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及方法

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及方法,公转主轴的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旋翼支架,同时公转主轴与机身的侧部垂直设置,以及通过轴承与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旋翼支架上以公转主轴为中心均匀且间隔分布有呈发散形的多个支架臂,支架臂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旋翼连接轴;摆线运动驱动装置的一端与固定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旋翼连接轴的一端铰接,而旋翼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旋翼,且旋翼的旋转面与旋翼连接轴的轴线平行;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周期性驱动旋翼连接轴滚动,以便周期性改变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及方法,提高翼片的气动效率,增强翼片提供升力的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292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42476.5

  • 发明设计人 王志成;

    申请日2020-11-26

  • 分类号B64C27/08(20060101);B64C27/3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富湾江湾路78号40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5:1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翼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扑翼飞行器是一种模仿鸟类飞行的新型飞行器,它兼备旋翼飞行器以及直升机垂直升空、空中悬停等优点,而扑翼飞行器工作的核心装置就是设置在机身两侧的扑翼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扑翼装置一般翼片是一块整体结构,从而达到类似鸟类翅膀扑腾的效果,但翼片的气动效率较低,则致使翼片提供升力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及方法,能够使旋翼在公转的同时,使其旋转面产生周期性变化的迎角,从而提高翼片的气动效率,因此增强翼片提供升力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包括:固定支架、电机、公转主轴、旋翼支架、旋翼、旋翼连接轴和摆线运动驱动装置;

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机身的侧面,同时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中;

所述公转主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旋翼支架,同时所述公转主轴与所述机身的侧部垂直设置,以及通过轴承与所述固定支架转动连接;

所述旋翼支架上以所述公转主轴为中心均匀且间隔分布有呈发散形的多个支架臂,所述支架臂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旋翼连接轴,且所述支架臂与所述旋翼连接轴呈垂直分布;

所述摆线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旋翼支架之间,且所述摆线运动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旋翼连接轴的一端铰接,而所述旋翼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旋翼,且所述旋翼的旋转面与所述旋翼连接轴的轴线平行;所述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周期性驱动所述旋翼连接轴滚动,以便周期性改变所述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

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公转主轴转动,从而通过旋翼支架上的支架臂带动旋翼连接轴绕公转主轴公转,同时由于旋翼连接轴与支架臂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以及旋翼连接轴与摆线运动驱动装置铰接,因此旋翼连接轴在随公转主轴公转的同时,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周期性驱动旋翼连接轴滚动,并且由于旋翼的旋转面与旋翼连接轴的轴线平行,从而使设置在旋翼连接轴上的旋翼在随之绕公转主轴公转的同时,旋翼的旋转面随旋翼连接轴周期性滚动,产生周期性改变的迎角,因此可以提高翼片的气动效率,增强翼片提供升力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包括:四根控制拉杆、偏心转动圆环、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舵机和多根辅助定位拉杆;

所述偏心转动圆环的第一个端面上固定有多个自由转轴,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的第一个端面上具有多个与所述自由转轴一一对应的限位孔,所述自由转轴一一对应与所述限位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同时所述偏心转动圆环与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同轴设置;

四根所述控制拉杆组成平行四边形状,同时四根所述控制拉杆的一端均对应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另一端均对应铰接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的第二个端面上;

多根辅助定位拉杆以所述偏心转动圆环的第一中心轴为中心、呈发散形铰接在所述偏心转动圆环的第二个端面上,同时多根辅助定位拉杆一一对应铰接所述旋翼连接轴,并且所述偏心转动圆环的第二个端面上固定有一对限位板,用于对其中一根辅助定位拉杆限位,使所述旋翼连接轴随所述偏心转动圆环同步运动;

舵机周期性驱动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沿不同径向方向运动,以便调整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的轴线位置,使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相对所述公转主轴产生偏心距。

