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天然皮革制备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制备方法

利用天然皮革制备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制备方法

摘要

本申请涉及皮革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准备制备皮鞋材料;取天然皮革材料,进行裁剪,裁剪好的天然皮革热压成型,使得皮鞋的内帮面形成内凹面,皮鞋的外帮面形成外凸面,裁剪多余皮料;取天然皮革填充粉与胶黏剂制成鞋面填充料;采用鞋面填充料填补内凹面,鞋面填充料成型稳定后,打磨皮鞋内帮面和外帮面,制成皮鞋帮面;皮鞋帮面与鞋底粘合,制成预制皮鞋;将预制皮鞋烘干,拉帮,清洗干净,在高温下定型处理;对鞋面表面依次进行打蜡、刷胶、烘干、冷却定型处理;装鞋跟和鞋垫,制成成品。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具有使得女鞋可持久保持立体感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359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晨骐鞋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34880.3

  • 发明设计人 邓奕民;熊权;李雪明;

    申请日2020-10-22

  • 分类号A43D8/02(20060101);A43D8/00(20060101);A43D25/00(20060101);A43D25/14(20060101);A43D25/20(20060101);A43D95/0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夏茅海口夏村园工业街38号A304-305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1: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皮革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服饰鞋帽等日常用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女鞋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皮鞋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衣着用品,皮鞋可以增加人的气质形象,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备受女性的喜爱。

皮鞋主要采用皮革材料制成,皮革分为天然皮革和非天然皮革两大类,但人们更加喜爱天然皮革制备的皮鞋,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皮鞋在风格和设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增加皮鞋的美感,通常需要对皮鞋进行加工设计,使得皮鞋更佳的立体。

为了增加皮鞋帮面的立体感,需要对皮鞋帮面进行加工,现有的通常采用热压定型的方式对皮鞋帮面设计不同的凹凸形状,但是皮鞋帮面在热压定型一段时间后,以及随着人们的使用,使得皮鞋帮面极易为原来的平面状,甚至产生不美观的形变,使得皮鞋不能持久的保持立体感。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通过采用在皮鞋内帮面填充由皮革填充粉和胶黏剂混合制成的鞋面填充料,以使得制备的女鞋在一段时间内具有较好的美感和立体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现有的鞋面填充料由皮革填充粉和胶黏剂混合制成,但是胶黏剂在一段时间后,由于胶黏剂的各种性能均容易失效,如胶黏剂的老化、氧化、拉伸强度不够等等,使得鞋面填充料易产生形变,导致由皮鞋帮面保持立体的持久性较短,甚至造成鞋面异常变形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女鞋可持久保持立体感,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制备皮鞋的皮鞋帮面、鞋底、鞋跟和鞋垫的材料;

步骤2),制备皮鞋帮面,具体包括:

步骤2-1),取天然皮革材料,用预先打板的样试样品板画好皮料,进行裁剪,然后将裁剪好的天然皮革按照模具进行热压成型,使得皮鞋的内帮面形成一定的内凹面,皮鞋的外帮面形成外凸面,然后按照尺寸裁剪多余皮料;

步骤2-2),取天然皮革填充粉与胶黏剂混合制成鞋面填充料;

步骤2-3),采用鞋面填充料填补内凹面,待鞋面填充料在皮鞋内帮面成型稳定后,再打磨皮鞋外帮面和内帮面使其光滑,制成皮鞋帮面。

步骤3),用胶黏剂将皮鞋帮面与鞋底粘合,制成预制皮鞋;

步骤4),将预制皮鞋烘干,然后拉帮,再将烘干后的鞋面清洗干净,清洗过后在高温下定型处理;

步骤5),对鞋面表面依次进行打蜡、刷胶、烘干、冷却定型处理;

步骤6),装鞋跟和鞋垫,制成皮鞋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适量的鞋面填充料填补内凹面,使得皮鞋帮面的内凹面和外凸面能够较为持久的保持凹凸形状,从而使得皮鞋帮面可持久的保持立体。

