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检测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内抗生素药类含量的系统

检测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内抗生素药类含量的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内抗生素药类含量的系统,包括:检测箱,其通过立架立于待测品旁,检测箱内设置有第一空腔;反应室,其安装在第一空腔底壁上,在反应室底部连通有伸出检测箱外的排液管,排液管内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排液管的第一阀门;采样机构,其包括采样器以及驱动器,驱动器安装在检测箱上;检测机构,其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壁上且位于反应室上方,以检测待测品内抗生素浓度;以及控制机构,检测机构、驱动器以及第一阀门均电连接至控制机构。检测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内抗生素药类含量的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反应小室内待测样品不能及时更新而导致对实时待测样品的检测结果误差大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83756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810168407.3

  • 发明设计人 严峰;王永强;郭孝伟;李丽;

    申请日2018-02-2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蒲艳紫

  • 地址 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6:31: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35/10 专利号:ZL2018101684073 申请日:20180228 授权公告日:202001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20-01-14

    授权

    授权

  • 2018-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5/10 申请日:201802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8-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生素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内抗生素药类含量的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510941874.1的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的抗生素残留的实时监控系统,通过设置智能检测球、中央控制系统、客户接收端,使显色液和待测样品充分混合后液体流至检测口;检测口检测显色液和待测样品是否发生变色反应,若发生变色反应,则判断待测样品中抗生素的种类以及浓度,产生污染指令信号,传输给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存储检测结果,以供检测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和处理,并且将检测结果传输给客户接收端,使客户接收端对待测样品中抗生素的种类以及浓度进行显示。该监控系统虽然一定成都上实现了全智能的识别抗生素种类、浓度以及实时监控,但是该监控系统仍然存在的缺点为:

虽然通过将该取样口伸入至待测样品中,通过待测样品自身流体的流动性进入到反应小室内,但是如果长期将取样口置入在待测样品内,而待测样品是养殖过程放出的水,其会常常发生变化,在长期变化过程中由于取样口内壁会阻碍原有的待测样品流走,因此极有可能长期反应小室内检测的是之前的待测样品,进而导致无法检测到实时的待测样品,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甚至导致产生不正确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提供一种检测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内抗生素药类含量的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反应小室内待测样品不能及时更新而导致对实时待测样品的检测结果误差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内抗生素药类含量的系统,包括:

检测箱,其通过立架立于待测品旁,检测箱内设置有第一空腔;

反应室,其安装在第一空腔底壁上,在反应室底部连通有伸出检测箱外的排液管,排液管内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排液管的第一阀门;

采样机构,其包括采样器以及驱动器,驱动器安装在检测箱上,采样器位于反应室旁,在驱动器驱动下采样器能伸出检测箱将待测品采集到反应室内;

检测机构,其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壁上且位于反应室上方,以检测待测品内抗生素浓度;以及

控制机构,检测机构、驱动器以及第一阀门均电连接至控制机构。

优选的是,驱动器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挤压柱、第二挤压柱、圆锥台、第一阻挡块、第一弹簧、第一滑块、第一滑轨、第二阻挡块、第二气缸以及推板,第一气缸安装在检测箱顶面上,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至第一空腔内且固定至第一挤压柱一端,第一挤压柱另一端固定至圆锥台大端,圆锥台小端固定至第二挤压柱一端,第一挤压柱的直径与圆锥台大端端面直径相等,第二挤压柱的直径与圆锥台小端直径相等;在第一空腔内壁上安装有位于竖直方向上的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安装有能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连接至第一弹簧一端,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空腔底壁上,第一挤压柱穿过且固定有第一阻挡块;在检测箱上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至第一空腔内且固定至一推板,当第二气缸处于回缩状态时推板不限制安装板移动;当第二气缸处于伸长状态时推板能限制安装板;在第二挤压柱底端固定有第二阻挡块,第二阻挡块不能转过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

采集器包括:夹持组件、胶帽、吸管、第一卡紧组件以及第二卡紧组件,吸管位于竖直方向上且能伸出检测箱将待测品采集到反应室内,吸管顶端连通有胶帽;

