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汽车修理平台的液压系统

一种汽车修理平台的液压系统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修理平台的液压系统,包括油泵、连接于油泵上的油缸,油泵包括泵体、连接在泵体两端的尾座和底座,在底座上连接有两根油管,油管一端连接在底座上,另一端与油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泵体连接的端面水平开设有两进油通道、所述底座上端面竖直开设有分别与两所述进油通道连通的高压通道,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泵体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油管连通的出油通道,所述高压通道内设置有控制高压通道打开或闭合的第一开关阀,所述出油通道内设置有使液压油朝向所述油管单向运动的第二开关阀,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驱动液压油流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泄油装置。本申请具有同时驱动两油缸工作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3030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平湖东来液压工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86658.8

  • 发明设计人 张东梁;

    申请日2020-10-29

  • 分类号F15B11/08(20060101);F15B13/02(20060101);F15B21/041(20190101);F15B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经济开发区段墅路683号一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46: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压升降平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修理平台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的使用量的迅速增加,我国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轿车行业。这使得汽车修理行业不断壮大,汽车修理设备的需求迅速扩大,同时在汽车的维修工具和设备的要求上越来越高,汽车修理平台的作用是通过液压系统的分别作用于汽车车轮所对应的修理平台,将需要维修的汽车,平稳的提升到合适的高度,以便维修工人在汽车底盘下方进行维修和检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在提升汽车的过程中,需要对汽车车轮对应的四个修理平台进行同时提升,此时需要四个油缸,每个油缸对应连接有一个油泵,大大的增加了提升了修理汽车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使油泵能尽可能的驱动较多油缸同时工作,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修理平台的液压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汽车修理平台的液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修理平台的液压系统,包括水平放置的油泵、连接于油泵上的油缸,所述油泵包括泵体、连接在泵体两端且对泵体起支撑作用的尾座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连接有两根油管,所述油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油缸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泵体连接的端面水平开设有两进油通道、所述底座上端面竖直开设有分别与两所述进油通道连通的高压通道,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泵体的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油管连通的出油通道,所述高压通道内设置有控制高压通道打开或闭合的第一开关阀,所述出油通道内设置有使液压油朝向所述油管内单向运动的第二开关阀,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驱动液压油流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泄油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用于驱动装置,使第一开关阀打开,使液压油从进油通道进入到高压通道,此时,第一开关阀关闭,作用于驱动装置,使液压油从高压通道通过第二开关阀进入到油管内,进而进入到油缸,驱动油缸将作用于修理平台,使修理平台上升。

优选的,所述高压通道内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高压通道分成第一高压通道和第二高压通道,所述底座内竖直开设有连接所述第一高压通道和进油通道的过渡通道,所述过渡通道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高压通道直径,所述第一开关阀包括设置在第一高压通道内且在重力作用下用于堵塞过渡通道上端开口的第一开关球,固定在隔板上且防止第一开关球脱离到第一高压通道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用于驱动装置,作用于驱动装置,当高压通道内压强降低,液压油从进油通道流经过渡通道,并且将第一开关球顶开,进入到高压通道内,当高压通道内压强增大,在重力和液压油的作用下,使第一开关球向下运动并将过渡通道上端开口封闭,防止液压油流经过渡通道回流到泵体内,使液压油从高压通道通过第二开关阀进入到油管内,进而进入到油缸。

