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房式引桥及其组合式立交桥

房式引桥及其组合式立交桥

摘要

本发明涉及交通桥梁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房式引桥及其组合式城市拱形钢结构立交桥。包括主桥和引桥,所述引桥包括引桥路面和房式支撑机构,引桥路面下部设置多个房式支撑机构,房式支撑机构并排设置,房式支撑机构由房檐、房梁和墙体组成。所述主桥包括拱形钢结构反梁、拱形路面板、桥柱和桥墩,所述拱形钢结构反梁包括反梁内衬板、反梁拱形板、反梁外缘板和横梁,本发明借鉴了楼房建造技术,研究出房式引桥及其组合式立交桥。采用房式引桥结构不再依靠打井桩固定桥体,建设引桥时不再需要进行全幅或半幅封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大幅减少施工拥堵。房式引桥可在工地预制好后吊装运输至施工地,通过放大脚增加引桥稳定性,桥墩下预制千斤顶座孔,当桥墩下沉或位置调节时用千斤顶轻而易举的顶起垫高。有效保证桥体安全,特别适合湿陷性黄土层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5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爱民;

    申请/专利号CN201611072819.4

  • 发明设计人 王爱民;张益中;

    申请日2016-11-29

  • 分类号E01C1/04;

  • 代理机构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郭海

  •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黄河大桥向东800米鸿运润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36: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09

    授权

    授权

  • 2017-03-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C1/04 申请日:201611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桥梁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房式引桥及其组合式立交桥。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多,道路拥堵治理难度和市政道路建设压力逐年加剧,很多城市都在建设地铁、高架立交桥等设置环节城市交通压力,通过实践证明布设高架立交桥是治理地面交通拥堵最好的办法之一,但是很多原因制约着城市立交桥的建造,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建设立交桥需要进行全幅或半幅封路,封路一般需要1-2年时间,狭窄的路面造成车辆通行不便,通过效率下降进一步加剧拥堵。

2、立交桥体积庞大,为实现立体多方向通行往往会设计建造长距离和多数目的引桥,引桥的距离过长不仅有碍市容,而且严重增加施工时间。

3、建设立交桥需要预先打井桩,井桩数量多而密,很容易与城市道路下方供水、燃气、通信管路交叉,施工环境复杂干扰多,极易损坏其他管路,进一步增加施工难度和时间。

4、单桥投资一般需要几千万元,其引桥建设约占总施工费用的70%,费用高昂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造快速、成本低廉、组合多样的房式引桥及其组合式城市拱形钢结构立交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房式引桥及其组合式立交桥,包括主桥和引桥,所述引桥包括引桥路面和房式支撑机构,引桥路面下部设置多个房式支撑机构,房式支撑机构由房檐、房梁和墙体组成。

所述主桥包括拱形钢结构反梁、拱形路面板、桥柱和桥墩,所述拱形钢结构反梁包括反梁内衬板、反梁拱形板、反梁外缘板和横梁,所述反梁内衬板和反梁外缘板之间设有上水平加强板、下水平加强板和垂直加强板,所述反梁拱形板两端设在小拉力板上形成拱形,反梁拱形板之间通过大拉力板连接,大拉力板上部通过支撑横板和支撑竖板与拱形路面板连接,大拉力板下部与横梁连接,相邻的拱形钢结构反梁之间设有桥墩连接板、相邻的横梁上设有横向连接螺栓和纵向连接螺栓。

所述房式支撑机构之间设有中央通道,墙体上分别开设进出口、通道口,进出口通过通道口与中央通道连通;墙体下部设置墙体放大脚;房檐侧部设有房檐端面连接钢筋,通过焊接房檐端面连接钢筋将两侧房檐连接成一体,墙体放大脚侧部设有放大脚连接钢筋,通过放大脚连接钢筋将两侧墙体放大脚连接成一体;房式支撑机构上设有电线通孔和起重孔。

所述引桥路面两侧设置防撞栏和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防护栏,引桥路面上设有伸缩缝。

所述拱形钢结构反梁和桥柱之间设有伸缩器,伸缩器上端的伸缩器支撑块支撑横梁,桥柱通过桥柱底座和桥墩连接。

所述拱形钢结构反梁上部设有起重吊环,拱形钢结构反梁下部设有多个桥柱和桥墩,桥墩上设有千斤顶座孔,桥柱之间设置斜拉支撑架和桥体桥柱间隙千斤顶座孔。

还包括雪棚,雪棚包括支撑框、支撑套管、横梁和拱形棚梁,支撑套管将支撑框和横梁连接成一体,支撑套管内插入棚柱,固定螺钉锁紧棚柱和支撑套管,支撑框上部连接拱形棚梁和雪棚板,拱形棚梁和雪棚板通过铆钉固定,支撑框与拱形棚梁之间设置上立柱,支撑框与横梁之间设置下立柱和支撑框斜支撑杆。