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第一挤压臂、第二挤压臂、第一旋转环、第二旋转环、中心柱、扭簧以及安装板,第一夹持臂以及第一挤压臂均固定在第一旋转环上,第一挤压臂向背离第一夹持臂的方向延伸,第二夹持臂以及第二挤压臂均固定在第二旋转环上,第二挤压臂向背离第二夹持臂的方向延伸;第一旋转环以及第二旋转环均供中心柱穿过,中心柱固定至一安装板上,安装板供吸管穿过且安装板与吸管固定,在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安装有靠近中心柱的扭簧,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之间用于挤入第一挤压柱、第二挤压柱或圆锥台,胶帽位于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第一阻挡块位于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上方,第一阻挡块不能越过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

第一卡紧组件包括:第一卡销、第一连接块、第三弹簧以及固定板,在第一挤压柱上开设有第一卡孔,在第一挤压柱旁设置有一能伸入至第一卡孔内的第一卡销,第一卡销穿过一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板上,第一卡销能相对固定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卡销背离第一挤压柱一端固定有固定板,第一卡销穿过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固定至固定板,第三弹簧另一端固定至固定板,第二阻挡块与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紧贴时在第三弹簧弹力下能保持第一卡销伸入至第一卡孔内;

第二卡紧组件包括:第二卡销、第二连接块、第四弹簧、移动杆以及导向筒,导向筒一端与第一空腔顶部固定,导向筒另一端供移动杆一端穿入,移动杆另一端固定至安装板,在导向筒导向下移动杆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导向筒内伸入有一第二卡销,第二卡销位于导向筒外的端部固定至一第二连接块,第二卡销穿过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一端固定至第二连接块,第四弹簧另一端固定至导向筒,在移动杆上开设有第二卡孔,当吸管伸入至待测品内时在第四弹簧弹力下能保持第二卡销卡入在第二卡孔内;

当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之间为第二挤压柱时,在扭簧弹力下能保持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释放胶帽;当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之间为第一挤压柱时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夹紧胶帽;且当第一卡销伸入至第一卡孔内时第一弹簧弹力不足以将第一卡销弹出第一卡孔,当第二卡销卡入在第二卡孔内时第一弹簧弹力不足以将第二卡销弹出第二卡孔。

优选的是,采样机构还包括:转移组件,转移组件包括:转移漏斗、软管、安装块、第二滑块以及第二滑轨,转移漏斗设置在第一空腔内,转移漏斗所在位置高于反应室所在位置,转移漏斗位于反应室与吸管之间,转移漏斗底部连通至软管一端,软管另一端连通至反应室,转移漏斗安装在安装块上,安装块安装在一第二滑块上,第二滑块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滑轨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至第一空腔内固定至第二滑块上,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通过带动件固定至推板上,在第二气缸推动下转移漏斗能位于吸管正下方,亦能不阻碍吸管下移。

优选的是,检测机构包括微控制器、分析芯片以及传感器,传感器的感应头伸入至反应室内,微控制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至分析芯片,分析芯片连接至传感器输入端,传感器输出端连接至微控制器。

优选的是,控制机构包括:总控制器、重量传感器以及第二阀门,分析控制器连接至总控制器,反应器下方仅由重量传感器支撑,排液管穿过检测箱,在软管上安装有用于开闭软管的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均由总控制器控制,重量传感器以及传感器均电连接至总控制器。

优选的是,驱动器还包括第二气缸以及推板,在检测箱上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至第一空腔内且固定至一推板,当第二气缸处于回缩状态时推板不限制安装板移动;当第二气缸处于伸长状态时推板能限制安装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反应室底部的排液管以及第一阀门,实现了每次检测后的待测品全部被放出,避免了因有上一次待测品残留而影响下一次待测品的测量,提高了测量精度。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检测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内抗生素药类含量的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检测箱1、反应室2、排液管21、第一阀门22、驱动器32、检测机构4、第一气缸311、第一挤压柱312、第二挤压柱313、圆锥台314、第一阻挡块315、第一弹簧316、第一滑块317、第一滑轨318、第二阻挡块319、第二气缸310、推板300、夹持组件321、胶帽322、吸管323、第一卡紧组件324、第二卡紧组件325、第一夹持臂51、第二挤压臂54、第一旋转环55、第二旋转环56、中心柱57、扭簧58、安装板59、第一卡销61、第一连接块62、第三弹簧63、固定板64、第二卡销71、第二连接块72、第四弹簧73、移动杆74、导向筒75、转移组件33、转移漏斗331、软管332、安装块333、第二滑块334、第二滑轨335、重量传感器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测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排放内抗生素药类含量的系统,包括:

