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

一种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

摘要

一种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其包括主体、厚度块、套筒和盖部;本发明通过套筒的内径限制冰片的直径,在底板上放置厚度块,然后将盖部压在厚度块上,盖部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即为冰片的厚度。设计了两半式的套筒结构,在取出冰片时可从冰片左右两侧将套筒移除,保证了冰片的柱状表面的完整性。通过在底板上表面涂憎水涂层的方法,使得冰片下表面能完整地从底板上脱下。通过在盖部中埋入电热丝的方式,在脱去冰片时对电热丝加热,产生的热量使得冰片上表面稍微融化,从而可保证冰片的上表面完整地与盖部脱开。此外,本装置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法、成本低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71679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民航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0505093.1

  • 发明设计人 诸葛晶昌;孟然;吴军;王阳;

    申请日2018-05-2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庞学欣

  • 地址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津北公路289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57: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17

    授权

    授权

  • 2018-11-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5C1/24 申请日:201805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0-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民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除冰问题是影响冬季民航安全运行的重要安全问题之一。目前对飞机的残冰检测主要是利用红外多光谱检测技术。此技术能够检测飞机表面的残冰厚度。在其开发和优化阶段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设备、算法等方面进行检验和校准。目前,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冰片在厚度上难以精确控制,且由于所需冰片厚度较薄,在取出冰片时容易损坏,造成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包括主体、厚度块、套筒和盖部;其中主体包括压杆、立柱、螺母和底板,立柱的上下端均设有外螺纹;底板水平设置,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用于固定两根立柱下端的螺孔,中部表面上凹陷形成有一个定位槽;压杆水平设置,两侧和中部分别形成有一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两根立柱的上端分别贯穿压杆上位于两侧的两个通孔后利用螺母固定;厚度块是由三根杆构成的星形结构,底面中心处设有一个向下突出且能够插入在底板上定位槽内的定位点;套筒包括两个子套筒、至少一个套箍和两条密封条;其中子套筒为半圆管状弧形板,两个子套筒对应拼装后形成圆管状,每片子套筒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周向定位槽,每条定位槽上套有一个套箍,并且两个子套筒的拼接处分别安装有一条密封条;套筒放置在位于厚度块外侧的底板表面,上端由压杆压紧;盖部包括转杆、盖子上部、盖子下部和电热丝;其中盖子上部由盖体和下端固定在盖体顶面中部的垂直杆构成,盖体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顶面上形成有两个用于贯穿电热丝两端的开孔和固定电热丝外端的接线柱;垂直杆的上部形成有一个径向孔;转杆插入在径向孔内;盖子下部的开口朝上,内部底面上形成有用于放置电热丝的螺旋状定位槽,内圆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并且盖子下部的圆周壁两侧边缘部位分别形成有一个上下贯通的注水孔,盖子上部和盖子下部之间通过内外螺纹旋紧;盖子上部、电热丝和盖子下部组合后放置在套筒内部,垂直杆从下向上穿过压杆中部的通孔,转杆位于套筒外部。

