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输入的配置信息以生成多个质检抽查规则,各质检抽查规则均是对不同业务如何抽取案件进行质检的规则;根据多个质检抽查规则,从多个不同业务中抽取待质检案件;对于所抽取的待质检案件,自动对所述待质检案件进行质检,生成该案件的风险评估结果;向用户展示所述风险评估结果,接收用户对各案件的风险的确认操作,生成各案件的质检结果;汇总各案件的质检结果,生成质检数据报表;定时监控质检数据报表,生成质检异常信息和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本发明的方法提升了质检工作效率,优化了业务审核流程,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量,保证了质检精确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485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34334.X

  • 发明设计人 刘寒;祁霏;

    申请日2020-10-21

  • 分类号G06Q20/40(20120101);G06Q40/04(20120101);

  • 代理机构11691 北京清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乔东峰

  • 地址 201500 上海市崇明区横沙乡富民支路58号A2-8914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51: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风险控制(简称为风控)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风险控制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一般应用于金融行业,如对公司的交易、商家的交易或个人交易等进行风险控制。

目前,全流程质检是金融风控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对审核人员的审核情况做全面复盘,另一方面质检通过对不同业务场景的人员差错分析,又可以反哺风控策略,加固风控安全网。现有质检模式是定期抽取一定比例的案件来进行业务监控以完成风险质检。但是,从统计学角度而言,简单的随机抽样所得出的结果并不能完整反映问题症结所在,同时又容易受主观影响,现有抽检模式耗时、费力,质检时效和抽检覆盖率低,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覆盖率低:不同业务场景的案件每日多达上万件,质检无法做到全面覆盖,有遗漏情况;时效性低:由于质检本身处于较滞后的环节,针对部分案件要流转多日才能出质检结果,误通过的风险情况也相应延迟拦截;效率低:人工质检一笔案件耗时少则数分钟多则半天,特定业务场景的一些质检流程完全是无差异化的质检结果,长期大量重复性的质检内容会极大降低质检效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质检精确度更高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人工质检工作排查风险点分散、人工效能较低、准确度波动较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该智能风险质检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输入的配置信息以生成多个质检抽查规则,各质检抽查规则均是对不同业务如何抽取案件进行质检的规则;根据多个质检抽查规则,从多个不同业务中抽取待质检案件;对于所抽取的待质检案件,根据案件的业务类型,调用相应的自动质检流程自动对所述待质检案件进行质检,生成该案件的风险评估结果;向用户展示所述风险评估结果,接收用户对各案件的风险的确认操作,生成各案件的质检结果;汇总各案件的质检结果,生成质检数据报表;定时监控质检数据报表,生成质检异常信息和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

优选地,所述接收用户的输入的配置信息以生成多个质检抽查规则包括:展示可视化规则配置界面,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和逻辑,提供不同的质检抽检规则配置模板以供用户输入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业务包括电联业务、交易环节业务和产品线业务;基于不同业务,预设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并基于所述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配置质检抽查规则;所述质检抽查规则包括识别规则、抽取规则、业务质检规则和判断规则。

优选地,所述自动质检流程包括:检测落库的案件、抽取待质检案件、识别待质检案件以分流至对应自动质检模块、自动质检处理、风险确认、汇总计算自动质检结果、向控制平台反馈自动质检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自动对所述待质检案件进行质检,生成该案件的风险评估结果包括:按照预定的风险判断策略,自动对待质检的案件进行风险点定位和风险大小估算。

优选地,所述汇总各案件的质检结果,生成质检数据报表包括:将所述质检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在数据报表平台存储统计结果,所述数据报表平台可供用户调用以生成可视化报表。

优选地,所述定时监控质检数据报表,生成质检异常信息和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包括:定时调取质检数据报表,根据承定的异常检测规则检测所调取的质检数据报表中的数据;当检测到所述质检数据报表中的数据出现异常时,生成质检异常信息。

