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中间体

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中间体

摘要

本发明制备得到了Lesinurad关键中间体化合物(L-4)和(L-5),该制备方法反应的后处理简单,产品纯度较高,稳定性较好,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制备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关键中间体化合物(L-6)及其最终成品原料药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使得制备原料药的产品收率和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降低了药品的工业化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785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华威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27193.0

  • 发明设计人 包金远;宋志春;蒋玉伟;张孝清;

    申请日2015-08-25

  • 分类号C07D249/12;C07C281/06;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纬地路9号C3栋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41: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6-28

    授权

    授权

  • 2018-11-2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07D249/1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825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04-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249/12 申请日:2015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3-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本发明涉及化学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的关键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esinurad,中文名: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英文名称为:Acetic acid,2-[[5-bromo-4-(4-cyclopropyl-1-naphthalenyl)-4H-1,2,4-triazol-3-yl]thio]-;分子量:404.28。

Lesinurad是一种促尿酸排泄口服药,通过抑制肾近曲小管的尿酸转运子URAT1而治疗有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患者。该药物的结构如下所示:

现有文献中公布了Lesinurad药物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种:

路线1

路线1的缺点主要在于:1.该合成路线较长,硝基还原采用的是钯碳还原,成品具有重金属残留的风险;2.合成杂环的步骤中采用硫光气,该物质剧毒,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路线2

路线2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1.该合成路线起始原料不稳定,不利于保存;2.该合成路线采用的重氮化反应,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

路线3

路线3的主要缺点在于:

1.该合成路线起始原料不稳定,不利于保存;

2.该合成路线合成收率较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路线4

路线4的主要缺点在于:该合成路线容易产生上两个巯基乙酸甲酯的副产物;选择性较差。

发明专利WO2014/008295公布了式(I)的制备方法,采用式(L-6)与溴乙酸甲酯反应然后在溴代琥珀酰亚胺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式(I)。

现有技术可以看出化合物(L-6)为Lesinurad药物分子制备的关键中间体。

提供Lesinurad药物分子关键中间体的新制备方法对于Lesinurad药物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本领域亟需新的Lesinurad药物制备方案,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Lesinurad药物的制备方法,避免了以上四种现有路线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方法反应周期短,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副反应少、生产成本低以及产品质量高的合成Lesinurad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几种合成Lesinurad所需的新的药物中间体化合物及其合成方 法。

一种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中间体化合物(L-6)的合成,包括如下步骤:

(1)将化合物(L-2)与氯甲酸苯酯在碳酸钾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L-3);

(2)将化合物(L-3)与水合肼反应生成化合物(L-4);

(3)将化合物(L-4)与醋酸甲脒加热反应得到化合物(L-5);

(4)将化合物(L-5)和劳森试剂在甲苯溶剂中,回流反应生成化合物(L-6)。

优选地,步骤(3)在乙酸的催化下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L-5)。

化合物(L-2)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1-环丙基萘为起始原料在硝酸的作用下生成化合物(L-1)1-硝基-4-环丙基萘,然后将化合物(L-1)、六水合高氯酸铁在乙醇中加热至回流滴加水合肼反应得到,不仅限于此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中间体化合物(L-4),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中间体化合物(L-4)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将化合物(L-2)与氯甲酸苯酯在碳酸钾的作用下生成化合物(L-3);

将化合物(L-3)与水合肼在有机溶剂中反应生成化合物(L-4);

其中,

化合物(L-2)与氯甲酸苯酯及碳酸钾的反应的摩尔比为1:(1~2):(1~6);

化合物(L-3)与水合肼反应的摩尔比为1:(3~10),优选1:(5~10);反应的溶剂为DMSO或DMF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

化合物(L-2)与氯甲酸苯酯的反应温度为-20℃~20℃;更进一步地,反应温度为-10℃~5℃;化合物(L-3)与水合肼反应的温度为-5~40℃,优选20~35℃,化合物(L-3)与水合肼反应的溶剂为四氢呋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中间体化合物(L-5),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一种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中间体化合物(L-5)的制备方法,如下所示:

将化合物(L-4)与醋酸甲脒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乙酸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化合物(L-5);

进一步地,化合物(L-4)、醋酸甲脒和乙酸的投料摩尔比为:1:(3~7):(0~7);

进一步地,反应的溶剂为DMSO或DMF;

进一步地,反应的温度为80~100℃。

一种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中间体化合物(L-6)的制备方法,是将化合物(L-5)和劳森试剂在溶剂甲苯中回流反应所得。

进一步地,化合物(L-5)和劳森试剂的反应摩尔比为1:(0.6~1.5),优选1:(1.1~1.5)。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化合物(L-4)和(L-5)反应的后处理简单,产品纯度较高,稳定性较好,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制备2-(5-溴-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基硫基)乙酸关键中间体化合物(L-6)及其最终成品原料药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新方法,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使得制备原料药的产品收率和质量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降低了药品的工业化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以下将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实例仅是为了说明,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文说明,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各样的修正。

实施例1化合物(L-3)的合成

反应式:

投料:

实验过程:

(1)将L-2(39g,0.22mol)和碳酸钾(91g,0.66mol)加入四氢呋喃(400mL)中,N2保护下,降温至-10℃;

(2)将氯甲酸苯酯(36.5mL,0.29mol)溶于100ml四氢呋喃中,缓慢滴入上述体系中。滴毕,保温反应1h。

(3)向体系中加入水(200mL),分液后,乙酸乙酯(200mL)萃取水层,有机相合并,浓缩,得砖红色固体(65g,收率:98.5%)。

1H-NMR(400MHz,DMSO-D6)δ10.03(s,1H),8.45(d,J=2.4MHz,1H),8.42(d,J=1.2MHz,1H),8.23~8.14(m,2H),7.68~7.58(m,2H),7.54(d,J=7.6MHz,1H),7.47~7.38(m,2H),7.32~7.20(m,4H).

