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

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勺形状的接骨板本体、四根向远侧延伸的触手状的固定杆、连接在固定杆上的固定环孔及穿设在固定环孔中的塑形套筒。本发明触手状固定杆的纵向设计,完全避免了以往桡骨远端内固定中横向结构对伸肌腱的阻碍和磨损;固定环孔之间以及固定环孔与接骨板本体之间通过单根触手状固定杆的连接设计,不但塑形变得十分便利,使得本发明触手形接骨板与桡骨背侧面贴附好,而且可以让固定环孔尽量避开主要伸肌腱的位置;同时通过塑形可以扩展本发明的固定方位及范围,能够固定累及桡骨茎突及桡骨远端外侧面的骨折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1683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泰州市人民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011030073.7

  • 发明设计人 陆奇峰;

    申请日2020-09-27

  • 分类号A61B17/8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04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曹坤

  • 地址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太湖路36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9:26:0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放置在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

背景技术

桡骨远端骨折是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其中大多数为骨折端向背侧移位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对于移位明显或粉碎性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往往需要在桡骨远端背侧对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但是桡骨远端背侧Lister结节、背伸肌腱以及腱鞘组织使得传统接骨板在桡骨背侧的安置造成了困难,内固定不能贴附骨面。并且传统接骨板在桡骨远端背侧骨面突起以及传统接骨板远端的横向结构都会对纵向走行的伸肌腱造成阻碍和磨损,造成患者术后活动疼痛不适甚至会造成伸肌腱断裂。同时在传统接骨板中,螺钉固定孔与接骨板为一体化设计,这造成了锁定螺钉必须按特定方向置入,使得锁定螺钉不能从最佳的固定位置和方向置入。这些都影响了传统接骨板手术固定效果,也增加了患者术后痛苦不适,往往需要二次取出内固定,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治疗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可任意调整固定螺钉方向和位置,且贴合骨折部位,避免阻碍伸肌腱活动的桡骨远端背侧锁定接骨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包括安设在桡骨远端背侧、靠近尺骨远端处的勺形状的接骨板本体及与之固定连接的四根固定杆。

进一步的,在靠近所述尺骨远端处的一根固定杆的远端连接有一个固定环孔,在远离所述尺骨远端处的其他三根固定杆的远端及中部分别连接有一个固定环孔;

在所述各固定环孔的内部各分别安设有一个可拆卸的圆柱体状的塑形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骨板本体包括与四根固定杆相连接的头部及头部下端的体部,在所述体部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三个位置均等的圆形状的锁定螺钉孔,在所述锁定螺钉孔的上方、所述接骨板本体的头部上开设有一个加长滑动加压孔。

进一步的,所述四根固定杆与接骨板本体的头部固定连接,且呈触手状向外发散分布;在所述四根固定杆上均开设有圆滑的边缘一;

在所述勺形状的接骨板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圆滑的边缘二;

在所述各固定环孔的外壁上开设有圆滑的边缘三。

进一步的,在所述塑形套筒的外壁上、与固定环孔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螺旋纹,在所述固定环孔的内壁上、与所述塑形套筒连接处安设有与螺旋纹相适配的锁定螺纹孔;

所述塑形套筒的外壁直径小于所述固定环孔的内壁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触手状固定杆的纵向设计,完全避免了以往桡骨远端(5)内固定中横向结构对伸肌腱的阻碍和磨损;固定环孔(3)之间以及固定环孔(3)与接骨板本体(1)之间通过单根触手状的固定杆(2)的连接设计,不但塑形变得十分便利,使得本发明触手形接骨板与桡骨背侧面贴附好,而且可以让固定环孔(3)尽量避开主要伸肌腱的位置;同时通过塑形可以扩展本发明的固定方位及范围,能够固定累及桡骨茎突(51)及桡骨远端(5)外侧面的骨折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未安装塑形套筒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中塑形套筒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的使用塑形套筒塑形安置于桡骨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的固定于桡骨背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接骨板本体,11是头部,111是加长滑动加压孔,12是体部,121是锁定螺钉孔,13是圆滑的边缘二;

2是固定杆,21是圆滑的边缘一;

3是固定环孔,31是圆滑的边缘三,32是锁定螺纹孔;

4是塑形套筒;

5是桡骨远端,51是桡骨茎突,52是下尺桡关节;

6是尺骨远端,7是腕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通常安置在人体受伤的腕关节处,所述的腕关节是比较复杂的关节,通常情况下,包括桡骨、尺骨及腕骨(7);

如图所述;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包括安设在桡骨远端(5)背侧(靠近尺骨远端(6)处)的勺形状的接骨板本体(1)及与之固定连接的四根固定杆(2)。

