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及安装方法

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及安装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及安装方法,支撑套筒、调平轴、弹簧、底座,支撑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内半螺纹,调平轴的外部设置有外半螺纹,调平轴与底座连接,弹簧套设在调平轴上与底座抵接,内半螺纹与外半螺纹能够配合形成螺纹连接结构,使得支撑套筒能够螺接在调平轴上且压缩弹簧;支撑套筒内部未设螺纹的宽度与调平轴外部的外半螺纹的宽度相同,当内半螺纹与外半螺纹不接触时,支撑套筒能够沿调平轴的轴线方向被弹簧弹起。本发明以支撑套筒、调平轴和底座组成的结构为承重构件,通过对弹簧的利用能够自动快速调节高度找平,仅需要旋转两次支撑套筒即可一次性完成找平。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板/墙板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装饰行业中,基层处理是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墙面基层处理,针对不同的饰面材料主要存在湿法找平和干法找平两种形式,湿法找平工序繁杂、耗费工时且对施工现场污染严重;干法找平主要表现为龙骨贴面墙形式,其材料有木龙骨和轻钢龙骨两种,木龙骨自身不满足防火规范要求,需要在现场对材料进行防火、防腐等二次处理,增加工序,轻钢龙骨不仅满足防火、防腐、防虫等要求且具有安装方便快捷,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找平效果好等优点。但是现有的轻钢龙骨受自身尺寸规格限制,安装结构复杂,找平基层空间占用较大,不适合小空间使用。中国专利局2020年06月16日授权的CN201710246897.X专利,名称为一种墙面找平系统及找平方法,该装置在墙面上使用,该装置在竖龙骨朝向墙面的一侧设置调节块,调节块通过螺纹孔连接调节螺柱,通过调节螺柱调整抵靠墙面,对竖龙骨形成侧面支撑,实现墙面快速找平,其找平方式较为繁杂,且完成调节之后,反复旋转自攻螺钉,将会存在较大的找平误差;需要调节块与调节螺柱相互配合,且调节块与调节螺柱是相互独立的结构,安装较为繁杂;需要转动调节块的螺纹孔中的调节螺柱,使调节螺柱抵靠墙面才能完成调节,找平方式不能一次到位,需要手动持续调节。

另,传统的地板找平结构较为复杂,由于找平件设置在承重板材下方,无法在安装承重板材之后再进行找平,使得找平的精度较差;现有一些方法在承重板材的连接处设置找平件,能够先安装承重板材再进行找平,但是这种方法的承重板材之间会存在缝隙,影响拼接的精度,另外,在找平时,找平件在承重板材的重力作用下难以进行移动,提高了找平难度。如中国专利局2020年02月07日授权的CN201920270352.7专利,名称为一种装配式地板找平结构,其找平方方式仍采用全螺纹结构,找平速度不够便捷,需要持续调整依靠人工感觉才能完成找平,且存在一定的误找平风险。

一般的地面/墙面找平承重构件的支撑构件和调平构件多采用全螺纹设计,在实际应用时需要手动持续调平,不断调整至找平高度,无法实现快速自动找平,工序繁杂,耗费工时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及安装方法,以支撑套筒、调平轴和底座组成的结构为承重构件,通过对弹簧的利用能够自动快速调节高度找平,仅需要旋转两次支撑套筒即可一次性完成找平。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包括支撑套筒、调平轴、弹簧、底座,所述支撑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内半螺纹,所述调平轴的外部设置有外半螺纹,所述调平轴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调平轴上与所述底座抵接,所述内半螺纹与所述外半螺纹能够配合形成螺纹连接结构,使得所述支撑套筒能够螺接在所述调平轴上且压缩所述弹簧;所述支撑套筒内部未设螺纹的宽度与所述调平轴外部的所述外半螺纹的宽度相同,当所述内半螺纹与所述外半螺纹不接触时,所述支撑套筒能够沿所述调平轴的轴线方向被所述弹簧弹起。

进一步地,所述内半螺纹的底部、所述外半螺纹的顶部均设置有止动企口,使得所述弹簧的弹力瞬间爆发时,所述支撑套筒能够不被弹离所述调平轴。

进一步地,所述内半螺纹的两端、所述外半螺纹的两端均平滑处理,便于所述内半螺纹与所述外半螺纹形成螺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筒的下端设置有转动部,用以转动所述支撑套筒,所述转动部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用以定位安装所述弹簧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套筒的上端设置有支撑平台,用以接触、承载被支撑物体,所述支撑平台的外沿的下端面与所述支撑套筒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用以加固、强化所述支撑套筒的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调平轴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的支撑柱上配合所述内螺纹设置有螺纹结构,使得所述调平轴能够螺接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调平轴螺接在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为整体构件的初始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支撑柱与支撑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用以定位安装所述弹簧的下端。

