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及其应用

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及其应用。该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的结构式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5188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941842.6

  • 发明设计人 刘峥;郭亚晋;李庆伟;魏席;

    申请日2016-10-26

  • 分类号C07D471/04;G01N21/3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建干路1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4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3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 471/04 专利申请号:2016109418426 专利号:ZL2016109418426 合同备案号:X2022450000249 让与人:桂林理工大学 受让人:桂林远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及其应用 申请日:20161026 申请公布日:20170322 授权公告日:20180508 许可种类:普通许可 备案日期:20221207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8-05-08

    授权

    授权

  • 2017-04-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471/04 申请日:201610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3-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阴离子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阴离子在医药、生命科学、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工业催化等研究领域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如含氟化合物被用于预防龋齿、饮水加氟及其它口腔卫生产品中;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聚阴离子DNA可以传递生物的遗传信息;农业生产中磷酸盐肥料的过量使用,使河流富营养化等。因此,阴离子识别技术与阴离子受体的合成,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各行业对高灵敏和高选择性的阴离子受体的需求,也日益迫切。阴离子识别在早期的发展,受到了阴离子自身的结构特点的限制。相较于阳离子,阴离子有着更大的体积,电荷比较低,因此静电结合效果不显著。阴离子具有很强的溶剂化趋势,对溶液的pH值极为敏感,当溶液的pH较低时,会使阴离子质子化。阴离子种类繁多,而不同的阴离子有着不同的结构形态,如常见的阴离子形态有球型(F,Cl,Br,I)、线型(OH,CN,SCN)、三角型(,)、四面体型(,,)和更复杂的结构,阴离子的空间构型直接影响了其与受体的连接方式,增加了设计合成出具有普适性的阴离子受体的难度。

设计理想的阴离子受体,不仅要考虑目标阴离子的空间几何结构与性质、受体的酸性和媒介溶液的性质,还要弄清楚阴离子与受体之间的非共价键作用方式。一般根据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设计合成阴离子受体,包括结合体-信号体耦合法、置换法和化学剂量法。基于结合体-信号体耦合法的阴离子受体,其信号产生机理,又可以分为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聚集诱导增强(AIEE)和形成激基缔合物等几类。

结合体-信号体耦合阴离子受体自身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结合单元,其中包含有如胺基、酰胺、脲、硫脲、吡咯、羟基或金属配合物等阴离子结合位点,这些受体可以通过氢键、静电作用或配位作用等方式将阴离子束缚在受体的特定位置,并与阴离子有电子的共轭或转移。二是响应单元,这一部分的作用是对阴离子的出现给予响应,即能够把识别过程以“信号”的形式表达出来,常见的响应部有稠环化合物及衍生物,含杂原子的稠环化合物及衍生物等。一般情况下,共轭体系的增加会使吸收和发射光谱红移,吸电子基团一般也会使光谱红移,同时这两种基团又都有一定的增色作用,有些推电子基团的引入会有利于荧光的增强。所以在设计阴离子受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基团或者形成推拉电子体系,定性的设计相应性质的阴离子受体。在阴离子受体内部,结合部与响应部之间,通常通过共价键或分子间作用力相连。在阴离子识别过程中,受体的结合部与待测阴离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传递给响应部。响应部受影响以后会改变自身物理、化学性质,我们将借助于此来实现识别阴离子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的结构式为:

制备上述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的具体步骤为:

(1) 1,10-邻菲罗啉-5,6-二酮的合成

量取70mL浓硫酸加入烧瓶,并加入磁子,冰水浴冷却,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4.95g(25mmol)一水合邻菲罗啉,搅拌10min,待充分溶解后溶液呈淡黄色,依次缓慢加入10g溴化钾和35mL浓硝酸,完毕后撤去冰水浴,室温下继续搅拌30min,而后逐渐升温至130℃,并保持该温度继续反应2h(这一步反应有红棕色溴蒸汽产生,应注意尾气处理);冷却反应液,得红棕色透明溶液,将反应液倒入约300g碎冰中,碳酸钠调节pH至6~7,出现大量泡沫状悬浮固体,过滤,固体热水溶解并趁热过滤,滤液经氯仿萃取,浓缩萃取液,甲醇重结晶,得到黄色絮状产物,即为1,10-邻菲罗啉-5,6-二酮。