通过采用天然皮革填充粉与胶黏剂混合制成鞋面填充料,使得鞋面填充料的材料与皮鞋的材料均为天然皮革,从而使得皮鞋的材料均为天然皮革材料,且使得鞋面填充料能够更好地粘附在皮鞋的内帮面,有利于延长皮鞋帮面保持立体的持久性。

通过待鞋面填充料在皮鞋内帮面成型稳定后,再打磨皮鞋帮面使其光滑,使得鞋面填充料与皮鞋内帮面较好的组合在一起,有利于提升皮鞋帮面的美感。

通过采用胶黏剂将皮鞋帮面与鞋底粘合,使得皮鞋帮面与鞋底的组合较为方便,操作简单,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2-2)中所述天然皮革填充粉由步骤2-1)中裁剪的多余细碎皮料粉碎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裁剪的多余细碎皮料粉碎制成天然皮革填充粉,使得可以充分利用天然皮革材料,提高天然皮革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优选的,所述步骤2-2)中天然皮革填充粉与胶黏剂的质量比例为1:12-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天然皮革填充粉与胶黏剂的质量比例为12-18:1混合制成鞋面填充料,使得鞋面填充料在皮鞋的内帮面的粘附性较佳,且使其成型后具有较佳的稳定型,不易产生形变,从而有利于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女鞋可较为持久的保持立体状态,进而进一步使得女鞋在较长时间内具有较佳的美感。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预制皮鞋在温度为40-50℃下烘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预制皮鞋在温度为40-50℃下烘干,在低温下胶黏剂粘附性能较佳,从而使得鞋面与鞋底的粘结更牢固,且有利于鞋面填充料皮鞋的内帮面的成型更稳定,更不易发生形变,进而有利于延长皮鞋帮面保持立体的持久时间,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感。

优选的,所述胶黏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聚醚多元醇45-65份;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份;

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0.4-0.8份;

氧化石墨烯10-20份;

多巴胺8-10份;

增稠剂4.4-5.6份;

水40-6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聚醚多元醇为主料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发生聚合反应,使得制成的胶黏剂具有良好的耐光学稳定性和耐化学药品性,使得由胶黏剂粘合的皮鞋保持较佳的美感。

通过采用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配合时,能够提高胶黏剂的性能,具有较佳的粘合效果和拉伸强度,从而有利于减少鞋面填充料的磨损与下凹,使得皮鞋帮面的内凹面和外凸面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立体状态,皮鞋帮面不易下凹,进而使得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女鞋帮面可持久保持立体,具有较佳的立体美感,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通过采用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能够改性聚氨酯胶黏剂,使得胶黏剂具有更高的粘合效果,还使得胶黏剂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耐热老化性能。

通过采用多巴胺溶液,多巴胺溶液对胶黏剂的黏结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使得胶黏剂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

通过采用增稠剂,增稠剂对胶黏剂具有一定的增黏效果,可以提高胶黏剂的黏结性能,使得由天然皮革填充粉与胶黏剂混合制成的鞋面填充料黏结性较佳,从而更好地粘附在皮鞋内帮面上,有利于延长皮鞋帮面保持立体状的持久性。

本申请中增稠剂可以采用卡波姆、海藻酸钠、阿拉伯胶。

优选的,所述胶黏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乙内酰脲1-3份;

二水合钼酸钠1-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乙内酰脲与二水合钼酸钠,乙内酰脲、二水合钼酸钠配合与氧化石墨烯配合时,具有进一步提高黏合剂的粘合效果的作用,使得鞋面和鞋底的粘合更牢固,且使得鞋面填充料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从而有利于使得皮鞋可持久的保持立体状态。

优选的,所述胶黏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抗氧化剂1-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抗氧化剂,可以减缓胶黏剂的氧化,使得胶黏剂不易被氧化老化,从而有利于延长胶黏剂的粘结实效性,使得皮鞋不易开胶。

本申请中抗氧化剂可以采用受阻酚系抗氧化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

优选的,所述胶黏剂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魔芋淀粉9-13份;

