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

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用于将捆扎带绑在管道的泄漏口上对该泄漏口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机构,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圆环轨道单元,每个圆环轨道单元均由两个半圆环轨道构成;以及带卷盒,设置在两个圆环轨道单元之间,其中,半圆环轨道的外圆周上远离带卷盒的一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滑动轨道,带卷盒的两个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沿着滑动轨道滚动的轨道轮,半圆环轨道的外圆周上靠近带卷盒的一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齿圈,轨道轮上安装有与对应的齿圈啮合的齿轮,齿圈内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滑动槽,带卷盒外侧面具有嵌合在该滑动槽内的滚轮,带卷盒上设置有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带卷盒在轨道机构上运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8850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710077979.6

  • 申请日2017-02-14

  • 分类号F16L55/168(20060101);F16L55/18(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04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郁旦蓉

  • 地址 200093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2:35: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2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16L55/168 专利号:ZL2017100779796 申请日:20170214 授权公告日:201901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9-01-01

    授权

    授权

  • 2017-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L55/168 申请日:20170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6-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维护领域,涉及一种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管道带压密封技术中,爆炸捆扎技术的优点极为突出。该技术利用堵漏材料的固持和密封特性来完成对泄漏口的密封,达到止漏目的,完成后的密封结构一般由密封件及固持件组成。密封件主要为包裹在管道泄漏段的环状裹层主要起密封作用;固持件位于密封件的两侧的把起密封作用的密封件牢牢固定在泄漏口处,以堵塞管道的泄漏。

目前该技术主要为人力包扎捆扎作业,作业时:(1)先清理漏点周围污垢;(2)将堵漏带胶皮剪切成和漏点大小相当的一块按压在泄漏口上,然后用带压止漏带用力一圈圈缠绕,直到不漏为止;(3)将胶带缠绕到管道上3、5分钟后即会固化如钢铁一样坚固;(4)在固化后胶带的两端用卡带捆扎成锁箍,然后在胶带两头涂抹固化剂;(5)为了加强保护措施及美观度,在管道堵漏部位用玻铝补漏带缠绕一层后完成施工。

但是,从以上可以看出,人力包扎捆扎作业也具有以下不能克服的缺点:(1)从两个方面导致了具有堵漏的适用压力范围较窄的缺点:(A)对抗带压泄露点的压力受人力上限所限制;(B)使用的密封材料选材同样为人力上限所限制,目前主要为堵漏带胶皮,在包扎捆扎带压堵漏技术中一般采用黑胶带和橡胶皮来进行密封,通过铝片(或铜片)和铁丝固持,由于橡胶皮材质丁苯胶SBR具有易老化、耐腐性差、机械强度弱的特性,加上铁丝固持所造成的挤压力,很容易使其弹性减弱或断裂,从而达不到密封效果;(2)从三个方面导致了人工作业缺点:(A)要满足作业人员手臂环绕管道,需人员贴近泄露点,因而生产安全性较低;(B)要满足作业人员手臂环绕管道,因而管径适用范围较小,一般不大于100mm;(C)作业人员不但要在泄露点找到足够施力的立足点,还要保证人体姿势足够作业,对于作业地点有一定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用于将捆扎带绑在管道的泄漏口上对该泄漏口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机构,围绕在管道外部,该轨道机构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圆环轨道单元,每个圆环轨道单元均由两个半圆环轨道构成;以及带卷盒,内部容纳有捆扎带,设置在两个圆环轨道单元之间,其中,半圆环轨道的外圆周上远离带卷盒的一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滑动轨道,带卷盒的两个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沿着滑动轨道滚动的轨道轮,半圆环轨道的外圆周上靠近带卷盒的一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齿圈,该齿圈的高度低于滑动轨道,轨道轮上同轴地安装有与对应的齿圈啮合的齿轮,齿圈内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滑动槽,带卷盒外侧面具有嵌合在该滑动槽内的滚轮,带卷盒上设置有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带卷盒在轨道机构上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滑动轨道的圆周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向齿圈一侧的第一连接板,该第一连接板呈Z字形,具有一个水平部和两个分别与该水平部两端连接的竖直部,一个竖直部连接在滑动轨道上,另一个竖直部上设置有单元连接孔,用于在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环绕安装在管道外部时通过螺栓来连接两个圆环轨道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连接板的水平部上设置有一个凸台,该凸台上设置有平行于半圆环轨道面的轨道连接孔,用于通过螺栓来连接同一个圆环轨道单元里的两个半圆环轨道。

