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

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涉及医疗假体技术领域。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以及能够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的外壁均开设有与患者骨端连接的外螺纹;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端头连接,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端头连接;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杆连接。达到了使用效果好的技术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684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积水潭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176077.6

  • 发明设计人 陈山林;白帆;杨辰;

    申请日2020-10-28

  • 分类号A61F2/2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63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伟

  • 地址 100000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7: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假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保肢手术目前已成为恶性骨肿瘤的主流治疗方法;同时,严重创伤、感染等因素导致的结构性骨缺损也需要进行骨组织重建才能恢复肢体的功能。骨肿瘤理论上可发生在各个部位,而四肢短管骨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假体的设计和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目前的对假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膝、髋等的较大负重关节,并且这些大关节假体在临床中应用的较为广泛,而对于四肢短管骨的骨干部的假体很少有较深入的研究。

目前短管骨的骨干部假体研究和发展相对滞后,现有技术的短管骨的骨干的假体大多是采用骨水泥固定方式,但当采用骨水泥固定时,对假体置入的操作要求较高,一般要求“一次性精确”置入假体,并且在骨水泥完全固化之前必须维持假体和宿主骨相对固定,因为骨水泥一旦固化,假体很难再次进行调节,而若在骨水泥固化前反复调节假体的位置或未能维持假体和宿主骨相对固定的话,就会降低假体的稳定性,很容易造成假体早期松动、脱出、沉降等并发症的出现。而且,骨水泥固定的假体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假体失效后的二期翻修手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有些病例甚至需行多次手术才能解决问题,而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其假体翻修手术的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术后效果不佳、致残率较高。而且,在严重创伤和感染等原因造成的四肢短管骨干部骨缺损的病例中也常常需要骨干部假体进行骨组织重建,采用骨水泥固定方式的也同样弊端。

因此,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假体使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以及能够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

所述第一端头和所述第二端头的外壁均开设有与患者骨端连接的外螺纹;

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端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端头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端头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一阶梯光孔;

所述第一阶梯光孔贯通所述第一连接杆。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端头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一定位凸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定位孔的截面和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截面均呈多边形。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端头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对应的第二阶梯光孔;

所述第二阶梯光孔贯通所述第二连接杆。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端头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凸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定位孔的截面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截面均呈多边形。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卡头,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卡头适配的第二连接卡头。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连接杆上均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螺纹孔对应的第一沉头光孔;

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均设置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螺纹孔对应的第二沉头光孔。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两者的外侧壁与竖直面成0-10度夹角。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包括第一端头、第二端头以及能够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的外壁均开设有与患者骨端连接的外螺纹;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端头连接,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端头连接;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杆连接。

在具体使用时,医务人员先对患者骨端部进行修整,然后通外螺纹将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分别旋入患者的骨端部,然后医务人员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第一连接杆与第一端头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将第二连接杆与第二端头连接,最后医务人员通过第三连接件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在一起,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与患者的骨端牢固的在一起,减小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出现松动的几率,减少术后发生不良症状的几率,提高患者术后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中第一连接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中第二连接杆的示意图。

图标:

100-第一端头;110-第一螺纹孔;120-第一定位孔;

200-第二端头;210-第二螺纹孔;220-第二定位孔;

300-第一连接杆;310-第一阶梯光孔;320-第一定位凸起;330-第一连接卡头;340-第三螺纹孔;350-第四螺纹孔;

400-第二连接杆;410-第二阶梯光孔;420-第二定位凸起;430-第二连接卡头;440-第一沉头光孔;450-第二沉头光孔;

500-骨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包括第一端头100、第二端头200以及能够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杆300和第二连接杆400;第一端头100和第二端头200的外壁均开设有与患者骨端500连接的外螺纹;第一连接杆300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端头100连接,第二连接杆400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端头200连接;第一连接杆300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杆400连接。

在具体使用时,医务人员先对患者骨端500部进行修整,然后通外螺纹将第一端头100和第二端头200分别旋入患者的骨端500部,然后医务人员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第一连接杆300与第一端头100连接,通过第二连接件将第二连接杆400与第二端头200连接,最后医务人员通过第三连接件将第一连接杆300和第二连接杆400连接在一起,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与患者的骨端500牢固的在一起,减小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出现松动的几率,减少术后发生不良症状的几率,提高患者术后体验。

具体的,在将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植入患者体内前,医务人员先对患者骨端500进行修整,当患者骨端500修整完成后,第一端头100和第二端头200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医务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将第一端头100和第二端头200旋入到患者的骨端500,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保证第一端头100和第二端头200两者与患者骨端500的连接的稳固性,以使患者在术后正常生活中不会出现不良的术后症状,保证患者术后的生活水平。

具体的,当第一端头100和第二端头200固定在患者的骨端500处后,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第一连接杆300固定在第一端头100上,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将第二连接杆400固定在第二端头200上。

并且,第一连接杆300能够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杆400连接在一起,从而提高第一连接杆300和第二连接杆400的稳固性。