优选地,所述生成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还包括:根据质检异常信息和预定的建议生成规则生成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所述建议生成规则包括对质检的业务流程区块、人员、部分、抽查强度的建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系统,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的配置信息以生成多个质检抽查规则,各质检抽查规则均是对不同业务如何抽取案件进行质检的规则;抽取模块,用于根据多个质检抽查规则,从多个不同业务中抽取待质检案件;质检模块,对于所抽取的待质检案件,根据案件的业务类型,调用相应的自动质检流程自动对所述待质检案件进行质检,生成该案件的风险评估结果;生成模块,用于向用户展示所述风险评估结果,接收用户对各案件的风险的确认操作,生成各案件的质检结果;汇总模块,用于汇总各案件的质检结果,生成质检数据报表;监控模块,用于定时监控质检数据报表,生成质检异常信息和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

优选地,还包括展示模块,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可视化规则配置界面,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和逻辑,提供不同的质检抽检规则配置模板以供用户输入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业务包括电联业务、交易环节业务和产品线业务;基于不同业务,预设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并基于所述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配置质检抽查规则;所述质检抽查规则包括识别规则、抽取规则、业务质检规则和判断规则。

优选地,所述自动质检流程包括:检测落库的案件、抽取待质检案件、识别待质检案件以分流至对应自动质检模块、自动质检处理、风险确认、汇总计算自动质检结果、向控制平台反馈自动质检的效果。

优选地,还包括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按照预定的风险判断策略,自动对待质检的案件进行风险点定位和风险大小估算。

优选地,所述汇总模块还包括:将所述质检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在数据报表平台存储统计结果,所述数据报表平台可供用户调用以生成可视化报表。

优选地,定时调取质检数据报表,根据承定的异常检测规则检测所调取的质检数据报表中的数据;当检测到所述质检数据报表中的数据出现异常时,生成质检异常信息。

优选地,所述生成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还包括:根据质检异常信息和预定的建议生成规则生成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所述建议生成规则包括对质检的业务流程区块、人员、部分、抽查强度的建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所述的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将传统的业务规则优化为自动质检规则,并提供规则控制平台以进行灵活配置,根据所配置的自动质检规则智能识别遗漏排查的风险特征,精准定位并自动标识、抽取待质检案件,自动质检将每笔案件的质检时长缩短为秒级,极大提升了质检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审核流程,提升了覆盖率,降低了分散业务数据中案件遗漏的风险,减少了业务人员重复性的工作量,又能保证质检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需声明的是,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的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的又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系统的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系统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系统的又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本发明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使得本发明更加全面和完整,更加便于将发明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在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在某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不排除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其他的实施例中。

在对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例进行充分理解。但是,并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的一个或更多。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编号的定语来描述各种器件、元件、组件或部分,但这不应受这些定语限制。这些定语乃是用以区分一者与另一者。例如,第一器件亦可称为第二器件而不偏离本发明实质的技术方案。

术语“和/或”或者“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为了进一步优化业务审核流程,降低分散业务数据中案件遗漏的风险,减少重复性的工作量,又能保证质检精确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将传统的业务规则优化为自动质检规则,并提供规则控制平台以进行灵活配置,根据所配置的自动质检规则智能识别遗漏排查的风险特征,精准定位并自动标识、抽取待质检案件,自动质检将每笔案件的质检时长缩短为秒级,极大提升了质检工作效率。

实施例1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3描述本发明的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风险质检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用户的输入的配置信息以生成多个质检抽查规则,各质检抽查规则均是对不同业务如何抽取案件进行质检的规则。