本发明提供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滑动轨道的圆周中部设置有伸向齿圈一侧的第二连接板,该第二连接板呈Z字形,具有一个水平部和两个分别与该水平部两端连接的竖直部,一个竖直部连接在滑动轨道上,另一个竖直部上设置有单元连接孔,用于在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环绕安装在管道外部时通过螺栓来连接两个圆环轨道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半圆环轨道的内圆周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支撑环,该支撑环的内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内螺纹柱,内螺纹柱安装有圆顶螺栓,用于在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环绕安装在管道外部时固定轨道机构与管道。

本发明提供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支撑环与滑动轨道之间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减重槽。

本发明提供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带卷盒具有开口,内部设置有捆扎带卷组件,该捆扎带卷组件包括平行于开口两端并且连接在带卷盒两侧的静止轴以及套在该静止轴上的并且外卷捆扎带的动轴,静止轴的轴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翘起的片簧,动轴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锯形齿,片簧的数量和锯形齿的数量不同。

本发明提供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捆扎带的端部具有一个压接部,该压接部的宽度大于捆扎带的其他部分的宽度,两个圆环轨道单元上的内螺纹柱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压接部的宽度。

发明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由于采用机械驱动单元,从而对抗泄露点压力和捆扎带材质结构选择的范围都得到扩大,同时,操作人员能够避开泄露点提高了人员安全性和施工的稳定性。由于采用圆环轨道单元组成的轨道机构,不受人手臂环抱周长的限制,使能够应用的管道口径的范围也更大,同时,使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悬挂在管道上,对施工地点要求底,极大增强了施工的便利性。而且,由于采用半圆环轨道,使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便于携带和组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带卷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半圆环轨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带卷盒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带卷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以下简称密封装置)100包括轨道机构1、半圆环轨道2、带卷盒3以及捆扎带4。

轨道机构1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圆环轨道单元11,每个圆环轨道单元11均由两个半圆环轨道2内圆周相对构成,带卷盒3设置在两个圆环轨道单元11之间。

图4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半圆环轨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如图2、图4及图5所示,半圆环轨道2的外圆周上远离带卷盒3的一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滑动轨道21,带卷盒3的两个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沿着滑动轨道21滚动的轨道轮31,用于支撑带卷盒3在轨道机构1上滑动。

图6是图5的B-B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如图2、图4、图6及图7所示,半圆环轨道2的外圆周上靠近带卷盒3的一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齿圈22,该齿圈22的高度低于滑动轨道21,轨道轮31上同轴地固定安装有与对应的齿圈22啮合的齿轮32,齿轮32与齿圈31的配合能提供带卷盒3更大的驱动性和制动性。

齿圈22内侧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滑动槽23,带卷盒3外侧面分别安装有两个嵌合在该滑动槽23内的滚轮33,滚轮33和滑动槽23的配合能防止带卷盒3沿轨道机构1转动时左右碰撞和脱离轨道机构1。

如图1及图4所示,滑动轨道21的圆周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向齿圈22一侧的第一连接板24,该第一连接板24呈Z字形,具有一个水平部和两个分别与该水平部两端连接的竖直部。一个竖直部连接在滑动轨道21上,另一个竖直部上设置有单元连接孔241,用于在密封装置100环绕安装在管道(图中未示出)外部时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来连接两个圆环轨道单元11。两个圆环轨道单元11上对应的第一连接板24连接形成门形连接架,使得带卷盒3能通过。

