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冬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

一种冬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冬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按重量份计冬茶含片包括:35‑40份冬茶速溶粉,0.1‑1份维生素C,4‑5份磷脂,28‑32份异麦芽酮糖醇,6‑10份菊粉,12‑16份水溶性膳食纤维,0.1‑0.8份硬脂酸镁,0.05‑0.1份三氯蔗糖和1‑10份甜橙果汁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料,湿法造粒,烘干,压片和成品制成;所述制备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下方设有成型排出件,第二支撑件的上方转动设有入料成型件,入料成型件的下方设有推动件,第一支撑件上转动设有入料件。本发明冬茶含片的制备方法减少了茶叶本身的营养物质的流失,制作工艺简单;冬茶含片制备装置,实现压片的定量给料确保每片的密度和口感一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256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福润茶业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39027.5

  • 发明设计人 鲁小凡;严武;葛章志;宋伟;

    申请日2020-11-25

  • 分类号A23F3/3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57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明利

  • 地址 23004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包河大道100号华夏茶博城2-1#三层350、35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5:1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茶含片,具体是一种冬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深加工主要是指以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茶鲜叶、修剪叶、茶叶、茶籽,以及由其加工而来的半成品、成品或副产品为原料,通过集成应用生物化学工程、分离纯化工程、食品工程、制剂工程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及加工工艺,实现茶叶有效成分或功能组分的分离制备,并将其应用到人类健康、动物保健、植物保护、日用化工等领域的过程。茶叶深加工是有效解决中低档茶和夏秋茶出路、提升茶叶附加值、跨界拓展茶的应用领域、延伸茶叶产业链的重要途径。我国茶叶深加工研究经过近40年的发展,技术体系与产品体系基本成熟。按照技术需求可分为:有效组分与功能成分分离纯化技术、功能成分结构修饰与改性技术、活性成分的功能与安全性评价、深加工终端产品研发、功能成分分析检测等研究方向。

市场现有的茶含片多为绿茶含片,主要是绿茶多酚配以其他辅助原料,多以减肥烧脂、抗氧化抗衰老等功能为主。冬季粗老叶片在冬茶时富集了许多茶多糖,相较于绿茶中的茶多糖含量要高2-3倍。而茶多糖本身根据已有研究具有增强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及抑制肿瘤细胞等多种生理调节活性。

市场未见利用冬季粗老叶片做成的冬茶作为主要原料的含片,将冬季粗老叶片制成的冬茶经过热提获得冬茶速溶粉,混合其他辅助原料制成冬茶含片,不仅可以充分保留丰富的茶多糖等营养成分,还可以充分发挥茶叶本身的生理功能,得到营养丰富、风味醇厚的含片。

中国专利文献(CN104642616A)公开了一种茶茶含片及其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将茶叶和藤茶混合、破碎和分筛处理;碎茶采用带搅拌的浸提罐萃取茶叶中有效成分,获得萃取液;萃取液进行复合酶处理;酶处理液经澄清后进行浓缩处理;浓缩液进行干燥处理;复配,过筛,得到的为压片软材;压片软材与粘合剂混合,压片。上述发明专利虽保留了外观鲜绿以及具有明显回甘滋味且口感,但是在萃取过程中营养物质会随之丢失。