检测箱1,其通过立架立于待测品旁,检测箱1内设置有第一空腔;

反应室2,其安装在第一空腔底壁上,在反应室2底部连通有伸出检测箱1外的排液管21,排液管21内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排液管21的第一阀门22;

采样机构,其包括采样器以及驱动器32,驱动器32安装在检测箱1上,采样器位于反应室2旁,在驱动器32驱动下采样器能伸出检测箱1将待测品采集到反应室2内;

检测机构4,其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壁上且位于反应室2上方,以检测待测品内抗生素浓度;以及

控制机构(图中未示),检测机构4、驱动器32以及第一阀门均电连接至控制机构。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驱动器32以及采样器,以实现在伸入待测品过程中保持胶帽322处于压缩状态、当吸管323伸入至待测品后能释放胶帽322、当吸取待测品后升高吸管323时能保持释放胶帽322的状态且在升高吸管323后能够挤出胶帽322内的待测品,驱动器32包括:第一气缸311、第一挤压柱312、第二挤压柱313、圆锥台314、第一阻挡块315、第一弹簧316、第一滑块317、第一滑轨318、第二阻挡块319、第二气缸310以及推板300,第一气缸311安装在检测箱1顶面上,第一气缸311的活塞杆伸入至第一空腔内且固定至第一挤压柱312一端,第一挤压柱312另一端固定至圆锥台314大端,圆锥台314小端固定至第二挤压柱313一端,第一挤压柱312的直径与圆锥台314大端端面直径相等,第二挤压柱313的直径与圆锥台314小端直径相等;在第一空腔内壁上安装有位于竖直方向上的第一滑轨318,第一滑轨318上安装有能滑动的第一滑块317,第一滑块317连接至第一弹簧316一端,第一弹簧316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空腔底壁上,第一挤压柱312穿过且固定有第一阻挡块315;在检测箱1上安装有第二气缸310,第二气缸310的活塞杆伸入至第一空腔内且固定至一推板300,当第二气缸310处于回缩状态时推板300不限制安装板59移动;当第二气缸310处于伸长状态时推板300能限制安装板59;在第二挤压柱313底端固定有第二阻挡块319,第二阻挡块319不能转过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

采集器包括:夹持组件321、胶帽322、吸管323、第一卡紧组件324以及第二卡紧组件325,吸管323位于竖直方向上且能伸出检测箱1将待测品采集到反应室2内,吸管323顶端连通有胶帽322;

夹持组件321包括:第一夹持臂51、第二夹持臂、第一挤压臂、第二挤压臂54、第一旋转环55、第二旋转环56、中心柱57、扭簧58以及安装板59,第一夹持臂51以及第一挤压臂均固定在第一旋转环55上,第一挤压臂向背离第一夹持臂51的方向延伸,第二夹持臂以及第二挤压臂54均固定在第二旋转环56上,第二挤压臂54向背离第二夹持臂的方向延伸;第一旋转环55以及第二旋转环56均供中心柱57穿过,中心柱57固定至一安装板59上,安装板59供吸管323穿过且安装板59与吸管323固定,在第一夹持臂51与第二夹持臂之间安装有靠近中心柱57的扭簧58,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之间用于挤入第一挤压柱312、第二挤压柱313或圆锥台314,胶帽322位于第一夹持臂51与第二夹持臂之间,第一阻挡块315位于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上方,第一阻挡块315不能越过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

第一卡紧组件324包括:第一卡销61、第一连接块62、第三弹簧63以及固定板64,在第一挤压柱312上开设有第一卡孔,在第一挤压柱312旁设置有一能伸入至第一卡孔内的第一卡销61,第一卡销61穿过一固定板64,固定板64固定在安装板59上,第一卡销61能相对固定板6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一卡销61背离第一挤压柱312一端固定有固定板64,第一卡销61穿过有第三弹簧63,第三弹簧63一端固定至固定板64,第三弹簧63另一端固定至固定板64,第二阻挡块319与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紧贴时在第三弹簧63弹力下能保持第一卡销61伸入至第一卡孔内;