优选的,所述出油通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出油通道分别在安装槽底部、侧壁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二开关阀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的高压弹簧、固定在高压弹簧下端的第二开关球,所述第二开关球在所述高压弹簧的作用下与下方出油通道端口抵紧,实现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开关球在高压弹簧的作用下与下方的出油通道端口抵紧,高压油通过底部出油通道进入到安装槽内,并从连接在侧部的出油通道进入油管,由于高压弹簧呈竖直设置,当高压弹簧产生一定疲劳,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开关球也能堵住下方出油通道端口,防止液压油回流。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竖直固定在所述高压通道内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穿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穿设在所述活塞筒内且固定有与所述活塞筒密封抵接的活塞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杆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活塞筒内压强减小并带动第一开关球向上运动,使第一开关球与过渡通道的端口分离,液压油进入到高压通道,在弹簧和第一开关球的重力作用下,第一开关球向下运动,活塞杆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开关球与过渡通道端口抵紧,实现密封,此时液压油流经第二开关阀进入到油管。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上套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表面,所述活塞杆上套接有控制弹簧,所述控制弹簧下端固定在所述限位筒内,上端固定有套接在所述活塞杆上的靶向座,所述靶向座上固定有贯穿所述靶向座和所述活塞杆的固定杆,所述底座上表面竖直固定有借力杆,所述借力杆上端部转动连接有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借力杆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转动杆转动方向相同的转动块,所述靶向座上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与连接块对应的连接槽,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连接槽内,所述转动块上固定有贯穿所述连接槽与所述连接块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将两所述连接块连接在所述转动块上,所述转动块上还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穿设有可取出且便于所述转动块转动的驱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筒和靶向座的设置,防止控制弹簧在压缩的过程中出现扭曲,将驱动杆插入到驱动槽内,使驱动杆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从而带动活塞杆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从而控制液压油的流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竖直开设有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通道下端连接有直径小于溢流通道的溢流竖直通道,所述底座内竖直开设有连通所述溢流竖直通道和第二高压通道的溢流水平通道,所述溢流通道内固定有呈竖直设置的溢流弹簧,所述溢流弹簧下端固定有堵塞所述溢流竖直通道上端开口的溢流球,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使溢流通道和泵体连通的连通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座内部油压达到一定值时,液压油推动溢流球向上运动,使液压油从第二高压通道进入到溢流通道内,并从连通通道回流到泵体内。

优选的,所述泄油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底座两侧壁的泄油通道,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泄油通道连通并使液压油回流到泵体内的回油通道,所述底座内开设有与泄油通道连通的泄油过渡道,所述底座内开设有使泄油过渡通道与出油通道连通的回油连接道,所述泄油通道内设置有控制所述泄油过渡道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的泄油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用于泄油开关,使泄油过渡道与回油通道连通,从而使液压油从出油通道流经泄油过渡道、泄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并进入到泵体;作用于泄油开关使泄油过渡道与回油通道断开,液压油从出油通道进入到油管。

优选的,所述泄油开关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泄油通道内的泄油杆,所述泄油杆一端位于所述底座外且固定有便于所述泄油杆转动的手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泄油通道内壁抵紧的圆柱塞,所述泄油通道内放置有抵接球,在所述圆柱塞作用下,抵接球堵塞泄油通道端口,防止液压油从泄油过渡道进入到回油通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柄,使泄油杆带动固定在泄油杆上的圆柱塞在泄油通道内运动,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推动抵接球朝着运动,使液压油从从泄油过渡道进入到回油通道内。

优选的,所述进油通道在所述底座的端面上固定有对液压油起过滤作用的球形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形滤网的设置防止液压油中的杂质堵塞进油通道。

