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

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

摘要

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涉及一种操作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终端、主服务器、节点服务器和服务平台,控制终端内侧设有数据采集模块和第一数据接收上传模块,且数据采集模块和第一数据接收上传模块均内嵌在控制终端内侧,控制终端通过以太网与主服务器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的定向转化模块、数据筛分模块和数据分类模块,配合节点服务器内定向转化模块及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的设置和主服务器内数据筛分模块及数据分类模块的设置,实现了科技成果信息的定向转化,从而可以把分类后的信息定向转化到对应的服务平台,方便了使用,增加了系统的适用范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23117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化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010984064.5

  • 发明设计人 聂鑫;

    申请日2020-09-18

  • 分类号G06F11/30(20060101);G06F11/34(20060101);G06F21/56(20130101);

  • 代理机构21205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志刚

  • 地址 110142 辽宁省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1号街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33:5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操作系统,具体为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

背景技术

技术服务系统一般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类型是针对特定人群的,为了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机制不完善和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开始不断出现,但是部分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在应用时,不能实现信息的定向转化,从而大大降低了服务平台的适用范围,使得服务平台使用起来不够方便,还有就是部分服务平台用服务器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服务器过载和中病毒的现象,且在重启过程中影响了服务平台的正常使用,最后就是不能很好的对用户的意见进行收集、反馈和评测,从而不便于根据需求对服务平台进行整改,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定向转化模块、数据筛分模块和数据分类模块,配合节点服务器在使用时,实现了科技成果信息的定向转化,从而可以把分类后的信息定向转化到对应的服务平台内,方便了系统使用,增加了系统适用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终端、主服务器、节点服务器和服务平台,所述控制终端内设有数据采集模块和第一数据接收上传模块,且数据采集模块和第一数据接收上传模块均内嵌在控制终端内,所述控制终端通过以太网与主服务器相连,所述主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节点服务器相连,所述节点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与服务平台相连;

所述控制终端内设有分析评测模块,且分析评测模块内嵌在控制终端内;

所述主服务器内设有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和第二数据接收上传模块,且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和第二数据接收上传模块均内嵌在主服务器内。

所述的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所述主服务器内设有安全监测模块,且安全监测模块内嵌在主服务器内。

所述的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所述节点服务器内设有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和定向转化模块,且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和定向转化模块均内嵌在节点服务器内。

所述的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所述节点服务器内设有建议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建议整理模块,且建议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建议整理模块均内嵌在节点服务器内。

所述的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所述服务平台由服务平台分支组成,且服务平台包括化学服务平台、物理服务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机电服务平台和其他服务平台。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定向转化模块、数据筛分模块和数据分类模块,这种设置配合节点服务器内定向转化模块及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的设置和主服务器内数据筛分模块及数据分类模块的设置,在使用系统时,实现了科技成果信息的定向转化,从而可以把分类后的信息定向转化到对应的服务平台内,方便了系统的使用,增加了系统的适用范围。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安全监测模块和节点服务器,这种设置配合主服务器内设置的安全监测模块和节点服务器与主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在数据上传接收机构对信息的传递下,可以对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查杀,还可以避免主服务器出现过载的现象,且在主服务器重启过程中,不会影响服务平台的正常使用。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分析评测模块,这种设置配合建议采集模块对用户建议的采集、信息处理模块对用户信息的处理和建议整理模块对处理后信息的整理,在建议信息完成整理后,可以对用户的建议进行分析和评测,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服务平台进行整改,便于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终端整体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服务器整体构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节点服务器整体构成示意图。

图中标号:1-控制终端、101-数据采集模块、102-第一数据接收上传模块、103-分析评测模块、2-主服务器、201-数据分析模块、202-安全监测模块、203-数据分类模块、204-第二数据接收上传模块、3-节点服务器、301-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302-建议采集模块、303-信息处理模块、304-建议整理模块、305-定向转化模块、4-服务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技术项目定向分类转化的服务系统,如图所示,包括控制终端1、主服务器2、节点服务器3和服务平台4,控制终端1内设有数据采集模块101和第一数据接收上传模块102,且数据采集模块101和第一数据接收上传模块102均内嵌在控制终端1内,控制终端1内设有分析评测模块103,且分析评测模块103内嵌在控制终端1内,这种设置便于对用户建议进行自动分析和评测,然后反馈给开发人员,从而便于不断完善服务平台,控制终端1通过以太网与主服务器2连接在一起,主服务器2内设有数据分析模块201、数据分类模块203和第二数据接收上传模块204,且数据分析模块201、数据分类模块203和第二数据接收上传模块204均内嵌在主服务器2内,这种设置便于筛分出有用的信息,然后对其进行自动分类,主服务器2内设有安全监测模块202,且安全监测模块202内嵌在主服务器2内,这种设置便于对筛分后的信息进行网上监控和病毒查杀,对服务器起到了防护的作用,营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主服务器2通过以太网与节点服务器3连接在一起,节点服务器3内设有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301和定向转化模块305,且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301和定向转化模块305均内嵌在节点服务器3内,这种设置可以把信息定向的转化到指定的服务平台内,从而大大增加了系统的适用范围,方便了系统的使用,节点服务器3内设有建议采集模块302、信息处理模块303和建议整理模块304,且建议采集模块302、信息处理模块303和建议整理模块304均内嵌在节点服务器3内,这种设置可以对用户的建议信息进行采集、统一处理和统一整理,方便了建议信息的分析和评测,节点服务器3通过以太网与服务平台4连接在一起,服务平台4由服务平台分支组成,且服务平台4包括化学服务平台、物理服务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机电服务平台和其他服务平台,这种设置使得系统可以适用不同领域的人群,增加了系统的适用范围。

系统工作时,系统内所有用电器均为外接电源,使用系统时控制终端1内的数据采集模块101会对服务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在第一数据接收上传模块102对信息的上传下,配合以太网,在第二数据接收上传模块204的接收下,信息接着经数据筛分模块201进行有用信息的筛分,然后经安全监测模块202进行信息的网上监控和病毒的查杀,接着信息经数据分类模块203进行分类,分类后的信息此时配合以太网会被第二数据接收上传模块204进行上传,节点服务器3内的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301此时会对信息进行接收,然后经定向转化模块305进行信息的转化,转化后的信息接着在以太网的配合下会通过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301被上传到服务平台4内指定的服务平台内,以此实现了对信息的定向转化,由于节点服务器3之间通过以太网互相连接,所以不会出现信息重复上传处理的现象,当用户通过服务平台4上传建议时,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301会对建议信息进行接收,建议采集模块302此时会对建议信息进行采集,信息处理模块303此时会对视频信息、图片信息和文字信息进行统一处理,然后经建议整理模块304进行整理,整理好后的建议接着通过第三数据接收上传模块301、第二数据接收上传模块204和第一数据接收上传模块102进行接收和上传,最后整理后的建议被上传到控制终端1内的分析评测模块103内,此时分析评测模块103会对建议信息进行评测和分析,然后反馈给开发人员,此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反馈继续对服务平台进行整改完善即可。

本发明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