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

一种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设备的基本处理,步骤2:异性纤维的基本成像处理,步骤3:异性纤维的总体识别,步骤4:异性纤维的细微识别,步骤5:异性纤维的后期识别纠正,步骤6:异性纤维识别信息的保存,步骤7:异性纤维识别的人工反馈,本发明涉及棉花技术领域。该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首先对棉花纤维的主体结构进行对比,静止照片环境中对主体结构识别速度较快,并且通过对目标进行宽度、长度和形状的区别,方便快速判断,同时通过对纤维表面的细微识别,能够对主体结构相差不大的纤维进行辅助精准判断,进一步提高了棉花异性纤维的识别速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306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工程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27366.7

  • 发明设计人 师红宇;李怡;吴志炜;王嘉鑫;

    申请日2020-10-20

  • 分类号G06T7/00(20170101);G06T5/00(20060101);G06K9/62(20060101);G06F16/25(20190101);G06F16/215(20190101);G01N21/84(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宁文涛

  • 地址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金花南路1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7:5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异性纤维是指混入棉花中的对棉花及其制品质量有严重影响的非棉纤维和色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这里又将异性纤维分成两类,一是非棉纤维的其它纤维性物质,一是有色纤维。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棉织品更多的投入生产生活中,但是普通棉花在采摘过后,往往内部混入大量异性纤维,这些异性纤维软硬不均,不仅严重影响棉织品的相关质量,也严重影响生产机器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解决了普通棉花往往内部混入大量异性纤维,这些异性纤维软硬不均,不仅严重影响棉织品的相关质量,也严重影响生产机器的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备的基本处理:对检测设备进行功能性检测,确认相关工作状态完全合格后,对设备进行通电,进入待机状态;

步骤2:异性纤维的基本成像处理:采用普通卤素光源和高清CMOS照相机对处于静止状态的全部棉花纤维进行每秒10-20张连续拍照,对目标照片进行降噪处理,获得高清目标照片;

步骤3:异性纤维的总体识别:对照片中的全部纤维进行扫描,将全部纤维的宽度、长度和整体形状特征进行识别,快速区分与正常棉花纤维的不同,并且通过标记装置对不同照片进行分类标记,棉花异性纤维被全部标记并且分类;

步骤4:异性纤维的细微识别:对照片中剩余的合格照片进行全部纤维的颜色、粘结程度和纹理特征进行进一步详细识别,确定识别出棉花异性纤维,将棉花异性纤维进行清理,识别系统使用缠绕辊10-20厘米进行初步快速清理;

步骤5:异性纤维的后期识别纠正:异性纤维识别后,对不同的异性纤维进行拍照记录,通过后期补充的相关异性纤维和正常棉花纤维的图片,对前期识别错误的纤维进行纠正,并且对新的识别技术进行网络广播公开;

步骤6:异性纤维识别信息的保存:对相关异性纤维识别并且处理后的具体信息进行缓存,然后将大量缓存的信息直接输入到数据库中永久保存;

步骤7:异性纤维识别的人工反馈:识别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对识别工作进行人工纠错,并且将相关纠错结构重新投入数据库保存。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照相机像素必须高于2000万。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拍照结束后,删除对焦不准和背景模糊的照片。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照片扫描过后,相关数据通过缓存直接保存。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设备工作前必须接地。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对异性纤维进行细微识别时采用逐行扫描模式。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拍照记录的照片直接保存。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数据库对定期对重复照片数据进行删除。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通过步骤3:异性纤维的总体识别:对照片中的全部纤维进行扫描,将全部纤维的宽度、长度和整体形状特征进行识别,快速区分与正常棉花纤维的不同,并且通过标记装置对不同照片进行分类标记,棉花异性纤维被全部标记并且分类;步骤4:异性纤维的细微识别:对照片中剩余的合格照片进行全部纤维的颜色、粘结程度和纹理特征进行进一步详细识别,确定识别出棉花异性纤维,将棉花异性纤维进行清理,识别系统使用缠绕辊10-20厘米进行初步快速清理,通过步骤3和步骤4的联合设置,首先对棉花纤维的主体结构进行对比,静止照片环境中对主体结构识别速度较快,并且通过对目标进行宽度、长度和形状的区别,方便快速判断,同时通过对纤维表面的细微识别,能够对主体结构相差不大的纤维进行辅助精准判断,进一步提高了棉花异性纤维的识别速度。