步骤S102,根据多个质检抽查规则,从多个不同业务中抽取待质检案件。

步骤S103,对于所抽取的待质检案件,根据案件的业务类型,调用相应的自动质检流程自动对所述待质检案件进行质检,生成该案件的风险评估结果。

步骤S104,向用户展示所述风险评估结果,接收用户对各案件的风险的确认操作,生成各案件的质检结果。

步骤S105,汇总各案件的质检结果,生成质检数据报表。

步骤S106,定时监控质检数据报表,生成质检异常信息和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

首先,在步骤S101中,接收用户的输入的配置信息以生成多个质检抽查规则,各质检抽查规则均是对不同业务如何抽取案件进行质检的规则。

在本示例中,本发明的方法应用于智能风险质检系统。该智能风险质检系统包括规则控制平台和数据报表平台,其中,规则控制平台具有可视化规则配置界面,数据报表平台用于对监测的风险确认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并以报表的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示例中,规则控制台是各类自动质检规则的维护平台,根据不同业务线,可分为授信转人工、交易环节及不同产品线的定制化规则集合。

具体地,向例如业务人员展示可视化规则配置界面,接收该业务人员的请求输入,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和逻辑,提供不同的质检抽检规则配置模板以供用户输入配置信息。

在本示例中,所述业务包括电联业务、交易环节业务和产品线业务等,其中,电联业务是指审批环节电话业务;交易环节业务是指审批之后金融交易环节中例如风险点(逾期、违约等)的相关业务;产品线业务是指各产品的常规业务中识别高频差错点的相关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可视化规则配置界面还包括与不同业务相对应的多个质检模块,其中,每个质检模块都有自己的配置逻辑,支持灵活设置与调整自动质检的相应规则。

具体地,自动质检按照所配置的规则计算命中规则的待质检案件,并给出一个质检结果。

例如,配置一条规则名为“额度书写错误”,规则内容为“审批员建议额度>系统建议额度”,若某一笔案件经计算命中该条规则将会自动抽出并默认给出初步质检结果,完成一笔自动质检。因此,实现自动质检处理,无需人工对每笔案件进行核对校验,使得整个过程由智能风险质检系统自动完成,效率与精度均较传统流程有显著提升。

如图2所示,还包括基于不同业务预设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的步骤S201。

在步骤S201中,基于不同业务,预设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

在本示例中,基于所述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设定配置参数,以配置质检抽查规则。

具体地,智能风险质检系统根据业务人员的反馈信息,将不同业务场景中大量重复性质检内容进行聚类分析,对同类型场景进行深度挖掘,数据特征进行打标签,将特征标签化后,可通过规则控制台选择不同的标签排列组合,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确定出现频率较高且无差异化的质检场景。

进一步地,基于聚类分析结果,确定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

更进一步地,通过规则控制平台基于所确定或预设的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来设置自动质检抽检规则,以实现自动识别相同或同类别的质检场景中的案件,由此,能覆盖到更多业务场景,对所有落库的案件进行打标传送,完成全场景的覆盖,由此提升了覆盖率,还减少了业务人员重复性的工作量,又能保证质检精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各质检抽查规则均是对不同业务如何抽取案件进行质检的规则。此外,对于聚类分析的算法,例如为K-means算法、基于密度的算法等。但是不限于此,上述仅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地,质检抽查规则包括识别规则、抽取规则、业务质检规则和判断规则,其中,识别规则用于识别待质检案件并分配至对应质检模块,抽取规则用于按照质检内容和筛选条件抽取对应案件;业务质检规则用于对所抽取的待质检案件进行质检;判断规则用于对所抽取的待质检案件判断是否具有风险和风险情况。

优选地,所述抽取规则还包括抽查比例和质检抽查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作为优选示例进行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接下来,在步骤S102中,根据多个质检抽查规则,从多个不同业务中抽取待质检案件。

在本示例中,在自动质检流程开始时,定期监测落库的案件,根据抽取规则从特定时间段内、不同业务的落库案件中抽取预定数量的待质检案件。

优选地,所述自动质检流程包括检测落库的案件、抽取待质检案件、识别待质检案件以分流至对应自动质检模块、自动质检处理、风险确认、汇总计算自动质检结果、向控制平台反馈自动质检的效果。

