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

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

摘要

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包括一个绞盘,一个骨螺钉,及套筒状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绞盘为中部弧形凹陷的圆柱形,上顶部设置系线孔及扭力扳手孔;所述扭力扳手孔在上顶部均匀排列;所述绞盘中空,绞盘中空部分口径小于骨螺钉的螺钉帽部分,大于骨螺钉的螺钉部分,中空部套接在骨螺钉上;所述绞盘上下顶部的直径大于骨螺钉帽部分直径;所述套筒状扭力扳手底部设置两个突出结构,突出结构插入绞盘上部的扭力扳手孔内,所述套筒状扭力扳手的筒内径大于螺钉帽部分,小于绞盘的上顶部直径。本发明通过转动绞盘达到调节损伤韧带的目的,结构合理,调节使用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70880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710283182.1

  • 发明设计人 孙梁;潘玙;

    申请日2017-04-2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孟祥斌

  • 地址 050001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自强路13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3:06: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19

    授权

    授权

  • 2017-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04 申请日:201704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8-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科医疗器械,特别是针对韧带损伤后修复时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

背景技术

韧带连接骨与骨,为明显的纤维组织,或附于骨的表面或与关节囊的外层融合,以加强关节的稳固性,以免损伤。但在剧烈运动,如进行学院体育竞赛、舞蹈、杂技等时,固然容易出现韧带损伤,当然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车祸、高空跌下等意外种,也会引起同类的损伤。当出现某个方位的非生理性运动时,限制膝关节向该方位运动的韧带也会受到损失。如膝关节于屈曲位外旋外展又遭到来自外侧的暴力时,主要受损的是内侧关节囊韧带和内侧副韧带,严重时尚可涉及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屈膝位胫骨突然遭受暴力向后或向前错动时,则会引起后交叉韧带或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断裂。

韧带损伤修复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韧带进行复位调节,使其恢复到正确位置,并保持进行恢复,目前设计的器械多通过直接牵拉到特定定位点上的方式来实现韧带位置的恢复,操作过程中经常在固定时出现缝合线的松动,造成韧带复位的不准确。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牵拉到位后缝合线长度的器械,控制好缝合线不松动的前提下对缝合线进行固定达到修复韧带的作用。

本发明针对目前韧带修复的位置固定过程中缝合线易松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韧带修复的位置固定过程中缝合线易松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

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包括一个绞盘,一个骨螺钉,及套筒状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为侧面中部凹陷的圆柱形,上顶部设置系线孔及扭力扳手孔;所述扭力扳手孔在上顶部均匀排列,设置2-多个;所述绞盘中空,绞盘中空部分口径小于骨螺钉的螺钉帽部分,大于骨螺钉的螺钉部分直径,中空部套接在骨螺钉上;所述绞盘上下顶部的直径大于骨螺钉帽部分直径;所述套筒状扭力扳手的筒内径大于螺钉帽部分直径,小于绞盘的上顶部直径,所述套筒状扭力扳手底部设置2-多个突出结构,突出结构插入绞盘上部的扭力扳手孔内。上述结构通过套筒状扭力扳手旋转绞盘达到调节缝合线长度的目的,再达到指定长度后通过套筒状扭力扳手按压,并下移骨螺钉使骨螺钉锁住绞盘,最终实现对损伤韧带复位牵拉保持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绞盘中空部分孔径略大于骨螺钉螺钉部分最大直径。

进一步所述套筒状扭力扳手的内径略大于螺钉帽部分直径。上述两种尺寸设置可以使绞盘、骨螺钉及套筒状扭力扳手之间很好的切合,使用方便。

进一步,所述套筒状扭力扳手的顶部设置对称的水平旋转杆。水平旋转杆的设置可以方便对套筒状扭力扳手的控制,减小用力大小。

进一步,所述绞盘侧面中部为弧形凹陷。

进一步,所述系线孔设置1-2个;两个系线孔的设置可以方便对缝合线的扎系。

进一步,所述扭力扳手孔设置2-4个,对应在套筒状扭力扳手底部设置2-4个对应的突起结构。2-4个扭力扳手孔的设置可以方便扭力扳手套筒的套入,有方便扳手对绞盘的均匀控制,防止绞盘跑偏。

进一步,所述绞盘底部设置钝形突起。钝形突起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固定处的摩擦力,防止骨面与绞盘底部方式相对运动。

进一步,所述骨螺钉帽上部设置六角凹陷。六角凹陷的设置方便控制。

进一步,所述组件还包括一六角扳手。六角扳手的配套设置方便对螺钉帽的紧固。

进一步,所述绞盘侧面设置用于控制缝合线方向的压线结构。压线结构的设置可以控制缝合线的角度,防止缝合线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压线结构为竖直设置在绞盘上下顶部间的压线杆,进一步,所述压线杆外侧设置旋转环。上述设置为一种优选设置,旋转环可以有效减小缝合线与压线杆间的摩擦力,减小旋转牵拉过程中的阻力,也防止牵拉过程中对缝合线的损坏。