第一连接板24的水平部上设置有一个凸台,该凸台上设置有平行于半圆环轨道面的轨道连接孔242,用于通过螺栓来连接同一个圆环轨道单元11里的两个半圆环轨道2。

滑动轨道21的圆周中部设置有伸向齿圈一侧的第二连接板25,该第二连接板25呈Z字形,具有一个水平部和两个分别与该水平部两端连接的竖直部,一个竖直部连接在滑动轨道21上,另一个竖直部上设置有单元连接孔251,用于在密封装置100环绕安装在管道外部时通过螺栓来连接两个圆环轨道单元11。两个圆环轨道单元11上对应的第二连接板25连接形成门形连接架,使得带卷盒3能通过。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半圆环轨道2的内圆周上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支撑环26,该支撑环26的内圆周上设置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内螺纹柱261,该内螺纹柱261安装有圆顶螺栓262,用于在密封装置100环绕安装在管道外部时固定轨道机构1与管道。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支撑环26与滑动轨道21之间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减重槽27,减轻密封装置100的整体重量,方便携带及操作。

图8是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带卷盒平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带卷盒3具有开口,平行于该开口两端并且连接在带卷盒3两侧设置有静止轴31,外卷捆扎带4的动轴32套在该静止轴31上。静止轴31和动轴32组成捆扎带卷组件。

静止轴31的轴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翘起的片簧311,动轴32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锯形齿321。片簧311的数量和锯形齿321的数量设置成不同并且各自数量之间没有倍数关系,使部分锯形齿321到达片簧311端部时,另外部分锯形齿321远离片簧311端部,尽量避免不利的杠杆效应,能够避免片簧311和锯形齿321同时脱离形成捆扎带4拉出部分根部突然失力现象。

如图7所示,捆扎带4的端部具有一个压接部41,该压接部41的宽度大于捆扎带4的其他部分的宽度,两个圆环轨道单元11上的内螺纹柱261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压接部41的宽度,方便圆顶螺栓262将压接部41压紧在管道的表面。

带卷盒3内安装有马达(图中未示出),该马达的输出端连接轨道轮31,用于驱动带卷盒3在轨道机构1上圆周运动。马达与一个图中未示出的控制机构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在该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100的工作过程。

如图1所示,分别将四个半圆环轨道2两两对扣组成两个圆环轨道单元11,通过螺栓贯穿第一连接板24上的轨道连接孔242并用螺母固定对应的半圆环轨道2,并套在管道上。

将带卷盒3装入两个圆环轨道单元之间,带卷盒3的滚轮33放在对应的滑动槽23内,齿轮32放在齿圈22上,轨道轮31放在滑动轨道21上。

用螺栓贯穿第一连接板24上的单元连接孔241和第二连接板25上的单元连接孔251,并用螺母将两个圆环轨道单元11连接固定,形成整体的密封装置100。

将组装好的密封装置100移动到需要封堵的位置,做好对泄露口捆扎前的前序处理后,使用圆顶螺栓262将密封装置100固定在管道上,同时将捆扎带4的压接部41也由圆顶螺栓262固定在管道的表面。

通过控制机构启动马达,马达驱动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轨道轮31和齿轮32沿相应的滑动轨道21及齿圈22前进,并带动带卷盒3在轨道机构1上做圆周运动。滚轮33在滑动槽23内滑动,防止带卷盒3脱离轨道机构1。

端部被固定的捆扎带4拖拽动轴32转动,动轴32内壁上的锯形齿321因需要不断克服片簧311的阻力,而使得在捆扎带4上形成需要的张紧力。随着捆扎带3在管道上的增厚,能不断产生挤压力,从而达到快速捆扎堵漏的目的。

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由于采用机械驱动单元,从而对抗泄露点压力和捆扎带材质结构选择的范围都得到扩大,同时,操作人员能够避开泄露点提高了人员安全性和施工的稳定性。而且,由于采用圆环轨道单元组成的轨道机构,不受人手臂环抱周长的限制,使能够应用的管道口径的范围也更大,同时,使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悬挂在管道上,对施工地点要求底,极大增强了施工的便利性。由于采用半圆环轨道,使本发明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便于携带和组装使用。由于采用内螺纹柱和圆顶螺栓,可以适用不同的管径。

总之,本实施例的悬挂式管道带压密封装置能替代焊接、换装管件时的烦琐,省材、省时、省力,操作简便、效果可靠、适用面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