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合成视觉的夜视系统图像增强方法

一种基于合成视觉的夜视系统图像增强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光电侦察、态势感知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合成视觉的夜视系统图像增强方法,包括:夜视系统空间位姿数据采集,空间转换矩阵生成,合成视觉图像生成,线框化处理,线框化合成视觉与夜视图像叠加融合;该方法以合成视觉技术为基础,利用夜视系统探测目标时的空间位姿数据,合成视觉系统生成对应的图像,针对该图像提取地形地貌等线框化特征,融合在对应的时空的夜视图像上。本发明能够提升夜视系统在恶劣视觉条件下的环境探测能力,增强对飞机的辅助导航能力,帮助飞行员在云/雨气候异常条件下,更加有效的感知外部环境,降低载机与地物山体碰撞的概率,可提高直升机在恶略视觉环境下的感知能力和侦察能力,提升直升机的战场生存能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192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51616.3

  • 申请日2020-09-29

  • 分类号G06T5/50(20060101);G06T7/73(20170101);G06T15/04(20110101);H04N5/268(20060101);H04N13/122(20180101);

  • 代理机构1101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 代理人刘二格

  •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电子三路西段九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0:3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侦察、态势感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基于合成视觉的夜视系统图像增强方法。

背景技术

机载平台上的夜视系统,为载机在夜间的机动提供了辅助导航能力,它利用微光和夜视传感器,使得载机能够在黑夜条件下探测到前方的地形环境,为飞行员提供了黑夜条件下较为清晰的外部飞行环境。

然而载机面临的环境和任务可能会更加复杂,特别是武装直升机,会经常面临在山区高原的机动和飞行,这类地形环境在黑夜条件下会特别危险,并且该类环境下气候极端异常情况时有发生,浓云、大雨、大雾甚至降雪与黑夜条件严重影响飞行员的视觉环境,会产生夜视系统无法应对的视觉环境,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极易发生事故。

夜视系统是利用多波段的传感器探测外部环境,能够解决黑夜条件导致的恶劣视觉问题,然而面对其它的包括雨,雪,雾,霾,烟,沙尘等外部环境时,环境探测传感器会降低功效甚至完全丧失能力,此时夜视系统可能会无法保障载机的飞行安全。需要新的技术机制能够应对此类恶劣视觉环境条件。

合成视觉技术利用地形数据生成三维场景,由于它利用信息处理的方式产生外部环境图像,所以呈现的外部地形地貌环境,不会受到气候条件影响。利用合成视觉的技术特点,将其优势吸收到夜视系统中,是一个提升载机恶劣环境适应性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直升机夜视系统在面临更加恶劣的视觉环境时,比如除了黑夜之外,同时面临雨、雪、云、雾、霾、沙尘等其它气候异常导致的视觉条件恶化的问题,此时,需要在夜视系统技术基础上,结合合成视觉技术的优势,将合成视觉图像长生的外部地形场景,以线框化的方式提取地形地貌或者山体特征,叠加到夜视图像上,提供给飞行员一个更好的感知周围态势的方案,以提高飞行安全、态势感知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直升机面临的黑夜条件与复杂异常极端气候条件叠加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合成视觉的夜视系统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采集夜视系统的空间位姿数据,基于该数据生成对应的合成视觉图像,并针对该环境图像提取线框化的地形地貌特征,将该特征叠加融合在夜视图像之上,提供相互补充的外界环境信息;线框化的方式保证了既能体现地形地貌特点,又不会对夜视图像大范围遮挡,并且在外界视觉环境变差或消失后,也能提供足够的外部地形地貌视觉参考。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基于合成视觉的夜视系统图像增强方法,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实现在夜视图像中融合合成视觉图像的部分信息,能够弥补夜视传感器在云、雨、雪、雾、霾、沙尘、硝烟等条件下的能效降低或消失,增强夜视图像的恶劣视觉条件下环境再现能力,提升辅助导航能力,提高夜视条件下的飞机安全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方法的流程组成示意图。

图2是生成的合成视觉图像效果图。

图3是线框化的合成视觉图像特征提取效果图。

图4是叠加在夜视图像上的线框特征图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夜视系统图像增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载机位姿以及夜视瞄准线姿态参数获取,静态三维场景生成,空间变换矩阵构建,动态合成视觉图形生成,线框化合成视觉图像特征提取,夜视图像叠加融合特征。

下面对具体步骤详述:

S1:载机位姿以及夜视瞄准线姿态参数获取

载机位姿参数包括载机位置参数和姿态参数,载机位置参数包括经度、纬度、高度,分别记为l、b、h,载机位置参数以地理坐标系为基准,经度、纬度单位为度,姿态参数包括航向角、俯仰角、横滚角,分别记为a、p、r,单位为度,该角度以东北天坐标系为基准;夜视瞄准线姿态参数包括瞄准线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分别记为a