本发明通过四根控制拉杆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可以实现偏心转动圆环和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的轴向定位,保证偏心转动圆环和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的轴线与公转主轴的轴线平行,并且通过舵机周期性驱动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沿不同径向方向运动,以便调整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的轴线位置,使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相对公转主轴产生偏心距,因此旋翼的旋转面通过辅助定位拉杆和旋翼连接轴产生相对滚转切向面周期性改变的夹角,以此提高翼片的气动效率,增强翼片提供升力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包括定轮、同步轮以及链轮等轮系,并结合机械传动结构等组成可以驱使旋翼连接轴绕所述公转主轴公转的同时自动滚动的装置,并不局限于本申请中记载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翼包括单层旋翼和双层旋翼,其中所述单层旋翼单层旋翼包括第一中心轴、第一转盘和多个第一转动翼片,第一转动翼片采用双凸翼型,所述第一转盘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所述第一中心轴穿过所述中心孔并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转盘转动连接,同时所述第一中心轴与所述旋翼连接轴垂直固定;

多个所述第一转动翼片的根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上,并与所述第一转盘形成0度倾角,同时多个所述第一转动翼片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同。

本发明通过将第一中心轴与旋翼连接轴垂直固定,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转盘的端面与旋翼连接轴的轴线平行设置,以便实现在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周期性驱动旋翼连接轴滚动的基础上,旋翼绕公转主轴公转的同时,可以使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产生周期性变化的迎角,以此提高翼片的气动效率,增强翼片提供升力的效率,同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旋翼的第一转动翼片随第一转盘自动绕第一中心轴转动,从而可以提高产生升力的大小。

并且,由于本发明中的旋翼中的第一转动翼片与第一转盘之间的倾角为0度,以及多个第一转动翼片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同,因此旋翼在绕公转主轴转动的过程中,不管旋翼的正面朝上还是背面朝上,气流作用于转动旋翼上后均会产生向上的升力以及会产生拉力。

优选的,所述双层旋翼包括两个第二转盘、第二中心轴和第二转动翼片,第二转动翼片采用双凸翼型,两个所述第二转盘上均开设有中心孔,所述第二中心轴通过中心孔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二转盘,并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所述第二转盘转动连接,而所述第二中心轴与所述旋翼连接轴垂直固定;

多个所述第二转动翼片的根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在每个所述第二转盘上,并一对应与所述第二转盘形成0度倾角,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转盘上的多个所述第二转动翼片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同,而两个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的所述第二转动翼片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反。

本发明的双层旋翼相对单层旋翼增加了转盘的数量,从而可以增加转动翼片的数量,因此可以提高产生升力的大小以及提高升力产生的效率;

并且本发明使两个第二转盘上设置的第二转动翼片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反,因此可以避免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转盘上的第二转动翼片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翼片和所述第二转动翼片均为对称双凸翼型,所述对称双凸翼型的前缘呈凸起弧形,后缘为扁平状的翼型结构,上翼面和下翼面均呈弧形。

从而当气流经过对称双凸翼型时,可以保证始终产生朝向前缘方向的速度,并结合旋翼绕公转主轴公转以及结合旋翼随旋翼连接轴滚动,再根据流体力学,从而保证经过第一转动翼片或经过第二转动翼片的气流产生向上的升力,同时可以产生向前的拉力。

优选的,支架臂为2个、3个、4个、5个或6个。

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电机提供转动力,驱动公转主轴转动,并且所述公转主轴带动旋翼支架转动;

S2,舵机周期性驱动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沿不同径向方向运动,以便调整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的轴线位置,使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相对所述公转主轴产生偏心距,从而由于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与偏心转动圆环同轴设置,则所述偏心转动圆环与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同步运动而相对所述公转主轴产生偏心距;

S3,由于旋翼连接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旋翼支架的支架臂转动连接,同时与辅助定位拉杆铰接,而辅助定位拉杆同时与所述偏心转动圆环铰接,所述偏心转动圆环相对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转动,并且所述辅助定位拉杆在所述限位板的作用下与所述偏心转动圆环同步运动,因此在所述舵机周期性驱动所述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沿不同径向方向运动时,所述旋翼连接轴在绕所述公转主轴公转的同时可以自动滚动;

S4,由于旋翼固定在所述旋翼连接轴上,并且所述旋翼的旋转面与所述旋翼连接轴的轴线平行,因此所述旋翼可以跟随所述旋翼连接轴同步运动,即所述旋翼绕所述公转主轴公转,同时所述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产生周期性变化的夹角,因此提高翼片的气动效率,增强翼片提供升力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随所述旋翼绕所述公转主轴公转而自动渐变,且所述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不超过20度。