第二卡紧组件325包括:第二卡销71、第二连接块72、第四弹簧73、移动杆74以及导向筒75,导向筒75一端与第一空腔顶部固定,导向筒75另一端供移动杆74一端穿入,移动杆74另一端固定至安装板59,在导向筒75导向下移动杆74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导向筒75内伸入有一第二卡销71,第二卡销71位于导向筒75外的端部固定至一第二连接块72,第二卡销71穿过有第四弹簧73,第四弹簧73一端固定至第二连接块72,第四弹簧73另一端固定至导向筒75,在移动杆74上开设有第二卡孔,当吸管323伸入至待测品内时在第四弹簧73弹力下能保持第二卡销71卡入在第二卡孔内;

当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之间为第二挤压柱313时,在扭簧58弹力下能保持第一夹持臂51与第二夹持臂释放胶帽322;当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之间为第一挤压柱312时第一夹持臂51与第二夹持臂夹紧胶帽322;且当第一卡销61伸入至第一卡孔内时第一弹簧316弹力不足以将第一卡销61弹出第一卡孔,当第二卡销71卡入在第二卡孔内时第一弹簧316弹力不足以将第二卡销71弹出第二卡孔。

为了实现采集后的待测品转移,同时实现与驱动器32共用第二气缸310,减少驱动设备的使用,采样机构还包括:转移组件33,转移组件33包括:转移漏斗331、软管332、安装块333、第二滑块334以及第二滑轨335,转移漏斗331设置在第一空腔内,转移漏斗331所在位置高于反应室2所在位置,转移漏斗331位于反应室2与吸管323之间,转移漏斗331底部连通至软管332一端,软管332另一端连通至反应室2,转移漏斗331安装在安装块333上,安装块333安装在一第二滑块334上,第二滑块334能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滑轨335上,第二气缸310的活塞杆伸入至第一空腔内固定至第二滑块334上,第二气缸310的活塞杆通过带动件固定至推板300上,在第二气缸310推动下转移漏斗331能位于吸管323正下方,亦能不阻碍吸管323下移。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检测机构4,检测机构4包括微控制器、分析芯片以及传感器,传感器的感应头伸入至反应室2内,微控制器的第一输入/输出端连接至分析芯片,分析芯片连接至传感器输入端,传感器输出端连接至微控制器。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总控制器、重量传感器90以及第二阀门,分析控制器连接至总控制器,反应器下方仅由重量传感器90支撑,排液管穿过检测箱1,在软管332上安装有用于开闭软管332的第二阀门,第一气缸311、第二气缸310、第一阀门以及第二阀门均由总控制器控制,重量传感器90以及传感器均电连接至总控制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气缸311缩回,第二阻挡块319从下方与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紧贴,第二挤压柱313位于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之间,胶帽322处于膨胀状态,第一卡销61伸入至第一卡孔内,第一弹簧316处于仅支撑第一滑块317、夹持组件321、胶帽322以及吸管323的状态,第一弹簧316被压缩程度不大,此时吸管323缩入至检测箱1内且吸管323处于最高的状态,避免在运输等过程中损坏吸管323,此时第一气缸311能够推动推板300位于安装板59下方同时能推动转移漏斗331位于吸管323正下方。

