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关节置换术用肌腱缝合系统

关节置换术用肌腱缝合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置换术用肌腱缝合系统,包括关节假体、缝合器、锁定结构和接骨螺纹系统,所述关节假体具有外凸面,外凸面上设有安装凹槽;所述缝合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缝合孔,第二端形状与所述安装凹槽匹配,使得第二端可嵌入所述安装凹槽中;锁定结构用于将缝合器固定在关节假体上不松脱;接骨螺纹系统用于将所述关节假体固定于外部的骨干。本发明能有效地将缝合器和关节假体结合,以及将结合装配体固定在关节骨干上,同时顺利保障了受创部位的肌腱连续性,利于术后肌腱康健,不移位。本发明用于关节置换手术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700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28246.9

  • 申请日2020-10-20

  • 分类号A61B17/0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俊文

  • 地址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佛平二路16号601室(住所申报)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5: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手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关节置换术用肌腱缝合系统。

背景技术

关节置换术是将仿人工关节的关节假体置入体内,替换患病关节以达到缓解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目的的外科手术。关节置换术中需要对肌腱进行缝合和修复处理。目前普通外科手术中的肌腱修复技术主要是将缝合好的肌腱通过螺钉或其它器械固定在关节旁骨质上,故在在关节置换术中,常规的如肌腱修复网、肌腱修复套管以及人造缝合肌腱套件等肌腱缝合产品将无法固定在有效位置上,这直接导致了进行关节置换后很难再进行有效的肌腱缝合手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节置换术用肌腱缝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关节置换术用肌腱缝合系统,包括:

关节假体,其具有外凸面,所述外凸面上设有安装凹槽;

缝合器,其包括相对地位于缝合器上部的第一端以及相对地位于缝合器下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设有供肌腱捆扎固定的缝合孔,所述第二端形状与所述安装凹槽匹配,使得所述缝合器的第二端可嵌入所述安装凹槽中;

锁定结构,其用于将所述缝合器固定在所述关节假体上不松脱;

接骨螺纹系统,其包括若干个接骨螺纹孔以及与所述接骨螺纹孔适配的接骨螺钉,所述接骨螺纹孔开设于所述关节假体,所述接骨螺钉用于穿过所述接骨螺纹孔后将所述关节假体固定于外部的骨干。

本发明的其中一种使用方法如下:

在手术时,按照关节置换术流程,先将坏死的关节摘除,将关节假体安装到合适的位置;关节假体位置确定后,旋入接骨螺钉,通过接骨螺纹系统将关节假体与骨干固定连接牢固;将断裂的肌腱与人工肌腱缝合好后将人工肌腱部分放入缝合器第一端的位置,然后用缝合线将人工肌腱和缝合器的缝合孔缝合到一起;将缝合器塞入关节假体上的安装凹槽中,放入的时候注意将缝合器的第二端与安装凹槽对齐,通过锁定结构将缝合器固定在关节假体上。

所以,本发明能有效地将缝合器和关节假体结合,以及将结合装配体固定在关节骨干上,同时顺利保障了受创部位的肌腱连续性,利于术后肌腱康健,不移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凹槽位于所述外凸面几何形状的顶点位置。对于大多数关节置换术中用的关节假体,肌腱修复后需要有符合人体关节牵引的末端着力点,故设置所述安装凹槽位于所述外凸面几何形状的顶点位置,可以使修复关节更接近原生关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端整体呈环管形,该环管形的中心轴称为第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凹陷方向,所述缝合孔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均布于所述第一端的周壁。均布于第一端周壁的缝合孔更利于配合手术中肌腱的捆扎固定,覆盖角度更广。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定位棱,其设于所述第二端的周壁;

定位缺口,其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壁,所述定位缺口与所述定位棱适配,供所述定位棱插入;

锁定螺孔,其包括第一段螺孔及与所述第一段螺孔共轴且螺纹适配延续的第二段螺孔,所述第一段螺孔开设于所述关节假体,所述第二段螺孔设于所述第二端的周壁且避开所述定位棱,所述锁定螺孔斜指向所述第一中心轴线;

锁定螺钉,其形状与所述锁定螺孔相匹配,同一个锁定螺孔配有一根锁定螺钉,使用时,所述锁定螺钉穿过第一段螺孔及第二段螺孔后将所述缝合器与所述关节假体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方案中,利用定位棱与定位缺口的相互插入嵌套,实现了缝合器的快速定位,且缝合器第二端嵌入到定位凹槽后不易转动,防止错位,之后通过锁定螺钉穿过第一段螺孔及第二段螺孔后,便可以将缝合器稳固地安装在关节假体上。由于关节假体与缝合器之间的位移错动多会发生在切向,故令锁定螺孔斜指向所述第一中心轴线,从而避开错动方向,减少锁定螺钉轴向的牵引力,使整副装配体组装后的结构更加稳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凹槽整体呈圆柱形槽孔,所述第二端整体呈外径与所述安装凹槽间隙配合的圆柱形状;所述定位棱自所述第二端的外周壁向外凸出呈半圆柱状,且定位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平行;所述锁定螺孔、定位缺口及定位棱均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等距分布。圆柱和半圆柱状的形状配合,能使部件间的装配动作得到引导而不易卡位,同时又保留了定位缺口与定位棱应有的定位作用,而所述锁定螺孔、定位缺口及定位棱均绕所述第一中心轴线等距分布的方案,则提高了部件装配的便利性。

