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多个制造单元间处理加工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

在多个制造单元间处理加工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多个制造单元间处理加工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具有:配置信息管理部、数据变换部、通用数据管理部。配置信息管理部以各制造单元或者该制造单元内的机械的配置信息为基础,生成将系统通用信息与对应于所述系统通用信息的各机械的专用信息关联起来而得的变换表。数据变换部进行以下变换:按照变换表内的各机械的专用信息将各机械的专用数据变换为通用数据、以及按照变换表内的系统通用信息将通用数据变换为各机械的专用数据。通用数据管理部将生成的通用数据存储于通用数据存储部,或者将通用数据存储部内的通用数据转发给数据变换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3906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发那科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710335670.2

  • 发明设计人 金丸智;

    申请日2017-05-12

  • 分类号G05B19/41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3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曾贤伟;范胜杰

  • 地址 日本山梨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51: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04

    授权

    授权

  • 2019-0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5B19/418 申请日:201705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11-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多个制造单元间处理加工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大规模的工厂中存在实施同一工序的多个制造单元,通过生产计划装置来进行管理。在各制造单元中设置有机床、机器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多个不同的机械、以及控制它们的单元控制器(cell controller)。并且,在多个单元控制器之间可以共享在各制造单元内运转的机械的加工程序或设定参数这样的加工信息。

例如,对多个单元控制器进行控制的主计算机经由网络与各单元控制器连接。并且,针对各制造单元的机械新制作或者更新而得的、加工程序或设定参数这样的加工信息被各制造单元的单元控制器取得而登记到主计算机。由此,多个单元控制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利用其它单元控制器取得的加工信息。也就是说,通过构筑利用了这样的网络的单元控制系统,可以在所有的制造单元以及设置于制造单元内的机械之间共享最新的加工信息。

日本特开平5-216524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05213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以及日本特开2013-134786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3)等公开了在多个机械间共享数据的方法例。

此外,近年来还提出了将机械学习和深层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单元控制系统。该情况下,由于在多个单元控制器之间共享该学习模型和学习结果,因此数据的共享方法尤为重要。

但是,以往存在如下情况:因制造单元间的机械配置的差异而无法直接共享所有的加工信息。

例如,作为机械配置的差异列举出:设置于制造单元内的机械的生产厂家、制造软件或者梯形程序、工件夹具的形状、探针、传感器类型或者工具的装配状况等。因这样的差异,就需要变更例如指定为设定参数的马达的最大电流值和最大电压值、行程极限等的变更,以及需要变更例如加工程序(NC程序)中的G代码、M代码、T代码等。

由此存在难以在多个制造单元间共享设定参数和加工程序这样的加工信息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操作员需要按各制造单元或者按制造单元内的机械,如上所述地找出机械配置的差异,对应于该差异来修正各制造单元或者各机械的专用数据。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将分别设定给特定的机器人控制装置和其他机器人控制装置的设定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当在比较的设定数据间存在差异时,可以将特定的机器人控制装置的设定数据拷贝到其他机器人控制装置。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只将特定机械的设定数据反映给其他机械,无法制作以及管理制造单元间能够共享的通用数据。此外,也无法将通用数据变换为各制造单元的专用数据。

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技术:使用与装配于NC机床的工具对应的工具端口号码变换数据,变换加工程序中的工具号码。但是,在只进行工具号码的变换中,难以在NC机床间共享加工程序。也就是说,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无法制作以及管理通用数据,因此难以在多个制造单元间以及设置于制造单元内的机械间高效地共享加工信息。

专利文献3公开了如下技术:事先对包含加工过程、工具的种类和形状等加工信息进行存储,将一部分作为变量而使NC程序的格式形式化的形式文件的该变量,变换为基于上述加工信息的数值。但是,在专利文献3中仅公开了使用加工信息来变换各机械的加工程序的一部分的技术,而没有公开制作以及管理机械间的通用数据的技术。因此,无法在多个机械间共享使用加工信息而变换后的加工程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在制造单元间、以及设置于制造单元内的机械间共享加工信息。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以能够在具有多个机械的多个制造单元之间共享加工信息的方式处理该加工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

多个专用数据存储部,其将设定给各所述机械的加工信息存储为该机械的专用数据;

通用数据存储部,其将所述多个制造单元中通用的加工信息存储为通用数据;