采样时,第一气缸311伸长,首先,第二气缸310保持处于伸长状态,此时推板300能阻碍安装板59下移,推板300的作用是对安装板59产生承载力,避免在第一卡销61与第一卡孔脱离时第一弹簧316的弹力不足以承载安装板59不能移动,为后续第一卡销61与第一卡孔脱离提供条件;然后,控制第一阻挡块315以及第二阻挡块319相对第一挤压臂以及第二挤压臂54移动,第二挤压柱313、圆锥台314以及第一挤压柱312依次经过第一挤压臂和第二挤压臂54,圆锥台314起到的是第二挤压柱313与第一挤压柱312之间的跨度作用,避免因跨度过大后第二挤压柱313以及第一挤压柱312与第一挤压臂和第二挤压臂54之间摩擦过大而损坏,由于第一挤压柱312的直径大于第二挤压柱313的直径,随着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之间变为第一挤压柱312,使得第一夹持臂51和第二夹持臂相互靠近,夹紧胶帽322,使得胶帽322内气体被排除,与此同时,因第一挤压柱312与第一卡销61的相对位移,再加上,安装板59有推板300强硬的支撑,强迫第三弹簧63发生弹性形变,第一卡销61与第一卡孔脱离,最终第一阻挡块315与中心柱57顶端接触,使得因第一阻挡块315对第一挤压臂和第二挤压臂54的压力作用采样器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此时第一卡销61与第一挤压柱312的相对位移不会再发生改变,此时第一弹簧316处于被压缩状态,安装板59有向上移动的趋势,但是由于第一阻挡块315的阻挡作用使得第一卡销61与第一挤压柱312的相对位移不会再发生改变,此时第一气缸311停止运作,保持此状态;再后,第二气缸310回缩,使得推板300偏离安装板59,同时转移漏斗331偏离吸管323,避免推板300以及转移漏斗331阻碍整个采集器的运动;再后,第一气缸311继续伸长,慢慢开始下压整个夹持组件321、胶帽322以及吸管323,使得吸管323下移,此时由于第一挤压柱312始终位于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之间,能始终保持第一夹持臂51与第二夹持臂始终夹紧胶帽322,最终吸管323被压入至待测品内,吸管323下移过程中,移动杆74与导向筒75发生相对位移,当吸管323插入至待测品内时第二卡销71与第二卡孔也对准,在第四弹簧73的弹力下能保持第二卡销71插入至第二卡孔内,此时第一弹簧316虽然被压缩到最小长度,但是第一弹簧316的弹力仍然不足以在第二卡销71的限位作用下使得移动杆74与导向筒75发生相对位移,第四弹簧73的弹力足够;再后,第一气缸311回缩,开始时,第二阻挡块319没有与第一挤压臂和第二挤压臂54相互接触,使得采样器没有足够大的动力,由于第二卡销71的限位作用而导致第一挤压柱312、圆锥台314以及第二挤压柱313与第一挤压臂和第二挤压臂54发生相对位移,最终第一挤压臂与第二挤压臂54之间为第二挤压柱313且第二阻挡块319与第一挤压臂和第二挤压臂54接触,第一卡销61也伸入至第一卡孔内,由于第一弹簧316的弹力不足以使得第一挤压柱312与第一卡销61发生相对位移,因此为后续上升过程中能够保持第二挤压柱313位于第一挤压臂和第二挤压臂54之间提供准备,与此同时,在扭簧58的弹力下保持第一夹持臂51和第二夹持臂释放胶帽322,由于胶帽322突然体积变大,使得胶帽322内产生负压,吸入待测品,此时第一气缸3115秒内停止运行,以待胶帽322内吸取足够的待测品;再后,继续使得第一气缸311回缩,此时第一气缸311通过第二阻挡块319使得采集器有强大上升的动力,而不仅是第一弹簧316为其提供的动力,此时,移动杆74被迫与导向筒75发生相对位移,移动杆74将第二卡销71挤出第二卡孔,第二卡销71与第二卡孔脱离,移动杆74上升,此过程中在第一卡销61与第一卡孔的作用下保持第二挤压柱313位于第一挤压臂和第二挤压臂54之间,以保持第一夹持臂51和第二夹持臂在扭簧58作用下保持释放胶帽322的状态,避免胶帽322内待测品在还未需要挤出时被挤出,最终上升至初始位置;再后,启动第二气缸310将转移漏斗331推动至吸管323正下方,同时推板300位于安装板59下方;再后,启动第一气缸311伸长,使得第一挤压柱312相对第一卡销61下移,第一挤压柱312挤压第一挤压臂和第二挤压臂54相互分离、第一夹持臂51与第二夹持臂相互靠近,第一夹持臂51与第二夹持臂挤压胶帽322,使得胶帽322内待测品滴入至转移漏斗331中,转移漏斗331中的待测品通过胶管进入到反应室2内(此过程中第一阀门处于闭合状态),重量传感器90检测反应室2与待测品的总重量,最终达到设定值时,关闭第二阀门,重量传感器90保证每次检测时反应室2内的待测品量一样,避免待测品量的变化给测量结果带来变化;再后,启动检测机构4,检测机构4内传感器通过反应检测到待测品内抗生素的含量,并传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将检测结果传送至总控制器,得到检测结果;最后,总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打开、第二阀门打开,使得此次待测品全部排除检测箱1外,以避免影响下一次检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