本发明的旋翼连接轴由于通过轴承与支架臂转动连接,同时与辅助定位拉杆铰接,以及辅助定位拉杆与偏心转动圆环铰接,并且在限位板的作用下,辅助定位拉杆可以与偏心转动圆环共同相对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转动,因此在摆线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使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随旋翼绕公转主轴公转而自动渐变,并且保证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不超过20度,因此可以降低升阻比的同时保证电机的功率较小。

优选的,所述旋翼随所述公转主轴转动至最高处以及最低处时,所述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为20度,当所述旋翼随所述公转主轴转动至最前或最后时,所述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为0度。

本发明通过控制旋翼随公转主轴转动至最高处以及最低处时,使得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最大,使得旋翼的旋转面所产生的升力以及拉力最大,而旋翼随公转主轴转动至最前或最后时,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为0度,从而可以降低旋翼绕公转主轴产生的阻力,提高旋翼公转的效率,从而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提高升力的大小以及提高升力产生的效率。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电机驱动公转主轴转动,从而通过旋翼支架上的支架臂带动旋翼连接轴绕公转主轴公转,同时由于旋翼连接轴与支架臂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以及旋翼连接轴与摆线运动驱动装置铰接,因此旋翼连接轴在随公转主轴公转的同时,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周期性驱动旋翼连接轴滚动,并且由于旋翼的旋转面与旋翼连接轴的轴线平行,从而使设置在旋翼连接轴上的旋翼在随之绕公转主轴公转的同时,旋翼的旋转面随旋翼连接轴周期性滚动,产生周期性改变的迎角,因此可以提高翼片的气动效率,增强翼片提供升力的效率;

2、本发明保证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不超过20度,因此可以降低升阻比的同时保证电机的功率较小。

附图说明

图1 附图为本发明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附图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双层旋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3 附图为本发明固定支架具有3个支架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 附图为本发明单个旋翼运行的过程图。

其中,1为固定支架;2为电机;3为公转主轴;4为旋翼支架;41为支架臂;6为旋翼连接轴;71为控制拉杆;72为偏心转动圆环;73为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4为辅助定位拉杆;50为单层旋翼;51为第一中心轴;52为第一转盘;53为第一转动翼片;54为第二转盘;55为第二中心轴;56为第二转动翼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包括:固定支架1、电机2、公转主轴3、旋翼支架4、旋翼、旋翼连接轴6和摆线运动驱动装置;

固定支架1固定在机身的侧面,同时电机2固定在固定支架1中;

公转主轴3的一端穿过固定支架1与电机2传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旋翼支架4,同时公转主轴3与机身的侧部垂直设置,以及通过轴承与固定支架1转动连接;

旋翼支架4上以公转主轴3为中心均匀且间隔分布有呈发散形的多个支架臂41,支架臂4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旋翼连接轴6,且支架臂41与旋翼连接轴6呈垂直分布;

摆线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支架1和旋翼支架4之间,且摆线运动驱动装置的一端与固定支架1铰接,另一端与旋翼连接轴6的一端铰接,而旋翼连接轴6的另一端固定旋翼,且旋翼的旋转面与旋翼连接轴6的轴线平行;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周期性驱动旋翼连接轴滚动,以便周期性改变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包括:四根控制拉杆71、偏心转动圆环72、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舵机和多根辅助定位拉杆74;

偏心转动圆环72的第一个端面上固定有多个自由转轴,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的第一个端面上具有多个与自由转轴一一对应的限位孔,自由转轴一一对应与限位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同时偏心转动圆环72与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同轴设置;

四根控制拉杆71组成平行四边形状,同时四根控制拉杆71的一端均对应与固定支架1铰接,另一端均对应铰接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的第二个端面上;

多根辅助定位拉杆74以偏心转动圆环72的第一中心轴为中心、呈发散形铰接在偏心转动圆环72的第二个端面上,同时多根辅助定位拉杆74一一对应铰接旋翼连接轴6,并且偏心转动圆环72的第二个端面上固定有一对限位板721,用于对其中一根辅助定位拉杆74限位,使旋翼连接轴6随偏心转动圆环72同步运动;