中国专利文献(CN105995431A)公开了洛神花茶含片及其制作方法,该技术提出了一种洛神花茶含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洛神花、马齿苋、金银花、罗汉果、桂圆晒干,按料液比1:3的比例加入68度以上的白酒,浸泡6-12个月,过滤,除去滤渣,得含片提取液;将含片提取液置于减压蒸馏装置中,于50-60度将乙醇蒸出,得到含片浓缩液;将含片浓缩液加入面粉和糊精,得到含片初制品。虽然此发明解决了功能成分含量高的花茶含片,提高了洛神花的附加值,但是茶叶本身的很多营养物质被舍弃且制作过程复杂;现有技术中的制片设备自动化程度减低,在压片成型过程中如何定量加料,压片过程中每片的密度和口感保持一致,批量生产的同时便于退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冬茶含片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冬茶含片的制备方法洛神花的附加值,减少了茶叶本身的营养物质的流失,制作工艺简单;冬茶含片制备装置将烘干后的颗粒从月牙形入料口放入,颗粒位于第二支撑台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入料盘转动,使得物料进入盛装孔内,盛装孔与出料口连通时,物料落入入料斗后通过入料管进入贯穿型成型孔内,实现压片的定量给料确保每片的密度和口感一致;贯穿型成型孔的底部通过推动柱进行支撑,通第一电机驱动第五支撑台转动,使得挤压柱位于贯穿型成型孔的正上方,通过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控制挤压柱向下移动,挤压贯穿型成型孔内的物料,实现成型,成型后,第二气缸推动挤压柱向上移动脱离贯穿型成型孔,第一气缸缩回,第一气缸缸体向上移动,通过推动柱推动贯穿型成型孔内的冬茶含片脱离贯穿型成型孔,实现冬茶含片的批量生产,便于退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冬茶含片,按重量份计冬茶含片包括:35-40份冬茶速溶粉,0.1-1份维生素C,4-5份磷脂,28-32份异麦芽酮糖醇,6-10份菊粉,12-16份水溶性膳食纤维,0.1-0.8份硬脂酸镁,0.05-0.1份三氯蔗糖和1-10份甜橙果汁粉。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冬茶含片包括:35份冬茶速溶粉,0.1份维生素C,4份磷脂,28份异麦芽酮糖醇,6份菊粉,12份水溶性膳食纤维,0.1份硬脂酸镁,0.05份三氯蔗糖和1份甜橙果汁粉。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冬茶含片包括:40份冬茶速溶粉,1份维生素C,5份磷脂,32份异麦芽酮糖醇,10份菊粉,16份水溶性膳食纤维,0.8份硬脂酸镁,0.1份三氯蔗糖和10份甜橙果汁粉。

进一步的,按重量份计冬茶含片包括:37份冬茶速溶粉,0.6份维生素C,4.5份磷脂,30份异麦芽酮糖醇,8.5份菊粉,14份水溶性膳食纤维,0.5份硬脂酸镁,0.08份三氯蔗糖和5份甜橙果汁粉。

一种冬茶含片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混料

将35-40份冬茶速溶粉,0.1-1份维生素C,4-5份磷脂,28-32份异麦芽酮糖醇,6-10份菊粉,12-16份水溶性膳食纤维,0.1-0.8份硬脂酸镁,0.05-0.1份三氯蔗糖和1-10份甜橙果汁粉均匀混合;

S2:湿法造粒

采用纯水喷雾加入进行湿法造粒;

S3:烘干

烘箱温度控制在56-60℃,收料水分为5.2-5.4%,持续烘干2.5-3小时,结束后并以29-31目的规格过筛;

S4:压片

压片过程温度20-22℃,湿度为26%-30%进行压片,形成重0.98g-1.02g的圆形片剂;

S5:成品制成

数粒入瓶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1℃-23℃,湿度在26%-28%,通过数粒、放PE膜、放干燥剂、旋盖和封口制成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混料的环境温度为21℃-23℃、湿度为26%-2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湿法造粒的温度为20-22℃、湿度为28%-30%,以29-31目过筛。

一种冬茶含片的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调节地脚,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下方设有成型排出件,第二支撑件的上方转动设有入料成型件,入料成型件的下方设有推动件,第一支撑件上转动设有入料件。

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脚,调节地脚固定在第一支撑脚的下方,第一支撑台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台上,另一端设有支撑盘,支撑盘上设有第一贯穿孔,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二支撑台,第二支撑台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盛装孔。

第一支撑台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滑动连接孔,第一支撑台上设有第二贯穿孔。

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三支撑台,第三支撑台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台上设有第一通过孔,第三支撑台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上设有贯穿型成型孔。

第二支撑件通过第二支撑脚固定在第一支撑台上。

成型排出件包括阵列分布的第一气缸和排出件主体,排出件主体包括第四支撑台,第四支撑台上设有第二通过孔,第四支撑台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贯穿孔,第四支撑台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推动柱。

排出件主体通过推动柱位于贯穿型成型孔内滑动,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在第四支撑台的下方,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第三贯穿孔固定在第三支撑台的下方。

