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

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载平台、转运底盘,转运底盘包括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连接于转运底盘上、下承力框之间的升降机构一,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设置有脚轮,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与承载平台对应的直线导向机构,承载平台活动设置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上,承载平台设置有带脚轮的承力支柱;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包括上滑槽梁、定位横杆座、锁钩和连接于上滑槽梁、锁钩之间的升降机构二,上滑槽梁与转运底盘连接固定。本发明结构简单,能适用于目前国内外所有的救护车,无需再在救护车车厢内安装辅助上车平台或导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1744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军立;

    申请/专利号CN201710416493.0

  • 发明设计人 杨军立;

    申请日2017-06-0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詹仲国

  •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市东下路20号名汇大厦A座603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17: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2

    授权

    授权

  • 2017-10-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G3/02 申请日:201706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9-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护车用转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电动升降的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

背景技术

在急救领域,尤其是在院前急救领域,如事发地点或基层医院将伤病员转运至救护车上再转运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的急救室,手术室或ICU病房抢救。现状是采用抬推式带轮担架或纯人力抬式担架作为转运设备,当患者为心肺功能衰竭等重症患者,需用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注射泵甚至是ECOM体外生命支持系统,途中不可以换拔各类插管时,现有的转运设备(担架)就无法容纳和承载上述急救设备仪器,况且其加患者总重量已超过250公斤,无法安全地上下救护车。因此,许多危重患者在往医院的途中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转运重症新生儿时,除需用到上述仪器设备外,还需多功能保温箱,其单个体积就约为0.5m3,重量约为50kg,更加重了上、下救护车时的转运难度。

目前国际上还设有理想的解决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将出现各类更先进的抢救,监护仪器设备伴随患者转运,更加需求一种载重量大,容量大,上下救护车时轻便、安全的转运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载重量大,容量大,上下救护车时轻便、安全的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承载平台、转运底盘,转运底盘包括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连接于转运底盘上、下承力框之间的升降机构一,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设置有脚轮,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与承载平台对应的直线导向机构,承载平台活动设置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上,承载平台设置有带脚轮的承力支柱;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包括上滑槽梁、定位横杆座、锁钩和连接于上滑槽梁、锁钩之间的升降机构二,上滑槽梁与转运底盘连接固定,使得在上车时可先利用转运底盘的上下车定位装置与救护车车厢地板锁定后,在驱动承载平台沿着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上的直线导向机构移动,并进入救护车固定,待收起转运底盘的下承力框后,使上下车定位装置脱开与救护车之间的固定,并以承载平台作为支撑,往救护车内收回转运底盘,相反,也可以实现下车操作,整个过程无需人力搬抬,方便安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升降机构一采用X型剪式升降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支腿;转运底盘下承力框活动连接于X型剪式升降机构的下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连接有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连接驱动升降机构一,实现转运底盘下承力框的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底盘上承力框后端设置有把手,把手中部设置电源和升降控制器,升降控制器连接控制直线驱动器。

进一步地,转运底盘下承力框后部设置有横梁,横梁中部下方设置有车载限位防跳销,救护车内设置有与车载限位防跳销对应的多向固定座,通过车载限位防跳销与多向固定座卡接,实现对转运底盘的固定。

进一步地,直线导向机构包括分设于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两侧的直线导槽、直线导槽内设置的直线轴承,承载平台两侧设置有辅助梁,辅助梁上安装有直线轴承导轨与所述的直线轴承对应配合,直线轴承导轨其两端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地,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的上滑槽梁与转运底盘上承力框前端的下部相连,定位横杆座前端向下弯并设有定位横杆,后端向上成挂钩状及设有卡锁,升降机构二采用X型剪式升降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机构杆,两机构杆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复位拉簧。

进一步地,承载平台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至少一对带脚轮的承力支柱,前部的带脚轮的承力支柱之间有限位横杆,限位横杆中间后侧设置有多向定位销装置。

进一步地,承载平台的承载框后部设置有与所述的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自动锁定装置及解脱的手柄。

进一步地,承载平台的承载框左右侧沿设置有辅助承力滚轮。

进一步地,承载框左右侧与前后带脚轮的承力支柱相连处平行各设有一辅助加强梁。

进一步地,前后带脚轮的承力支柱各设有一防跳限位滚轮。

进一步地,在救护车车厢地板前端设有多向限位防跳钩。

进一步地,在在救护车车厢地板后端设有多向限位防跳槽座。

进一步地,在救护车车厢地板最后端靠近车后门处,设置有转运平台上、下救护车时的定位槽座。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主要由承载平台、转运底盘构成的载重转运平台,并在转运底盘的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与转运底盘下承力框之间设置升降机构,在转运底盘完全着地支承的情况下完成上部承载平台及其上的任务模块平移进出救护车车厢。

