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

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包括收发装置本体,收发装置本体上连接有收发底座,收发装置本体内设有密封式保温机构,密封式保温机构包括多对均匀分布的升降主管,升降主管与收发底座相连接,升降主管内设有升降密封环,升降主管内开凿有与升降密封环相匹配的固定滑动槽。本发明通过射频收发装置上相应机构的设置,使射频收发装置在夏天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进行有效的散热,同时在冬天温度过低的时候可以对射频收发装置内部元器件进行保护,大幅提升了射频收发装置的性能,避免了射频收发装置收发不稳定的情况出现,有效的保护了射频收发装置内部元器件,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损失。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8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新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274118.5

  • 发明设计人 牛俊华;

    申请日2020-11-15

  • 分类号H04B1/38(20150101);H05K7/2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颐高数码大厦1-2幢1-1604室A区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3: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频收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在电子学理论中,电流流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磁场,交变电流通过导体,导体周围会形成交变的电磁场,称为电磁波,在电磁波频率低于100kHz时,电磁波会被地表吸收,不能形成有效的传输,但电磁波频率高于100kHz时,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经大气层外缘的电离层反射,形成远距离传输能力,我们把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

目前,在射频收发装置的使用中,外界温度对射频收发装置会存在一定的影响,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夏天温度过高的时候,射频收发装置自身运行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不仅会影响射频收发装置的性能,使射频收发装置的性能大幅降低,同时影响收发的稳定性,造成信号的中断重连,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在冬天气温低的情况下还容易造成射频收发装置内部元器件脆化,设备的突然运行容易造成射频收发装置内部元器件的损坏,从而造成使用者的损失。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以解决上述的外界过高或是过低的温度会对射频收发装置的性能与稳定性造成影响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包括收发装置本体,所述收发装置本体上连接有收发底座,所述收发装置本体内设有密封式保温机构,所述密封式保温机构包括多对均匀分布的升降主管,所述升降主管与收发底座相连接,所述升降主管内设有升降密封环,所述升降主管内开凿有与升降密封环相匹配的固定滑动槽,所述升降密封环上连接有升降副管,所述升降副管贯穿升降主管和收发装置本体设置,多个所述升降副管上连接有升降密封罩,所述升降密封罩靠近收发底座的一侧连接有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内连接有一对支撑板,所述收发装置本体上连接有一对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收发底座上连接有与密封气囊相匹配的密封底座,密封底座的设置可以配合密封气囊对收发装置本体进行密封,在冬天的时候防止收发装置本体运行时的热量过快的消散,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内的温度的保持,避免了收发装置本体受到外界过低的温度影响,避免了寒冷天气使收发装置本体内部元器件脆化的情况出现,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使用者受到的损失,所述密封气囊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橡胶粒,橡胶粒的设置可以对密封底座进行挤压,通过密封底座的挤压大幅提升了密封气囊与密封底座之间的连接性,通过挤压使橡胶粒与密封底座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多个密封底座之间的距离降低,大幅降低了收发装置本体内热量消散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密封式保温机构的保温功能,所述密封气囊上开凿有与橡胶粒相匹配的充气孔,充气孔的设置可以配合密封气囊对密封底座的挤压,通过充气孔的设置可以在挤压的时候对橡胶粒内的空气进行挤出,使橡胶粒与密封底座接触的面积大幅增加,大大提升了密封气囊与橡胶粒之间的连接性,大大提升了密封式保温机构的保温性,在冬天寒冷天气的时候大幅提升对收发装置本体的保护,大大增强了收发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者的损失。

