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涉及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及其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紫草科植物意大利牛舌草(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6410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石河子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582000.6

  • 发明设计人 王琪;戴沩;候玉珍;

    申请日2016-07-22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8320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北四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4:27: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07

    授权

    授权

  • 2018-1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207/273 申请日:201607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8-01-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从维药牛舌草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补体系统的过度激活会引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重大疾病。抗补体药物研究多年来一直是世界药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然而目前对此类疾病尚缺乏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因此临床上急需高效、低毒、专一的新型补体抑制剂。从天然产物中研究开发补体抑制剂是近年来一个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其具有成本低、毒性低等特点。国内外学者已从包括海洋生物等在内的多种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大量具有补体系统抑制作用的单体化合物,为抗补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维药牛舌草为紫草科植物意大利牛舌草(Anchusa> Retz.)的干燥全草。味微甘酸。具有生湿生热,调节异常黑胆质,生湿补脑,祛寒补心,爽心悦志,润燥消炎,止咳平喘的功效。现有技术对维药牛舌草的药理研究仅集中在抗氧化和抗菌等方面,化学成分研究发现了一些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和木质素类化合物。

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具有补体抑制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具有抗补体活性的物质,具体涉及从维药牛舌草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上述维药牛舌草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所述的抗补体活性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以下化学结构:

本发明所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取干燥的意大利牛舌草全草,粉碎,用95%乙醇室温冷浸5次,合并提取液并浓缩至无醇味,浸膏加水稀释,依次以等体积石油醚(60-90℃)、乙酸乙酷、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萃取液并浓缩至干,即得正丁醇萃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以氯仿-甲醇(氯仿, 50:1, 30:1, 15:1, 9:1, 7:1, 5:1, 3:1, 2:1, 1:1,甲醇)梯度洗脱,得9个流份(Fr.1-9),其中流份Fr.2再经MCI柱色谱(甲醇-水为洗脱剂, 10:90, 30:70, 50:50,70:30, 90:10)和正相柱色谱[氯仿-甲醇(10:1)]分离得到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为5-羟基吡咯烷-2-酮。

本发明中,

5-羟基吡咯烷-2-酮为白色无定形粉末;1H-NMR>

13C-NMR>

本发明上述的化合物通过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体外抗补体活性试验测定,结果表明上述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对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均有抑制作用(如表1所示)。

表1. 化合物对补体系统经典和旁路途径的抑制作用(Mean±SD,n=3)

化合物化合物名称CH50>(µg/ml)AP50>(µg/ml)15-羟基吡咯烷-2-酮83±1277±10阳性对照肝素钠82±1072±7

其中,CH50是对经典途径50%抑制溶血所需供试品的浓度;AP50是对旁路途径50%抑制溶血所需供试品的浓度。

本发明的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可制备抗补体药物。

本发明的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可进一步制备治疗与补体相关疾病的药物;所述的与补体相关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

本发明应用现代药理筛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补体活性评价研究,从维药牛舌草(Anchusa> Retz.)干燥全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并证实其对补体系统经典和旁路途径有活性。

附图说明:图1. 维药牛舌草乙醇提物正丁醇萃取部位中生物碱类化合物5-羟基吡咯烷-2-酮的提取分离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生物碱类化合物

取干燥的意大利牛舌草全草16.5 kg,粉碎,用95%乙醇室温冷浸3次,合并提取液并浓缩至无醇味,得总浸膏1 kg,浸膏加水(1000 mL)混悬,依次以等体积石油醚(60-90℃)、乙酸乙酷、正丁醇萃取3次,分别得到萃取物54 g,160 g和385 g。正丁醇萃取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依次以氯仿-甲醇(氯仿, 50:1, 30:1, 15:1, 9:1, 7:1, 5:1, 3:1, 2:1, 1:1,甲醇)梯度洗脱,得9个流份(Fr.1-9),其中流份Fr.2(4 g)经MCI柱色谱(甲醇-水为洗脱剂,10:90, 30:70, 50:50, 70:30, 90:10)和正相柱色谱[氯仿-甲醇(10:1)]分离得到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5 mg),鉴定为5-羟基吡咯烷-2-酮。

实施例2 体外抗补体经典途径试验

取补体(豚鼠血清)0.1ml,加入巴比妥缓冲液(BBS)配制成1:5的溶液,用BBS对倍稀释成1:10、1:20、1:40、1:80、1:160、1:320和1:640的溶液;取1:1000溶血素、各浓度补体及2%羊红细胞(SRBC)各0.1ml溶于0.3mlBBS中,混匀,37℃水浴30min后放入低温高速离心机,在5000rpm、4℃条件下离心10min,分别取每管上清0.2ml于96孔板,在405nm测定其吸光度,实验同时设置全溶血组(0.1m l2%SRBC溶于0.5ml三蒸水),以三蒸水溶血管的吸光度作为全溶血标准,计算溶血率,以补体稀释度为X轴,各稀释浓度补体造成的溶血百分率为Y轴作图,选择达到相似高溶血率的最低补体浓度作为确保体系能正常溶血所需的临界补体浓度,取临界浓度的补体与供试品混匀,于37℃预水浴10min后,加入适量BBS、溶血素和2%SRBC。将每管37℃水浴30min后放入低温高速离心机,5000rpm、4℃条件下离心10min后分别取每管上清0.2ml于96孔板,405nm下测定吸光度,实验同时设置供试品对照组、补体组和全溶血组,将供试品吸光度值扣除相应供试品对照组吸光度值后计算溶血率,以供试品浓度作为X轴,溶血抑制率作为Y轴作图,计算50%抑制溶血所需供试品的浓度(CH50;体外抗补体经典途径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体外抗补体旁路途径试验

取补体(人血清)0.2ml,加入AP稀释液(巴比妥缓冲液,pH 7.4,含5 m Mg2+,8>50);体外抗补体旁路途径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本发明中实验采用的试剂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可市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