优选的,所述球形滤网采用镍网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同时质硬有延展性,增大球形滤网的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底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图2中底座沿C-C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图2中底座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图2中底座沿B-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油泵;2、油缸;3、泵体;4、尾座;5、底座;6、油管;7、进油通道;8、高压通道;9、第一开关阀;10、第二开关阀;11、驱动装置;12、泄油装置;13、过渡通道;15、第一开关球;16、活塞筒;17、活塞杆;18、活塞柱;19、限位筒;20、控制弹簧;21、靶向座;22、固定杆;23、借力杆;24、转动杆;25、转动块;26、连接块;27、连接槽;28、连接杆;29、驱动槽;30、驱动杆;31、溢流通道;32、连通通道;34、泄油通道;36、回油通道;37、泄油开关;38、泄油杆;39、手柄;40、圆柱塞;41、球形滤网;42、出油通道;43、连接通道;44、安装槽;45、高压弹簧;46、第二开关球;47、隔板;48、第一高压通道;49、第二高压通道;50、挡板;51、第一水平通道;52、竖直通道;53、第二水平通道;54、密封塞;55、溢流竖直通道;56、溢流塞;57、溢流弹簧;58、溢流球;59、溢流过渡道;60、溢流回道;61、泄油主道;62、泄油辅道;63、泄油过渡道;64、回油连接道;65、抵接球;66、溢流水平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修理平台的液压系统。参照图1,一种汽车修理平台的液压系统包括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油泵1、连接于油泵1上的油缸2,油泵1包括泵体3、分别连接在泵体3两端且对泵体3起支撑作用的尾座4和底座5,在底座5上连接有两根油管6,油管6一端连接在底座5上,另一端与油缸2连接。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底座5与泵体3连接的端面水平开设有两进油通道7,在底座5上端面竖直开设有分别与两进油通道7连通的高压通道8,在底座5远离泵体3的端面开设有用于连接油管6的出油通道42,出油通道42一端与油管6连接,另一端与高压通道8连通,高压通道8内壁一体成型有隔板47,隔板47呈竖直设置且将高压通道8分成第一高压通道48和第二高压通道49,第一高压通道48与进油通道7连通,在第一高压通道48上设置有控制第一高压通道48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开关阀9,在出油通道42内设置有使液压油朝向油管6内单向运动的第二开关阀10。

参照图2和图3,在第一高压通道48与进油通道7之间设置有过渡通道13,过渡通道13直径小于第一高压通道48,第一开关阀9包括固定在隔板47上端且呈水平设置的挡板50,防止在挡板50与过渡通道13之间的第一开关球15,第一开关球15用于堵塞过渡通道13上端开口,防止对高压通道8加压的过程中,液压油回流到过渡通道13。当高压通道8内部压强减小,第一开关球15向上运动,液压油从过渡通道13进入到第一高压通道48后,当高压通道8内部压强增大,第一开关球15下降,过渡通道13封闭,液压油无法从过渡通道13进入到高压通道8,同时无法从高压通道8进入到过渡通道13。

参照图1、图2和图3,出油通道42包括与油管6连接的第一水平通道51、平行于第一水平通道51且与第二高压通道49连通的第二水平通道53,垂直连接在第一水平通道51和第二水平通道53的竖直通道52,竖直通道52连接在第一水平通道51和第二水平通道53相互靠近的端部,在第一水平通道51远离油管6的端部开设有安装槽44,竖直通道52位于安装槽44的下方且上端与安装槽44连通,安装槽44贯穿至底座5上端面,第二开关阀10包括螺纹在安装槽44内且可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密封塞54,在密封塞54下端面固定有呈竖直设置的高压弹簧45,高压弹簧45上端固定在密封塞54上,下端固定有第二开关球46,第二开关球46在高压弹簧45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用于堵塞竖直通道52的上端开口,防止液压油从在出油通道42内回流。

参照图1和图2,在底座5上表面设置有驱动液压油流动的驱动装置11,驱动装置11包括竖直固定在高压通道8内的活塞筒16,在活塞筒16内穿设有活塞杆17,活塞杆17下端穿设在活塞筒16内且固定有与活塞筒16密封抵接的活塞柱18,当活塞杆17拉动活塞柱18向上运动,活塞筒16内压强减小,第一开关球15向上运动,液压油从第二高压通道49进入到第二水平通道53,液压油从第二水平通道53内进入到竖直通道52并且将第二开关球46顶开,进入到安装槽44内,进入到安装槽44内的液压油流经第一水平通道51后进入到油管6内。

参照图1和图2,在活塞杆17外套接有限位筒19,限位筒19下端面固定在底座5上表面,在活塞杆17上套接有控制弹簧20,控制弹簧20下端固定在限位筒19内,上端固定有套接在活塞杆17上的靶向座21,在靶向座21上设置有贯穿靶向座21和两活塞杆17的固定杆22,固定杆22呈水平设置且固定杆22转动连接在靶向座21上,在底座5上表面竖直固定有借力杆23,借力杆23上端转动连接有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的转动杆24,转动杆24一端转动连接在借力杆23上,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转动杆24转动方向相同的转动块25,在靶向座21上表面固定有两连接块26,在转动块25上开设有与连接块26分别对应的两连接槽27,连接块26位于连接槽27内,在转动块25上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连接杆28,连接杆28贯穿两连接槽27和两连接块26,连接杆28转动连接在转动块25和连接块26上,连接块26通过连接杆28将两连接块26连接在转动块25上,在转动块25上还开设有驱动槽29,驱动槽29内穿设有可取出且便于转动块25转动的驱动杆30,将驱动杆30置于驱动槽29内,在借力杆23和转动杆24的共同作用下,驱动转动块25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进而带动活塞杆17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进而驱动液压油的流动。