进一步地,一对所述升降主管之间连接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的设置连通了一对升降主管,使升降气泵对升降主管进行充气的时候可以使一对升降主管相对同步,大幅提升了多个升降密封环之间的同步性,使升降密封罩的平衡性得到一定的保证,大幅提升了升降密封罩的平衡性,使密封气囊在下滑之后与密封底座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了偏移的可能性,使密封式保温机构的保温性大幅提升,同时多个升降副管的同步运行可以使升降密封罩对于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的挤压相对均衡,避免了由于升降密封罩施加在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上的压力不均导致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损坏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的使用寿命,所述连接管道上连接有升降气泵,升降气泵的设置可以通过连接管道向升降主管中进行充气,使升降主管内的升降密封环和升降副管可以进行滑动,使升降密封罩可以进行升降,实现了升降密封罩升起散热下落保温的功能,同时保温散热控制箱可以对升降气泵进行控制,通过升降气泵的控制可以使升降副管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升降密封罩不论是升起还是关闭的情况下都可以固定,大幅提升了升降密封罩的稳定性,降低了升降密封罩脱离收发装置本体的可能性,使升降密封罩掉落损坏的风险大大降低,所述升降气泵与收发底座相连接,升降气泵与收发底座的连接大幅提升了升降气泵的稳定性,降低了升降气泵脱离收发底座的几率,使升降气泵在收发装置本体内晃动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避免了升降气泵在收发装置本体内晃动碰撞收发装置本体内元器件导致收发装置本体内元器件损坏的可能性,所述升降气泵远离连接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气泵进气管,气泵进气管的设置使升降气泵可以从外界进行空气的抽取,使升降气泵对空气的使用不受限制,大幅提升了升降气泵的性能,所述气泵进气管贯穿收发装置本体和密封底座设置,气泵进气管贯穿收发装置本体和密封底座的设置,大幅增强了气泵进气管的稳定性,降低了气泵进气管脱离升降气泵的几率。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包括一对散热安装板,散热安装板的设置大幅提升了自启式散热板的稳定性,使自启式散热板可以在散热安装板内进行固定,降低了自启式散热板脱离散热安装板的几率,使升降密封罩对自启式散热板进行挤压的时候可以稳定自启式散热板,避免了自启式散热板与散热转轴断裂的可能性,散热安装板的设置连接了自启式散热板与收发装置本体,一对所述散热安装板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启式散热板,自启式散热板的设置可以通过升降密封罩的挤压进行关闭,通过自启式散热板的关闭与升降密封罩的贴合,大幅降低了收发装置本体内热量散发的速度,使收发装置本体内的热量可以得到一定时间的保持,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增强了收发装置本体的运行速度与性能,避免了收发装置本体内部元器件的损坏,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所述自启式散热板与一对散热安装板之间均连接有散热转轴,散热转轴的设置可以使自启式散热板进行多角度的旋转,通过自启式散热板的相互错开,使收发装置本体内的热量可以快速消散,使收发装置本体在炎热天气的时候避免热量的堆积,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内热量消散的速度,大大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的性能,避免了收发装置本体内部元器件由于过热导致性能下降的可能性,使收发装置本体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所述散热转轴与散热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回转弹簧,回转弹簧的设置可以在升降密封罩不挤压自启式散热板的时候通过自身的特性使自启式散热板进行回弹,使自启式散热板相互错开,通过回转弹簧的设置可以开启自启式散热板的散热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收发底座的一侧连接有自循环式保温机构,所述自循环式保温机构包括电动机箱,电动机箱的设置可以对进风电动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对第二进风滤网的安装提供位置,使风的流动不受阻隔,大大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内的通风效率,所述电动机箱与收发底座相连接,电动机箱与收发底座的连接大幅提升了电动机箱的稳定性,使电动机箱内部的进风电动机的稳定性也相对的大幅提升,所述电动机箱上连接有进风管道,进风管道的设置可以对空气提供入口,为空气进入收发装置本体提供通道,所述进风管道远离电动机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进风滤网,第一进风滤网的设置大幅降低了收发装置本体内进入灰尘的可能性,使收发装置本体内元器件不受灰尘的侵袭,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灰尘对于自循环式保温机构的影响,使自循环式保温机构内各个机构不受灰尘的堵塞,所述电动机箱远离进风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风连接管道,进风连接管道的设置可以连通收发装置本体与电动机箱,使电动机箱内的空气可以进入收发装置本体中形成循环,所述进风连接管道贯穿密封底座和收发装置本体设置,进风连接管道贯穿密封底座和收发装置本体的设置大幅提升了进风连接管道的稳定性,降低了进风连接管道脱离收发装置本体的可能性,所述进风管道上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对外界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温度过低的时候可以通过保温散热控制箱对升降气泵进行控制,使升降密封罩下降对收发装置本体进行密封,当外界温度较高是可以对升降气泵进行控制,使升降密封罩升起,通过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进行大范围散热,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收发装置本体由于温度原因损伤的可能性,从而使使用者的损失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道内连接有一对转轴支撑架,转轴支撑架的设置可以对电动机转轴进行固定,使电动机转轴的平衡性大幅提升,同时降低了电动机转轴在旋转的时候晃动的可能性,使电动机转轴上的离心扇对空气的抽取更加稳定,使保温散热控制箱更好的掌握空气的流通速度,使自循环式保温机构的功耗有所降低,一对所述转轴支撑架内连接有电动机转轴,电动机转轴的设置可以通过进风电动机进行带动旋转,通过自身的旋转可以带动离心扇的旋转,同时电动机转轴与转轴支撑架之间的配合,大幅降低了电动机转轴滑动的可能性,使电动机转轴的稳定性大幅提升,所述电动机转轴上连接有离心扇,离心扇的设置可以通过电动机转轴进行带动旋转,通过离心扇的高速旋转可以对空气进行抽取,通过保温散热控制箱对进风电动机进行控制,控制离心扇的旋转速度,可以通过离心扇的旋转来决定收发装置本体内空气的流动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机箱内连接有第二进风滤网,第二进风滤网的设置可以对进风电动机进行固定,大幅增强了进风电动机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对进风管道中通过的空气进行第二次过滤,通过第二次过滤进入收发装置本体中,使收发装置本体内空气的灰尘含量大幅降低,避免了灰尘对于收发装置本体内元器件的腐蚀,所述第二进风滤网上连接有进风电动机,进风电动机的设置可以为电动机