获取包括载机位置、姿态,瞄准线姿态在内的共8个数据,作为后续动态连续合成视觉图像生成步骤的输入。

S2:静态三维场景生成

基于载机所在地理区域的地形数据,地形数据包含高程数据和卫星纹理影像数据,生成该区域的三维地理场景,步骤包括:

2.1单块规则高程地形数据可视化

高程数据形式为规则网格高程数据文件形式,对规则网格高程数据文件进行解析,根据高程数据进行模型视点变换、透视投影变换、视口变换,生成单块规则高程地形数据的网格化三维模型。

2.2海量数据组织方法

海量地形数据由单块规则高程地形数据组成,以四叉树多分辨率方法对多块规则高程地形数据进行组织,生成超大规模的三维地形场景模型。

2.3基于纹理的映射方法;

以卫星影像为纹理,在大规模的三维地形场景表面映射卫星纹理,生成超大规模真实效果的三维地形场景。

该步骤生成的三维场景,记为SCENE

S3:空间变换矩阵构建

本步骤涉及到的空间变换矩阵包括:载机的空间位置变换矩阵,记为M

载机的空间位置变换矩阵以载机位置为输入,计算载机的空间位置变换矩阵,采用如下公式:

其中,u,v,n的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u=[u

v=[v

n=[n

b、l是步骤一中采集得到的载机纬度和经度,h为载机高度。

位置矩阵p

p

p

p

其中:

a,b分别为地球半径长短半径

载机的空间姿态变换矩阵M

其中:θ,

瞄准线在载机坐标系下的姿态矩阵M

其中,

其中,a

S4:合成视觉图形生成

以步骤S2和步骤S3的输出作为输入,即采集得到的载机空间位置变换矩阵、载机空间姿态变换矩阵、瞄准线空间姿态变换矩阵驱动生成的三维静态场景,生成动态连续的合成视觉图像,具体方法包括:

4.1获取载机位姿数据构建空间变换矩阵,包括位置空间变换矩阵M

4.2根据瞄准线姿态数据构建瞄准线空间变换矩阵M

4.3根据上述步骤构建复合空间变换矩阵M

4.4以三维静态场景生成的场景节点树为对象SCENE

本步骤中输出的合成视觉图像作为后续配准融合步骤的输入。

S5:线框化合成视觉图像特征提取

假设生成的合成视觉某一帧图像为f(x,y),针对该帧图像进行线框化特征提取方法如下:

5.1对f(x,y)进行高斯平滑滤波,高斯核采用如下核K:

5.2计算f(x,y)的梯度幅值和方向,采用如下卷积阵列:

采用下式计算梯度幅值和方向:

5.3采用非极大值抑制排除非边缘像素

针对f(x,y)中的每一个像素,与周边相邻像素比较相同梯度方向下的梯度幅值,保留梯度幅值最大的像素,去除其它像素点。

5.4采用滞后阈值算法选择像素

设置高阈值h(max)和低阈值h(min),对于f(x,y)的灰度梯度高于h(max)的像素进行保留,对于f(x,y)的灰度梯度小于h(min)的像素进行去除,灰度梯度介于h(max)和h(min)的像素,如果和高于h(max)的边缘像素相连接,则保留,否则去除。

线框化提取地形地貌特征的效果图见图3。

S6:夜视图与合成视觉特征图的叠加融合

将步骤S5中合成视觉图像进行线框化特征提取后的图像叠加在夜视图像上,注意该步骤叠加的仅仅是提取出来的特征,比如上一步骤中的线条,叠加融合二者图像的益处是:在夜视图像由于外界视觉条件恶化(比如硝烟、沙尘、雨、雪、云、雾等),图像内容可能模糊甚至消失,叠加对应的合成视觉特征仍然可以帮助飞行员识别山体地貌特征等,合成视觉特征不受外界影响,二者的融合提升了夜视系统在恶劣视觉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在夜视图像上叠加线框图的示意效果见图4a和图4b,

本发明利用了合成视觉数据不受外界环境影像的特点,结合了夜视数据在微光夜视条件下的探测能力,采用线框化方式将二者图像融合叠加,产生增强型夜视图像,能够提升夜视系统在恶劣视觉条件下的环境探测能力,增强夜视系统对飞机的辅助导航能力。帮助飞行员在高原山区等云/雨气候异常条件下,更加有效的感知外部环境,降低载机与地物山体碰撞的概率,可提高直升机在恶略视觉环境下的感知能力和侦察能力,提升直升机的战场生存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