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模具板材弯曲机构

模具板材弯曲机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具板材弯曲机构,模具板材自架体的一端伸入贯穿加工区后自另一端伸出;加工区底部的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能够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套筒,套筒内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轴体,轴体上设置有U型架,U型架内设置有辊轴,辊轴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环形隔板,相邻两个环形隔板之间形成有提供模具板材穿过的轨道;加工区内位于两个套筒之间设置有能够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弯曲辊,加工区顶部的顶板上位于弯曲辊的一侧还设置有能够进行左右位置调节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能够接触于模具板材的上边缘以实现对模具板材的压紧。该模具板材弯曲机构能够对不同类型汽车玻璃制品所对应的外形轮廓形状不同的模具进行弯曲。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041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信义汽车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19190.5

  • 发明设计人 董清世;安徽;

    申请日2020-11-23

  • 分类号B21D5/1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杜云英

  •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信义路2号信义光伏产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3: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板材弯曲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汽车种类与年款更新换代快,尤其是汽车玻璃,不同车型有着不同形状的汽车玻璃,由此导致汽车玻璃外轮廓尺寸不同,因汽车玻璃制品成型需要模具辅助,所以制作汽车玻璃模具外轮廓形状也千差万别,需要使用一种机构能够快速解决模具板材的弯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板材弯曲机构,该模具板材弯曲机构能够对不同类型汽车玻璃制品所对应的外形轮廓形状不同的模具进行弯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具板材弯曲机构,该模具板材弯曲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中部形成有加工区,模具板材自所述架体的一端伸入贯穿所述加工区后自另一端伸出;所述加工区底部的底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能够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轴体,所述轴体上设置有U型架,所述U型架内设置有辊轴,所述辊轴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环形隔板,相邻两个所述环形隔板之间形成有提供模具板材穿过的轨道;所述加工区内位于两个所述套筒之间设置有能够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弯曲辊,所述加工区顶部的顶板上位于所述弯曲辊的一侧还设置有能够进行左右位置调节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能够接触于模具板材的上边缘以实现对模具板材的压紧。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套筒对应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套筒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套筒上套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限位螺母,两个所述限位螺母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和下方并夹紧所述底板。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环形隔板之间所形成的提供模具板材穿过的轨道的宽度各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套筒与所述轴体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轴承连接。

优选地,所述弯曲辊包括:活动套和与所述活动套同轴设置的中心轴,所述底板和顶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心轴的两端相对应的长条孔;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底板和顶板设置,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外螺纹,并且位于所述底板和顶板的上下两侧均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紧固螺母。

优选地,所述活动套与所述中心轴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轴承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能够左右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顶板上的滑套,所述滑套的下方顺次固接有连接轴和压板。

优选地,所述压板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一个向下延伸的挡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包括:与所述滑套固接的轴套,所述轴套内设置有与所述压板固接的转轴,所述轴套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轴承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套包括:与所述顶板相匹配的U型板;所述U型板的顶部设置为开口,且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位置分别固接有一个限位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模具板材从架体的一端伸入加工区内,经过其中一个U型架上对应的轨道,再经过另外一个U型架上对应的轨道后从架体的另一端伸出,通过弯曲辊可以挤压模具板材使得模具板材弯曲一定的弧度,此时由于轴体的自转作用,两个U型架相对应的可以做出适应性的转动,并且还可以通过调节两个套筒的前后位置对模具板材的弯曲弧度做进一步调整,由于在对模具板材弯曲的过程中模具板材可能会翘起,通过压紧机构的作用可以限制压紧机构翘起。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模具板材弯曲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套筒及其周边部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环形隔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排列示意图;

图4是弯曲辊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模具板材在弯曲作业时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6是模具板材在弯曲作业时压紧机构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7图6的另外一个视角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架体 2限位板

3弯曲辊 4U型架

5顶板 6底板

7长条孔 8条形孔

9套筒 10轴体

11辊轴 12限位螺母

13紧固螺母 14环形隔板

15中心轴 16滑套

17轴套 18转轴

19挡板 20压板

21活动套 a模具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7所示的模具板材弯曲机构,该模具板材弯曲机构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的中部形成有加工区,模具板材a自所述架体1的一端伸入贯穿所述加工区后自另一端伸出;所述加工区底部的底板6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能够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套筒9,所述套筒9内设置有能够自转的轴体10,所述轴体10上设置有U型架4,所述U型架4内设置有辊轴11,所述辊轴11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环形隔板14,相邻两个所述环形隔板14之间形成有提供模具板材a穿过的轨道;所述加工区内位于两个所述套筒9之间设置有能够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弯曲辊3,所述加工区顶部的顶板5上位于所述弯曲辊3的一侧还设置有能够进行左右位置调节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能够接触于模具板材a的上边缘以实现对模具板材a的压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模具板材a从架体1的一端伸入加工区内,经过其中一个U型架4上对应的轨道,再经过另外一个U型架4上对应的轨道后从架体1的另一端伸出,通过弯曲辊3可以挤压模具板材a使得模具板材a弯曲一定的弧度,此时由于轴体10的自转作用,两个U型架4相对应的可以做出适应性的转动,并且还可以通过调节两个套筒9的前后位置对模具板材a的弯曲弧度做进一步调整,由于在对模具板材a弯曲的过程中模具板材a可能会翘起,通过压紧机构的作用可以限制压紧机构翘起。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套筒9以及弯曲辊3的不同位置对外形轮廓形状不同的模具进行弯曲。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对套筒9前后调节的方式,优选地,所述底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套筒9对应的条形孔8,所述条形孔8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套筒9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套筒9上套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限位螺母12,两个所述限位螺母12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6的上方和下方并夹紧所述底板6。通过两个限位螺母12的配合作用,不仅可以调节U型架4对模具板材a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还可以对套筒9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模具板材a,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环形隔板14之间所形成的提供模具板材a穿过的轨道的宽度各不相同。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套筒9与轴体10之间的相对同轴转动,优选地,所述套筒9与所述轴体10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轴承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弯曲辊3,以及实现弯曲辊3的前后调节,优选地,所述弯曲辊3包括:活动套21和与所述活动套21同轴设置的中心轴15,所述底板6和顶板5上设置有与所述中心轴15的两端相对应的长条孔7;所述中心轴15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底板6和顶板5设置,所述中心轴15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外螺纹,并且位于所述底板6和顶板5的上下两侧均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紧固螺母13。长条孔7与条形孔8相平行,通过调节中心轴15位于长条孔7的位置即可对弯曲辊3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并通过对应的紧固螺母13锁紧。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使得活动套21可以中心轴15之间同轴转动,增加与模具板材a之间的平顺性,优选地,所述活动套21与所述中心轴15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轴承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压紧机构,优选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能够左右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顶板5上的滑套16,所述滑套16的下方顺次固接有连接轴和压板20。通过滑套16的设置可以使得压板20能够移动并压住翘起的部位。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调整过程中模具板材a滑脱,优选地,所述压板20的两端分别固接有一个向下延伸的挡板19。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使得压板20能够适应性的改变位置状态,使得模具板材a移动的更加平顺,优选地,所述连接轴包括:与所述滑套16固接的轴套17,所述轴套17内设置有与所述压板20固接的转轴18,所述轴套17与所述转轴18之间通过至少一个第三轴承连接。通过上述方式的设置,使得转轴18可以自转,进而可以带动压板20适应性转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滑套16,以减小摩擦力,优选地,所述滑套16包括:与所述顶板5相匹配的U型板;所述U型板的顶部设置为开口,且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位置分别固接有一个限位板2。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