转轴的转动提供动力,使电动机转轴带动的离心扇进行旋转,同时进风电动机可以通过保温散热控制箱控制进风电动机进行转速的调整,所述进风电动机与电动机转轴相连接,进风电动机与电动机转轴的连接大幅提升了进风电动机与电动机转轴的连接性,降低了进风电动机转动是电动机转轴脱离的几率,所述第二进风滤网与电动机转轴之间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的设置可以为离心扇抽取的空气进行导流,降低气流直接冲击进风电动机的几率,使进风电动机得到更好的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收发装置本体上连接有导热连接管,导热连接管的设置可以连通收发装置本体与密封件,使收发装置本体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离心扇的转动进入导热发散管道中,使导热发散管道中空气的热量传递到升降密封罩中,使升降密封罩的温度可以根据收发装置本体的运行温度进行保温,大幅提升了升降密封罩对收发装置本体的保护,避免了寒冷空气下收发装置本体受到损伤的可能性,降低了收发装置本体内零部件脆化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的使用寿命,从而使使用者的损失降低,所述导热连接管贯穿收发装置本体设置,导热连接管贯穿收发装置本体的设置使导热连接管与收发装置本体的连接更加稳定,通过升降密封罩的下降,将进风管道与密封件相连接,使大幅降低了收发装置本体内空气泄漏的可能性,所述升降密封罩上连接有与导热连接管相匹配的密封件,密封件的设置可以增强导热连接管与密封件连接处的密封性,降低收发装置本体泄漏的可能性,同时连通了导热发散管道与导热连接管,使收发装置本体中带有热量的空气进入升降密封罩中,通过离心扇的不断转动,抽取外界空气,经过收发装置本体通过收发装置本体的运行热量流入升降密封罩中,对升降密封罩进行加热,通过升降密封罩的热量对收发装置本体进行保温,保温散热控制箱可以控制进风电动机的转动速度,控制收发装置本体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实现散热与保温的平衡,所述升降密封罩内设有导热发散管道,导热发散管道的设置可以流通经过收发装置本体运行加热的空气,并将空气中的温度加热到升降密封罩中,所述导热发散管道贯穿密封气囊设置,导热发散管道贯穿密封气囊的设置使离心扇抽取的空气可以帮助密封气囊进行充气,使密封气囊与密封底座的连接性更加紧密,所述密封件和密封气囊均与导热发散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气囊上连接有稳定插入块,稳定插入块的设置可以增强与密封底座之间连接的平衡性,使插入导热管插入接触通风孔是更加便捷,所述稳定插入块内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入导热管,多个插入导热管的设置可以为密封气囊进行通风,防止密封气囊中气压过高导致密封气囊损坏,同时为还有一定温度的空气进行输出,多个所述插入导热管均贯穿密封气囊设置,所述密封底座内开凿有与插入导热管相匹配的接触通风孔,所述密封底座靠近收发装置本体的一侧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壁保温孔,外壁保温孔的设置可以使残留温度的空气流向收发装置本体的外壁,为收发装置本体的外壁与密封气囊之间的空间进行加热,使收发装置本体与密封气囊之间的空间可以更好的隔绝寒冷,避免气温过低导致收发装置本体的损伤,所述密封底座远离外壁保温孔的一侧开凿有分压孔,分压孔的设置可以在密封底座内气压过高的时候进行释压,缓解密封底座内的气压,所述分压孔内设有气压片,气压片的设置可以在气压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自动开启,为密封底座进行释压,所述气压片与密封底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发装置本体上连接有保温散热控制箱,所述收发装置本体内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感应收发装置本体内的温度,当收发装置本体内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与第二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进行比较,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过低时,保温散热控制箱会控制进风电动机加快收发装置本体内的空气流速,带走收发装置本体内更多的热量,实现冬天的散热,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较高时,保温散热控制箱会控制升降气泵将升降密封罩升起,通过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与进风电动机的同步开启对收发装置本体内的温度进行散发,所述进风电动机、升降气泵、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保温散热控制箱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射频收发装置上相应机构的设置,使射频收发装置在夏天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进行有效的散热,同时在冬天温度过低的时候可以对射频收发装置内部元器件进行保护,大幅提升了射频收发装置的性能,避免了射频收发装置收发不稳定的情况出现,有效的保护了射频收发装置内部元器件,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的第一俯视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的第一正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第二俯视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的第二正视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7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7中C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7中D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发装置本体、101.收发底座、102.保温散热控制箱、103.第一温度传感器、2.密封式保温机构、201.升降主管、202.升降密封环、203.升降副管、204.升降密封罩、205.密封气囊、206.支撑板、207.密封底座、208.橡胶粒、209.连接管道、210.升降气泵、211.气泵进气管、3.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301.散热安装板、302.自启式散热板、303.散热转轴、304.回转弹簧、4.自循环式保温机构、401.电动机箱、402.进风管道、403.第一进风滤网、404.进风连接管道、405.第二温度传感器、406.转轴支撑架、407.电动机转轴、408.离心扇、409.第二进风滤网、410.进风电动机、411.导流板、412.导热连接管、413.密封件、414.导热发散管道、415.稳定插入块、416.插入导热管、417.气压片、5.除湿过滤机构、501.真空罩、502.真空支撑杆、503.滑动滤尘网、504.排水管、505.阻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收发稳定性低功耗的宽频段射频收发装置,参图5-图7所示,包括收发装置本体1,收发装置本体1上连接有收发底座101,收发装置本体1内设有密封式保温机构2,密封式保温机构2包括多对均匀分布的升降主管201,升降主管201与收发底座101相连接,升降主管201内设有升降密封环202,升降主管201内开凿有与升降密封环202相匹配的固定滑动槽,升降密封环202上连接有升降副管203,升降副管203贯穿升降主管201和收发装置本体1设置,多个升降副管203上连接有升降密封罩204,升降密封罩204靠近收发底座101的一侧连接有密封气囊205,密封气囊205内连接有一对支撑板206,收发装置本体1上连接有一对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3。