进一步地,调整所述弹簧的上端、下端的安装位置,使得所述弹簧的弹力始终处于所述调平轴的轴心线方向上,从而确保构件的运动始终沿直线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底座、所述支撑套筒之间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调平轴与底座,将调平轴旋转拧在底座上,调节调平轴和底座的初始高度至适当的高度;

S2:将弹簧套入组装好的调平轴上,弹簧下端处于底座上的第二加强筋的第二安装槽内,确定弹簧的安装位置;

S3:将支撑套筒旋转安装至调平轴上,此时,支撑套筒的底部止动企口与调平轴上端的止动企口可通过螺纹装配;旋入后,弹簧的上端嵌入支撑套筒底部的第一安装槽内,在找平构件的使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构件完成组装;

S4:旋转支撑套筒,使得调平轴的半螺纹与支撑套筒的半螺纹不在接触;此时,弹簧的弹力释放,支撑套筒与调平轴之间因弹簧弹力而向相反方向运动,整个构件的总高度因为增加,使得支撑套筒顶住被支撑物体;然后,再次选择支撑套筒,使得支撑套筒的半螺纹与调平轴的半螺纹连接形成配合关系,此时,整体承重由支撑套筒传递给调平轴,然后传递给底座,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完成构件找平。

本发明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主要有支撑套筒、调平轴、弹簧和底座组成,以支撑套筒、调平轴和底座组成的结构为承重构件,在支撑套筒与调平轴的连接结构中设置半螺纹式的配合关系,通过转动支撑套筒调节与调平轴的间的半螺纹配合的配合关系,通过对弹簧的利用可以达到快速调节高度来找平的目的。

(2)支撑套筒的主要结构由支撑平台、第一加强筋、转动部、第一安装槽、内半螺纹和止动企口组成。支撑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内半螺纹,支撑平台用以接触、支撑被支撑物体,第一加强筋主要用来加固支撑套筒的支撑结构,强化支撑套筒的垂直承载强度。转动部设置为六角凸台,六角凸台用于方便选择操作(可手动,也可以借助扳手等工具)。装配过程中,支撑套筒与调平轴通过螺纹拧入,止动企口可有效放置弹簧释放压力的过程中支撑套筒与调平轴分离;支撑套筒内部的内半螺纹用于与调平轴装配形成配合关系,装配之后承载力也通过半螺纹结构传递至调平轴上;第一安装槽用于定位弹簧安装位置,防止弹簧的中心轴偏离整个构件的中心轴,保证构件的运动处在垂直方向。

(3)调平轴的主要结构由内螺纹、外半螺纹和止动企口组成。调平轴的外部设置有外半螺纹能够与支撑套筒的内部设置的内半螺纹形成配合关系;调平轴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可以与底座的支撑柱连接,进一步增加整个构件的整体高度。螺纹的端部设置止动企口,可以有效防止弹簧释放压力的过程中,调平轴与支撑套筒分离。

(4)底座的主要结构由支撑底面、第二安装槽、第二加强筋和支撑柱组成。支撑柱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可以与调平轴的内螺纹形成配合关系,连接在一起;用于加固支撑柱与支撑底面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第二加强筋上还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用以定位弹簧的安装位置;支撑底面承载重量并传递至地面/墙面。

(5)本发明的弹簧在整个构件的使用过程中,始终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工作人员进行调平时,转动支撑套筒使得支撑套筒内部的内半螺纹与调平轴外部的外半螺纹不接触,即不形成螺纹配合,此时弹簧可以提供沿调平轴的轴线方向的弹力,将支撑套筒沿调平轴的轴线方向向远离底座的方向弹起,直接达到调平位置,然后再次转动支撑套筒,将支撑套筒内部的内半螺纹与调平轴外部的外半螺纹连接形成螺纹配合,使得支撑套筒可以将承载力传递给调平轴,进而传递至底座,实现快速、稳定的找平调节。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支撑套筒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支撑套筒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底座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调平轴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底座与调平轴的组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弹簧的组装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支撑套筒的组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组装完成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截面图。