所述的盖子上部和盖子下部之间还设有密封环。

所述的套箍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

所述的厚度块为多个,分别具有不同的厚度。

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通过套筒的内径限制冰片的直径,在底板上放置厚度块,然后将盖部压在厚度块上,盖部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空间即为冰片的厚度。设计了两半式的套筒结构,在取出冰片时可从冰片左右两侧将套筒移除,保证了冰片的柱状表面的完整性。通过在底板上表面涂憎水涂层的方法,使得冰片下表面能完整地从底板上脱下。通过在盖部中埋入电热丝的方式,在脱去冰片时对电热丝加热,产生的热量使得冰片上表面稍微融化,从而可保证冰片的上表面完整地与盖部脱开。此外,本装置还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法、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中主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中厚度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中套筒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中盖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包括主体、厚度块5、套筒和盖部;其中主体包括压杆1、立柱2、螺母3和底板4,立柱2的上下端均设有外螺纹;底板4水平设置,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用于固定两根立柱2下端的螺孔,中部表面上凹陷形成有一个定位槽6;压杆1水平设置,两侧和中部分别形成有一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两根立柱2的上端分别贯穿压杆1上位于两侧的两个通孔后利用螺母3固定;厚度块5是由三根杆构成的星形结构,底面中心处设有一个向下突出且能够插入在底板4上定位槽6内的定位点;套筒包括两个子套筒7、至少一个套箍8和两条密封条9;其中子套筒7为半圆管状弧形板,两个子套筒7对应拼装后形成圆管状,每片子套筒7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条周向定位槽,每条定位槽上套有一个套箍8,并且两个子套筒7的拼接处分别安装有一条密封条9;套筒放置在位于厚度块5外侧的底板4表面,上端由压杆1压紧;盖部包括转杆10、盖子上部11、盖子下部12和电热丝13;其中盖子上部11由盖体15和下端固定在盖体15顶面中部的垂直杆16构成,盖体15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顶面上形成有两个用于贯穿电热丝13两端的开孔和固定电热丝13外端的接线柱20;垂直杆16的上部形成有一个径向孔17;转杆10插入在径向孔17内;盖子下部12的开口朝上,内部底面上形成有用于放置电热丝13的螺旋状定位槽,内圆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并且盖子下部12的圆周壁两侧边缘部位分别形成有一个上下贯通的注水孔21,盖子上部11和盖子下部12之间通过内外螺纹旋紧;盖子上部11、电热丝13和盖子下部12组合后放置在套筒内部,垂直杆16从下向上穿过压杆1中部的通孔,转杆10位于套筒外部。

所述的盖子上部11和盖子下部12之间还设有密封环14,以保证其内部的密封性。

所述的套箍8通过螺栓18和螺母19紧固,以将两个子套筒7紧密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厚度块5为多个,分别具有不同的厚度,比如0.5mm、1mm、2mm、5mm、6mm、7mm、8mm、9mm、10mm等。

现将本发明提供的能够制造实验用飞机残冰的机械装置使用方法阐述如下:

1、首先在底板4的上表面涂覆一层憎水涂层,然后将图1中两根立柱2的下端分别与底板4两侧的两个螺孔螺纹连接;

2、将图3中的套筒组装好,其中将两条密封条9安装在两个子套筒7的对接处,将套箍8套在子套筒7外圆周面上的定位槽内,并通过螺栓18和螺母19紧固;

3、根据实验需要选取图2所示的具有合适厚度的厚度块5,然后通过厚度块5底面中心处的定位点与底板4上定位槽6的配合将厚度块5固定在底板4上;

4、将上述组合好的套筒放在位于厚度块5外侧的底板4上表面上;

5、将图4中的电热丝13放入盖子下部12的螺旋状定位槽内,然后将电热丝13两端分别从盖子上部11的两个开孔中向上引出并固定在接线柱20上,之后将盖子上部11和盖子下部12之间通过内外螺纹旋紧,同时在两者之间加入密封环14以确保密封;

6、将图4中盖子上部11的垂直杆15插入图1中压杆1中部的通孔中,同时将压杆1两端的通孔分别对准两根立柱2的上端插入,并通过螺母3将立柱2紧固,以确保套筒的下端与底板4上表面紧密贴合;

7、将图4中的转杆10插入盖子上部11上垂直杆16的径向孔17中,利用转杆10旋转盖部使其下表面与厚度块5贴合;

8、通过图4中盖子下部12边缘处的任一注水孔21向本装置内注水,当水从另一注水孔21中溢出时说明注水完全;

9、将本装置放入冷冻设备,完成水结冰而在盖子下部12与底板4上表面间形成冰片的过程;

10、冷冻完成后,将本装置从冷冻设备中取出;

11、先松开螺母3,然后松开螺栓18和螺母19,取下套箍8;

12、从两侧分离开子套筒7,完成冰片侧面的脱开;

13、由于底板4上表面的憎水涂层的作用,冰片下表面的粘结力小于其上表面的粘结力,因此移除盖部时,冰片下表面能够很迅速与底板4上表面脱开,此时冰片粘结在盖子下部12上;

14、将接线柱20通电,加热电热丝13,冰片上表面受热后将与盖子下部12脱开,这时就可以取出冰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