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带长臂的汽车转向节弯曲模具

带长臂的汽车转向节弯曲模具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转向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长臂的汽车转向节弯曲模具,包括下模板、中模板、上模板和液压传动系统,所述中模板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导套、下导套,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伸入所述上导套的上导柱,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伸入所述下导套的下导柱,所述中模板下方设置有上凹模,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穿过所述中模板的弯曲模,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用于拉起中模板的拉杆,所述拉杆通过拉杆套与所述上模板滑动连接,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下凹模,本发明结构科学,解决了加工转向节时,弯曲零件较长,弯曲的行程较大,使得上模板相对中模板移动的距离较大,难以保证模具对齐的问题。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06

    授权

    授权

  • 2018-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D37/12 申请日:201709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2-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节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长臂的汽车转向节弯曲模具。

背景技术

转向节是汽车的主要零件之一,通过多个零件将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有效地连接起来,起着转向和承载的双重任务,是汽车底盘重要的安全件。转向节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同时需要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现有的转向节一般包括杆部、耳部、盘部,其中耳部包括长耳和短耳,对于部分转向节,其设置有弯臂,需要通过弯曲模具进行压弯,如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2015104032824,专利名称为“带转向节臂的整体式转向节锻造工艺”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在锻造过程中对弯臂压弯。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带长臂的转向节难以进行弯曲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长臂的汽车转向节弯曲模具,其解决了弯曲零件较长,弯曲的行程较大,使得上模板相对中模板移动的距离较大,难以保证模具对齐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长臂的汽车转向节弯曲模具,其包括下模板、中模板、上模板和液压传动系统,所述中模板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导套、下导套,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伸入所述上导套的上导柱,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伸入所述下导套的下导柱,所述中模板下方设置有上凹模,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穿过所述中模板的弯曲模,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用于拉起中模板的拉杆,所述拉杆通过拉杆套与所述上模板滑动连接,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下凹模。

优选的,所述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油缸、低压油泵、单向阀、高压溢流阀、截止阀、第一油箱、第二油箱、第三油箱,所述油缸设置于所述中模板的上侧,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与所述油缸对应的活塞杆,所述第一油箱依次通过低压油泵、单向阀连通至油缸,所述油缸通过高压溢流阀连通至所述第二油箱,第三油箱通过截止阀与所述油缸连通。

优选的,所述油缸为四个,分布于所述中模板的四角。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与中模板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弯曲模下行行程的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上导柱、下导柱分别通过限位螺栓与所述上模板、下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凹模内设置有避开转向臂弯曲路径的模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带长臂的汽车转向节弯曲模具,其包括下模板、中模板、上模板和液压传动系统,所述中模板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导套、下导套,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伸入所述上导套的上导柱,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伸入所述下导套的下导柱,所述中模板下方设置有上凹模,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穿过所述中模板的弯曲模,所述上模板设置有用于拉起中模板的拉杆,所述拉杆通过拉杆套与所述上模板滑动连接,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下凹模,本发明结构科学,解决了加工转向节时,弯曲零件较长,弯曲的行程较大,使得上模板相对中模板移动的距离较大,难以保证模具对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带长臂的汽车转向节弯曲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带长臂的汽车转向节弯曲模具的液压传动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1——下模板 2——中模板

21——上导套22——下导套

23——上导柱24——下导柱

3——上模板 4——液压传动系统

41——油缸42——低压油泵

43——单向阀44——高压溢流阀

45——截止阀46——第一油箱

47——第二油箱48——活塞杆

5——上凹模 6——弯曲模

7——拉杆 8——拉杆套

9——下凹模 10——限位块

49——第三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带长臂的汽车转向节弯曲模具,包括下模板1、中模板2、上模板3和液压传动系统4,所述中模板2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导套21、下导套22,所述上模板3设置有伸入所述上导套21的上导柱23,所述下模板1设置有伸入所述下导套22的下导柱24,所述中模板2下方设置有上凹模5,所述上模板3设置有穿过所述中模板2的弯曲模6,所述上模板3设置有用于拉起中模板2的拉杆7,所述拉杆7通过拉杆套8与所述上模板3滑动连接,所述下模板1设置有下凹模9。本发明结构科学,将导向装置设计为上模板3和下模板1同时对中模板2导向,提高了导柱与导套的刚度,既避免了导柱和导套的长度过长容易产生弯曲的问题,又能确保模具的运动精度,有利于提高带臂转向节锻件的几何形状及尺寸精度。本发明将整体压紧校正与弯臂弯曲成形复合成一道工序完成,不仅可提高锻件质量,还可提高生产效率50﹪以上;

所述液压传动系统4包括油缸41、低压油泵42、单向阀43、高压溢流阀44、截止阀45、第一油箱46、第二油箱47、第三油箱49,所述油缸41设置于所述中模板2的上侧,所述上模板3设置有与所述油缸41对应的活塞杆48,所述第一油箱46依次通过低压油泵42、单向阀43连通至油缸41,所述油缸41通过高压溢流阀44连通至所述第二油箱47,第三油箱49通过截止阀45与所述油缸41连通。液压系统采用了低压油泵供油、高压溢流阀产生高压油液的工作原理,可确保整个弯曲成形过程中,锻件被稳定地压紧,这种液压传动系统相对于高压传动系统,不仅可以大幅节约能耗,还可明显节省系统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油缸41为四个,分布于所述中模板2的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板3与中模板2之间设置有限制所述弯曲模6下行行程的限位块10,防止弯曲模6下行形成过大,损伤产品。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柱23、下导柱24分别通过限位螺栓与所述上模板3、下模板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凹模9内设置有避开转向臂弯曲路径的模腔。

本发明使用时,将下模板1和上模板3分别固定在6300kN四立柱油压机的工作台上面和滑块的下面。工作时,开动油压机将滑块与上模板3提升到上限位置,此时,四个活塞杆48与弯曲模6也处在上限位置,上、下凹模处于张开状态,将已切边并处于较高温度的转向节放入下凹模9的模膛中。

按下操作按钮使滑块带动固定在其上的零部件一起向下行程,当上凹模5与下凹模9相接触时,固定在中模板2上面的四个油缸41停止向下移动,而固定在上模板3上面的四个活塞杆48和弯曲模6继续下行,所产生的油压压力使上凹模5一直将锻件压紧,弯曲模6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使转向节的前臂弯曲成形。

弯曲成形结束后,滑块向上行程,首先弯曲模6、四个活塞杆48及四个拉杆7向上移动,然后带动中模板2、四个油缸41及上凹模5向上移动到上限位置,此时,上凹模5与下凹模9张开,顶杆向上移动将锻件从下凹模9的模膛中顶出,即可将锻件拿出,至此,一个工作循环结束。

当专用模具装置处于初始状态及张开状态时,四个油缸41的下腔充满油液,当上、下凹模闭合时,四个油缸41处于停滞状态,四个活塞杆48随上模板3继续下行时,下腔内的油压急剧上升,压力油通过高压溢流阀44排至第二油箱47,其压力的大小可通过高压溢流阀44调节;回程时四个活塞杆48及上模板3向上移动,而中模板2、四个油缸41等由于自重处于下悬位置,此时,随着油缸41下腔容积的迅速增大,第一油箱46通过低压油泵42供出的压力油迅速将下腔充满。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