2、采用电动无级升降,上下救护车时及全程转运无需人力搬抬,方便安全。

3、承载平台可根据不同的转运任务设置不同功能的模块,可承载更大的重量和具有更大的空间容量,实现全程移动转运式的微型ICU病房。

4、本发明采用全新的移悬式上、下救护车的方法,能适用于目前国内外所有的救护车,无需再在救护车车厢内安装辅助上车平台或导板。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在救护车车厢地板上安置的上、下车定位槽座和车载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向定位锁装置与救护车车厢地板的多向限位防跳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准备上救护车前(或完全下救护车)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承载平台完全平移至救护车车厢内锁定或下车时转运底盘伸出并完全着地状态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转运底盘电动缩回升降机构的下承力框或下车时从承载平台下部拉出转运底盘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转运底盘平移推入其上部的承载平台下部锁定的完全上车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承载平台设置有重症监护ICU和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OM担架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承载平台设置有重症新生儿保温箱生命支持系统模块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提供普通患者转运担架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承载平台 1-1、承力支柱 1-11、定向脚轮 1-2、手柄 1-3、辅助承力滚轮 1-4、辅助加强梁 1-5、防跳限位滚轮 1-6、定位横杆 1-7、多向定位锁装置 1-71、左、右向定位销 1-72、后向定位销 1-73、堵头及钢丝软轴套座 1-74、钢丝软轴 1-75、钢丝软轴套 1-76、定位销轴座套管 1-77、复位弹簧 1-78、后向定位销轴座1-79、左右向定位销座

2、转运底盘 2-1、转运底盘上承力框 2-11、把手 2-12、升降控制器 2-2、转运底盘下承力框 2-21、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 2-211、上滑槽梁 2-212、锁钩 2-213、升降机构二 2-214、定位横杆 2-215、定位横杆座 2-22、横梁 2-23、车载限位防跳销 2-3、升降机构一2-31、支腿 2-4、直线导向机构 2-41、直线导槽 2-42、直线轴承 2-5、直线驱动器 2-6、脚轮

3、救护车 3-1、多向固定座 3-2、多向限位防跳钩 3-3、定位槽座 3-4、后保险杠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A-图3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救护车用载重转运平台及转运方法,在结构上,它包括承载平台1、转运底盘2,转运底盘2包括转运底盘上承力框2-1、转运底盘下承力框2-2、连接于转运底盘上、下承力框之间的升降机构一2-3,转运底盘下承力框设置有脚轮2-6,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与承载平台对应的直线导向机构2-4,承载平台活动设置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上,承载平台1设置有带脚轮的承力支柱1-1,两侧承力支柱1-1之间连接有定位横杆1-6;转运底盘上承力框2-1设置有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2-21,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2-21包括上滑槽梁2-211、锁钩2-212和连接于槽梁、锁钩之间的升降机构二2-213、定位横杆2-214、定位横杆座2-215,上滑槽梁与转运底盘连接固定,使得在上车时可先利用转运底盘的上下车定位装置与救护车车厢地板锁定后,再驱动承载平台沿着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上的直线导向机构移动,并进入救护车固定,待收起转运底盘的下承力框后,使上下车定位装置脱开与救护车之间的固定,并以承载平台作为支撑,往救护车内收回转运底盘,相反,也可以实现下车操作,整个过程无需人力搬抬,方便安全。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一2-3采用X型剪式升降机构,包括交叉设置的两支腿2-31;转运底盘下承力框活动连接于X型剪式升降机构的下部,转运底盘上承力框设置有连接有直线驱动器2-5,直线驱动器连接驱动升降机构一,实现转运底盘下承力框的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转运底盘上承力框后端设置有把手2-11,把手中部设置电源和升降控制器2-12,升降控制器连接控制直线驱动器。

进一步地,转运底盘下承力框2-2后部设置有横梁2-22,横梁中部下方设置有车载限位防跳销2-23,救护车3内设置有与车载限位防跳销对应的多向固定座3-1,通过车载限位防跳销与多向固定座卡接,实现对转运底盘的固定。

进一步地,直线导向机构2(2-1)包括分设于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两侧的直线导槽2-41、直线导槽内设置的直线轴承2-42,承载平台两侧设置有辅助加强梁1-4,辅助加强梁1-4上安装有直线轴承导轨与所述的直线轴承2-42对应配合,直线轴承导轨其两端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承载平台的承载框后部设置有与所述的转运底盘上承力框对应的自动锁定解脱装置,自动锁定装置设置有自动锁定和手动解脱承载平台与转运底盘之间的连接的手柄1-2。承载平台的承载框左右侧沿设置有辅助承力滚轮1-3。承载框左右侧与前后带脚轮的承力支柱相连处平行各设有一辅助加强梁1-4。前后带脚轮的承力支柱各设有一防跳限位滚轮1-5。在救护车车厢地板前端设有多向限位防跳钩3-2。在救护车车厢地板最后端靠近车后门处,设置有转运平台上、下救护车时的定位槽座3-3。转运底盘上下车定位装置的定位横杆2-214,与定位槽座3-3活动卡接。