配置信息管理部,其构成为:收集各所述制造单元或者各所述机械的配置信息,以该配置信息为基础生成将系统通用信息与对应于该系统通用信息的各所述机械的专用信息关联起来而得的变换表;

数据变换部,其进行以下变换中的至少一个:按照所述变换表内的各所述机械的专用信息将各所述机械的专用数据变换为所述通用数据、以及按照所述变换表内的所述系统通用信息将所述通用数据变换为各所述机械的专用数据;和

通用数据管理部,其构成为将由所述数据变换部生成的所述通用数据存储于所述通用数据存储部,并且构成为将所述通用数据存储部内的所述通用数据转发给所述数据变换部。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基础上,

所述加工信息包含:加工程序、设定参数、校正量、工具信息、梯形程序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第三方式,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基础上,

所述配置信息包含:与设置于各所述制造单元的各所述机械的机械配置以及机械状态相关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第四方式,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第三方式中任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基础上,

所述系统通用信息包含:所述多个制造单元中通用的信息、以及设置于各所述制造单元的同种机械中通用的信息。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第五方式,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在上述第一方式~第四方式中任一信息处理装置的基础上,

所述通用数据管理部构成为能够与设置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外的外部设备通信,并且所述通用数据管理部具有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如下请求的功能:对所述通用数据存储部内的所述通用数据进行更新的请求、以及将所述通用数据存储部内的所述通用数据转发给所述外部设备或者所述数据变换部的请求。

附图说明

从附图所示的本申请公开的典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了具有一实施方式的单元控制系统的生产系统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配置信息管理部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数据变换部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通用数据管理部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更具体地表示了图1所示的主计算机的功能的框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了变换数据的生成情况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了制作两个机床所通用的加工程序的情况的图。

图8是表示了外部设备与通用数据管理部连接的形态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了通过外部设备修正通用数据而新生成机械的专用数据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申请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中,对同样的部件标注同样的参照符号。为了便于理解,这些附图可以适当变更缩尺。此外,附图所示的方式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并非局限于图示的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了具有本申请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单元控制系统的生产系统的框图。

参照图1,生产系统1具有:包含多个制造单元11a、11b和主计算机12的单元控制系统10;以及生产计划装置13。

多个制造单元11a、11b例如配置于制造制品的制造工厂。与此相对地,主计算机12配置于制造工厂内或者与制造工厂不同的建筑物。例如,主计算机12可以配置于多个制造单元11a、11b的附近、或者处于配置有多个制造单元11a、11b的制造工厂用地的其他建筑物。此时,优选的是,多个制造单元11a、11b分别例如经由局域网的网络14能够通信地与主计算机12相互连接。

生产计划装置13例如可以配置于远离上述的制造工厂的事务所。也就是说,优选生产计划装置13是云端的计算机。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主计算机12与生产计划装置13例如经由互联网的网络15能够通信地相互连接。此外,优选的是,生产计划装置13是如下装置:在上述的事务所中,按制造单元11a、11b制作出用于制造制品的制造计划,对它们的制造状况进行管理。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单元11a、11b是组合了多个机械而得的集合以便实施同一制品的制造工序。该多个机械的组合例如是机床、机器人以及PLC的组合。即,如图1所示,在第一制造单元11a中设置有第一机床16a、第一机器人17a以及第一PLC18a、对这些机械进行控制的第一单元控制器19a。在第二制造单元11b中设置有第二机床16b、第二机器人17b以及第二PLC18b、对这些机械进行控制的第二单元控制器19b。

第一机床16a以及第二机床16b例如是如下数值控制式机械:构成为通过针对保持于工件夹具的工件(被加工品)相对地移动工具来进行切削等的加工。

第一机器人17a以及第二机器人17b分别将上述工件配置于第一机床16a以及第二机床16b,或者分别将由第一机床16a以及第二机床16b加工之后的工件取出。

第一PLC18a对第一机床16a以及第一机器人17a进行的作业的顺序进行控制。第二PLC18b也对第二机床16b以及第二机器人17b进行的作业的顺序进行控制。

另外,在图1中只示出了两个制造单元11a、11b,但是在本申请公开中,制造单元的数量不限定于两个。应该设置给各制造单元11a、11b的机械的组合也不局限于机床与机器人和PLC的组合。