滑石粉10-14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魔芋淀粉和滑石粉作为胶黏剂的填料,能够使得胶黏剂的稠度增加,降低热胀系数,减小收缩性,从而有利于提升胶黏剂的抗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进而使得皮鞋不易开胶,还使得鞋面保持较佳的立体感。

优选的,所述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原料预处理:将增稠剂与水先预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多巴胺,搅拌均匀,然后加热至83-88℃,保温3-8分钟,获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b),将聚醚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氧化石墨烯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边搅拌边加热至90-110℃;

步骤c),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加热至150-200℃,保温3-8分钟,获得胶黏剂;

所述步骤a)与步骤b)可同时或不分先后顺序进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增稠剂与水先预混合,使得增稠剂的在水中的溶解性更佳,加入多巴胺,然后加热,使得增稠剂与多巴胺在水中的分散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胶黏剂的黏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加入多巴胺后,再加入有乙内酰脲、二水合钼酸钠、魔芋淀粉、滑石粉,然后在83-88℃持续搅拌反应2-3小时;

所述步骤b)中还加入有抗氧化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所得的胶黏剂具有较好的粘性,还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强度和机械强度,使得有由黏剂粘合的皮鞋不易变形和开胶,有利于提升皮鞋的使用寿命,延长鞋面的立体持久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申请采用天然皮革填充粉与胶黏剂混合制成鞋面填充料,采用适量的鞋面填充料填补内凹面,使得鞋面填充料能够更好地粘附在皮鞋的内帮面,从而使得皮鞋帮面的内凹面和外凸面能够较为持久的保持凹凸形状,进而使得皮鞋帮面可持久的保持立体。

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配合时,能够提高胶黏剂的性能,具有较佳的粘合效果和抗冲击强度,从而有利于减少鞋面填充料的磨损与下凹,皮鞋帮面不易下凹,进而使得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女鞋帮面可持久保持立体。

3、本申请中优选采用采用乙内酰脲与二水合钼酸钠,乙内酰脲、二水合钼酸钠配合与氧化石墨烯配合时,具有进一步提高黏合剂的粘合效果的作用,使得鞋面和鞋底的粘合更牢固,且使得鞋面填充料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从而有利于使得皮鞋可持久的保持立体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胶黏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各原料组分的来源信息详见表1

表1

实施例1-3

一种胶黏剂,包括以下组分:

聚醚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氧化石墨烯、多巴胺、增稠剂、水。

增稠剂为卡波姆、海藻酸钠、阿拉伯胶的复配。

实施例1-3中,各组分的投入量(单位Kg)详见表2

表2

参照图1,实施例1-3中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原料预处理:先将增稠剂与水加入搅拌机中混合,转速60r/min,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多巴胺,搅拌均匀,然后加热至85℃,保温5分钟,排出至容器,获得第一混合物;

步骤b),将聚醚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氧化石墨烯一起加入挤出机中,搅拌均匀,然后边搅拌边加热至100℃,获得第二混合物;

步骤c),将第一混合物加入到第二混合物混合中,转速120r/min,搅拌均匀,然后加热至175℃,保温5分钟,获得胶黏剂。

实施例4

一种胶黏剂,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a)中,加热至83℃,保温3分钟;

步骤b)中,边搅拌边加热至90℃;

步骤c)中,加热至150℃,保温3分钟。

实施例5

一种胶黏剂,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a)中,加热至88℃,保温9分钟;

步骤b)中,边搅拌边加热至110℃;

步骤c)中,加热至200℃,保温8分钟。

实施例6-8

一种胶黏剂,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胶黏剂还包括以下组分:

乙内酰脲;

二水合钼酸钠。

实施例6-8中,各组分的投入量(单位Kg)详见表3

表3

乙内酰脲、二水合钼酸钠在步骤a)中加入多巴胺,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在83-88℃持续搅拌反应2-3小时,搅拌均匀。