参照图2、图3和图4,在底座5上表面竖直开设有与高压通道8连通的溢流通道31,溢流通道31下端连接有直径小于溢流通道31直径的溢流竖直通道55,溢流竖直通道55下端连接有呈水平设置且与第二高压通道49连通的溢流水平通道66,在溢流通道31上端螺纹连接有封闭溢流通道31上端开口的溢流塞56,溢流塞56下端固定有呈竖直设置的溢流弹簧57,溢流弹簧57下端固定有溢流球58,溢流球58抵接于溢流竖直通道55的上端开口,防止液压油进入到溢流通道31内,在底座5内设置有使溢流通道31和泵体3内部连通的连通通道32,连通通道32包括开设在底座5内且呈水平设置的溢流过渡道59,溢流过渡道59与溢流通道31连通,在底座5上水平开设有溢流回道60,溢流回道60的端口位于泵体3内,在底座5内开设有连接溢流过渡道59和溢流回道60的连接通道43,当出油通道42内的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液压油推动溢流球58打开,使液压油流经溢流通道31、溢流过渡道59、连接通道43和溢流回道60回到泵体3,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安全隐患。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底座5上开设有泄油装置12,泄油装置12包括水平开设在底座5两侧壁且同轴的泄油通道34,泄油通道34包括泄油主道61和与泄油主道61同轴的泄油辅道62,泄油主道61的直接大于泄油辅道62且两泄油辅道62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泄油主道61之间的距离,在连接有泵体3的底座5的端面水平开设有垂直于泄油主道61且与泄油主道61连通的回油通道36,在底座5内水平开设有与泄油辅道62垂直连通的泄油过渡道63,在底座5内竖直开设有连通泄油过渡道63和第一水平通道51的回油连接道64。在泄油主道61上设置使泄油辅道62与回油通道36连通泄油开关37,泄油开关37包括螺纹连接在泄油主道61内的泄油杆38,泄油杆38一端位于底座5外且固定有便于泄油杆38转动的手柄39,另一端固定有与泄油通道34内壁抵紧且起密封作用的圆柱塞40,在泄油主道61内放置有可抵接在泄油辅道62端口且防止液压油从泄油辅道62回流到泄油主道61的抵接球65,转动泄油杆38使圆柱塞40朝着靠近泄油辅道62的方向运动,并使抵接球65抵紧在泄油辅道62的端口,防止液压油回流;反向转动泄油杆38,使圆柱塞40朝着远离泄油辅道62的方向运动,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推动抵接球65朝着远离泄油辅道62的方向运动,液压油流经泄油辅道62、泄油主道61,进入到回油通道36,并且回流到泵体3内。

参照图1和图2,在底座5上、进油通道7的端口固定有对液压油起过滤作用且为镍网制成的球形滤网41,对液压油进行初步过滤,防止内部通道堵塞,同时镍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质硬且有延展性,增大球形滤网41的实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汽车修理平台的液压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将驱动杆30置于驱动槽29内,驱动活塞杆17向上运动,活塞筒16内压强减小,带动第一开关球15向上运动,液压油进入到高压通道8内,驱动活塞杆17向下运动,第一开关球15堵塞过渡通道13端口,液压油推动第二开关球46向上运动,并顺着油管6进入到油缸2,转动手柄39,使圆柱塞40朝着相背的方向运动,抵接球65在液压油的作用下朝着远离泄油辅道62的方向运动,液压油流经泄油辅道62和泄油主道61,进入到回油通道36内,并顺着回油通道36回流到泵体3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