(2)、该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通过步骤1:设备的基本处理:对检测设备进行功能性检测,确认相关工作状态完全合格后,对设备进行通电,进入待机状态;步骤2:异性纤维的基本成像处理:采用普通卤素光源和高清CMOS照相机对处于静止状态的全部棉花纤维进行每秒10-20张连续拍照,对目标照片进行降噪处理,获得高清目标照片,通过步骤1和步骤2的联合设置,采用光源辅助拍照能够直接获取较为清晰的外物照片,并且通过对目标进行降噪处理,能够进一步获得较为清晰的图片,方便后期工作系统快速精准判断,另外通过对设备功能进行检测,能够有效保证工作效率。

(3)、该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通过步骤5:异性纤维的后期识别纠正:异性纤维识别后,对不同的异性纤维进行拍照记录,通过后期补充的相关异性纤维和正常棉花纤维的图片,对前期识别错误的纤维进行纠正,并且对新的识别技术进行网络广播公开;步骤6:异性纤维识别信息的保存:对相关异性纤维识别并且处理后的具体信息进行缓存,然后将大量缓存的信息直接输入到数据库中永久保存;步骤7:异性纤维识别的人工反馈:识别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对识别工作进行人工纠错,并且将相关纠错结构重新投入数据库保存,通过步骤5、步骤6和步骤7的联合设置,通过对后期棉花异性纤维的识别纠正,能够辅助识别系统对棉花异性纤维进行更加精准的识别,并且相关操作逻辑明确,方便追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表,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表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三种技术方案:一种棉花异性纤维的互信息识别方法,包括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1:设备的基本处理:对检测设备进行功能性检测,确认相关工作状态完全合格后,对设备进行通电,进入待机状态;

步骤2:异性纤维的基本成像处理:采用普通卤素光源和高清CMOS照相机对处于静止状态的全部棉花纤维进行每秒10连续拍照,对目标照片进行降噪处理,获得高清目标照片;

步骤3:异性纤维的总体识别:对照片中的全部纤维进行扫描,将全部纤维的宽度、长度和整体形状特征进行识别,快速区分与正常棉花纤维的不同,并且通过标记装置对不同照片进行分类标记,棉花异性纤维被全部标记并且分类;

步骤4:异性纤维的细微识别:对照片中剩余的合格照片进行全部纤维的颜色、粘结程度和纹理特征进行进一步详细识别,确定识别出棉花异性纤维,将棉花异性纤维进行清理,识别系统使用缠绕辊10厘米进行初步快速清理;

步骤5:异性纤维的后期识别纠正:异性纤维识别后,对不同的异性纤维进行拍照记录,通过后期补充的相关异性纤维和正常棉花纤维的图片,对前期识别错误的纤维进行纠正,并且对新的识别技术进行网络广播公开;

步骤6:异性纤维识别信息的保存:对相关异性纤维识别并且处理后的具体信息进行缓存,然后将大量缓存的信息直接输入到数据库中永久保存;

步骤7:异性纤维识别的人工反馈:识别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对识别工作进行人工纠错,并且将相关纠错结构重新投入数据库保存。

实施例2

步骤1:设备的基本处理:对检测设备进行功能性检测,确认相关工作状态完全合格后,对设备进行通电,进入待机状态;

步骤2:异性纤维的基本成像处理:采用普通卤素光源和高清CMOS照相机对处于静止状态的全部棉花纤维进行每秒15张连续拍照,对目标照片进行降噪处理,获得高清目标照片;