进一步的,在靠近所述尺骨远端(6)处的一根固定杆(2)的远端连接有一个固定环孔(3),在远离所述尺骨远端(6)处的其他三根靠近的固定杆(2)的远端及中部通过固定杆(2)各分别连接有一个固定环孔(3);

在所述各固定环孔(3)的内部各分别安设有一个可拆卸的圆柱体状的塑形套筒(4)。

具体的,所述勺形状的接骨板本体(1)通过四根固定杆(2)分别与1~2个固定环孔(3)相连接;所述的固定杆(2)与一至两个固定环孔(3)相连接,所述固定环孔(3)的位置设置于固定杆(2)的远端和中端;

所述的四根固定杆(2)均为独立设计,通过塑形固定杆(2)和固定环孔(3)可以极大地扩展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固定范围,不但可以固定桡骨茎突(51)及桡骨远端(5)外侧面的骨块,而且同时还可以固定涉及桡骨及尺骨连接处的下尺桡骨关节(52)处的骨折块;

安装在所述四根固定杆(2)上的固定环孔(3),通过塑形可以大范围地调整固定位置及固定角度,从而实现万向固定的效果,根据术中的需要骨折固定位置上置入最佳角度的螺钉,从而获得最佳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骨板本体(1)包括与四根固定杆(2)相连接的头部(11)及头部(11)下端的体部(12),在所述体部(12)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三个位置均等的圆形状的锁定螺钉孔(121),在所述锁定螺钉孔(121)的上方、所述接骨板本体(1)的头部(11)上开设有一个加长滑动加压孔(111)。

进一步的,所述四根固定杆(2)与接骨板本体(1)的头部(11)固定连接,且呈触手状向外发散分布;在所述四根固定杆(2)上均开设有圆滑的边缘一(21);

在所述勺形状的接骨板本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圆滑的边缘二(13);

在所述各固定环孔(3)的外壁上开设有圆滑的边缘三(31);

具体的,每一个固定杆(2)以其连接的固定环孔(3)均设计为独立的纵行结构,其与背伸肌腱走行相方向相同,且具有圆滑的边缘(21,31),这都减少了对背伸肌腱的阻碍;更重要的是通过扭转塑形套筒可对每一个固定杆(2)及其相连接的固定环孔(3)的位置进行控制,使每一个固定杆(2)及固定环孔(3)贴附桡骨远端(5)的骨面且避开肌腱及腱鞘,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背伸肌腱的阻碍。

进一步的,在所述塑形套筒(4)的外壁上、与固定环孔(3)连接的一端开设有螺旋纹,在所述固定环孔(3)的内壁上、与所述塑形套筒(4)连接处安设有与螺旋纹相适配的锁定螺纹孔(32);所述的锁定螺纹孔(32)用于锁定螺钉固定;所述的塑形套筒(4)的远端为螺纹设计,其与固定环孔(3)的锁定螺纹孔(32)相匹配,塑形套筒(4)可以拧入固定环孔(3)中的锁定螺纹孔(32)中,从而与固定环孔(3)相连接;

所述塑形套筒(4)与固定环孔(3)相连接后,可通过扭转塑形杆从而对固定杆(2)和固定环孔(3)的位置及方向进行塑形控制;

所述塑形套筒(4)与固定环孔(3)相连接后,通过扭转塑形套筒(4)从而方便对固定杆(2)和固定环孔(3)的位置进行控制,使固定杆(2)及固定环孔(3)贴附桡骨远端(5)的骨面且避开肌腱及腱鞘,从而减少对背伸肌腱的阻碍;

所述塑形套筒(4)还可作为钻套,引导钻头的打入。

所述塑形套筒(4)的外壁直径小于所述固定环孔(3)的内壁直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于:所述的桡骨远端背侧触手形接骨板为一种放置在桡骨远端(5)背侧的接骨板,涉及治疗桡骨远端(5)骨折治疗的内固定装置;所述桡骨远端(5)背侧触手形接骨板包括勺形状的接骨板本体(1),其边缘光滑,其勺状的头部有四根向远侧延伸的触手状固定杆(2);每一根触手状的固定杆(2)都包含一至两个边缘光滑的固定环孔(3),用于锁定螺钉的固定;每一个固定环孔(3)都与塑形套筒(4)相匹配,用于调整触手状固定杆及固定环孔(3)的位置及方向,使得固定杆(2)与固定环孔(3)与桡骨远端(5)的骨面相贴附,同时避开了背侧的伸肌腱的位置,最大限度减少对背侧伸肌腱的阻碍及干扰。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