并且,各应该设置给所述的制造单元11a、11b的机械以及单元控制器19a、19b具有:运算处理装置(未图示),其具有经由总线相互连接的ROM、RAM等存储器、CPU以及通信控制部。通过这些通信控制部在单元控制器19a、19b与所述的各机械之间控制信息的传递。

主计算机12也是具有经由总线相互连接的ROM、RAM等存储器、CPU以及通信控制部(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该通信控制部在主计算机12与各单元控制器19a、19b、生产计划装置13、显示装置(未图示)等外部设备之间控制信息的传递。

并且,主计算机12构成为在具有多个机械的多个制造单元11a、11b之间可以共享数据。也就是说,主计算机12是包含数据共享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主计算机12具有:多个专用数据存储部20a、20b、配置信息管理部21、数据变换部22、通用数据管理部23、以及通用数据存储部24。优选的是,构成为:这样的各功能部(20a~24)被主计算机12内的CPU(未图示)控制,或者各功能部(20a~24)通过存储于主计算机12内的存储器的程序的指令发挥功能。

专用数据存储部20a将设定给第一制造单元11a内的机械的加工信息存储为该机械的专用数据。同样地,专用数据存储部20b将设定给第二制造单元11b内的机械的加工信息存储为该机械的专用数据。这里所谓的“加工信息”是加工程序或设定参数等。

配置信息管理部21对各制造单元11a、11b的配置信息或者设置给各制造单元11a、11b内的各机械的配置信息进行收集,以这些配置信息为基础,生成将系统通用信息和与此对应的各机械的专用信息关联起来而得的变换表。配置信息管理部21将制作出的变换表转发给数据变换部22。

上述“配置信息”是与设置于制造单元11a、11b内的机械的生产厂家、控制软件以及梯形程序等这样的机械构成相关的信息。并且,在“配置信息”中还包含与工件夹具的形状和探针、传感器类型、工具的装配状况等这样的机械状态相关的信息。

上述“系统通用信息”是多个制造单元11a、11b所通用的信息、以及设置于各制造单元11a、11b内的同种机械中通用的信息。在机床或产业用机器人中,对它们具有的各种的控制功能标注管理号码,来管理与该控制功能相关的信息。因此,例如上述那样的控制功能的管理号码能够为系统通用信息。

上述“机械的专用信息”是设定给每一个机械的功能代码、控制代码、设定值等。

优选的是,从主计算机12外的外部设备经由设置于该主计算机12的通信控制部(未图示)来收集所述的“配置信息”。外部设备例如是能够通信地与主计算机12连接的生产计划装置13、各单元控制器19a、19b、或者显示装置(未图示)等。

这里,参照图2对配置信息管理部21的处理过程的一例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配置信息管理部21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图2的步骤S11中,配置信息管理部21对配置信息管理部21内是否需要上述的配置信息进行判断。作为该结果当上述的配置信息不存在于配置信息管理部21内时、或者在需要更新时,配置信息管理部21催促上述那样的外部设备请求配置信息(图2的步骤S12)。另一方面,当所述的配置信息存在于配置信息管理部21内时、或者在不需要更新时,向图2的步骤S13前进。

在图2的步骤S13中,配置信息管理部21从上述的外部设备收集到的多个机械的配置信息中决定出应该用作系统通用信息的至少一个项目(类别)。优选的是,根据预先登记于配置信息管理部21内的信息、或者从显示装置(未图示)输入的信息等来进行该决定。另外,应该用作系统通用信息的项目例如是由管理号码管理的机械的控制功能。

接下来,在向图2的步骤S14前进时,以所决定的项目数量来重复包含步骤S14~步骤S17在内的变换表生成处理。

具体来说,在图2的步骤S15中,配置信息管理部21从所述的收集到的配置信息中提取出与所决定的项目相符合的系统通用信息,生成变换表。并且,在图2的步骤S16中,配置信息管理部21在存储了提取出的系统通用信息的变换表内附加对应于该系统通用信息的各机械的专用信息。

然后,在图2的步骤S17中,在确认以所决定的项目数量重复了上述那样的变换表生成处理时,配置信息管理部21结束变换表的生成。通过以上那样的变换表生成处理,生成将所决定的项目的系统通用信息和与此对应的各机械的专用信息关联起来而得的变换表。