实施例9-11

一种胶黏剂,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胶黏剂还包括以下组分: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系抗氧化剂。

实施例9-11中,各组分的投入量(单位Kg)详见表4

表4

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在步骤b)中与聚醚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氧化石墨烯一起加入挤出机中,搅拌均匀。

实施例12-14

一种胶黏剂,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胶黏剂还包括以下组分:

魔芋淀粉;

滑石粉。

实施例12-14中,各组分的投入量(单位Kg)详见表5

表5

魔芋淀粉、滑石粉在步骤a)中加入多巴胺,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在83-88℃持续搅拌反应2-3小时,搅拌均匀。

实施例15-17

一种胶黏剂,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胶黏剂还包括以下组分:乙内酰脲、二水合钼酸钠、抗氧化剂、魔芋淀粉、滑石粉。

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系抗氧化剂。

实施例15-17中,各组分的投入量(单位Kg)详见表6

表6

乙内酰脲、二水合钼酸钠、魔芋淀粉、滑石粉在步骤a)中加入多巴胺,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到搅拌机中,然后在83-88℃持续搅拌反应2-3小时,搅拌均匀。

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在步骤b)中与聚醚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氧化石墨烯一起加入挤出机中,搅拌均匀。

实施例18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制备皮鞋的皮鞋帮面天然皮革、鞋底、鞋跟和鞋垫的材料,以及剪刀、打磨机、扩充剂、清洗剂、胶黏剂等工具。

步骤2),制备皮鞋帮面,具体包括:

步骤2-1),取1.4-1.6mm天然皮革材料,用预先打板的样试样品板画好皮料,用剪刀进行裁剪,然后将裁剪好的天然皮革按照模具进行热压成型,使得皮鞋的内帮面形成一定的内凹面,皮鞋的外帮面形成外凸面,然后按照尺寸裁剪多余皮料;

步骤2-2),将步骤2-1)中裁剪的多余细碎皮料粉碎成超微天然皮革填充粉,粒径为160-200目,取制成的天然皮革填充粉与胶黏剂按照质量比为15:1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

步骤2-3),采用适量的步骤2-2)鞋面填充料采用涂覆的方式填补内凹面,待鞋面填充料在皮鞋内帮面成型稳定后,再用打磨机打磨皮鞋外帮面和内帮面使其光滑,制成皮鞋帮面。

步骤3),用胶黏剂将皮鞋帮面一侧涂胶,然后与鞋底粘合并且钉钉子,制成预制皮鞋;

步骤4),将预制皮鞋在温度45℃下烘干,然后拉帮,再将烘干后的鞋面用清洗剂清洗干净,清洗过后在高温下定型处理;

步骤5),将钉子拔出,然后对鞋面表面依次进行打蜡、刷胶、烘干、冷却定型处理;

步骤6),将鞋跟填充上扩充剂后与鞋底粘合,再将鞋垫装入鞋面内,制成皮鞋成品。

本实施例中,天然皮革材料为光牛皮。

本实施例中的胶黏剂采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胶黏剂。

实施例19

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8相比,区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胶黏剂采用实施例2中制备的胶黏剂。

实施例20

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8相比,区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胶黏剂采用实施例3中制备的胶黏剂。

实施例21

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8相比,区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胶黏剂采用实施例7中制备的胶黏剂。

实施例22

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9相比,区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胶黏剂采用实施例10中制备的胶黏剂。

实施例23

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8相比,区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胶黏剂采用实施例13中制备的胶黏剂。

实施例24

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8相比,区别仅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胶黏剂采用实施例16中制备的胶黏剂。

比较例1

一种胶黏剂,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b)中采用等量聚醚多元醇代替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

比较例2

一种胶黏剂,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b)中采用等量聚醚多元醇代替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比较例3

一种胶黏剂,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

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b)中采用等量聚醚多元醇代替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

比较例4

一种胶黏剂,与实施例7相比,区别仅在于:

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b)中采用等量的聚醚多元醇代替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