其中,第一端头100和第二端头200上涂覆有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有利于建立初始稳定性和促进骨长入。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端头100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0,第一连接杆300上开设有与第一螺纹孔110对应的第一阶梯光孔310;第一阶梯光孔310贯通第一连接杆300。

具体的,第一端头100远离患者骨端500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0,第一连接杆300上开设有第一阶梯光孔310,并且第一阶梯光孔310能够贯通第一连接杆300,并且第一阶梯光孔310的轴线与第一连接杆300的轴线重合,在连接第一端头100和第一连接杆300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将第一连接件投入到第一阶梯光内,然后医务人员通过工具将第连接件旋入到第一端头100的第一螺纹孔110内,从而将第一连接杆300与第一端头100牢牢的连接在一起。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连接件可以采用内六角螺栓,便于医务人员操作。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端头100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20,第一连接杆300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120对应的第一定位凸起320。

具体的,当第一连接杆300与第一端头100连接时,第一连接杆300端部的第一定位凸起320会插设到第一端头100上的第一定位孔120,通过第一定位凸起320和第一定位孔120的配合,能够避免第一连接杆300相对第一端头100两者相互移动,从而提高第一连接杆300与第一端头100两者的稳定性。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定位孔120的截面和第一定位凸起320的截面均呈多边形。

具体的,第一定位孔120可以设置成多边形,优选的,第一定位孔120的截面和第一定位凸起320的截面均可以设置成六边形或者八边形。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端头200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10,第二连接杆400上开设有与第二螺纹孔210对应的第二阶梯光孔410;第二阶梯光孔410贯通第二连接杆400。

具体的,第二端头200远离患者骨端500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10,第二连接杆400上开设有第二阶梯光孔410,并且第二阶梯光孔410能够贯通第二连接杆400,并且第二阶梯光孔410的轴线与第二连接杆400的轴线重合,在连接第二端头200和第二连接杆400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将第二连接件投入到第二阶梯光内,然后医务人员通过工具将第连接件旋入到第二端头200的第二螺纹孔210内,从而将第二连接杆400与第二端头200牢牢的连接在一起。

需要指出的是,第二连接件可以采用内六角螺栓,便于医务人员操作。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端头200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20,第二连接杆400上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孔220对应的第二定位凸起420。

具体的,当第二连接杆400与第二端头200连接时,第二连接杆400端部的第二定位凸起420会插设到第二端头200上的第二定位孔220,通过第二定位凸起420和第二定位孔220的配合,能够避免第二连接杆400相对第二端头200两者相互移动,从而提高第二连接杆400与第二端头200两者的稳定性。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二定位孔220的截面和第二定位凸起420的截面均呈多边形。

具体的,第二定位孔220可以设置成多边形,优选的,第二定位孔220的截面和第二定位凸起420的截面均可以设置成六边形或者八边形。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连接杆30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卡头330,第二连接杆400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卡头330适配的第二连接卡头430。

具体的,第一连接杆300上背离第一端头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卡头330,第二连接杆400上背离第二端头20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卡头430,第一连接卡头330能够与第二连接卡头430连接在一起。

其中,第一连接卡头330和第二连接卡头430结构一致且相互对称,以保证第一连接卡头330能够与第二连接卡头430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卡头330和第二连接卡头430结构两者均包括凸头和凹槽,且凸头位于端部,当第一连接卡头330和第二连接卡头430连接时,第一连接卡头330的凸头能够嵌入到第二连接卡头430的凹槽内,第二连接卡头430的凸头能够嵌入到第一连接卡头330的凹槽内。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连接杆300上均设置有第三螺纹孔340,第二连接杆400上设置有与第三螺纹孔340对应的第一沉头光孔440;第一连接杆300上均设置有第四螺纹孔350,第二连接杆400上设置有与第四螺纹孔350对应的第二沉头光孔450。

具体的,在连接第一连接杆300和第二连接杆400时,医务人员可以将第一连接杆300和第二连接杆400相互卡嵌在一起,然后在第一沉头光孔440和第二沉头光孔450内插入第三连接件,使第一沉头光孔440内的第三连接件与第三螺纹孔340连接,使第二沉头光孔450内的第三连接件与第四螺纹孔350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第三连接件可以采用沉头螺栓。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第一连接杆300和第二连接杆400两者的外侧壁与竖直面成0-10度夹角。

具体的,将第一连接杆300和第二连接杆400两者的外侧壁设置成具有斜度,且第一连接杆300和第二连接杆400两者的外侧壁与竖直面的夹角为5度。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满足掌骨弯曲角度。

还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短管骨干骨缺损的人工假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杆300的杆体部分的轴线与第一定位凸起320的轴线相交,且两者之间的夹角在0-10度之间,第二连接杆400的杆体部分的轴线与第二定位凸起420的轴线相交,且两者之间的夹角在0-10度之间,即,第一连接杆300的轴线与第一端头100的轴线相交,第二连接杆400的轴线与第二端头200的轴线相交,以使植入的假体能够贴合患者原有掌骨的曲度,从而覆盖掌骨曲度不同的患者,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