其中,升降密封罩204上连接有除湿过滤机构5,除湿过滤机构5包括真空罩501,真空罩501的内为真空设置,可以有效的隔绝温度的传递,可以对收发装置本体1进行有效的保温,真空罩501内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真空支撑杆502,真空支撑杆502的设置支撑了真空罩501,降低了真空罩501受到气压的挤压变形的可能性,真空罩501与密封底座207之间连接有滑动滤尘网503,滑动滤尘网503的设置有效的在升降密封罩204升起的时候阻隔了灰尘的进入,滑动滤尘网503上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滤尘孔,真空罩501上开凿有与滑动滤尘网503相匹配的升降槽,真空罩501与滑动滤尘网503的滑动连接,使升降密封罩204在升起的时候滑动滤尘网503不会跟随真空罩501进行升起,可以有效的保护滑动滤尘网503内部不被灰尘侵蚀,进风管道402上连接有排水管504,排水管504的设置可以将阻水片505过滤的水分流出,进风管道402内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阻水片505,阻水片505的设置配合离心扇408,当离心扇408高速旋转的时候可以将水分甩出,通过阻水片505的阻隔,使水分子自然沉降至降水槽中,通过排水管504流出,进风管道402靠近排水管504的一侧开凿有降水槽。

参图7-图9所示,收发底座101上连接有与密封气囊205相匹配的密封底座207,密封底座207的设置可以配合密封气囊205对收发装置本体1进行密封,在冬天的时候防止收发装置本体1运行时的热量过快的消散,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温度的保持,避免了收发装置本体1受到外界过低的温度影响,避免了寒冷天气使收发装置本体1内部元器件脆化的情况出现,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1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使用者受到的损失,密封气囊205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橡胶粒208,橡胶粒208的设置可以对密封底座207进行挤压,通过密封底座207的挤压大幅提升了密封气囊205与密封底座207之间的连接性,通过挤压使橡胶粒208与密封底座207的接触面积增加,使多个密封底座207之间的距离降低,大幅降低了收发装置本体1内热量消散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密封式保温机构2的保温功能,密封气囊205上开凿有与橡胶粒208相匹配的充气孔,充气孔的设置可以配合密封气囊205对密封底座207的挤压,通过充气孔的设置可以在挤压的时候对橡胶粒208内的空气进行挤出,使橡胶粒208与密封底座207接触的面积大幅增加,大大提升了密封气囊205与橡胶粒208之间的连接性,大大提升了密封式保温机构2的保温性,在冬天寒冷天气的时候大幅提升对收发装置本体1的保护,大大增强了收发装置本体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者的损失。

