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型脱臭大蒜粉的制备方法

一种新型脱臭大蒜粉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脱臭大蒜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高粘度、不需要预先糊化、内疏水而外亲水的冷水可溶淀粉为原料,采用球磨法,在常温下将新鲜的蒜泥、纯净水、冷水可溶淀粉按一定的比例研磨至所需时间,大蒜素客体分子即可进入淀粉螺旋空腔内,形成淀粉/大蒜素自组装体即新型脱臭大蒜粉,紧密包裹大蒜所产生的蒜臭味及挥发性硫化物,达到脱臭的目的。该法较好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制备工艺简便,低耗能,低成本。球磨法制备的新型脱臭大蒜粉,包埋率91.50%,大蒜素的利用率达96.03%,既能脱除大蒜的臭味又能保护大蒜的有效成分及营养成分,还可以延长产品的货架期,为制备脱臭大蒜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730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880192.9

  • 申请日2016-09-30

  • 分类号A23L19/00;A23L5/2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45: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18

    授权

    授权

  • 2017-04-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L19/00 申请日:201609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3-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脱臭大蒜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领域。也可应用于医药,营养品,保健品行业。

背景技术

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一种百合科葱属植物蒜的鳞茎,原产于亚洲西部和欧洲,是深受国人喜欢的香辛类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所含的Ge和Se是人体抗肿瘤不可缺少的元素;大蒜中的一种配糖体能有效清除血管上沉积的脂肪,具有降血脂、抗血管硬化的作用;大蒜中主要活性成分大蒜素(Allicin),是一种烯丙基硫的化合物,赋予大蒜特有的臭味。大蒜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多种细菌和真菌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但是食用大蒜后残留口腔的蒜臭味及对胃肠道的强烈的刺激性,限制了大蒜精加工食品或产品的推广。为了提高大蒜的生物利用度及改善不良气味,国内外学者相继研究了多种大蒜脱臭的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加热、酸处理、微波、超临界处理等方法钝化和抑制蒜氨酸酶的活性,不把蒜氨酸转化为蒜素,该类方法工艺繁琐、成本高、不同程度使大蒜的营养成分流失(顾岩,徐璐,文连奎.大蒜脱臭方法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3(48):48-51;张骊,向智敏,樊建康,等.超临界CO2用于蒜酶失活和大蒜素脱臭研究[J]食品科学,1997,18(4):27-29)。冷冻脱臭法操作虽然简单,但冷冻法处理大蒜感官评价差,影响进一步加工利用(高福成,杨方琪,刘志胜,等.冷冻干燥大蒜粉生产优质大蒜粉的研究[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13(3):192-199)。吸附和溶解小分子含硫化合物(活性硅胶吸附法、植物油脱臭法、调制除臭法等),此类方法利用各种物质吸附、掩盖臭味,但是引入的添加剂影响大蒜的风味且处理时间长,成本高,不利于生产上推广(朱虹.采用蜂蜜脱除大蒜异味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5):60-62)。微囊化掩蔽蒜氨酸酶如微波真空干燥法,Li等利用改良流化床技术对蒜粉进行两次包埋制成缓释微囊,该法生物利用度高,掩盖不愉快的气味,保护蒜粉有效成分,但工艺要求高,操作条件苛刻(Li>

淀粉是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的天然大分子。其中直链淀粉分子单螺旋呈圆筒形腔体结构,内腔由于C3、C5上氢原子和糖苷键上氧原子而呈疏水性,外腔因羟基而呈亲水性。这种“内腔疏水、外腔亲水”特殊结构,使直链淀粉作为一种主体分子,与不同风味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形成自组装体。

随着工业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冷水可溶淀粉应运而生,常温下它在冷水中即可分散,并形成具有一定粘度的糊液。由于天然的淀粉颗粒不溶于水,因为它的结晶结构及其内部含有的大量氢键,因此用碱性试剂将淀粉分子上的-OH质子解离,淀粉双螺旋区的展开形成单螺旋,打破结晶结构,结晶序列发生变化。但同时由于乙醇的存在,抑制颗粒溶胀,保持了淀粉颗粒的完整性。中和后,淀粉分子与乙醇形成了螺旋复合物。乙醇被蒸发后,淀粉颗粒内形成圆筒形腔体结构,具有内疏水而外侧亲水的特性,因此这种新型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可作为一种主体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与不同的疏水性客体分子形成自组装体。

淀粉的包络结合特性与β环糊精的性质类似,但其对客体的粒径要求更宽,将客体分子包埋与螺旋分子中形成微囊,且比环糊精的成本低。如Wang等以淀粉为包合载体,水杨酸为模型药物,采用密封控温技术制备淀粉-水杨酸包合物。淀粉能将水杨酸有效包合,减少药物浪费,提高载体利用率(Wang Q F,Li S M,Zhang T H,et al.The preparation andkinetic study on enzymatically-controlled drug release of isotretinoin/amylose inclusion complex[J].Yao xue xue bao=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12,47(9):1227-1230)。Lalush等将共轭亚油酸与淀粉形成包结络合物,将该包结络合物作为共轭亚油酸的传输系统,说明该包结络合物可作为一种靶向药物传输系统(Lalush I,BarH,Zakaria I,et al.Utilization of amylase-lipid complexes as molecularnanocapsules for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J].Biomacromolecules,2005,6(1):121-130)。作为新型的络合载体,淀粉在药物制剂的研究方面备受瞩目(Zhang L M,Cheng H J,Zheng C Y,et al.Structural and release properties of amylose inclusioncomplexes with ibuprofen[J].Journal of Drug Deliv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31,101-107;Putseys J A,Lamberts L,Delcour A,Amylose-inclusion complexes:Formation,identity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J].Journal of CerealScience,2010,51(3),238-247;Marinopoulou A,Papastergiadis E,Raphaelides S N,etal.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amylose-fatty acidcomplexes prepa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J].Food Hydrocolloids,2016,58,224-234)。