然后,在图2的步骤S18中,配置信息管理部21将所生成的变换表转发给数据变换部22。

再次参照图1,对数据变换部22的功能进行说明。

数据变换部22按照由配置信息管理部21生成的变换表内的各机械的专用信息,将各机械的专用数据变换为一个通用数据。此外,数据变换部22按照由配置信息管理部21生成的变换表内的系统通用信息,将一个通用数据变换为各机械的专用数据。另外,“各机械的专用数据”是每一个机械的加工信息,例如是每一个机械的加工程序,“通用数据”是具有相同种类功能的多个机械中通用的加工信息,例如通用的加工程序。

参照图3对数据变换部22的处理过程的一例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数据变换部22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图3的步骤S21中,数据变换部22判断是否请求通用数据的生成。在数据变换部22判断为请求了通用数据的生成时,以所决定的项目数量来重复包含图3的步骤S22~步骤S25在内的通用数据生成处理。

具体来说,在图3的步骤S23中,数据变换部22从第一制造单元11a内的机械的加工程序或设定参数等加工信息中提取出该机械的控制代码或设定值等专用信息。接着,在图3的步骤S24中,数据变换部22根据所述的变换表将提取出的机械的专用信息向对应于该专用信息的系统通用信息置换。由此,数据变换部22生成基于同种制造单元或者机械可以识别以及变换的系统通用信息的加工信息,即通用数据。

然后,在图3的步骤S25中,在确认以所决定的项目数量重复了上述那样的通用数据的生成处理时,数据变换部22结束通用数据的生成。然后,在图3的步骤S26中,数据变换部22将所生成的通用数据转发给通用数据管理部23。

另外,优选的是,通过能够通信地与主计算机12连接的生产计划装置13、各单元控制器19a、19b、或者显示装置(未图示)等进行所述的步骤S21中的通用数据的生成请求。

另一方面,在所述的步骤S21中,数据变换部22判断为没有请求通用数据的生成,换言之,判断为请求了专用数据的生成。该情况下,以所决定的项目数量重复包含图3的步骤S27~步骤S30在内的专用数据生成处理。

具体来说,在图3的步骤S28中,数据变换部22从通用数据管理部23内的通用数据提取出符合系统通用信息的项目。接着,在图3的步骤S29中,数据变换部22根据所述的变换表,向与符合该系统通用信息的项目对应的、第二制造单元11b内的机械的专用信息置换提取出的系统通用信息。由此,数据变换部22生成基于第二制造单元11b的机械的专用信息的加工信息,即专用数据。

之后,在图3的步骤S30中,在确认以所决定的项目数量重复了上述那样的专用数据的生成处理时,数据变换部22结束专用数据的生成。然后,在图3的步骤S31中,数据变换部22通过向专用数据存储部20b转发所生成的专用数据来更新专用数据存储部20b内的专用数据。

再次参照图1,对通用数据管理部23以及通用数据存储部24的功能进行说明。

通用数据管理部23将由数据变换部22生成的通用数据存储于通用数据存储部24,即进行通用数据的更新,或者,将存储于通用数据存储部24的通用数据转发给数据变换部22。

通用数据管理部23构成为:经由主计算机12的通信控制部(未图示)能够与生产计划装置13、各单元控制器19a、19b、以及显示装置(未图示)等这样的外部设备通信。由此,在向每一个机械的专用数据变换通用数据之前,可以从外部设备进行通用数据的确认和编辑。

并且,优选的是,通用数据管理部23具有如下功能:从所述的外部设备接收对通用数据存储部24内的通用数据进行更新的请求(以下,称为更新请求)、以及向所述外部设备或者数据变换部22转发通用数据的请求(以下,称为转发请求)。

参照图4对通用数据管理部23的处理过程的一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通用数据管理部23的处理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图4的步骤S41中,通用数据管理部23判断是否请求了通用数据的更新。在通用数据管理部23判断为请求了通用数据的更新时,进行图4的步骤S42的处理。具体来说,通用数据管理部23向由数据变换部23生成的通用数据附加该通用数据的识别号码(ID)和生成日期时间等这样的更新信息。然后,通用数据管理部23使通用数据存储部24存储附加了所述的更新信息的通用数据。也就是说,在图4的步骤S43中,更新通用数据存储部24内的通用数据。

