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梯棱羊肚菌秋种冬收栽培方法

一种梯棱羊肚菌秋种冬收栽培方法

摘要

一种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秋种冬收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播种时间、栽培种制作、搭第一层遮阳棚、整地、播种、布置滴管、补充营养基质、覆盖保湿材料、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及管理、搭第二层保温棚和幼菇管护等步骤。该技术进一步规范了梯棱羊肚菌栽培方法标准、实现了第一茬菇原基分化量达600~1000个/平方米,幼蕾成菇率10~13%;并将其第一茬菇的采收周期缩短至60~100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4097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710908747.0

  • 发明设计人 赵琪;杨祝良;

    申请日2017-09-29

  • 分类号A01G1/04(20060101);

  • 代理机构53108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旃习涵

  • 地址 650201 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55: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19

    授权

    授权

  • 2017-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4 申请日:201709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2-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田间管理方法,包括栽培模式及田间管理。

背景技术

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 M.Kuo et al.),商品名为羊肚菌或尖顶羊肚菌。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为我国目前羊肚菌属真菌中最主要的可栽培物种之一,野生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重庆及美国等地。

上世纪末至今,我国西南诸省对羊肚菌进行大面积的人工种植和产业化开发(申请号CN200610010962.0;申请号CN200810058482.0;申请号CN200910060399.1;申请号CN201010148565.6;申请号CN201010287662.3;申请号CN201310113092.X;申请号CN201310129134.9;申请号CN201310152370.2;申请号CN201210339140.2;申请号CN201310115468.0;申请号CN201310597665.0;申请号CN201310549990.X;申请号CN201310088180.9;申请号201510532171.3;申请号201610657674.8;申请号201610753358.0;申请号201610508072.6;申请号201611076375.1;申请号201611068481.5;申请号201610420085.8;申请号201610873957.6;申请号201610934171.0;申请号201610615618.8;申请号201610346275.X;申请号201610852559.6;申请号201610344030.3;申请号201611011067.0;申请号201610707713.0;申请号201710102760.7;申请号201710259118.X;申请号201710451268.0;申请号201710425869.4;申请号201710079586.9;申请号201710079586.9)。目前,我国梯棱羊肚菌的主要栽培方法为“冬种春收”,即每年冬天播种,次年春天采收。梯棱羊肚菌采用“秋种冬收”的栽培方法尚未见相关报道。

为此,本发明人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多年来对羊肚菌属的资源调查、驯化栽培研究、全球羊肚菌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赵琪等,2009,Du et al.2012a,b,2014,2016a,b),提出本发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梯棱羊肚菌秋种冬收栽培方法,突破了梯棱羊肚菌单季栽培模式,进一步规范了梯棱羊肚菌栽培方法标准、减少了梯棱羊肚菌种植对自然环境条件的依赖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棱羊肚菌秋种冬收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确定播种时间、栽培种制作、搭第一层遮阳棚、整地、播种、布置滴管、补充营养基质、覆盖保湿材料、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及管理、搭第二层保温棚和幼菇管护等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梯棱羊肚菌秋种冬收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播种时间、栽培种制作、搭第一层遮阳棚、整地、播种、布置滴管、补充营养基质、覆盖保湿材料、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及管理、搭第二层保温棚和幼菇管护步骤。

所述的确定播种时间步骤是在南方地区海拔500~2600m的土壤,9~10月播种。

所述的栽培种制作步骤是取含有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且原基数量多、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的梯棱羊肚菌原种,采用常规羊肚菌栽培种生产方法制成梯棱羊肚菌栽培种。

所述的搭第一层遮阳棚步骤是用常规钢架大棚建造方法,在一亩平地上依据风向搭建高2.8~3.5m,长80m,宽8m的钢架结构,并在钢架顶部覆盖六针加密遮阳网,四周加盖防虫网或低密度遮阳网,制成抗风雪效果优良,通风、透气性好的栽培凉棚。

所述的整地步骤是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保水性强、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每亩施磷酸二氢胺10~20kg、腐殖质100~500kg和钾肥5~10kg;并用石灰粉按厢面宽0.5~0.8m,厢面间距0.2~0.3m标示出畦和走道的位置,并用人工或挖沟机将厢面间挖为30~40㎝深在畦面开2~3条V型播种沟,沟深5~10cm。