由于新型的冷水可溶淀粉不需要提前糊化,淀粉颗粒内已经形成螺旋空腔结构,具有内亲水而外疏水的特性,可以与不同的疏水性客体分子形成自组装体。故直接采用球磨法,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常温下进行研磨,不需添加其他物质,大蒜素客分子即可进入淀粉螺旋空腔内,形成自组装体即新型脱臭大蒜粉,不仅保护大蒜的生物活性成分而且可以掩盖不愉快的气味。球磨法具有节能安全,低消耗,产率高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冷水可溶淀粉为原料(主体分子),大蒜素为客分子,采用球磨法于常温条件下制备新型脱臭大蒜粉即淀粉/大蒜素自组装体,依据HPLC法测得自组装体中大蒜素的含量,计算大蒜素的利用率,以包埋率和大蒜素的利用率为考核指标,并对其结构进行物理表征,验证自组装体的形成。旨在脱除大蒜的臭味,保护大蒜的有效成分及营养成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脱臭大蒜粉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2)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的范围为2∶2∶1~2∶6∶5制得混合物,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范围为44.5%~100.0%;

(3)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1∶2,控制转速的范围为100~500r/min,球料质量比为2∶1~6∶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15%~45%;

(4)充分研磨至1~5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种新型脱臭大蒜粉即冷水可溶淀粉/大蒜素自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利用高粘度、不需要预先糊化的淀粉,紧密包裹大蒜所产生的蒜臭味及挥发性硫化物,达到脱臭的目的。

(2)制备过程中除使用水与乙醇外,没有使用其他任何溶剂。这种新型大蒜脱臭的制备方法无有机溶媒残留。

(3)制备工艺简便,产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新型脱臭大蒜粉的红外光谱

a.原淀粉 b.88%冷水可溶淀粉 c.大蒜素 d.脱臭大蒜粉(4∶2)

图2新型脱臭大蒜粉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

Allicin大蒜素 a.原淀粉 b.88%冷水可溶淀粉 c.脱臭大蒜粉物理混合物(4∶2)d.脱臭大蒜粉(4∶2)

图3新型脱臭大蒜粉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a.原淀粉(放大1000倍) b.88%冷水可溶淀粉(放大1000倍) c.(4∶2)1h,脱臭大蒜粉(放大1000倍) d.(4∶2)2h,88%脱臭大蒜粉(放大1000倍) e.(4∶2)4h,脱臭大蒜粉(放大1000倍)

图4新型脱臭大蒜粉的热重分析图

a.大蒜素 b.原淀粉 c.88%冷水可溶淀粉 d.脱臭大蒜粉(4∶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b.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为2∶2∶4混合,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为88%;

c.将上述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为1∶2,控制转速为500r/min,球料质量比5∶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45%;

d.充分研磨至4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包埋率为60.25%,大蒜素的利用率51.55%。

实施例2

a.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b.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为2∶4∶4混合,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为88%;

c.将上述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为1∶2,控制转速为500r/min,球料质量比5∶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45%;

d.充分研磨至4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包埋率为91.50%,大蒜素的利用率96.03%。

实施例3

a.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b.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为2∶6∶4混合,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为88%;

c.将上述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1∶2,控制转速为500r/min,球料质量比5∶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45%;

d.充分研磨至4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包埋率70.25%,大蒜素的利用率50.11%。

实施例4

a.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b.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为2∶4∶1混合,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为88%;

c.将上述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为1∶2,控制转速为500r/min,球料质量比5∶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45%;

d.充分研磨至4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包埋率为61.38%,大蒜素的利用率44.22%。

实施例5

a.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b.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为2∶4∶5混合,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为88%;

c.将上述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为1∶2,控制转速为500r/min,球料质量比5∶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45%;

d.充分研磨至4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包埋率为87.70%,大蒜素的利用率49.38%。

实施例6

a.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b.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为2∶4∶4混合,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为88%;

c.将上述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为1∶2,控制转速为500r/min,球料质量比5∶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45%;

d.充分研磨至1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包埋率为60.20%,大蒜素的利用率45.22%。

实施例7

a.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b.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为2∶4∶4混合,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为44%;

c.将上述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为1∶2,控制转速为400r/min,球料质量比4∶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35%;

d.充分研磨至4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包埋率为60.27%,大蒜素的利用率58.83%。

实施例8

a.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b.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为2∶4∶4混合,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为88%;

c.将上述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为1∶2,控制转速为300r/min,球料质量比5∶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45%;

d.充分研磨至4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包埋率为85.60%,大蒜素的利用率47.36%。

实施例9

a.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b.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为2∶4∶4混合,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为88%;

c.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为1∶2,控制转速为500r/min,球料质量比1∶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25%;

d.充分研磨至4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包埋率为80.30%,大蒜素的利用率为48.69%。

实施例10

a.取新鲜大蒜,剥皮,挤压制成蒜泥;

b.将蒜泥:冷水可溶淀粉:纯净水按质量比为2∶4∶4混合,冷水可溶淀粉的溶解度为88%;

c.将步骤(2)中的混合物置于球磨机中,保持球数比为1∶2,控制转速为100r/min,球料质量比3∶1,混合物的投料量占球磨室内容积的15%;

d.充分研磨至4h,在室温下干燥,得新型脱臭大蒜粉。

包埋率为82.50%,大蒜素的利用率48.90%

将本发明制备的产物通过红外光谱(图1)、差示扫描量热(图2)扫描电子显微镜(图3)热重(图4)分析技术证明新型脱臭大蒜粉即冷水可溶淀粉/大蒜素自组装体的形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