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及按摩椅

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及按摩椅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及按摩椅,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按摩滚轮、传动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按摩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端,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按摩滚轮传动连接。本发明属于按摩设备技术领域。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本发明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通过设置在扶手本体上的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实现了对人体手部的拉筋按摩,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舒适性好等特点,能够解决传气压气囊单一按摩方式的缺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703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荣耀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02383.X

  • 发明设计人 吴景华;吕延禄;

    申请日2020-11-19

  • 分类号A61H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577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康震

  • 地址 355000 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溪北洋保健器材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7:2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及按摩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按摩椅对手部的按摩基本都是气囊按摩,这种按摩手法比较单一,只能进行气囊按压式按摩,且实现不了对手掌及手指的拉筋按摩效果,满足不了更多客户需求,缺少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舒适性好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按摩滚轮、传动组件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按摩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端,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按摩滚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滚轮轴,所述滚轮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顶端,所述按摩滚轮套设固定在所述滚轮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蜗杆、传动蜗轮、蜗轮轴、蜗轮箱体底座和蜗轮箱体上盖,所述蜗轮箱体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所述蜗轮箱体上盖安装在所述蜗轮箱体底座上,所述蜗轮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传动蜗轮固定在所述蜗轮轴上,所述传动蜗轮位于所述蜗轮箱体上盖与所述蜗轮箱体底座之间的容纳腔内,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安装在所述蜗轮箱体上盖的侧面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所述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传动蜗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皮带轮、传动皮带和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固定在所述蜗轮轴的端部,所述从动皮带轮固定在所述滚轮轴的端部,所述主动皮带轮和所述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皮带轮、所述传动皮带和所述从动皮带轮均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和所述蜗轮箱体上盖之间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轴位于所述蜗轮轴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轴套,所述滚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轴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端,所述蜗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轴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滚轮的外周侧设置有若干按摩凸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将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安装在扶手本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按摩椅,包括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还包括手臂气囊按摩组件,所述手臂气囊按摩组件设置在所述手部拉筋按摩机构的旁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本发明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通过设置在扶手本体上的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实现了对人体手部的拉筋按摩,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舒适性好等特点,能够解决传气压气囊单一按摩方式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的安装结构图。

图中:1、扶手本体,2、按摩滚轮,3、主动皮带轮,4、传动皮带,5、驱动电机,6、蜗轮箱体底座,7、蜗轮箱体上盖,8、传动蜗轮,9、第一固定件,10、第二固定件,11、轴套,12、滚轮轴,13、固定座,14、蜗轮轴,15、手臂气囊按摩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9、第二固定件10、按摩滚轮2、传动组件和驱动装置,第一固定件9和第二固定件10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按摩滚轮2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件9及第二固定件10的上端,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组件与按摩滚轮2传动连接。

例如,本实施例的传动组件可以为齿轮传动、带轮传动、蜗轮蜗干传动、链传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的,本实施例采用带传动。

本实施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本实施例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通过设置在扶手本体上的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实现了对人体手部的拉筋按摩,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舒适性好等特点,能够解决传气压气囊单一按摩方式的缺陷。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包括实施例1中的全部技术特征,除此之外,还包括滚轮轴12,滚轮轴1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件9及第二固定件10的顶端,按摩滚轮2套设固定在滚轮轴12上。

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驱动装置,带动滚轮轴12上的按摩滚轮2转动,从而实现对人体手部的拉筋按摩。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包括实施例2中的全部技术特征,除此之外,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5、蜗杆、传动蜗轮8、蜗轮轴14、蜗轮箱体底座6和蜗轮箱体上盖7,蜗轮箱体底座6安装在第一固定件9及第二固定件10的连接处,蜗轮箱体上盖7安装在蜗轮箱体底座6上,蜗轮轴1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件9及第二固定件10上,传动蜗轮8固定在蜗轮轴14上,传动蜗轮8位于蜗轮箱体上盖7与蜗轮箱体底座6之间的容纳腔内,驱动电机5的壳体安装在蜗轮箱体上盖7的侧面上,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有蜗杆,蜗杆与传动蜗轮8啮合传动。

可选的,传动组件包括主动皮带轮3、传动皮带4和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3固定在蜗轮轴14的端部,从动皮带轮固定在滚轮轴12的端部,主动皮带轮3和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4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蜗轮蜗干的方式,占用尺寸小,结构简单,传动稳定且传动效率较高;通过设置皮带传动的传动方式,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

实施例4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包括实施例3中的全部技术特征,除此之外,主动皮带轮3、传动皮带4和从动皮带轮均位于第二固定件10和蜗轮箱体上盖7之间的位置处。

可选的,滚轮轴12位于蜗轮轴14的正上方。

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主动皮带轮3、传动皮带4和从动皮带轮设置在第二固定件10的内侧,避免了传动部件的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实施例5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包括实施例4中的全部技术特征,除此之外,还包括轴套11,滚轮轴12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套11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件9和第二固定件10的上端,蜗轮轴1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套11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件9和第二固定件10的下端。

可选的,按摩滚轮2的外周侧设置有若干按摩凸起。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座13,固定座13用于将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安装在扶手本体1上,扶手本体1上设置有手部放置区。

本实施例中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轴套11实现滚轮轴12的两端的固定以及蜗轮轴14两端的固定,固定效果好。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按摩椅,包括实施例1至6任一项的一种手部拉筋按摩机构,还包括手臂气囊按摩组件15,手臂气囊按摩组件15设置在手部拉筋按摩机构的旁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