步骤3:异性纤维的总体识别:对照片中的全部纤维进行扫描,将全部纤维的宽度、长度和整体形状特征进行识别,快速区分与正常棉花纤维的不同,并且通过标记装置对不同照片进行分类标记,棉花异性纤维被全部标记并且分类;

步骤4:异性纤维的细微识别:对照片中剩余的合格照片进行全部纤维的颜色、粘结程度和纹理特征进行进一步详细识别,确定识别出棉花异性纤维,将棉花异性纤维进行清理,识别系统使用缠绕辊15厘米进行初步快速清理;

步骤5:异性纤维的后期识别纠正:异性纤维识别后,对不同的异性纤维进行拍照记录,通过后期补充的相关异性纤维和正常棉花纤维的图片,对前期识别错误的纤维进行纠正,并且对新的识别技术进行网络广播公开;

步骤6:异性纤维识别信息的保存:对相关异性纤维识别并且处理后的具体信息进行缓存,然后将大量缓存的信息直接输入到数据库中永久保存;

步骤7:异性纤维识别的人工反馈:识别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对识别工作进行人工纠错,并且将相关纠错结构重新投入数据库保存。

实施例3

步骤1:设备的基本处理:对检测设备进行功能性检测,确认相关工作状态完全合格后,对设备进行通电,进入待机状态;

步骤2:异性纤维的基本成像处理:采用普通卤素光源和高清CMOS照相机对处于静止状态的全部棉花纤维进行每秒20张连续拍照,对目标照片进行降噪处理,获得高清目标照片;

步骤3:异性纤维的总体识别:对照片中的全部纤维进行扫描,将全部纤维的宽度、长度和整体形状特征进行识别,快速区分与正常棉花纤维的不同,并且通过标记装置对不同照片进行分类标记,棉花异性纤维被全部标记并且分类;

步骤4:异性纤维的细微识别:对照片中剩余的合格照片进行全部纤维的颜色、粘结程度和纹理特征进行进一步详细识别,确定识别出棉花异性纤维,将棉花异性纤维进行清理,识别系统使用缠绕辊20厘米进行初步快速清理;

步骤5:异性纤维的后期识别纠正:异性纤维识别后,对不同的异性纤维进行拍照记录,通过后期补充的相关异性纤维和正常棉花纤维的图片,对前期识别错误的纤维进行纠正,并且对新的识别技术进行网络广播公开;

步骤6:异性纤维识别信息的保存:对相关异性纤维识别并且处理后的具体信息进行缓存,然后将大量缓存的信息直接输入到数据库中永久保存;

步骤7:异性纤维识别的人工反馈:识别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对识别工作进行人工纠错,并且将相关纠错结构重新投入数据库保存。

通过步骤3和步骤4的联合设置,首先对棉花纤维的主体结构进行对比,静止照片环境中对主体结构识别速度较快,并且通过对目标进行宽度、长度和形状的区别,方便快速判断,同时通过对纤维表面的细微识别,能够对主体结构相差不大的纤维进行辅助精准判断,进一步提高了棉花异性纤维的识别速度,通过步骤1和步骤2的联合设置,采用光源辅助拍照能够直接获取较为清晰的外物照片,并且通过对目标进行降噪处理,能够进一步获得较为清晰的图片,方便后期工作系统快速精准判断,另外通过对设备功能进行检测,能够有效保证工作效率,通过步骤5、步骤6和步骤7的联合设置,通过对后期棉花异性纤维的识别纠正,能够辅助识别系统对棉花异性纤维进行更加精准的识别,并且相关操作逻辑明确,方便追溯。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对比实验

现有生产厂家根据权利要求1,可以识别出三种状态的棉花异性纤维,对三种状态的棉花异性纤维进行洁净化处理后,将三种棉花异性纤维与普通的棉花异性纤维进行对比实验,由表1知,经过实验室测试获得三个实施例中识别时间和识别正确率,得知实施例中识别最慢的为3.2s,较对比例缩短0.6s,正确率最低的是96.2%,较对比例提高1.1%。

表1:棉花异性纤维识别时间和正确率与对比例对比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