入料成型件包括第五支撑台,第五支撑台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限位块,第二支撑柱上设有第一转动连接孔,第二支撑柱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五支撑台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挤压柱,第五支撑台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入料管,入料管上设有入料斗,入料管与挤压柱相间分布,入料成型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二贯穿孔紧固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入料成型件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孔套装在第一支撑杆上转动,第二支撑件通过第一通过孔套装在第二支撑柱上,排出件主体通过第二通过孔套装在第二支撑柱上滑动。

推动件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穿过滑动连接孔紧固连接有推动板,推动板包括推动板主体,推动板主体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柱,推动板主体上设有第二转动连接孔。

推动件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孔套装在第二支撑柱上,通过限位块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入料件包括第二电机和入料盘,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紧固连接有第三齿轮,入料盘包括入料盘主体,入料盘主体内设有放置腔,入料盘主体上设有月牙形入料口,入料盘主体的下方设有出料口,月牙形入料口与放置腔连通,月牙形入料口上设有挡板,月牙形入料口与盛装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入料盘主体上设有第三转动连接孔,入料盘主体上设有环形支撑套,环形支撑套的内壁设有内齿圈,出料口与月牙形入料口不直接连通;

入料盘通过第三转动连接孔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三齿轮与内齿圈啮合传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冬茶含片的制备方法洛神花的附加值,减少了茶叶本身的营养物质的流失,制作工艺简单;

2、本发明冬茶含片制备装置将烘干后的颗粒从月牙形入料口放入,颗粒位于第二支撑台上,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入料盘转动,使得物料进入盛装孔内,盛装孔与出料口连通时,物料落入入料斗后通过入料管进入贯穿型成型孔内,实现压片的定量给料确保每片的密度和口感一致;

3、本发明冬茶含片制备装置贯穿型成型孔的底部通过推动柱进行支撑,通第一电机驱动第五支撑台转动,使得挤压柱位于贯穿型成型孔的正上方,通过第二气缸的输出轴控制挤压柱向下移动,挤压贯穿型成型孔内的物料,实现成型,成型后,第二气缸推动挤压柱向上移动脱离贯穿型成型孔,第一气缸缩回,第一气缸缸体向上移动,通过推动柱推动贯穿型成型孔内的冬茶含片脱离贯穿型成型孔,实现冬茶含片的批量生产,便于退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排出件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入料成型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推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入料盘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入料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冬茶含片,按重量份计冬茶含片包括:35份冬茶速溶粉,0.1份维生素C,4份磷脂,28份异麦芽酮糖醇,6份菊粉,12份水溶性膳食纤维,0.1份硬脂酸镁,0.05份三氯蔗糖和1份甜橙果汁粉。

实施例2

一种冬茶含片,按重量份计冬茶含片包括:40份冬茶速溶粉,1份维生素C,5份磷脂,32份异麦芽酮糖醇,10份菊粉,16份水溶性膳食纤维,0.8份硬脂酸镁,0.1份三氯蔗糖和10份甜橙果汁粉。

实施例3

一种冬茶含片,按重量份计冬茶含片包括:37份冬茶速溶粉,0.6份维生素C,4.5份磷脂,30份异麦芽酮糖醇,8.5份菊粉,14份水溶性膳食纤维,0.5份硬脂酸镁,0.08份三氯蔗糖和5份甜橙果汁粉。

一种冬茶含片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混料

将35-40份冬茶速溶粉,0.1-1份维生素C,4-5份磷脂,28-32份异麦芽酮糖醇,6-10份菊粉,12-16份水溶性膳食纤维,0.1-0.8份硬脂酸镁,0.05-0.1份三氯蔗糖和1-10份甜橙果汁粉在环境温度21℃-23℃、湿度26%-28%的密闭环境下均匀混合。

S2:湿法造粒

在温度20-22℃、湿度28%-30%的密闭环境下,以29-31目过筛,采用纯水喷雾加入进行湿法造粒,改善物料流动性,方便顺利压片生产。

S3:烘干

烘箱温度控制在56-60℃,收料水分为5.2-5.4%,持续烘干2.5-3小时,结束后并以29-31目的规格过筛。

S4:压片

压片过程温度20-22℃,湿度为26%-30%进行压片,形成重0.98g-1.02g的圆形片剂。

S5:成品制成

数粒入瓶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1℃-23℃,湿度在26%-28%,通过数粒、放PE膜、放干燥剂、旋盖和封口制成成品。