所述的播种和布置滴灌管带步骤是:每亩将150~300kg栽培种粉碎后均匀撒在播种沟内,用土覆盖3~7cm;常规播种后,将普通滴灌管带及时覆盖在播种沟的土壤上面,并用滴灌管带将土壤滴至沟中有水均匀溢出。

所述的补充营养基质步骤是每亩添加高压或常压灭菌后的培养基质600~1000kg,所述培养基质为:麦粒39~59%,木屑10~15%,稻壳或农作物秸秆20~30%,腐殖土10~15%,轻质碳酸钙1%,酸碱度自然。

所述的覆盖保湿材料步骤是覆盖松针、农作物秸秆、黑色或白色地膜。

所述菌丝培养步骤是控制土壤湿度50~60%,土壤温度15~20℃,棚内温度10~25℃,空气湿度60~80%。

所述的原基诱导及管理步骤是:播种60~70天后,除去营养包,并用滴灌管带按流量0.5~2kg/h˙m2连续进行10~25h进行原基诱导,共1~3次,每次间隔3~7天;同时给予棚内充足的氧气,控制土壤温度8~15℃,棚内温度15~20℃,空气湿度80~90%,光照强度100~200LX。

所述的搭第二层保温棚步骤是用常规小拱棚建造方法,顺着厢面搭建高0.5~0.8m,宽0.6~0.8m,长度不限的竹片或塑料支架拱棚,并用白色保温薄膜覆盖四周。

所述的幼菇管护步骤是:白天开启第一层棚背阳面通风口,并依据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开启或关闭第二层小拱棚两侧膜,保持棚内土壤温度4~13℃,土壤湿度60~65%、空气湿度80~95%、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700ppm,光照强度400~5000LX,控制第二层小拱棚内温度不超过22℃,直至第一茬菇采收结束。

所述的钾肥为分析用磷酸二氢钾、氯化钾和硫酸钾。

本发明可概括地表述如下:

1.播种时间:优选南方地区海拔500~2600m的土壤,9~10月播种。

2.栽培种制作:优选取含有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且原基数量多、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的梯棱羊肚菌原种,采用常规羊肚菌栽培种生产方法制成梯棱羊肚菌栽培种。

3.搭第一层遮阳棚:优选采用常规钢架大棚建造方法,在每亩平地上依据风向搭建高2.8~3.5m,长80m,宽8m的钢架结构,并在钢架顶部覆盖六针加密遮阳网,四周加盖防虫网或低密度遮阳网,最终形成一座抗风、雪效果优良,通风、透气性好的梯棱羊肚菌栽培凉棚。

4.整地:优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保水性强、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每亩施磷酸二氢胺10~20kg、腐殖质100~500kg和钾肥5~10kg;并用石灰粉按厢面宽0.5~0.8m,厢面间距0.2~0.3m标示出畦和走道的位置,并用人工或挖沟机将厢面间挖为30~40㎝深在畦面开2~3条V型播种沟,沟深5~10cm。

5.播种和布置滴灌管带:每亩将150~300kg栽培种粉碎后均匀撒在播种沟内,用土覆盖3~7cm;常规播种后,将普通滴灌管带及时覆盖在播种沟的土壤上面,并用滴灌管带将土壤滴至沟中有水均匀溢出。

6.补充营养基质:每亩添加高压或常压灭菌后的培养基质600~1000kg(约为14*17cm的菌种袋1600~2000袋);优选培养基质为:麦粒39~59%,木屑10~15%,稻壳或农作物秸秆20~30%,腐殖土10~15%,轻质碳酸钙1%,酸碱度自然。

7.覆盖保湿材料:松针、农作物秸秆、黑色或白色地膜。

8.菌丝培养方法:控制土壤湿度50~60%,土壤温度15~20℃,棚内温度10~25℃,空气湿度60~80%。

9.原基诱导及管理方法:播种60~70天后,除去营养包,并用滴灌管带按流量0.5~2kg/h˙m2连续进行10~25h进行原基诱导,共1~3次,每次间隔3~7天;同时保证给予棚内充足的氧气,控制土壤温度8~15℃,棚内温度15~20℃,空气湿度80~90%,光照强度100~200LX。