参图6-图10所示,一对升降主管201之间连接有连接管道209,连接管道209的设置连通了一对升降主管201,使升降气泵210对升降主管201进行充气的时候可以使一对升降主管201相对同步,大幅提升了多个升降密封环202之间的同步性,使升降密封罩204的平衡性得到一定的保证,大幅提升了升降密封罩204的平衡性,使密封气囊205在下滑之后与密封底座207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了偏移的可能性,使密封式保温机构2的保温性大幅提升,同时多个升降副管203的同步运行可以使升降密封罩204对于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3的挤压相对均衡,避免了由于升降密封罩204施加在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3上的压力不均导致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3损坏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3的使用寿命,连接管道209上连接有升降气泵210,升降气泵210的设置可以通过连接管道209向升降主管201中进行充气,使升降主管201内的升降密封环202和升降副管203可以进行滑动,使升降密封罩204可以进行升降,实现了升降密封罩204升起散热下落保温的功能,同时保温散热控制箱102可以对升降气泵210进行控制,通过升降气泵210的控制可以使升降副管203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升降密封罩204不论是升起还是关闭的情况下都可以固定,大幅提升了升降密封罩204的稳定性,降低了升降密封罩204脱离收发装置本体1的可能性,使升降密封罩204掉落损坏的风险大大降低,升降气泵210与收发底座101相连接,升降气泵210与收发底座101的连接大幅提升了升降气泵210的稳定性,降低了升降气泵210脱离收发底座101的几率,使升降气泵210在收发装置本体1内晃动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避免了升降气泵210在收发装置本体1内晃动碰撞收发装置本体1内元器件导致收发装置本体1内元器件损坏的可能性,升降气泵210远离连接管道209的一端连接有气泵进气管211,气泵进气管211的设置使升降气泵210可以从外界进行空气的抽取,使升降气泵210对空气的使用不受限制,大幅提升了升降气泵210的性能,气泵进气管211贯穿收发装置本体1和密封底座207设置,气泵进气管211贯穿收发装置本体1和密封底座207的设置,大幅增强了气泵进气管211的稳定性,降低了气泵进气管211脱离升降气泵210的几率。

