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箱涵顶板与箱涵底板之间打设有钢管桩,闸箱两侧内设有翼板和千斤顶,翼板上镶嵌有气囊,闸箱沿钢管桩下放至箱涵顶板与箱涵底板之间,闸箱内的千斤顶顶出两侧翼板,两侧翼板的气囊充气涨开后,使闸箱与箱涵内壁紧密贴合,闸箱内浇筑水下混凝土。通过打设钢管桩作为临时封堵结构的“靠山”,可在箱涵正常运营状态下进行施工;采取带液压系统的闸箱,辅以气囊,可实现闸箱与箱涵结构的紧密贴合,极大的确保了封堵效果。该方法较常水下封堵工艺,受运营水压、流速影响小,在确保封堵效果的同时极大降低了施工风险,可在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工况中推广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9750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711011852.0

  • 发明设计人 王涛;滕海渤;江杰;李耀良;熊菲;

    申请日2017-10-25

  • 分类号E02D29/045(20060101);

  • 代理机构31001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吴宝根;王晶

  •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民星路23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5:10: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10

    授权

    授权

  • 2018-05-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29/045 申请日:201710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5-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常规大断面取排水箱涵临时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大断面取排水箱涵的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更新,旧有地下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因运营需要,或原路由范围城市建设需要,需对局部箱涵进行废除并与新施箱涵进行接通,进而引发在维持原箱涵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进行临时封堵割接改排的问题。

常规大断面取排水箱涵临时封堵采取潜水员水下作业方式,施工过程受运营水头、运营流速影响大,潜水员水下作业施工风险高,且封堵效果差。因此,有必要在降低潜水员水下作业施工风险,提高封堵效果方面,研究新的封堵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进行临时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用于解决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常规潜水员水下作业施工风险高,封堵效果差的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结构,包括箱涵顶板、箱涵底板、闸箱,所述箱涵顶板与箱涵底板之间打设有钢管桩,作为封堵结构在运营水流作用下保持稳定的“靠山”,同时兼做封堵结构的安装导向,所述闸箱两侧内设有翼板和千斤顶,翼板上镶嵌有气囊,所述闸箱沿钢管桩下放至箱涵顶板与箱涵底板之间,闸箱内的千斤顶顶出两侧翼板,两侧翼板的气囊充气涨开后,使闸箱与箱涵内壁紧密贴合闸箱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形成临时封堵结构。

所述千斤顶为液压油缸千斤顶,液压油缸千斤顶与闸箱内的液压系统连接。

一种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1)在临时封堵处进行箱涵顶板开槽、箱涵底板开洞;

2)在箱涵底板开洞处,打设钢管桩,以钢管桩的“靠山”作用,确保临时封堵结构在运营水流冲击力下的稳定;

3)利用抗运营水流冲击力钢管桩的导向,下放闸箱,到位后通过闸箱内的千斤顶将两侧翼板顶出,而后对镶嵌在两侧翼板的气囊充气,使得闸箱与箱涵内壁紧密贴合;

4)闸箱内浇筑水下混凝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较类似工况常规潜水员水下作业临时封堵:

1、临时封堵过程机械化作业程度高,受水头压力、流速影响小,可在箱涵正常运营状态下施工;

2、施工过程潜水员配合工作量小,极大降低了潜水员水下作业风险;

3、带液压机构断面可扩充至与箱涵内截面尺寸相当的闸箱,辅以气囊极大提高了封堵效果。

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取排水箱涵在高水头、高流速运营工况下,常规潜水员水业作业风险高且封堵效果差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结构,包括箱涵顶板1、箱涵底板2、钢管桩3、闸箱4、千斤顶5、翼板6、气囊7。

箱涵顶板1与箱涵底板2之间打设有钢管桩3,作为封堵结构在运营水流作用下保持稳定的“靠山”,同时兼做封堵结构的安装导向,闸箱4两侧内设有翼板6和千斤顶5,翼板6上镶嵌有气囊7,闸箱4沿钢管桩3下放至箱涵顶板1与箱涵底板2之间,闸箱4内的千斤顶5顶出两侧翼板6,两侧翼板6的气囊7充气涨开后,闸箱4内浇筑水下混凝土形成临时封堵结构。

一种大断面取排水箱涵在运营状态下临时封堵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大断面箱涵,运营状态下常规潜水员水下封堵效果差、施工风险较高的工况,其步骤为:

(1)在临时封堵处进行箱涵顶板1开槽、箱涵底板2开洞;

(2)在箱涵底板2开洞处,打设抗运营水流冲击力的钢管桩3,作为封堵结构在运营水流作用下保持稳定的“靠山”,同时兼做封堵结构的安装导向;

(3)利用抗运营水流冲击力钢管桩3的导向,下放闸箱4,到位后通过闸箱内的千斤顶5将两侧翼板6顶出,而后对镶嵌在两侧翼板6的气囊7充气;

(4)闸箱4内浇筑水下混凝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