另一方面,当在所述的步骤S41中,在通用数据管理部23判断为没有请求通用数据的更新,换言之,在判断为请求了通用数据的转发时,实施图4的步骤S44的处理。具体来说,通用数据管理部23从通用数据存储部24取得请求了转发的通用数据。并且,在图4的步骤S45中,通用数据管理部23向制造单元或者该制造单元内的机械等这样的请求源转发所取得的通用数据。

另外,优选的是,从生产计划装置13、各单元控制器19a、19b、或者显示装置(未图示)等经由主计算机12的通信控制部进行所述的步骤S41中的通用数据的更新请求或者转发请求。

(具体例)

图5是更具体地表示了图1所示的主计算机12的功能的框图。以下,参照图5通过具体例来对所述的主计算机12的功能进行详细说明。特别是,对以下情况进行说明:将针对图1所示的第一制造单元11a内的第一机床16a制作出的加工程序用于第二制造单元11b内的第二机床16b。

例如,有时分别搭载于两个机床16a、16b的、探针和传感器类型等周边设备彼此不同。并且,有时因能够执行的功能和梯形程序在两个机床16a、16b之间不同,因此由加工程序(NC程序)指令的M代码在机床16a、16b之间也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在两个机床之间直接共享加工程序。

因此,在本具体例中,图5所示的配置信息管理部21从外部设备26收集第一机床16a以及第二机床16b的各自配置信息25。外部设备26是能够通信地与主计算机12连接的生产计划装置13、各单元控制器19a、19b、或者显示装置34等。显示装置34的一例例如包含机床的操作面板的显示部、机器人的示教操作盘的显示部、附属于个人计算机的显示面板等。

接下来,配置信息管理部21如图5所示,从收集到的配置信息25中生成加工程序用的变换表27。在该变换表27中包含对由各机床16a、16b控制的周边设备的控制功能进行管理的管理号码和对应于该各控制功能的M代码。

这里,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了生成变换表27的情况的图。如图6所示,在配置信息管理部21中,第一机床16a的控制功能信息以及第二机床16b的控制功能信息被收集为配置信息25。在从收集到的配置信息25中生成变换表27时,两个机床16a、16b所通用的控制功能的信息(例如,“8001”和“3322”等管理号码)被选定为系统通用信息。在变换表27中只写入两个机床所通用的控制功能,并且还追加记述对应于各控制功能的第一机床以及第二机床的M代码。例如,如图6所示,在一个变换表27上集中写入与通用的控制功能的管理号码(8001)对应的第一机床以及第二机床的M代码(M1013、M2012)。

并且,从配置信息管理部21向图5所示的数据变换部22转发变换表27。

此外,在专用数据存储部20a中预先取得存储有第一机床16a的加工程序28。数据变换部22在接受来自外部设备26的通用数据生成请求时,按照变换表27,将第一机床16a的加工程序28变换为两个机床16a、16b所通用的加工程序29。

通用数据管理部23对通用的加工程序29附加更新信息30,例如,通用数据的生成时的日期时间等信息、和存储了变换前的加工程序28的分配给第一机床16a的识别号码。并且,通用数据管理部23使通用数据存储部24存储附加了该更新信息30而得的加工程序29。

这里,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了制作两个机床16a、16b所通用的加工程序29的情况的图。根据通用数据管理部23,从图7所示的第一机床16a的加工程序28提取出变换表27所记载的第一机床16a的专用信息即对应于M代码(1013)的记述。然后,从图7所示的通用的加工程序29可以明确,加工程序28中的M代码的记述被置换为作为变换表27所记载的系统通用信息的控制功能的记述,即使用了管理号码(8001)的记述。这样,第一机床16a的加工程序28按照变换表27被变换为两个机床16a、16b的通用数据即加工程序29。

此外,在从通用的加工程序29例如制作出第二机床16b的加工程序31时,采取如下的方法。

即,从图7所示的通用的加工程序29中提取出作为变换表27所记载的系统通用信息的控制功能的记述,即使用了管理号码(8001)的记述。并且,从图7所示的第二机床的加工程序31可以明确,通用的加工程序29中的控制功能的记述被置换成变换表27的、对应于该控制功能(8001)的第二机床16b的专用信息即M代码(M2012)的记述。这样,通用的加工程序29按照变换表27被变换为第二机床16b的专用数据即加工程序31。该加工程序31存储于与第二机床16b对应的专用数据存储部20b。

