式,这些锁定边棱配置给一个滑动件40。所述锁定边棱在本实施例中与滑动件40一体成型。第二锁定元件42a和42b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每个支承杆13a和13b中的空隙的形式。当锁定元件41a与锁定元件42a嵌接而锁定元件41b与锁定元件42b嵌接时,竖直调节被锁定,因此是不可能的。如果锁定元件41a与42a以及41b与42b脱离嵌接时,竖直调节是可能的。

锁定装置17能在锁定位置与松脱位置之间运动。在锁定位置中,各锁定件嵌接并且头部贴靠部11相对支承杆13a和13b在方向z1和 z2上不可运动地锁定。根据一种可选方案,尽管各锁定元件嵌接,头部贴靠部11在锁定位置中也不能在方向z2上运动而能在方向z1上运动。在松脱位置中,头部贴靠部11能在方向z1和z2上运动。锁定装置17能由复位装置加载到锁定位置中。

利用具有中心轴线m的操作装置15可以将锁定装置17从锁定位置调整到松脱位置中,在该松脱位置中,锁定元件41a、41b、42a和 42b脱离嵌接。操作装置15包括操作元件16。在操作装置15的未经操作的位置中,锁定装置17处于锁定位置中,而在操作元件16的经操作的位置中,锁定装置17处于松脱位置中。操作装置15包括弹簧 18,利用该弹簧将操作元件16加载到未经操作的位置中。弹簧18构造成螺旋弹簧。

在经操作的位置中,操作元件16基于使用者的操作相对未经操作的位置沿方向y1移动,并且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中,操作元件16基于弹簧18的复位力相对经操作的位置沿方向y2移动。

针对图3的视图,滑动件与操作装置通过以下方式连接,即,在操作元件16相对操作装置15的框架19从未经操作的位置运动到经操作的位置中时,所述框架固定地保持在头托10的相对支承杆13a和 13b不可运动的头箱上,滑动件40同样在方向y1上运动,其中,锁定元件41a和42a以及41b和42b脱离接合。如果操作元件16卸载,那么由未示出的弹簧沿方向y2加载的滑动件40又沿方向y2运动到根据图3的位置中,其中,锁定元件41a和42a以及41b和42b运动至接合。操作元件16由弹簧18运动到未经操作的位置中。

图4示出头托10的侧视图,其中,用虚线示出在图3中被遮盖的部件。操作装置15在图5至9中示出为组件。

根据图5,操作装置15包括框架19,该框架在本实施例中构造为在周向上基本上闭合的套筒,该套筒在一个端部区域23上构成凸缘并且关于中心轴线m在两个端部区域23和24上设有开口。然而框架 19也可以具有其它造型,例如,其可以构造成由单纯的引导条构成的支架。所述框架可选地也可以构造在装备件的固定结构上、例如头托 10的头箱上。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其也可以设有与在这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框架相同的特征。

框架19设置有对置的紧固机构20a和20b,在此形式为空隙,这些紧固机构在下文得到阐述。框架19构成凸肩21,该凸肩用作用于装配在头部贴靠部13上的止挡。

框架19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大致圆柱形的内部空间22。操作元件 16在框架19的内部空间22中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可运动地引导,见图9a和9b。在框架19的端部区域23上,操作元件16可操作地设置在内部空间22中。操作元件16的操作面35包括沿径向远离中心轴线m的边缘区域36和靠近中心轴线设置的中心区域37。中心区域37相对边缘区域36沿方向y1缩进地构造。操作面 35从边缘区域36起平缓地过渡到中心区域37中,从而构成凹腔,这从触觉角度来看是有利的。

在内部空间22的与端部区域23对置的端部区域24上设置有弹簧18。如从图7中可以识别的那样,操作元件16和弹簧18相对中心轴线m同轴构造。

弹簧18螺旋形地基本上在平面E1内部延伸,该平面大致垂直于中心轴线m延伸。根据图8,弹簧包括外端部区域25以及内端部区域26。外端部区域25紧固在框架19上,因而其不能围绕中心轴线转动并且不能沿方向y1和y2运动。

根据图9,内端部区域26以连接部27与操作元件16连接,该连接部的形式为横截面相对中心轴线构造成U形的接桥。如从图7中可以识别的那样,框架19相对中心轴线m具有至少一个大致倾斜45度的止挡面28,该止挡面与至少一个互补构造的接触面29共同作用,使得该止挡面构成用于操作元件16的止挡并且该止挡面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中定心。

图9a中示出操作装置15的未经操作的位置,而图9b示出经操作的位置。

根据图10至13,框架19示出为单独件。该框架包括径向对置的紧固机构20a和20b以及四个平行于中心轴线m延伸的第一引导件 30,这些第一引导件分布在内部空间22的表面39的内周上并且形式为关于中心轴线m对置的凹槽,在图10中能识别出这些凹槽中的仅一个凹槽。

图14至17示出操作单元,该操作单元包括操作元件16、连接部 27和弹簧18。环状的外端部区域25具有径向定向的侧面38,紧固机构31a和31b从该侧面起关于中心轴线m径向对置地伸出,每个紧固机构具有突起的形式。每个突起具有相对中心轴线m倾斜构造的斜面 33和相对中心轴线m大致垂直构造的保持面34。

操作元件16在平面E2内部延伸并且包括关于中心轴线m径向向外伸出的四个分布在环周上的引导件32,这些引导件在未经操作的位置与经操作的位置之间运动时与引导件30滑动地共同作用并且引导操作元件16。

连接部27沿方向y1和y2在操作元件16与弹簧18之间延伸。连接部27的关于中心轴线m的横截面构造成U形。弹簧18从连接部起大致垂直于中心轴线m地在平面E1中延伸,并且操作元件16大致垂直于中心轴线m地在平面E2中延伸。平面E2平行于平面E1。

弹簧18、连接部27和操作元件16构成操作单元43,该操作单元以塑料注塑成型方法一体制成。然而可选地,弹簧18、连接部27和操作元件16也可以制造为彼此连接的单独件的组件。操作单元43例如由塑料、特别是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制成。塑料例如是聚丙烯或聚酰胺或例如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混合材料。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