例如,对于自动质检处理,配置电联业务质检规则a、定义逾期专项自动质检规则b和常规案件自动质检规则c。自动质检任务流开始后,若案件A,B,C在结案后分别命中规则a,b,c,则A,B,C将分别由第一自动质检模块(电联)、第二自动质检模块(逾期)、第三自动质检模块(常规)进行标记和抽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作为优选示例进行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接下来,在步骤S103,对于所抽取的待质检案件,根据案件的业务类型,调用相应的自动质检流程自动对所述待质检案件进行质检,生成该案件的风险评估结果。

在本示例中,根据识别规则识别所抽取的待质检案件,根据案件业务类型,将这些待质检案件分流至对应的自动质检模块。例如,将电联业务分流至第一自动质检模块,将交易环节业务分流至第二自动质检模块,以及将产品线业务分流至第三自动质检模块。

具体地,调用自动质检处理流程,其中各自动质检模块根据业务质检规则对待质检案件进行质检,以生成该案件的风险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按照预定的风险判断策略,自动对待质检的案件进行风险点定位和风险大小估算。

在本示例中,在第一自动质检模块(与电联业务相对应)针对审批环节电话质检核实时,对业务人员的通话礼仪、话术禁语及必核话术的检测,以进行质检。

在另一示例中,在第二自动质检模块(例如逾期案件)针对用户分配资源之后逾期的审批案件监控,依据用户还款表现数据回溯授信审批风险确认。在该示例中,所述预定风险判断策略包括是否超过逾期率阈值,或者特定时间段内逾期次数是否超过次数阈值等。

在又一实例中,第三自动质检模块(常规)针对高频差错点,通过规则控制台实现对待质检案件的初始过滤,并提供待质检确认时可参考的初检结论。在该示例中,所述预定风险判断策略包括预设高频差错点、高频差错点的数量是否超过数量阈值等。

进一步地,上述各自动质检模块根据所配置的规则,对案件自动完成差错定位、质检结果默认。

接下来,在步骤S104中,向用户展示所述风险评估结果,接收用户对各案件的风险的确认操作,生成各案件的质检结果。

在本示例中,在完成自动质检处理时,向用户(例如业务人员)展示风险评估结果。

具体地,基于所展示的风险评估结果,由人工(例如业务人员)对自动质检结果做二次确认或人工审核,以生成各案件的质检结果。

接下来,在步骤S105中,汇总各案件的质检结果,生成质检数据报表。

具体地,将各案件的质检结果传输到所述数据报表平台,在数据报表平台将根据人工风险确认结果,自动生成质检数据报表,该报表为效果监控可视化图表。

更具体地,数据报表平台将在质检案件风险定性后,以报表形式汇总统计自动质检案件的准确率。

优选地,将所述质检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在数据报表平台存储统计结果,所述数据报表平台可供用户调用以生成可视化报表。

接下来,在步骤S106中,定时监控质检数据报表,生成质检异常信息和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

在本示例中,定时监控所生成的质检数据报表,例如监控规则命中数量与命中准确率,并将监控效果反馈至规则控制平台。

具体地,可根据质检数据报表评估各自动质检规则的使用效果,生成之间异常信息和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

例如,对效果欠佳的规则及时调整,具体地,观测击中该规则的案件与最终人工所给出的质检结果的一致率,将计算的一致率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其中,对一致率大于等于该设定阈值的质检结果,表示质检抽查规则良好,对一致率小于该设定阈值的质检结果,表示质检抽查规则需要调整。通常,所计算的一致率越高,则表示质检抽查规则越准确,而所计算的一致率越低,则表示质检抽查规则有偏差需要调整。