10.搭第二层保温棚:优选采用常规小拱棚建造方法,顺着厢面搭建高0.5~0.8m,宽0.6~0.8m,长度不限的竹片或塑料支架拱棚,并白色保温薄膜覆盖四周。

11.幼菇管护方法:白天开启第一层棚背阳面通风口,并依据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开启或关闭第二层小拱棚两侧膜,保持棚内土壤温度4~13℃,土壤湿度60~65%、空气湿度80~95%、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700ppm,光照强度400~5000LX,控制第二层小拱棚内温度不超过22℃,直至第一茬菇采收结束。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序简单、重复性高、周期较短、产量稳定的梯棱羊肚菌秋种冬收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实现了实现了第一茬菇原基分化量达600~1000个/平方米,幼蕾成菇率10~13%;并将其第一茬菇的采收周期缩短至60~100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能限制本发明范围。

实施例1:

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 M.Kuo et al.),商品名为羊肚菌或尖顶羊肚菌。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纲(Disc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

1.播种时间:成都平原海拔500m的土壤,10月播种。

2.栽培种制作:优选取含有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且原基数量多、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的梯棱羊肚菌原种,采用常规羊肚菌栽培种生产方法制成梯棱羊肚菌栽培种。

3.搭第一层遮阳棚:优选采用常规钢架大棚建造方法,在每亩平地上依据风向搭建高2.8m,长80m,宽8m的钢架结构,并在钢架顶部覆盖六针加密遮阳网,四周加盖防虫网或低密度遮阳网,最终形成一座抗风、雪效果优良,通风、透气性好的梯棱羊肚菌栽培凉棚。

4.整地:优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保水性强、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每亩施磷酸二氢胺10kg、腐殖质300kg和氯化钾5kg;并用石灰粉按厢面宽0.8m,厢面间距0.2m标示出畦和走道的位置,并用人工或挖沟机将厢面间挖为30㎝深在畦面开2条V型播种沟,沟深5~10cm。

5.播种和布置滴灌管带:每亩将200kg栽培种粉碎后均匀撒在播种沟内,用土覆盖3~5cm;常规播种后,将普通滴灌管带及时覆盖在播种沟的土壤上面,并用滴灌管带将土壤滴至沟中有水均匀溢出。

6.补充营养基质:每亩添加高压或常压灭菌后的培养基质800kg(约为14*17cm的菌种袋1600袋);优选培养基质为:麦粒59%,木屑10%,稻壳或农作物秸秆20%,腐殖土10%,轻质碳酸钙1%,酸碱度自然。

7.覆盖保湿材料:白色地膜。

8.菌丝培养方法:控制土壤湿度50~55%,土壤温度15~20℃,棚内温度10~25℃,空气湿度60~80%。

9.原基诱导及管理方法:播种60天后,除去营养包,并用滴灌管带按流量1kg/h˙m2连续进行20h进行原基诱导,共1次;同时保证给予棚内充足的氧气,控制土壤温度8~10℃,棚内温度15~20℃,空气湿度80~90%,光照强度100~200LX。

10.搭第二层保温棚:优选采用常规小拱棚建造方法,顺着厢面搭建高0.8m,宽0.8m,长度不限的竹片或塑料支架拱棚,并白色保温薄膜覆盖四周。

11.幼菇管护方法:白天开启第一层棚背阳面通风口,并依据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开启或关闭第二层小拱棚两侧膜,保持棚内土壤温度8~13℃,土壤湿度60~65%、空气湿度80~95%、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700ppm,光照强度400~5000LX,控制第二层小拱棚内温度不超过22℃,直至第一茬菇采收结束。

实施例2:

1.播种时间:昆明地区海拔1900m的土壤,9月播种。

2.栽培种制作:优选取含有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且原基数量多、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的梯棱羊肚菌原种,采用常规羊肚菌栽培种生产方法制成梯棱羊肚菌栽培种。

3.搭第一层遮阳棚:优选采用常规钢架大棚建造方法,在每亩平地上依据风向搭建高3.5m,长80m,宽8m的钢架结构,并在钢架顶部覆盖六针加密遮阳网,四周加盖防虫网或低密度遮阳网,最终形成一座抗风、雪效果优良,通风、透气性好的梯棱羊肚菌栽培凉棚。

4.整地:优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保水性强、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每亩施磷酸二氢胺10kg、腐殖质100kg和磷酸二氢钾5kg;并用石灰粉按厢面宽0.5m,厢面间距0.2m标示出畦和走道的位置,并用人工或挖沟机将厢面间挖为30㎝深在畦面开2条V型播种沟,沟深5~10cm。