参图1-图4所示,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3包括一对散热安装板301,散热安装板301的设置大幅提升了自启式散热板302的稳定性,使自启式散热板302可以在散热安装板301内进行固定,降低了自启式散热板302脱离散热安装板301的几率,使升降密封罩204对自启式散热板302进行挤压的时候可以稳定自启式散热板302,避免了自启式散热板302与散热转轴303断裂的可能性,散热安装板301的设置连接了自启式散热板302与收发装置本体1,一对散热安装板301之间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自启式散热板302,自启式散热板302的设置可以通过升降密封罩204的挤压进行关闭,通过自启式散热板302的关闭与升降密封罩204的贴合,大幅降低了收发装置本体1内热量散发的速度,使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热量可以得到一定时间的保持,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增强了收发装置本体1的运行速度与性能,避免了收发装置本体1内部元器件的损坏,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1的使用寿命,自启式散热板302与一对散热安装板301之间均连接有散热转轴303,散热转轴303的设置可以使自启式散热板302进行多角度的旋转,通过自启式散热板302的相互错开,使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热量可以快速消散,使收发装置本体1在炎热天气的时候避免热量的堆积,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1内热量消散的速度,大大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1的性能,避免了收发装置本体1内部元器件由于过热导致性能下降的可能性,使收发装置本体1内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大幅提升,散热转轴303与散热安装板301之间连接有回转弹簧304,回转弹簧304的设置可以在升降密封罩204不挤压自启式散热板302的时候通过自身的特性使自启式散热板302进行回弹,使自启式散热板302相互错开,通过回转弹簧304的设置可以开启自启式散热板302的散热功能。

参图6-图8所示,收发底座101的一侧连接有自循环式保温机构4,自循环式保温机构4包括电动机箱401,电动机箱401的设置可以对进风电动机41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对第二进风滤网409的安装提供位置,使风的流动不受阻隔,大大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通风效率,电动机箱401与收发底座101相连接,电动机箱401与收发底座101的连接大幅提升了电动机箱401的稳定性,使电动机箱401内部的进风电动机410的稳定性也相对的大幅提升,电动机箱401上连接有进风管道402,进风管道402的设置可以对空气提供入口,为空气进入收发装置本体1提供通道,进风管道402远离电动机箱40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进风滤网403,第一进风滤网403的设置大幅降低了收发装置本体1内进入灰尘的可能性,使收发装置本体1内元器件不受灰尘的侵袭,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1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灰尘对于自循环式保温机构4的影响,使自循环式保温机构4内各个机构不受灰尘的堵塞,电动机箱401远离进风管道402的一端连接有进风连接管道404,进风连接管道404的设置可以连通收发装置本体1与电动机箱401,使电动机箱401内的空气可以进入收发装置本体1中形成循环,进风连接管道404贯穿密封底座207和收发装置本体1设置,进风连接管道404贯穿密封底座207和收发装置本体1的设置大幅提升了进风连接管道404的稳定性,降低了进风连接管道404脱离收发装置本体1的可能性,进风管道402上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405,第二温度传感器405的设置可以对外界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温度过低的时候可以通过保温散热控制箱102对升降气泵210进行控制,使升降密封罩204下降对收发装置本体1进行密封,当外界温度较高是可以对升降气泵210进行控制,使升降密封罩204升起,通过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3进行大范围散热,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1的使用寿命,避免了收发装置本体1由于温度原因损伤的可能性,从而使使用者的损失降低。