进一步地,由人工对配置规则中的具体参数进行调整,以实现针对性调优,由此提升自动质检规则命中准确率。

优选地,还包括:定时调取质检数据报表,根据承定的异常检测规则检测所调取的质检数据报表中的数据;当检测到所述质检数据报表中的数据出现异常时,生成质检异常信息。

具体地,根据质检异常信息和预定的建议生成规则生成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所述建议生成规则包括对质检的业务流程区块、人员、部分、抽查强度的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示例中,还可以将步骤S106拆分为步骤S106和步骤S301,具体参见图3。但是不限于此,上述仅作为优选示例进行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优选的实施例,不能理解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计算机数据处理设备执行的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可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而且,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磁盘、光盘、ROM、RAM等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多个存储介质组成的存储阵列,例如磁盘或磁带存储阵列。所述的存储介质不限于集中式存储,其也可以是分布式存储,例如基于云计算的云存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智能风险质检方法将传统的业务规则优化为自动质检规则,并提供规则控制平台以进行灵活配置,根据所配置的自动质检规则智能识别遗漏排查的风险特征(与风险点和差错点相对应),精准定位并自动标识、抽取待质检案件,自动质检将每笔案件的质检时长缩短为秒级,极大提升了质检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审核流程,提升了覆盖率,降低了分散业务数据中案件遗漏的风险,减少了业务人员重复性的工作量,又能保证质检精确度。

实施例2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系统实施例,该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应视为对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补充;对于在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来实现。

参照图4、图5和图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审核的智能风险质检系统400,包括: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的配置信息以生成多个质检抽查规则,各质检抽查规则均是对不同业务如何抽取案件进行质检的规则;抽取模块402,用于根据多个质检抽查规则,从多个不同业务中抽取待质检案件;质检模块403,对于所抽取的待质检案件,根据案件的业务类型,调用相应的自动质检流程自动对所述待质检案件进行质检,生成该案件的风险评估结果;生成模块404,用于向用户展示所述风险评估结果,接收用户对各案件的风险的确认操作,生成各案件的质检结果;汇总模块405,用于汇总各案件的质检结果,生成质检数据报表;监控模块406,用于定时监控质检数据报表,生成质检异常信息和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

如图5所示,还包括展示模块501,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可视化规则配置界面,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和逻辑,提供不同的质检抽检规则配置模板以供用户输入配置信息。

优选地,所述业务包括电联业务、交易环节业务和产品线业务;基于不同业务,预设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并基于所述风险点和高频差错点,配置质检抽查规则;所述质检抽查规则包括识别规则、抽取规则、业务质检规则和判断规则。

优选地,所述自动质检流程包括:检测落库的案件、抽取待质检案件、识别待质检案件以分流至对应自动质检模块、自动质检处理、风险确认、汇总计算自动质检结果、向控制平台反馈自动质检的效果。

如图6所示,还包括计算模块601,所述计算模块601按照预定的风险判断策略,自动对待质检的案件进行风险点定位和风险大小估算。

优选地,所述汇总模块还包括:将所述质检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在数据报表平台存储统计结果,所述数据报表平台可供用户调用以生成可视化报表。

优选地,还包括:定时调取质检数据报表,根据承定的异常检测规则检测所调取的质检数据报表中的数据;当检测到所述质检数据报表中的数据出现异常时,生成质检异常信息。

优选地,所述生成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还包括:根据质检异常信息和预定的建议生成规则生成质检抽查规则更新建议,所述建议生成规则包括对质检的业务流程区块、人员、部分、抽查强度的建议。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2中,省略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的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可以按照描述分布于系统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分布于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系统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智能风险质检系统将传统的业务规则优化为自动质检规则,并提供规则控制平台以进行灵活配置,根据所配置的自动质检规则智能识别遗漏排查的风险特征(与风险点和差错点相对应),精准定位并自动标识、抽取待质检案件,自动质检将每笔案件的质检时长缩短为秒级,极大提升了质检工作效率;进一步优化了业务审核流程,降低了分散业务数据中案件遗漏的风险,提升了覆盖率,减少了业务人员重复性的工作量,又能保证质检精确度。

实施例3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可以视为对于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实施例的具体实体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应视为对于上述方法或系统实施例的补充;对于在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或系统实施例来实现。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框图。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的电子设备200。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2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2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2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2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2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220和处理单元210)的总线230、显示单元2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2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2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电子设备的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210可以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2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2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2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2203。

所述存储单元2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2205的程序/实用工具2204,这样的程序模块2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2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3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260可以通过总线230与电子设备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本发明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

如图8所示,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通用数据处理设备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系统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电子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