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机构

用于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机构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重轮安装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机构。包括:机架台,夹具,机架台上对称设置相对配合的夹具,机架台由支撑架、调节架和驱动装置构成,支撑架的工作端设置有调节架,调节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安装机构采用支撑架和调节架分体式结构,这样不但便于安装和拆卸,而且可以根据具体的负重轮结构采用不同的夹具,大大提高了安装机构的适用范围,支撑架上设置的连接头既可以通过外置的助力机械手安装操作,又可以安装在不同的外接驱动设备上。采用滑道进给与气缸动力夹持的方式,使安装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平稳,夹持距离可进行有效调控,避免出现安装时抖动,晃动,夹持不紧导致的松动和安装出现错位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6391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燕山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0710775.6

  • 发明设计人 刘喜平;杨育林;黄汝南;

    申请日2018-07-0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阳

  • 地址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43: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05

    授权

    授权

  • 2018-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2D55/15 申请日:201807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10-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重轮安装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履带战车是目前军备和演习常用的一种武装设备,履带战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地形环境和车轮的使用情况对车轮(负重轮)进行安装或者更换,由于履带战车的负重轮重量大,体积大,无法通过人工和简单的设备进行安装和更换,目前所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助力机械手或者大型的吊装设备进行安装,但助力机械手的抓手结构单一,只能针对特殊的负重轮进行安装,适用范围小,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大范围,大规模的集中安装和更换,大型的吊装设备对场地和条件要求比较高,同时需要人工协同工作,无法达到履带战车更换的要求和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机构,包括:机架台,夹具,所述机架台上对称设置相对配合的夹具,所述机架台由支撑架、调节架和驱动装置构成,所述支撑架的工作端设置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架由横向承载支承板、纵向承载固定板和调节座构成,横向承载支承板的一端与纵向承载固定板的中部连接,横向承载支承板的另一端对称设置耳板;所述调节架由轨道梁、导轨和驱动支座构成,所述轨道梁的中部两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铰链轴与耳板连接,所述轨道梁的下端面设置有双导轨,所述双导轨内侧中部设置有驱动支座;所述驱动装置由气缸和同步齿轮构成,所述气缸内置于驱动支座,所述同步齿轮设置在驱动支座的下端面;所述夹具由进给滑座和进给夹手构成,所述进给滑座上部设置有与双导轨配合连接的滑块,所述进给滑座的进给面设置有与同步齿轮配合连接的齿条,所述进给滑座的下端面设置有进给夹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架主体为T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横向承载支承板上并排设置有限位螺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纵向承载固定板的安装面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连接头、显示屏和摄像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耳板上设置有轴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支座主体为U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进给滑座的进给面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手由卡爪臂和卡爪构成,所述卡爪臂的上端面与进给滑座下端面连接,所述卡爪臂的内侧进给面底端设置有条型卡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的安装机构采用支撑架和调节架分体式结构,这样不但便于安装和拆卸,而且可以根据具体的负重轮结构采用不同的夹具,大大提高了安装机构的适用范围,支撑架上设置的连接头既可以通过外置的助力机械手安装操作,又可以安装在不同的外接驱动设备上。

本发明中的安装机构采用滑道进给与气缸动力夹持的方式,使安装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平稳,夹持距离可进行有效调控,避免出现安装时抖动,晃动,夹持不紧导致的松动和安装出现错位和对位不准确的问题。