参图6-图8所示,进风管道402内连接有一对转轴支撑架406,转轴支撑架406的设置可以对电动机转轴407进行固定,使电动机转轴407的平衡性大幅提升,同时降低了电动机转轴407在旋转的时候晃动的可能性,使电动机转轴407上的离心扇408对空气的抽取更加稳定,使保温散热控制箱102更好的掌握空气的流通速度,使自循环式保温机构4的功耗有所降低,一对转轴支撑架406内连接有电动机转轴407,电动机转轴407的设置可以通过进风电动机410进行带动旋转,通过自身的旋转可以带动离心扇408的旋转,同时电动机转轴407与转轴支撑架406之间的配合,大幅降低了电动机转轴407滑动的可能性,使电动机转轴407的稳定性大幅提升,电动机转轴407上连接有离心扇408,离心扇408的设置可以通过电动机转轴407进行带动旋转,通过离心扇408的高速旋转可以对空气进行抽取,通过保温散热控制箱102对进风电动机410进行控制,控制离心扇408的旋转速度,可以通过离心扇408的旋转来决定收发装置本体1内空气的流动速度。

参图6-图8所示,电动机箱401内连接有第二进风滤网409,第二进风滤网409的设置可以对进风电动机410进行固定,大幅增强了进风电动机410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对进风管道402中通过的空气进行第二次过滤,通过第二次过滤进入收发装置本体1中,使收发装置本体1内空气的灰尘含量大幅降低,避免了灰尘对于收发装置本体1内元器件的腐蚀,第二进风滤网409上连接有进风电动机410,进风电动机410的设置可以为电动机转轴407的转动提供动力,使电动机转轴407带动的离心扇408进行旋转,同时进风电动机410可以通过保温散热控制箱102控制进风电动机410进行转速的调整,进风电动机410与电动机转轴407相连接,进风电动机410与电动机转轴407的连接大幅提升了进风电动机410与电动机转轴407的连接性,降低了进风电动机410转动时电动机转轴407脱离的几率,第二进风滤网409与电动机转轴407之间连接有导流板411,导流板411的设置可以为离心扇408抽取的空气进行导流,降低气流直接冲击进风电动机410的几率,使进风电动机410得到更好的保护。

参图7-图10所示,收发装置本体1上连接有导热连接管412,导热连接管412的设置可以连通收发装置本体1与密封件413,使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离心扇408的转动进入导热发散管道414中,使导热发散管道414中空气的热量传递到升降密封罩204中,使升降密封罩204的温度可以根据收发装置本体1的运行温度进行保温,大幅提升了升降密封罩204对收发装置本体1的保护,避免了寒冷空气下收发装置本体1受到损伤的可能性,降低了收发装置本体1内零部件脆化的可能性,大幅提升了收发装置本体1的使用寿命,从而使使用者的损失降低,导热连接管412贯穿收发装置本体1设置,导热连接管412贯穿收发装置本体1的设置使导热连接管412与收发装置本体1的连接更加稳定,通过升降密封罩204的下降,将进风管道402与密封件413相连接,使大幅降低了收发装置本体1内空气泄漏的可能性,升降密封罩204上连接有与导热连接管412相匹配的密封件413,密封件413的设置可以增强导热连接管412与密封件413连接处的密封性,降低收发装置本体1泄漏的可能性,同时连通了导热发散管道414与导热连接管412,使收发装置本体1中带有热量的空气进入升降密封罩204中,通过离心扇408的不断转动,抽取外界空气,经过收发装置本体1通过收发装置本体1的运行热量流入升降密封罩204中,对升降密封罩204进行加热,通过升降密封罩204的热量对收发装置本体1进行保温,保温散热控制箱102可以控制进风电动机410的转动速度,控制收发装置本体1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实现散热与保温的平衡,升降密封罩204内设有导热发散管道414,导热发散管道414的设置可以流通经过收发装置本体1运行加热的空气,并将空气中的温度加热到升降密封罩204中,导热发散管道414贯穿密封气囊205设置,导热发散管道414贯穿密封气囊205的设置使离心扇408抽取的空气可以帮助密封气囊205进行充气,使密封气囊205与密封底座207的连接性更加紧密,密封件413和密封气囊205均与导热发散管道414相连通。