5.播种和布置滴灌管带:每亩将250kg栽培种粉碎后均匀撒在播种沟内,用土覆盖3~7cm;常规播种后,将普通滴灌管带及时覆盖在播种沟的土壤上面,并用滴灌管带将土壤滴至沟中有水均匀溢出。

6.补充营养基质:每亩添加高压或常压灭菌后的培养基质800kg(约为14*17cm的菌种袋1800袋);优选培养基质为:麦粒59%,木屑10%,稻壳20%,腐殖土10%,轻质碳酸钙1%,酸碱度自然。

7.覆盖保湿材料:白色地膜。

8.菌丝培养方法:控制土壤湿度50~55%,土壤温度15~20℃,棚内温度10~25℃,空气湿度60~80%。

9.原基诱导及管理方法:播种70天后,除去营养包,并用滴灌管带按流量0.5kg/h˙m2连续进行25h进行原基诱导,共3次,每次间隔5天;同时保证给予棚内充足的氧气,控制土壤温度8~15℃,棚内温度15~20℃,空气湿度80~90%,光照强度100~200LX。

10.搭第二层保温棚:优选采用常规小拱棚建造方法,顺着厢面搭建高0.5m,宽0.6m,长度不限的竹片或塑料支架拱棚,并白色保温薄膜覆盖四周。

11.幼菇管护方法:白天开启第一层棚背阳面通风口,并依据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开启或关闭第二层小拱棚两侧膜,保持棚内土壤温度6~8℃,土壤湿度60~65%、空气湿度80~95%、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700ppm,光照强度400~5000LX,控制第二层小拱棚内温度不超过22℃,直至第一茬菇采收结束。

实施例3:

1.播种时间:丽江地区海拔2400m的土壤,9播种。

2.栽培种制作:优选取含有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且原基数量多、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抗逆性强的梯棱羊肚菌原种,采用常规羊肚菌栽培种生产方法制成梯棱羊肚菌栽培种。

3.搭第一层遮阳棚:优选采用常规钢架大棚建造方法,在每亩平地上依据风向搭建高2.8m,长80m,宽8m的钢架结构,并在钢架顶部覆盖六针加密遮阳网,四周加盖防虫网或低密度遮阳网,最终形成一座抗风、雪效果优良,通风、透气性好的梯棱羊肚菌栽培凉棚。

4.整地:优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保水性强、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每亩施磷酸二氢胺20kg、腐殖质100kg和硫酸钾5kg;并用石灰粉按厢面宽0.8m,厢面间距0.3m标示出畦和走道的位置,并用人工或挖沟机将厢面间挖为30㎝深在畦面开2条V型播种沟,沟深5~10cm。

5.播种和布置滴灌管带:每亩将300kg栽培种粉碎后均匀撒在播种沟内,用土覆盖3~7cm;常规播种后,将普通滴灌管带及时覆盖在播种沟的土壤上面,并用滴灌管带将土壤滴至沟中有水均匀溢出。

6.补充营养基质:每亩添加高压或常压灭菌后的培养基质600kg(约为14*17cm的菌种袋1600袋);优选培养基质为:麦粒59%,木屑10%,稻壳20%,腐殖土10%,轻质碳酸钙1%,酸碱度自然。

7.覆盖保湿材料:黑色地膜。

8.菌丝培养方法:控制土壤湿度50~60%,土壤温度15~20℃,棚内温度10~25℃,空气湿度60~80%。

9.原基诱导及管理方法:播种70天后,除去营养包,并用滴灌管带按流量1kg/h˙m2连续进行15h进行原基诱导,共2次,每次间隔7天;同时保证给予棚内充足的氧气,控制土壤温度8~15℃,棚内温度15~20℃,空气湿度80~90%,光照强度100~200LX。

10.搭第二层保温棚:优选采用常规小拱棚建造方法,顺着厢面搭建高0.8m,宽0.8m,长度不限的竹片或塑料支架拱棚,并白色保温薄膜覆盖四周。

11.幼菇管护方法:白天开启第一层棚背阳面通风口,并依据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开启或关闭第二层小拱棚两侧膜,保持棚内土壤温度4~13℃,土壤湿度60~65%、空气湿度80~95%、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700ppm,光照强度400~5000LX,控制第二层小拱棚内温度不超过22℃,直至第一茬菇采收结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