舵机周期性驱动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沿不同径向方向运动,以便调整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的轴线位置,使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相对公转主轴3产生偏心距。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包括定轮、同步轮以及链轮等轮系,并结合机械传动结构等组成可以驱使旋翼连接轴6绕公转主轴3公转的同时自动滚动的装置,并不局限于本申请中记载的结构。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旋翼包括单层旋翼50和双层旋翼,其中单层旋翼单层旋翼50包括第一中心轴51、第一转盘52和多个第一转动翼片53,第一转盘52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第一中心轴51穿过中心孔并通过轴承与第一转盘52转动连接,同时第一中心轴51与旋翼连接轴6垂直固定;

多个第一转动翼片53的根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在第一转盘52上,并与第一转盘52形成0度倾角,同时多个第一转动翼片53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同。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双层旋翼包括两个第二转盘54、第二中心轴55和第二转动翼片56,两个第二转盘54上均开设有中心孔,第二中心轴55通过中心孔分别穿过两个第二转盘54,并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第二转盘54转动连接,而第二中心轴55与旋翼连接轴6垂直固定;

多个第二转动翼片56的根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在每个第二转盘54上,并一对应与第二转盘54形成0度倾角,并且,每个第二转盘54上的多个第二转动翼片56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同,而两个第二转盘54上设置的第二转动翼片56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反。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翼片53和第二转动翼片56均为对称双凸翼型。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对称双凸翼型的前缘呈凸起弧形,后缘为扁平状的翼型结构,上翼面和下翼面均呈弧形。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架臂41为2个、3个、4个、5个或6个。

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电机2提供转动力,驱动公转主轴3转动,并且公转主轴3带动旋翼支架4转动;

S2,舵机周期性驱动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沿不同径向方向运动,以便调整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的轴线位置,使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相对公转主轴3产生偏心距,从而由于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与偏心转动圆环72同轴设置,则偏心转动圆环72与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同步运动而相对公转主轴3产生偏心距;

S3,由于旋翼连接轴6通过轴承与旋翼支架4的支架臂41转动连接,同时与辅助定位拉杆74铰接,而辅助定位拉杆74同时与偏心转动圆环72铰接,偏心转动圆环72相对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转动,并且辅助定位拉杆74在限位板721的作用下与偏心转动圆环72同步运动,因此在舵机周期性驱动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沿不同径向方向运动时,旋翼连接轴6在绕公转主轴3公转的同时可以自动滚动;

S4,由于旋翼固定在旋翼连接轴6上,并且旋翼的旋转面与旋翼连接轴6的轴线平行,因此旋翼可以跟随旋翼连接轴6同步运动,即旋翼绕公转主轴3公转,同时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产生周期性变化的夹角,因此提高翼片的气动效率,增强翼片提供升力的效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随旋翼绕公转主轴3公转而自动渐变,且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不超过20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旋翼随公转主轴3转动至最高处以及最低处时,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为20度,当旋翼随公转主轴3转动至最前或最后时,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为0度。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装置,对称设置在机身的两侧,包括:固定支架1、电机2、公转主轴3、旋翼支架4、旋翼、旋翼连接轴6和摆线运动驱动装置;

固定支架1固定在机身的侧面,同时电机2固定在固定支架1中;

公转主轴3的一端穿过固定支架1与电机2传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旋翼支架4,同时公转主轴3与机身的侧部垂直设置,以及通过轴承与固定支架1转动连接;

旋翼支架4上以公转主轴3为中心均匀且间隔分布有呈发散形的多个支架臂41,支架臂4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旋翼连接轴6,且支架臂41与旋翼连接轴6呈垂直分布;

摆线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支架1和旋翼支架4之间,且摆线运动驱动装置的一端与固定支架1铰接,另一端与旋翼连接轴6的一端铰接,而旋翼连接轴6的另一端固定旋翼,且旋翼的旋转面与旋翼连接轴6的轴线平行;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周期性驱动旋翼连接轴滚动,以便周期性改变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

其中,摆线运动驱动装置包括:四根控制拉杆71、偏心转动圆环72、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舵机和多根辅助定位拉杆74;

偏心转动圆环72的第一个端面上固定有多个自由转轴,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的第一个端面上具有多个与自由转轴一一对应的限位孔,自由转轴一一对应与限位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同时偏心转动圆环72与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同轴设置;