本发明上、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通过操作升降控制器2-12将转运平台升至合适的高度,即承载平台前承力柱1-1上的定向脚轮1-11升至距救护车车厢底板高30mm推入救护车并使上、下救护车定位装置的定位横杆2-214对准救护车车厢地板最后端的定位槽座3-3降低转运平台,使承载平台前承力支柱的定向脚轮刚好落在车厢底板上,此时定位横杆2-214也刚好落入定位槽座3-3中,使转运平台与救护车连为一体,此时在推承载平台入(或拉出)救护车时,转运底盘不会随之向前或向后移动并确保在其后的缩放转运底盘的下承力框的操作中不会与救护车后保险杠踏板3-4发生干涉碰撞。

如图5所示,向上转动承载平台后端为承载平台与转运底盘上承力框间的自动锁定装置的解脱手柄1-2并握住承载平台后部的推拉把,将承载平台与转运底盘解脱并推入救护车车厢,直到承载平台前端的承力支柱1-1间的定位横杆1-6完全进入救护车车厢地板前端的多向防跳限位钩3-2。定位横杆1-6中间后侧设置有与多向防跳限位钩3-2对应的多向定位锁装置1-7,多向定位锁装置包括左、右向定位销1-71、后向定位销1-72、堵头及钢丝软轴套座1-73、钢丝软轴1-74、钢丝软轴套1-75、定位销轴座套管1-76、复位弹簧1-77、后向定位销轴座1-78、左右向定位销座1-79。多向定位锁装置1-7的左、右向定位销1-71、后向定位销1-72,自动卡入多向防跳限位钩3-2上的相应槽位中并固定。左右向定位销座1-79和后向定位销轴座1-78固定于定位销轴座套管1-76内。左、右向定位销1-71、后向定位销1-72立向设置,分别固定在左右向定位销座1-79和后向定位销轴座1-78上,在后向定位销轴座的末端设置钢丝软轴1-74、钢丝软轴套1-75,堵头及钢丝软轴套座1-73设置在定位销轴座套管1-76的端部,后向定位销轴座1-78为滑动销轴座,复位弹簧1-77顶压于后向定位销轴座1-78与堵头及钢丝软轴套座1-73之间。

操作转运底盘上承力框后端的升降控制器2-12使转运底盘的下承力框2-2完全收起缩回,由于装在承载平台两侧的辅助梁2-43上的直线轴承滑轨和装在转运底盘上承力梁前端的直线轴承2-42具有足够的支承力矩支承,保证整个转运底盘能够平稳地悬挂起来,同时,转运底盘下承力框2-2前横杆将装在上下救护车定位装置的定位横杆座上的锁钩2-212顶开并抬起定位横杆座从而使上下救护车的定位横杆2-214向上脱离装在救护车车厢后端的定位槽座3-3。

如图7所示,将完全收起(缩回)下承力框的转运底盘水平推入已固定在救护车内的承载平台下部直到与承载平台锁定为一体,同时装在转运底盘下承力框2-2后端横杆下部的多向防跳定位销1-23自动导入装在救护车车厢地板后部车载限位防跳销2-23的定位槽中,关闭电源开关。此时,整个转运平台全部完成上救护车的转运过程。

本发明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向上转动承载平台与转运底盘间自动锁定装置的解脱手柄,向后(救护车外)水平拉出转运底盘,此时承载平台前端承力支柱间的定位横杆后侧的多向定位锁装置仍与装载救护车车厢地板前端的多向防跳限位钩锁定,所以承载平台不会随转运底盘向后移动。

如图5所示,打开电源开关并操作转运底盘的X型升降机构向下伸展直至下承力框2-2上的4个万向脚轮2-6完全着地,同时上、下救护车定位横杆2-214在重力和复位拉簧的作用下落入装在救护车车厢地板后端的定位槽3-3中,在后面拉出承载平台时,转运底盘不会随之向后移动。

如图4所示,向上转动承载平台前承力支柱间的定位横杆中后侧的多向定位锁解脱手柄,在钢丝软轴1-74的拉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1-77拉动后向定位销轴座1-78使后向定位销1-72一同向右移动,同时向后拉动承载平台向后(救护车外)移动脱离装在救护车车厢地板前端的多向防跳限位钩3-2,直至承载平台完全滑上转运底盘的上承力柜,并自动锁定。

操作升降控制器2-12使本发明转运平台稍向上升起至上下救护车定位装置的定位横杆,升起脱离安装在救护车车厢地板最后端的定位槽座,向后移动转运平台离开救护车,完成下救护车的转运工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主要由承载平台、转运底盘构成的载重转运平台,并在转运底盘的转运底盘上承力框与转运底盘下承力框之间设置升降机构,在转运底盘完全着地支承的情况下完成上部承载平台及其上的任务模块平移进出救护车车厢。采用电动无级升降,上下救护车时及全程转运无需人力搬抬,方便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承载平台可根据不同的转运任务设置不同功能的模块,可承载更大的重量和具有更大的空间容量,实现全程移动转运式的微型ICU病房。采用全新的移悬式上、下救护车的方法,能适用于目前国内外所有的救护车,无需再在救护车车厢内安装辅助上车平台或导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