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端整体外周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底面直径,使所述第一端的底周与第二端之间限定出环形面,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定位柱,其设于所述环形面;

定位孔,其设于所述定位凹槽的底部,与所述定位柱适配,供所述定位柱插入;

连接孔,其洞穿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部,供所述第二端穿过;

弹性连接帽,其整体为弹性材质,呈上大下小的倒伞状,所述弹性连接帽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端的下部连接,所述弹性连接帽的最大径略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所述弹性连接帽的上端与所述环形面的间距略大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部厚度,使得所述弹性连接帽可挤压变形自上而下地通过所述连接孔后弹性复原并将缝合器的第一端扣紧于所述安装凹槽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掌握所述弹性连接帽的最大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孔径的程度以及弹性连接帽的上端与所述环形面的间距大于安装凹槽的底部厚度的程度,由于弹性连接帽整体为弹性材质,故其能挤压变形,而当弹性连接帽自上而下通过连接孔后,弹性连接帽弹性复原,其上端尺寸略大于连接孔孔径,故能防止所述第二端脱出连接孔,而弹性连接帽上端面与所述环形面共同夹住安装凹槽的底部,使得缝合器不会上下窜动,结合上述定位柱、定位孔的配合关系,所述缝合器在该实施方案中也能十分稳固地安装于安装凹槽中,使用时更为方便快捷,是一款适合于受伤面积小的方案。

接上述实施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帽的下部设有径向通槽,所述径向通槽将所述弹性连接帽的下部剖分为相对的两边。此举提高了弹性连接帽的挤压变形量,有利于将其插入并穿过所述连接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包括拨叉,所述拨叉包括顺次连接的环扣、连接柄及叉头,所述叉头包括相互分开的左叉指和右叉指,所述右叉指的形状结构与所述左叉指互为镜像对称;所述环扣呈环形,其侧壁设有至少一处凸起,所述环扣的中心轴称为第二中心轴线;以所述连接柄作为相对的横向轴,所述第二中心轴线作为相对的竖向轴且具有上下方向,所述左叉指的伸展轨迹包括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所述第一轨迹与第二轨迹连接处为拐点;所述第一轨迹的路径为:先自连接柄的端部向远离环扣的方向进行横向延伸且同时逐渐向上延伸,并且逐渐偏离所述横向轴,之后到达拐点;所述第二轨迹的路径为:自所述拐点开始继续远离环扣的方向进行横向延伸且同时逐渐向下延伸,并逐渐靠近所述横向轴。

所述拨叉是用于辅助安装缝合器的工具,因为将缝合器塞入安装凹槽的时候,缝合器已经与人工肌腱进行了捆扎连接,此时如果利用拨叉的叉头远距离推压及临时定位缝合器,将降低人手牵引缝合器和人工肌腱而导致捆扎松开或撕裂的风险。拨叉的两个叉指伸展轨迹为曲线,所述第一轨迹和第二轨迹均是为了配合关节假体外凸面趋势及缝合器侧周形状而设计,能有效地爪握缝合器,环扣作为指环及挂件时用,环扣侧壁的凸起便于握持和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整体结构组装示意图,其仅装上一根锁定螺钉,且未展示拨叉;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关节假体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缝合器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锁定螺钉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接骨螺钉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拨叉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提供的整体结构组装示意图,其未展示拨叉;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提供的关节假体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提供的缝合器形状结构示意图。

1、关节假体,11、安装凹槽,12、定位缺口,13、定位孔,14、连接孔,2、缝合器,21、缝合孔,22、定位棱,23、定位柱,24、弹性连接帽,25、锁定螺钉,31、接骨螺纹孔,32、接骨螺钉,41、第一段螺孔,42、第二段螺孔,5、拨叉,51、环扣,52、连接柄、53、叉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包含有多种实施例,下面仅举出其中两种实施例及其各自一些子方案。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为一种套件,包括关节假体1、缝合器2、锁定结构、接骨螺纹系统、拨叉5。其中锁定结构采用螺纹作为主要连接手段。所述关节假体1具有外凸面,在外凸面靠几何形状的顶点位置或者直接就是顶点本身的位置,设置安装凹槽11,所述缝合器2嵌入到安装凹槽11中然后被固定,缝合器2的上端用于与人工肌腱捆扎连接,关节假体1通过接骨螺纹系统与外部的骨干连接固定。

所述关节假体1可以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仿生打印,这样产品的形状和精度都能得到保证,同时各个螺纹孔位也可同步打印出来,制造和修改都十分灵活。