比较例5

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女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制备皮鞋的皮鞋帮面天然皮革、鞋底、鞋跟和鞋垫的材料,以及剪刀、打磨机、扩充剂、清洗剂、胶黏剂等工具。

步骤2),制备皮鞋帮面,具体包括:

步骤2-1),取1.4-1.6mm天然皮革材料,用预先打板的样试样品板画好皮料,用剪刀进行裁剪,然后将裁剪好的天然皮革按照模具进行热压成型,使得皮鞋的内帮面形成一定的内凹面,皮鞋的外帮面形成外凸面,然后按照尺寸裁剪多余皮料;

步骤2-2),再用打磨机打磨皮鞋帮面使其光滑,制成皮鞋帮面。

步骤3),用胶黏剂将皮鞋帮面一侧涂胶,然后与鞋底粘合并且钉钉子,制成预制皮鞋;

步骤4),将预制皮鞋在温度45℃下烘干,然后拉帮,再将烘干后的鞋面用清洗剂清洗干净,清洗过后在高温下定型处理;

步骤5),将钉子拔出,然后对鞋面表面依次进行打蜡、刷胶、烘干、冷却定型处理;

步骤6),将鞋跟填充上扩充剂后与鞋底粘合,再将鞋垫装入鞋面内,制成皮鞋成品。

本实施例中,天然皮革材料为光牛皮。

比较例6

一种利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可持久保持立体的女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9相比,区别仅在于:

本比较例的胶黏剂采用广州冠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PU-502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实验1

取实施例18-24制备的皮鞋帮面与比较例5、比较例6所制备的皮鞋帮面进行对比,均以初始用模具热压成型的凹陷位置的深度为5mm作为初始深度,比较不同放置时间后皮鞋帮面的内帮面的凹陷深度,用直尺测量内帮面的凹陷深度。

实验2

根据国家标准GB/T 2794-2013《胶粘剂粘度的测定单圆筒旋转粘度计法》检测实施例1-17及比较例1-4制备的胶黏剂的初粘性。

实验3

根据国家标准GB/T 7122-1996《高强度胶粘剂剥离强度的测定浮辊法》检测实施例1-17及比较例1-4中制备的胶黏剂的剥离强度。

实验4

根据国家标准GB/T 6329-1996《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检测实施例1-17及比较例1-4中制备的胶黏剂的拉伸强度。

实验5

根据化工标准HG/T 2815-1996《鞋用胶粘剂耐热性试验方法蠕变法》检测实施例1-17及比较例1-4中制备的胶黏剂的耐热老化性。

实验1的检测数据详见表7。

实验2-5的检测数据详见表8。

表7

根据表7中实施例6与比较例5的数据对比可得,采用常规的胶黏剂与天然皮革填充粉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使得皮鞋内帮面的凹陷深度逐渐减小,减小幅度有所减缓,证明采用常规的胶黏剂与天然皮革填充粉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填充皮鞋内帮面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皮鞋帮面保持立体的持久性。

根据表7中实施例18-20与比较例5、比较例6的数据对比可得,采用实施例1-3中制备的胶粘剂与天然皮革填充粉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使得皮鞋内帮面的凹陷深度的减小幅度较小,证明采用实施例1-3制备的胶黏剂与天然皮革填充粉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填充皮鞋内帮面后,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延长皮鞋帮面保持立体的时间,从而使得鞋面不易变形,保持较佳的美感。

根据表7中实施例22与实施例19的数据对比可得,采用实施例10中制备的胶粘剂与天然皮革填充粉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使得皮鞋内帮面的凹陷深度的减少幅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小,证明采用实施例10制备的胶黏剂与天然皮革粉混合均匀制成的鞋面填充料皮鞋内帮面后,具有一定的延长皮鞋帮面保持立体的时间。

根据表7中实施例23与实施例19的数据对比可得,采用实施例13中制备的胶粘剂与天然皮革填充粉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随着放置时间的不断增加,皮鞋内帮面的凹陷深度的减少幅度有一定的减小,证明采用实施例13制备的胶黏剂与天然皮革粉混合均匀制成的鞋面填充料皮鞋内帮面后,使得皮鞋帮面保持立体的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从而使得皮鞋保持立体美观的持久性较较。