进一步,所述骨螺钉及绞盘的材料为医用金属材料。其中优选材料为医用金属钛材料。

使用时,首先将绞盘套接在骨螺钉,将骨螺钉初步拧入到骨质内,后将韧带缝合线系与系线孔内,然后将套筒状扭力扳手突起插入对应的扭力扳手孔内,旋转绞盘,收紧缝合线,使韧带修复到准确位置,后通过套筒状扭力扳手按压住绞盘,后将六角扳手通过套筒插入骨螺钉的六角凹陷内,固定锁紧骨螺钉,并同时锁紧骨螺钉下的绞盘,通过上述操作可以有效的使损伤韧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绞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绞盘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骨螺钉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套筒状扭力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六角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绞盘;11、系线孔;12、扭力扳手孔;13、钝形突起;14、压线杆;15、旋转环;2、套筒状扭力扳手;21、突出结构;22、水平旋转杆;3、骨螺钉;31、六角凹陷;32、六角扳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给出本系统中具有创造性的结构描述,其他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未给出具体结构及描述。

实施例1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

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包括一个绞盘1,一个骨螺钉3,及套筒状扭力扳手2;其中,绞盘1为侧面中部弧形凹陷的圆柱形,上顶部设置系线孔11及扭力扳手孔12;扭力扳手孔12在上顶部均匀排列,设置2个;绞盘1中空,绞盘1中空部分口径小于骨螺钉3的螺钉帽部分,略大于骨螺钉3的螺钉部分最大直径,中空部套接在骨螺钉3上;绞盘1上下顶部的直径大于骨螺钉3帽部分直径;套筒状扭力扳手2的筒内径略大于螺钉帽部分直径,小于绞盘1的上顶部直径;套筒状扭力扳手的顶部设置对称的水平旋转杆22;套筒状扭力扳手2底部设置2个突出结构21,突出结构21插入绞盘1上部的扭力扳手孔12内。上述结构通过套筒状扭力扳手2旋转绞盘1达到调节缝合线长度的目的,进而实现对损伤韧带复位牵拉保持的目的。绞盘1底部设置钝形突起13。钝形突起13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固定好的摩擦力,防止骨面与绞盘1底部方式相对运动。骨螺钉3帽上部设置六角凹陷31。六角凹陷31的设置方便控制。组件还包括一六角扳手32。六角扳手32的配套设置方便对螺钉帽的紧固。骨螺钉3及绞盘1的材料为医用金属材料。其中优选材料为医用金属钛材料。

实施例2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

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包括一个绞盘1,一个骨螺钉3,及套筒状扭力扳手2;其中,绞盘1为侧面中部弧形凹陷的圆柱形,上顶部设置系线孔11及扭力扳手孔12;扭力扳手孔12在上顶部均匀排列,设置3个;绞盘1中空,绞盘1中空部分口径小于骨螺钉3的螺钉帽部分,略大于骨螺钉3的螺钉部分最大直径,中空部套接在骨螺钉3上;绞盘1上下顶部的直径大于骨螺钉3帽部分直径;套筒状扭力扳手2的筒内径略大于螺钉帽部分直径,小于绞盘1的上顶部直径;套筒状扭力扳手的顶部设置对称的水平旋转杆22;套筒状扭力扳手2底部设置3个突出结构21,突出结构21插入绞盘1上部的扭力扳手孔12内。上述结构通过套筒状扭力扳手2旋转绞盘1达到调节缝合线长度的目的,进而实现对损伤韧带复位牵拉保持的目的。骨螺钉3帽上部设置六角凹陷31。六角凹陷31的设置方便控制。组件还包括一六角扳手32。六角扳手32的配套设置方便对螺钉帽的紧固。绞盘1侧面设置用于控制缝合线方向的压线结构。压线结构为竖直设置在绞盘1上下顶部间的压线杆14,压线杆14外侧设置旋转环15。骨螺钉3及绞盘1的材料为医用金属材料。其中优选材料为医用金属钛材料。

实施例3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

一种韧带损伤修复用绞盘钉组件,包括一个绞盘1,一个骨螺钉3,及套筒状扭力扳手2;其中,绞盘1为侧面中部弧形凹陷的圆柱形,上顶部设置系线孔11及扭力扳手孔12;扭力扳手孔12在上顶部均匀排列,设置3个;绞盘1中空,绞盘1中空部分口径小于骨螺钉3的螺钉帽部分,略大于骨螺钉3的螺钉部分最大直径,中空部套接在骨螺钉3上;绞盘1上下顶部的直径大于骨螺钉3帽部分直径;套筒状扭力扳手2的筒内径略大于螺钉帽部分直径,小于绞盘1的上顶部直径;套筒状扭力扳手的顶部设置对称的水平旋转杆22;套筒状扭力扳手2底部设置3个突出结构21,突出结构21插入绞盘1上部的扭力扳手孔12内。上述结构通过套筒状扭力扳手2旋转绞盘1达到调节缝合线长度的目的,进而实现对损伤韧带复位牵拉保持的目的。绞盘1底部设置钝形突起13。钝形突起13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固定好的摩擦力,防止骨面与绞盘1底部方式相对运动。骨螺钉3帽上部设置六角凹陷31。六角凹陷31的设置方便控制。组件还包括一六角扳手32。六角扳手32的配套设置方便对螺钉帽的紧固。绞盘1侧面设置用于控制缝合线方向的压线结构。压线结构为竖直设置在绞盘1上下顶部间的压线杆14,压线杆14外侧设置旋转环15。骨螺钉3及绞盘1的材料为医用金属材料。其中优选材料为医用金属钛材料。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