(2) 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的合成

称取0.462g(2.2mmol)步骤(1)制得的1,10-邻菲罗啉-5,6-二酮和0.038g(0.2mmol)一水对甲苯磺酸,溶于5mL乙醇中,加入到烧瓶中,并加入磁子,称取0.216g(2mmol)苯肼溶于2mL乙醇,移入恒压漏斗,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常温下搅拌30min,然后定温80℃,搅拌回流反应2h,得到黄色沉淀,过滤反应液,滤饼用氯仿冲洗(10mL×10),制得黄色固体粉末,即为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

本发明的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是阴离子识别的良好受体,能够应用于对阴离子F-、OH-的识别,其分子结构中亚氨基(NH)是阴离子结合位点。

本发明提供的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阴离子受体具有制备简单,识别阴离子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中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的结构式。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得的1,10-邻菲罗啉-5,6-二酮的红外光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得的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的红外光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得的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溶液中加入不同阴离子溶液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1) 1,10-邻菲罗啉-5,6-二酮的合成

量取70mL浓硫酸加入烧瓶,并加入磁子,冰水浴冷却,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4.95g(25mmol)一水合邻菲罗啉,搅拌10min,待充分溶解后溶液呈淡黄色,依次缓慢加入10g溴化钾和35mL浓硝酸,完毕后撤去冰水浴,室温下继续搅拌30min,而后逐渐升温至130℃,并保持该温度继续反应2h(这一步反应有红棕色溴蒸汽产生,应注意尾气处理)。冷却反应液,得红棕色透明溶液,将反应液倒入约300g碎冰中,碳酸钠调节pH至6.5,出现大量泡沫状悬浮固体,过滤,固体热水溶解并趁热过滤,滤液经氯仿萃取,浓缩萃取液,甲醇重结晶,得到黄色絮状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确认,即为1,10-邻菲罗啉-5,6-二酮。产率90%,M.P.:271~272℃(文献值270~271℃)。

(2)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的合成

称取0.462g(2.2mmol)步骤(1)制得的1,10-邻菲罗啉-5,6-二酮,0.038g(0.2mmol)一水对甲苯磺酸,溶于5mL乙醇,加入到烧瓶中,并加入磁子。称取0.216g(2mmol)苯肼溶于2mL乙醇,移入恒压漏斗,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滴加到烧瓶中,滴加完毕后常温下搅拌30min,然后定温80℃,搅拌回流反应2h,得到黄色沉淀,过滤反应液,滤饼用大量氯仿冲洗(10mL×10),得到黄色固体粉末,经红外光谱确认,即为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产率88%,其结构式为:

本实施例制得的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应用于阴离子识别,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含有阴离子的受体溶液的吸收变化。具体方法为:在10mL浓度为2×10-5mol/L的1,10-邻菲罗啉-5,6-二酮缩苯肼阴离子受体(记为R)乙腈溶液中,加入100μL浓度为2×10-2mol/L的各阴离子的四丁基氟铵盐(记为A)乙腈溶液,在加入后的第4min,测定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并与R的吸收光谱图作对比,实验结果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在380~400nm范围内,阴离子受体(R)的吸收光谱中并未出现吸收峰,但向其溶液中加入10倍量的F或OH后,吸收光谱中均在400nm和560nm两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且加入F后的吸光强度要强于OH;加入10倍量AcO后,吸收光谱仅在560nm附近新的吸收峰,但吸光强度要远低于F和OH,甚至比阴离子受体(R)在此处的吸光强度还要低;在加入10倍量的其它阴离子后,吸收光谱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受体(R)对F和OH-识别效果较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