一种冬茶含片的制备装置,制备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1,如图1、图2、图3所示,第一支撑件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调节地脚2,第一支撑件1上设有第二支撑件3,第二支撑件3的下方设有成型排出件4,第二支撑件3的上方转动设有入料成型件5,入料成型件5的下方设有推动件7,第一支撑件1上转动设有入料件6。

第一支撑件1包括第一支撑台11,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台1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脚12,调节地脚2固定在第一支撑脚12的下方,第一支撑台11上设有第一支撑杆13,第一支撑杆1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台11上,另一端设有支撑盘16,支撑盘16上设有第一贯穿孔161,第一支撑杆13上设有第二支撑台17,第二支撑台17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盛装孔171。

第一支撑台1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滑动连接孔14,第一支撑台11上设有第二贯穿孔15。

第二支撑件3包括第三支撑台31,如图5所示,第三支撑台3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脚32,第三支撑台31上设有第一通过孔33,第三支撑台3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柱34,第一支撑柱34上设有贯穿型成型孔35。

第二支撑件3通过第二支撑脚32固定在第一支撑台11上。

成型排出件4包括阵列分布的第一气缸42和排出件主体41,排出件主体41包括第四支撑台411,如图6所示,第四支撑台411上设有第二通过孔412,第四支撑台4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三贯穿孔413,第四支撑台4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推动柱414。

排出件主体41通过推动柱414位于贯穿型成型孔35内滑动,第一气缸42的缸体固定在第四支撑台411的下方,第一气缸42的输出轴穿过第三贯穿孔413固定在第三支撑台31的下方。

入料成型件5包括第五支撑台51,如图7所示,第五支撑台51的下方设有第二支撑柱52,第二支撑柱52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限位块54,第二支撑柱52上设有第一转动连接孔53,第二支撑柱52上设有第一齿轮55,第五支撑台5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挤压柱56,第五支撑台5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入料管57,入料管57上设有入料斗58,入料管57与挤压柱56相间分布,入料成型件5包括第一电机59,第一电机59的输出轴穿过第二贯穿孔15紧固连接有第二齿轮591,第二齿轮591与第一齿轮55啮合传动。

入料成型件5通过第一转动连接孔53套装在第一支撑杆13上转动,第二支撑件3通过第一通过孔33套装在第二支撑柱52上,排出件主体41通过第二通过孔412套装在第二支撑柱52上滑动。

推动件7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二气缸71,第二气缸71的输出轴穿过滑动连接孔14紧固连接有推动板72,推动板72包括推动板主体721,如图8所示,推动板主体721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柱723,推动板主体721上设有第二转动连接孔722。

推动件7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孔722套装在第二支撑柱52上,通过限位块54进行限位。

入料件6包括第二电机61和入料盘62,第二电机61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161紧固连接有第三齿轮,入料盘62包括入料盘主体621,如图9、图10所示,入料盘主体621内设有放置腔622,入料盘主体621上设有月牙形入料口623,入料盘主体621的下方设有出料口628,月牙形入料口623与放置腔622连通,月牙形入料口623上设有挡板624,月牙形入料口623与盛装孔171连通。

入料盘主体621上设有第三转动连接孔625,入料盘主体621上设有环形支撑套626,环形支撑套626的内壁设有内齿圈627,出料口628与月牙形入料口623不直接连通。

入料盘62通过第三转动连接孔625与第一支撑杆13转动连接,第三齿轮与内齿圈627啮合传动。

使用时,将烘干后的颗粒从月牙形入料口623放入,颗粒位于第二支撑台17上,通过第二电机61驱动入料盘62转动,使得物料进入盛装孔171内,盛装孔171与出料口628连通时,物料落入入料斗58后通过入料管57进入贯穿型成型孔35内,贯穿型成型孔35的底部通过推动柱414进行支撑,通第一电机59驱动第五支撑台51转动,使得挤压柱56位于贯穿型成型孔35的正上方,通过第二气缸71的输出轴控制挤压柱56向下移动,挤压贯穿型成型孔35内的物料,实现成型,成型后,第二气缸71推动挤压柱56向上移动脱离贯穿型成型孔35,第一气缸42缩回,第一气缸42缸体向上移动,通过推动柱414推动贯穿型成型孔35内的冬茶含片脱离贯穿型成型孔3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