所述缝合器2包括上端和下端,将其上端称作第一端,所述第一端整体呈环管状,上设多个缝合孔21。缝合器2是用于牵引连接肌腱与关节假体的关键部件,其形状一般采用对称性设计,所述缝合孔21设于第一端的周壁,可以为圆孔或其他形状的孔目,只要便于捆扎结合即可。缝合器2的靠下方部位收窄出一台阶,然后向下生长出一圆柱,该圆柱作为缝合器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周壁均布有半圆柱状的定位棱22。相应地,安装凹槽11也呈圆孔状,孔的周壁设有半圆柱状的定位缺口12,定位缺口12的形状大小、位置和数量均与所述定位棱22相匹配。这样,当定位棱22与定位缺口12对准后,缝合器2便可被定位到安装凹槽11中而不会转动。所述半圆柱是指特征的外周面属于圆柱的局部外周面,其弧长可能是大于、等于或小于半弧。当然,只要定位棱22与定位缺口12相匹配,二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例如三角棱柱、矩形棱柱、梅花状棱柱等形状。

所述锁定结构采用螺纹连接作为主要锁定方式,具体地,除了所述定位棱22和定位缺口12之外,所述锁定结构还包括锁定螺孔,锁定螺孔包括两段,第一段螺孔41开设于关节假体1上,第二段螺孔42设于缝合器2的第二端,第一段螺孔41和第二段螺孔42二者对准后,用锁定螺钉25同时连接第一段螺孔41和第二段螺孔42,从而将缝合器2与关节假体1完全固定连接。更具体地,锁定螺孔和锁定螺钉25有多个,绕缝合器2的中心轴线分散均布,且自外而内斜向深入至缝合器2第二端,这样故意斜向分散错开有利于避免轴向力对锁定螺钉25的影响,防止松脱。当然,由于第一段螺孔41是斜向打入关节假体1的外凸面,故第一段螺孔41存在局部不完整的部分,但这不影响结构的连接。锁定螺钉25是一款细长、螺距小的普通螺钉,在完成锁紧的时候,它的顶端将不会突出关节假体1,同时,为了利于其旋进关节假体打印板,在其钉头部分设有梅花状的沉头孔。

接骨螺纹系统包括接骨螺纹孔31以及与所述接骨螺纹孔31适配的接骨螺钉32,接骨螺纹孔31穿过关节假体1,位置一般分散设置在关节假体1的周边,接骨螺钉32旋入接骨螺纹孔31后可以将关节假体1于外部的骨干固定连接。而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接骨螺钉32与普通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普通螺钉不同,其由上锥形螺纹及下螺纹构成,上锥形螺纹能够提供纵向及横向的固定分力,提升接骨螺钉32与骨质的咬合力与把持力,使之与关节假体1的配合更紧密。下螺纹部分为三角形螺纹,其提升螺钉与骨干的配合程度,在保证足够的稳定性的同时可以减少接骨螺钉的使用数量。

拨叉5包括环扣51、连接柄52及叉头53,环扣51设有便于握持和施力的凸起,叉头53分出彼此镜像对称的左叉指和右叉指,这两个叉指具有独特的伸展轨迹曲线,这在前面发明内容部分已经做了说明。更具体地,所述拨叉5表面应作光滑过渡处理,防止尖利的棱边和棱角妨碍手术操作。左右两个叉指用于辅助牵拉缝合器2,使用时,让缝合器2的第一端侧边置于叉指的夹持范围内,叉指的下端自然勾拉住缝合器2第一端的周缘,叉指间的空位可便于观察和调整甚至轻微推动缝合器2,使其能准确定位。

实施例二:

参照图7至图9,实施例二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但其中锁定结构采用弹性卡扣作为主要连接手段。具体地,缝合器2的第二端的上部与缝合器2的第一端的下表面连接且所述第二端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端的外径,由此便留出一个环形面,在所述环形面上设置向下伸展的定位柱23,所述安装凹槽11底面设置与定位柱23相匹配的定位孔13,定位孔13和定位柱23的作用与实施例一中的定位缺口12和定位棱22相似。而第二端的下方设有呈上大下小的倒伞状的弹性连接帽24,弹性连接帽24为弹性材质,其最下端设有径向通槽将其帽顶剖成两半,这便于弹性连接帽24的挤压变形,留出更多的变形空间。安装凹槽11的中央设有洞穿安装凹槽11底壁的连接孔14,当将弹性连接帽24自上而下地压入连接孔14并穿过后,弹性连接帽24恢复原貌,从而卡住缝合器2使其不脱出安装凹槽11。更进一步地,将所述环形面设置成倾斜的漏斗面,相应地,安装凹槽11的底壁上表面也设为倾角相同的漏斗面,这会更有利于部件的嵌合,防止相对转动。

缝合器2的其他部位可以与弹性连接帽24同一材质,一体成型。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