根据表7中实施例21与实施例19的数据对比可得,采用实施例7中制备的胶粘剂与天然皮革填充粉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使得皮鞋内帮面的凹陷深度的减小幅度较小,证明采用实施例7制备的胶黏剂与天然皮革填充粉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填充皮鞋内帮面后,能够进一步在较大程度上使得皮鞋帮面保持立体的持久性更佳。

根据表7中实施例24与实施例19的数据对比可得,采用实施例16中制备的胶黏剂与天然皮革填充粉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使得皮鞋内帮面的凹陷深度基本变化十分平缓,变化十分微小,证明采用实施例16中制备的胶黏剂与天然皮革填充粉混合均匀制成鞋面填充料填充皮鞋内帮面后,使得鞋面可较为持久的保持立体,从而进一步使得采用天然皮革制备的女鞋可在较长时间保持立体,保持立体美感的时间更长。

表8

根据表8中比较例2与比较例1的数据对比可得,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胶黏剂的剥离强度、拉伸强度、耐热老化性均具有一定的增加,而粘性、无明显的变化,证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发生聚合反应产生的聚氨酯胶黏剂具有一定的耐热老化性、粘合效果和拉伸强度。

根据表8中比较例3与比较例1的数据对比可得,加入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胶黏剂的初粘性、剥离强度、拉伸强度以及耐热老化性均无明显的变化,说明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对于胶黏剂的性能无负面影响。

根据表8中比较例4与比较例1的数据对比可得,加入乙内酰脲与二水合钼酸钠,剥离强度有较为显著的提升,耐热老化性有较大的提升,证明加入乙内酰脲与二水合钼酸钠与氧化石墨烯配合,具有进一步提升胶黏剂的粘合效果,使得剥离强度增加,从而有利于使得鞋面和鞋底粘合更牢固,还有利于减缓鞋面填充料的老化,从而有利于使得皮鞋可较为持久的保持立体状态。

根据表8中实施例2与比较例2、比较例3的数据对比可得,加入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剥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显著的提升,证明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配合时,使得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发生聚合反应产生的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佳的粘合效果和拉伸强度,使得使用该胶黏剂制备的皮鞋不易开胶和变形,从而得以验证使用该胶黏剂制得使得皮鞋保持立体的持久性较长。

根据表8中实施例6-8与实施例2、比较例4的数据对比可得,加入乙内酰脲与二水合钼酸钠,剥离强度与耐老化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拉伸强度有较为显著的提升,证明乙内酰脲、二水合钼酸钠与苯丙基二甲基硅烷氧基硅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相互配合时,对于进一步增强胶黏剂的剥离强度与耐老化性效果较不显著,而对于拉伸强度的提升有较好的效果,证明使用该胶黏剂具有一定的延长皮鞋帮面保持立体的持久性。

根据表8中实施例9-11与实施例2的数据对比可得,加入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剥离强度有所增强,说明可以减缓胶黏剂的氧化,有利于提升胶黏剂的粘结效果的实效性,从而使得胶黏剂不易剥离,提高了胶黏剂的剥离强度,进而有利于提升皮鞋立体的持久时间。

根据表8中实施例12-14与实施例2的数据对比可得,加入魔芋淀粉和滑石粉,初粘性有较显著的提升,说明魔芋淀粉和滑石粉能够提升胶黏剂的黏度,使得胶黏剂的热胀系数较低,收缩性较小,从而能够进一步有益于增强胶黏剂的机械强度。

根据表8中实施例15-17与实施例7的数据对比可得,加入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魔芋淀粉和滑石粉,胶黏剂的初粘性与剥离强度有所增加,而拉伸强度与耐热老化性无明显的变化,说明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魔芋淀粉和滑石粉相互配合时,对于增强胶黏剂的性能的效果不显著。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