本发明中的安装机构装有的显示屏和摄像头可实现安装过程全程监控,实时显示安装位置和安装效果,并对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错位,偏移进行及时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B-B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安装机构夹持状态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调节架,3、驱动装置,4、横向承载支承板,5、纵向承载固定板,6、耳板,7、轨道梁,8、双轨道,9、驱动支座,10、连接板,11、铰链轴,12、气缸, 13、同步齿轮,14、进给滑座,15、进给夹手,16、滑块,17、齿条,18、限位螺钉,19、连接头,20、显示屏,21、摄像头,22、卡爪臂,24、卡爪,25、负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以下提供本发明的实施实例,这些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阐述,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机构,由与外置助力机械手连接的机架台和用于安装夹持负重轮的夹具构成,机架台上对称装有对向进给相互配合的夹具,机架台由支撑架1、调节架2和驱动装置3三部分构成,所述支撑架1的工作端装有调节架2,调节架2 上装有驱动装置3;支撑架1主体呈T型结构,支撑架1由横向承载支承板4、纵向承载固定板5和耳板6构成,横向承载支承板4的一端与纵向承载固定板5的中部连接,横向承载支承板4的另一端对称装有耳板6;耳板6上开设有轴孔,横向承载支承板4上并排装有限位螺钉18,限位螺钉18可对轨道梁7做限位处理,保证轨道梁7相对于横向承载支承板4 摆动±4°左右,纵向承载固定板5的安装面上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连接头19、显示屏20 和摄像头21,连接头19用于将安装机构外接到助力机械手上,摄像头21和显示屏20可实时探测传动轴和观察负重轮轮廓,

调节架2由轨道梁7、双导轨8和驱动支座9构成,所述轨道梁7的中部两侧设置有连接板 10,所述连接板10通过铰链轴11与耳板6连接,所述轨道梁7的下端面设置有双导轨8,所述双导轨8内侧中部设置有驱动支座9;所述驱动支座9主体为U型结构。所述驱动装置 3由气缸12和同步齿轮13构成,所述气缸12内置于驱动支座9,所述气缸12的活塞杆与进给滑座14的进给面连接。所述同步齿轮13设置在驱动支座9的下端面;所述夹具由进给滑座14和进给夹手15构成,所述进给滑座14上部设置有与双导轨8配合连接的滑块16,所述进给滑座14的进给面设置有与同步齿轮13配合连接的齿条17,所述进给滑座14的下端面设置有进给夹手15,所述进给夹手15由卡爪臂23和卡爪24构成,所述卡爪臂23的上端面与进给滑座14下端面连接,所述卡爪臂23的内侧进给面底端设置有条型卡爪24。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安装机构通过支撑架1上装有的连接头19与助力机械手配套使用的,即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机构通过连接头19端部的螺纹固定在助力机械手前端。

工作时,首先启动配套使用的气动系统给气缸12充气,驱动气缸12的活塞杆向外伸出推动位于一侧的进给滑座14运动,进给滑座14带动固联的所有构件(进给夹手15)一同向右移动,进给滑座14带动齿条17驱动同步齿轮13旋转,同步齿轮13的旋转通过齿条 17驱动另一侧进给滑座14带动固联的所有构件(进给夹手15)一同向左移动;

安装时,当气缸12活塞杆外伸到规定的极限位置后运动停止,调整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机构到待安装的履带战车负重轮上方,下移安装机构并反向启动气缸12,驱动气缸12的活塞杆向内伸出拉动位于一侧的进给滑座14回位运动,进给滑座14带动固联的所有构件(进给夹手15)一同向左移动,进给滑座14带动齿条17驱动同步齿轮13旋转,同步齿轮13的旋转通过齿条17驱动另一侧进给滑座14带动固联的所有构件(进给夹手15)一同向右移动,通过相对进给夹紧履带战车负重轮,人工推动安装机构连同履带战车负重轮作平移和转动使履带战车负重轮的安装中央孔靠近车体传动轴,此时纵向承载固定板5上装有的高清摄像头21透过履带战车负重轮的安装中央孔探测到车体传动轴,在显示屏20上可清晰的看到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中央孔和车体传动轴的轮廓,微调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机构位置,当履带战车负重轮安装中央孔和车体传动轴的轮廓接近重合时,将履带战车负重轮前推使其安装中央孔套在车体传动轴上,车体传动轴与地面有初始倾角,而在前推过程中轨道梁7相对于横向承载支承板4的±40摆角刚好满足要求,待履带战车负重轮前推到位后,安装、拧紧连接螺母,安装过程结束。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装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