参图7-图9所示,密封气囊205上连接有稳定插入块415,稳定插入块415的设置可以增强与密封底座207之间连接的平衡性,使插入导热管416插入接触通风孔是更加便捷,稳定插入块415内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插入导热管416,多个插入导热管416的设置可以为密封气囊205进行通风,防止密封气囊205中气压过高导致密封气囊205损坏,同时为还有一定温度的空气进行输出,多个插入导热管416均贯穿密封气囊205设置,密封底座207内开凿有与插入导热管416相匹配的接触通风孔,密封底座207靠近收发装置本体1的一侧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外壁保温孔,外壁保温孔的设置可以使残留温度的空气流向收发装置本体1的外壁,为收发装置本体1的外壁与密封气囊205之间的空间进行加热,使收发装置本体1与密封气囊205之间的空间可以更好的隔绝寒冷,避免气温过低导致收发装置本体1的损伤,密封底座207远离外壁保温孔的一侧开凿有分压孔,分压孔的设置可以在密封底座207内气压过高的时候进行释压,缓解密封底座207内的气压,分压孔内设有气压片417,气压片417的设置可以在气压达到一定压力的时候自动开启,为密封底座207进行释压,气压片417与密封底座207相连接。

参图5-图7所示,收发装置本体1上连接有保温散热控制箱102,收发装置本体1内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3,第一温度传感器103的设置可以感应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温度,当收发装置本体1内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与第二温度传感器405感应到的温度进行比较,当第二温度传感器405感应到的温度过低时,保温散热控制箱102会控制进风电动机410加快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空气流速,带走收发装置本体1内更多的热量,实现冬天的散热,当第二温度传感器405感应的温度较高时,保温散热控制箱102会控制升降气泵210将升降密封罩204升起,通过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3与进风电动机410的同步开启对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温度进行散发,进风电动机410、升降气泵210、第一温度传感器10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05均与保温散热控制箱102电性连接,保温散热控制箱102内设有控制单元,使用者在控制单元中编入相应的逻辑语言,使用者可以通过逻辑语言来控制进风电动机410、升降气泵210、第一温度传感器10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05的运行,进风电动机410、升降气泵210、第一温度传感器10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05通过保温散热控制箱102的控制可以进行开启与关闭。

具体地,当第二温度传感器405感应到外界温度低于一定值时,会对保温散热控制箱102发出信号,通过保温散热控制箱102控制升降气泵210对升降密封罩204进行下降,通过密封气囊205与密封底座207的密封实现对收发装置本体1的保温,第一温度传感器103会感应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温度,通过保温散热控制箱102对进风电动机410的控制实现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空气流速,实现保温与散热的平衡,当夏天运行时进风电动机410无法满足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散热,保温散热控制箱102会通过升降气泵210控制升降密封罩204的升起,通过进风电动机410的运行与挤压往复式散热机构3结构的共同作用实现收发装置本体1内的散热,同时除湿过滤机构5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收发装置本体1内进入的湿气与灰尘。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射频收发装置上相应机构的设置,使射频收发装置在夏天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进行有效的散热,同时在冬天温度过低的时候可以对射频收发装置内部元器件进行保护,大幅提升了射频收发装置的性能,避免了射频收发装置收发不稳定的情况出现,有效的保护了射频收发装置内部元器件,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损失。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