MS:305.20[M+H+].

实施例2化合物(L-3)的合成

投料量:

实验过程:

(1)将L-2(39g,0.22mol)和碳酸钾(182.4g,1.32mol)加入四氢呋喃(700mL)中,N2保护下,降温至-20℃;

(2)将氯甲酸苯酯(68.9,0.44mol)溶于200ml四氢呋喃中,缓慢滴入上述体系中。滴毕,保温反应5h。

(3)向体系中加入水(400mL),分液后,乙酸乙酯(400mL)萃取水层,有机相合并,浓缩,得砖红色固体63g。

MS:305.20[M+H+].

实施例3化合物(L-3)的合成

参照实施例1的反应步骤,将化合物(L-2)与氯甲酸苯酯及碳酸钾的反应的摩尔比为1:1:2,将化合物L-2和碳酸钾加入四氢呋喃(500mL)中,N2保护下,降温至5℃;将氯甲酸苯酯溶于200ml四氢呋喃中,缓慢滴入上述体系中。滴毕,保温反应1h,向体系中加入水(300mL),分液后,乙酸乙酯(300mL)萃取水层,有机相合并,浓缩,得砖红色固体64g。

MS:305.20[M+H+].

实施例4化合物(L-4)的合成

反应式:

投料:

实验过程:

(1)将化合物(L-3)(14.85g,49mmol)加入DMSO(15mL)中,20~30℃条件下,缓慢滴加水合肼(7.37mL,147mmol),保温反应0.5h。

(2)向体系中加入水(300mL),过滤,滤饼水洗,干燥,得黄色固体(10g,收率:84.68%)。1H-NMR(400MHz,DMSO-D6)δ8.90(s,1H),8.45-8.38(m,1H),7.98(d,J=7.6MHz,1H),7.83(d,J=8.0MHz,1H),7.65-7.55(m,3H),7.22(d,J=8.0MHz,1H),4.52(s,2H),2.46-2.34(m,1H),1.10-1.02(m,2H),0.80-0.65(m,2H).

MS:242.4[M+H].

实施例5化合物(L-4)的合成

投料:

实验过程:

(1)将上表投料量的化合物(L-3)加入DMSO(15mL)中,20~30℃条件下,缓慢滴加水合肼,35~40℃保温反应0.5h。

(2)向体系中加入水(400mL),过滤,滤饼水洗,干燥,得黄色固体9.5g。

MS:242.4[M+H].

实施例6化合物(L-5)的合成

反应式:

投料:

实验过程:

(1)将化合物(L-4)(35.5g,0.15mol)与醋酸甲脒(75.8g,0.74mol)加入DMF(200mL)中,室温条件下,搅拌1h。加入乙酸(43mL),80℃保温反应3h。

(2)降温,将反应液缓慢滴入冷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约1L)中,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色固体(32.4g,87.50%).

1H-NMR(400MHz,DMSO-D6)δ12.00(s,1H),8.53(d,J=12MHz,1H),8.15(s,1H),7.75-7.32(m,5H),2.56-2.48(m,1H),1.16-1.08(m,2H),0.85-0.75(m,2H).

MS:252.2[M+H+],274.3[M+Na+],503.4[2M+H+],525.4[2M+Na+].

实施例7化合物(L-5)的合成

投料:

实验过程:

(1)将上标投料量的化合物(L-4)与醋酸甲脒加入DMSO(235mL)中,室温条件下,搅拌1 h。加入乙酸(43mL),100℃保温反应2.5h。

(2)降温,将反应液缓慢滴入冷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约1.4L)中,过滤,水洗,干燥,得黄色固体31.5g。.

MS:252.2[M+H+],274.3[M+Na+],503.4[2M+H+],525.4[2M+Na+].

实施例8化合物(L-6)的合成:

反应式:

投料:

实验过程:

(1)将化合物(L-5)(2g,7.96mmol)和LR(2g,4.94mmol)加入甲苯(20mL)中,加热回流,保温反应3h。补加LR(2g,4.94mmol),继续反应5h。

(2)停止反应,趁热过滤,甲苯洗,干燥,得淡黄色固体1.5g。1H-NMR(400MHz,DMSO-D6)δ14.18(s,1H),8.68(s,1H),8.55(d,J=8.4MHz,1H),7.75-7.33(m,5H),2.56-2.48(m,1H),1.20-1.10(m,2H),0.87-0.75(m,2H).MS:268.3[M+H+],535.4[2M+H+],557.3[2M+Na+].

实施例9化合物(L-6)的合成:

投料:

实验过程:

(1)将化合物(L-5)(2g,7.96mmol)和LR(2.42g,5.97mmol)加入甲苯(20mL)中,加热回流,保温反应3h。补加LR(2.42g,5.97mmol),继续反应5h。

(2)停止反应,趁热过滤,甲苯洗,干燥,得淡黄色固体1.6g。

1H-NMR(400MHz,DMSO-D6)δ14.18(s,1H),8.68(s,1H),8.55(d,J=8.4MHz,1H),7.75-7.33(m,5H),2.56-2.48(m,1H),1.20-1.10(m,2H),0.87-0.75(m,2H).

MS:268.3[M+H+],535.4[2M+H+],557.3[2M+Na+].

实施例10化合物(L-6)的合成

投料:

实验过程:

将化合物(L-5)(2g)和LR(1g)加入甲苯(20mL)中,加热回流,保温反应4h。补加LR(0.94g),继续反应7h。停止反应,趁热过滤,甲苯洗,干燥,得淡黄色固体1.4g。

MS:268.3[M+H+],535.4[2M+H+],557.3[2M+Na+].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