图中:1、支撑套筒;2、调平轴;3、弹簧;4、底座;5、止动企口;11、内半螺纹;12、转动部;13、第一加强筋;14、支撑平台;15、第一安装槽;21、外半螺纹;22、内螺纹;41、支撑柱;42、第二加强筋;43、支撑底面;421、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找平构件主要有支撑套筒1、调平轴2、弹簧3和底座4组成。支撑套筒1的内部孔径的侧壁上开设有内半螺纹11,内半螺纹11可以分为两个对称的结构,分设于支撑套筒1的内部孔径的侧壁上;调平轴2的外侧壁上卡设有外半螺纹21,外半螺纹21也可以分为两个对称的结构,分设与调平轴2的外侧壁上。内半螺纹11与外半螺纹21能够相互配合形成螺接结构,使得支撑套筒1与调平轴2可以传递承载力。支撑套筒1的内部孔径的侧壁上未设螺纹的部分的宽度与外半螺纹21的宽度一致,使得内半螺纹11与外半螺纹21不接触,即不配合形成螺接结构时,支撑套筒1能够套设在调平轴2上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调平轴2,转动支撑套筒1,调节内半螺纹11与外半螺纹21的螺接关系,就可以将支撑套筒1固定在调平轴2上。转动支撑套筒1,使得支撑套筒1的内半螺纹11与调平轴2的外半螺纹21不接触,即不形成螺接关系,此时,支撑套筒1能够套设在调平轴2上且沿调平轴2的轴心线方向上下移动;转动支撑套筒1,使得支撑套筒1的内半螺纹11与调平轴2的外半螺纹21接触,即形成螺接关系,此时,支撑套筒1能够依靠螺纹连接与调平轴2连接在一起,不能沿调平轴2的轴心线方向上下移动,仅能够绕调平轴2为轴转动。

可以在支撑套筒1的下端设置转动部12,转动部12可以设置为六角凸台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对支撑套筒1进行转动。支撑套筒1的上端可以设置一个支撑台面14,用以接触、承载被支撑物体。支撑台面14的面积可以略大于支撑套筒1的筒身横截面的面积,使得支撑台面14的支撑面更大、接触面变大,可以在支撑台面14的外边沿的下端面与筒身的外壁之间设置第一加强筋13,围绕筒身设置多处第一加强筋13,用以加固、强化支撑套筒1的承载结构。

调平轴2的内部孔径设置有内螺纹22,底座4的支撑柱41的外侧配合所述内螺纹22设置有螺纹结构,使得调平轴2能够螺接在支撑柱41上。调平轴2在支撑柱41上的螺接深度可以调节,使得构件的整体初始高度能够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适应性调节,在确保螺接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初始高度可以任意调节。

底座4的支撑柱41与支撑底面43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2,第二加强筋42可以围绕支撑柱41在支撑底面43上设置多个,第二加强筋42的整体结构为三角形。

弹簧3套设在调平轴2上。弹簧3的下端与底座4的第二加强筋42抵接,弹簧3的上端与套设在调平轴2上的支撑套筒1下端的转动部12的下端面抵接,可以在围绕支撑柱41设置的第二加强筋42上同一位置设置第二安装槽421,在转动部12的下端面开设第一安装槽15,使得弹簧3的上端处于第一安装槽15内,弹簧3的下端处于第二安装槽421内。调整第一安装槽15和第二安装槽421,使得弹簧3的弹力方向始终沿调平轴2的轴心线方向。

当支撑套筒1装配在调平轴2上之后,弹簧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此种状态下,支撑套筒1始终受到弹簧3的弹力,一旦支撑套筒1的内半螺纹11与调平轴2的外半螺纹21的螺接配合不存在时,支撑套筒1将会被弹簧3的弹力沿调平轴2的轴心线方向向远离底座4的一端弹起,使得支撑套筒1直接到达找平位置,自动一次性完成找平,此时将支撑套筒1转动,与调平轴2再次形成螺接配合,即可完成找平。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快速自动找平承重构件结构的安装方法,具体包括构件的组装方法和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调平轴与底座,将调平轴旋转拧在底座上,调节调平轴和底座的初始高度至适当的高度;

S2:将弹簧套入组装好的调平轴上,弹簧下端处于底座上的第二加强筋的第二安装槽内,确定弹簧的安装位置;

S3:将支撑套筒旋转安装至调平轴上,此时,支撑套筒的底部止动企口与调平轴上端的止动企口可通过螺纹装配;旋入后,弹簧的上端嵌入支撑套筒底部的第一安装槽内,在找平构件的使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构件完成组装;

S4:旋转支撑套筒,使得调平轴的半螺纹与支撑套筒的半螺纹不在接触;此时,弹簧的弹力释放,支撑套筒与调平轴之间因弹簧弹力而向相反方向运动,整个构件的总高度因为增加,使得支撑套筒顶住被支撑物体;然后,再次选择支撑套筒,使得支撑套筒的半螺纹与调平轴的半螺纹连接形成配合关系,此时,整体承重由支撑套筒传递给调平轴,然后传递给底座,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完成构件找平。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