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机械的专用数据以及通用数据即加工信息,例示了机床的加工程序,但是加工信息不局限于加工程序。即,优选的是,能够应用于本发明的加工信息包含加工程序、设定参数、校正量、工具信息、梯形程序中的至少一个。

并且,优选的是,图5所示的通用数据管理部23能够通信地与外部设备26连接。图8是表示了外部设备26以该方式与通用数据管理部23连接的形态的图。

如图8所示,通用数据管理部23构成为:经由主计算机12的通信控制部(未图示)能够与生产计划装置13、各单元控制器19a、19b、以及显示装置34等这样的外部设备26通信。优选的是,该通用数据管理部23具有如下功能:从外部设备26接收针对存在于通用数据存储部24内的通用的加工程序29的更新请求、以及该加工程序29的、向外部设备26或者数据变换部22的转发请求。由此,在通过数据变换部22将通用的加工程序29变换为特定的机床的加工程序之前,操作员可以对通用的加工程序29进行修正。

这里,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了通过外部设备如上所述地修正通用数据存储部24内的通用数据而新生成机械的专用数据的情况的图。

如图9所示,例如,作为通用数据的加工程序29中的控制功能的记述,即使用了管理号码(8001)的记述被修正为使用了其他管理号码(3322)的记述。关于该修正经由图8所示的外部设备26由操作员来进行。

之后,从修正而得的通用的加工程序29’提取出作为变换表27所记载的系统通用信息的控制功能的记述,即使用了管理号码(3322)的记述。然后,如图9所示生成两个新的加工程序32、33。具体来说,在一个加工程序32的生成过程中,使用了通用的加工程序29’中的控制功能的管理号码(3322)的记述被置换为变换表27的、对应于该管理号码(3322)的第一机床16a的M代码(M0622)的记述。在另一个加工程序33的生成过程中,使用了通用的加工程序29’中的控制功能的管理号码(3322)的记述被置换为变换表27的、对应于该管理号码(3322)的第二机床16b的M代码(M0422)的记述。

如上所述,通过从外部设备26经由通用数据管理部23来对作为通用数据的加工程序29内的系统通用信息的记述进行修正,由此不需要针对第一机床16a以及第二机床16b个别地修正专用数据。当然,即使是变更了图1所示的各PLC18a、18b的梯形程序、或各机器人17a、17b的作业内容的情况,通过对通用数据存储部24内的通用数据进行修正,不需要对各机械的专用数据进行个别修正。此外,优选的是构成为:关于上述的变换表27也可以从外部设备26参照以及修正。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主计算机12,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按制造单元11a、11b、或者按各制造单元11a、11b内的机械对加工程序和设定参数这样的加工信息进行了管理。与此相对地,本实施方式的主计算机12能够将按制造单元11a、11b、或者按各制造单元11a、11b内的同种机械进行了管理的加工信息变换为通用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主计算机12可以符合各制造单元11a、11b、或者各制造单元11a、11b内的机械而将作为通用数据的加工信息变换为适当的专用数据。由此,操作员不需要按制造单元、或者按各制造单元的机械提取出机械配置的差异而修正加工信息。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机械的组装、和对各机械的最新数据的取得。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主计算机12中,可以从外部设备26经由通用数据管理部23对存储于通用数据存储部24的通用数据进行修正。如果在将通用数据变换为专用数据之前进行修正,则可以对应于该修正而得的通用数据生成新的专用数据。因此,即使按制造单元、或者按各制造单元的机械进行作业内容的变更,也能够获得不需要对各专用数据进行个别修正这样的效果。

以上,使用典型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只要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内,可以想到对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进行变更以及各种其他的变更、省略、追加。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个方式,可以将按制造单元、或者按制造单元内的机械进行了管理的、加工程序或设定参数这样的加工信息,变换为通用数据来进行统一管理。并且,还可以符合各制造单元或者各制造单元内的机械将通用数据变换为适当的专用数据。因此,能迅速进行机械的组装、对各机械的最新数据的取得。

并且,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其他方式,可以从外部设备经由通用数据管理部对通用数据存储部内的通用数据进行修正。如果在将通用数据变换为专用数据之前进行修正,则可以对应于该修正而得的通用数据生成新的专用数据。因此,能够获得不需要对各专用数据进行个别修正这样的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