四根控制拉杆71组成平行四边形状,同时四根控制拉杆71的一端均对应与固定支架1铰接,另一端均对应铰接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的第二个端面上;

多根辅助定位拉杆74以偏心转动圆环72的第一中心轴为中心、呈发散形铰接在偏心转动圆环72的第二个端面上,同时多根辅助定位拉杆74一一对应铰接旋翼连接轴6,并且偏心转动圆环72的第二个端面上固定有一对限位板721,用于对其中一根辅助定位拉杆74限位,使旋翼连接轴6随偏心转动圆环72同步运动;

舵机周期性驱动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沿不同径向方向运动,以便调整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的轴线位置,使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相对公转主轴3产生偏心距;

旋翼包括单层旋翼50和双层旋翼,其中单层旋翼单层旋翼50包括第一中心轴51、第一转盘52和多个第一转动翼片53,第一转盘52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第一中心轴51穿过中心孔并通过轴承与第一转盘52转动连接,同时第一中心轴51与旋翼连接轴6垂直固定;多个第一转动翼片53的根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在第一转盘52上,并与第一转盘52形成0度倾角,同时多个第一转动翼片53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同。

并且,第一转动翼片53为对称双凸翼型,对称双凸翼型的前缘呈凸起弧形,后缘为扁平状的翼型结构,上翼面和下翼面均呈弧形,同时,对称双凸翼型的型号符合飞机设计通用标准,为NACA0012或NACA0016。

一种采用滚动旋翼产生升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电机2提供转动力,驱动公转主轴3转动,并且公转主轴3带动旋翼支架4转动;

S2,舵机周期性驱动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沿不同径向方向运动,以便调整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的轴线位置,使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相对公转主轴3产生偏心距,从而由于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与偏心转动圆环72同轴设置,则偏心转动圆环72与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同步运动而相对公转主轴3产生偏心距;

S3,由于旋翼连接轴6通过轴承与旋翼支架4的支架臂41转动连接,同时与辅助定位拉杆74铰接,而辅助定位拉杆74同时与偏心转动圆环72铰接,偏心转动圆环72相对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转动,并且辅助定位拉杆74在限位板721的作用下与偏心转动圆环72同步运动,因此在舵机周期性驱动偏心空心圆柱定位台73沿不同径向方向运动时,旋翼连接轴6在绕公转主轴3公转的同时可以自动滚动;

S4,由于旋翼固定在旋翼连接轴6上,并且旋翼的旋转面与旋翼连接轴6的轴线平行,因此旋翼可以跟随旋翼连接轴6同步运动,即旋翼绕公转主轴3公转,同时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产生周期性变化的夹角,因此提高翼片的气动效率,增强翼片提供升力的效率。

其中,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随旋翼绕公转主轴3公转而自动渐变,且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不超过20度。

旋翼随公转主轴3转动至最高处以及最低处时,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为20度,当旋翼随公转主轴3转动至最前或最后时,旋翼的旋转面相对滚转切向面的夹角为0度。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旋翼为双层旋翼,双层旋翼,包括两个第二转盘54、第二中心轴55和第二转动翼片56,两个第二转盘54上均开设有中心孔,第二中心轴55通过中心孔分别穿过两个第二转盘54,并分别通过轴承与两个第二转盘54转动连接,而第二中心轴55与旋翼连接轴6垂直固定;多个第二转动翼片56的根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在每个第二转盘54上,并一对应与第二转盘54形成0度倾角,并且,每个第二转盘54上的多个第二转动翼片56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同,而两个第二转盘54上设置的第二转动翼片56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反。

第二转动翼片56为对称双凸翼型,对称双凸翼型的前缘呈凸起弧形,后缘为扁平状的翼型结构,上翼面和下翼面均呈弧形,同时,对称双凸翼型的型号符合飞机设计通用标准,为NACA0012或NACA0016。

本发明通过增加转盘的数量,从而可以增加转动翼片的数量,因此可以提高产生升力的大小以及提高升力产生的效率;并且本发明使两个第二转盘54上设置的第二转动翼片56的前缘绕轴旋转的方向相反,因此可以避免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转盘54上的第二转动翼片56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