所述拱形棚梁上设有棚檐斜支柱和棚檐水平支柱,棚柱之间设有挡雪板和扶手。

还包括雪网,雪网包括拱形网架和防滑条, 拱形网架拼接成波浪形网,拱形网架上部设有多根防滑条。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借鉴了楼房建造技术,研究出房式引桥及其组合式立交桥。采用房式引桥结构不再依靠打井桩固定桥体,建设引桥时不再需要进行全幅或半幅封路,一般需要7天。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大幅减少施工拥堵。房式引桥可在工地预制好后吊装运输至施工地,通过放大脚增加引桥稳定性,桥墩下预制千斤顶座孔,当桥墩下沉或位置调节时用千斤顶轻而易举的顶起垫高。有效保证桥体安全,特别适合湿陷性黄土层使用。

2、拱形钢结构反梁能够比较经济的实现左转弯必要地大跨径施工,在减少桥体厚度、自重的同时缩短了引桥的长度,相接桥体坡度控制在8%。减小桥面受力力矩,所以能够达到桥体不厚、跨径大、自重轻,在此基础上取消了建造立交桥常规的打井桩。根据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压面积公式,在现有沥青路面承受汽车压力的基础上,加粗桥墩并增设放大脚,又在桥墩的下方设计了修复专用的千斤顶座位,当地基下沉时,能够顶起桥墩垫高,斜顶还能移位,这是治理无井桩立交桥弊病的最好办法。拱形立交桥的形状近似彩虹,优雅美观,增设防护板、隔音板等功能性部件,也可作为广告位宣传,经过装扮的立交桥更能形成城市一道景观。

3、桥梁建设不再依靠打井桩,施工用工程设备大幅降低,工程造价大幅降低、施工技术门槛降低,可预制、能吊装、安装快、能搬迁、防震也好,能够大幅度降低投资和工期。房子内还可以作库房、配电室、办公室等,万一出现地基下沉,可以顶起房子垫高。地下管道有问题时,可以随时拆除移动开挖修复。

4、雪棚保证了北方地区冬季行车安全,雪棚较好的遮挡了雨雪,立交桥的坡度提升10%,引桥的长度能够缩短,设计施工容错量增大。同时进一步增设雪网,有效避免了路面经过汽车的反复碾压形成冰冻层,预防打滑。

综上所述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1、建造时间大幅缩短,昼夜施工约一周便可完成桥体施工。

2、施工费用减少70%。

3、可根据需要搭建车道数量。

4、主要坡度8%,便于车辆通行和施工需要,并缩短引桥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向示意图;

图4为图2的C-C向示意图;

图5为雪棚结构示意图;

图6为雪棚侧视图;

图7为图6局部放大图;

图8为雪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梁内衬板2、反梁拱形板3、小拉力板4、上水平加强板5、下水平加强板6、垂直加强板7、反梁外缘板8、大拉力板9、支撑横板10、支撑竖版11、拱形路面板12、横梁13、伸缩器支撑块14、伸缩器15、桥柱16、桥柱底座17、桥墩 18、千斤顶座孔19、桥体桥柱间隙千斤顶座孔20、斜拉支撑架21、横向连接螺栓22、桥墩连接板23、起重吊环24、纵向连接螺栓25、防护栏26、安装座;27、防撞栏28、房檐29、房檐端面连接钢筋30、房梁31、通道口32、进出口33、墙体34、墙体放大脚35、电线通孔36、中央通道37、起重孔38、放大脚连接钢筋39、伸缩缝40、引桥路面41、支撑框42、支撑套管43、横梁44、下立柱45、支撑框斜支撑杆46、上立柱47、棚檐斜支柱48、棚檐水平支柱49、拱形棚梁50、雪棚板51、铆钉52、棚柱53、扶手54、挡雪板55、固定螺钉56、拱形网架57、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房式引桥及其组合式立交桥,包括主桥和引桥,所述引桥包括引桥路面40和房式支撑机构,引桥路面40下部设置多个房式支撑机构,房式支撑机构并排设置,房式支撑机构由房檐28、房梁30和墙体33组成。所述主桥包括拱形钢结构反梁、拱形路面板11、桥柱15和桥墩17,所述拱形钢结构反梁包括反梁内衬板1、反梁拱形板2、反梁外缘板7和横梁12,所述反梁内衬板1和反梁外缘板7之间设有上水平加强板4、下水平加强板5和垂直加强板6,所述反梁拱形板2两端设在小拉力板3上形成拱形,反梁拱形板2之间通过大拉力板8连接,大拉力板8上部通过支撑横板9和支撑竖板10与拱形路面板11连接,大拉力板8下部与横梁12连接,相邻的拱形钢结构反梁之间设有桥墩连接板22、相邻的横梁12上设有横向连接螺栓21和纵向连接螺栓24。

所述房式支撑机构之间设有中央通道36,墙体33上分别开设进出口32、通道口31,进出口32通过通道口31与中央通道36连通;墙体33下部设置墙体放大脚34;房檐28侧部设有房檐端面连接钢筋29,通过焊接房檐端面连接钢筋29将两侧房檐28连接成一体,墙体放大脚34侧部设有放大脚连接钢筋38,通过放大脚连接钢筋38将两侧墙体放大脚34连接成一体;房式支撑机构上设有电线通孔35和起重孔37。

所述引桥路面40两侧设置防撞栏27和安装座26,安装座26上设有防护栏25,引桥路面40上设有伸缩缝39。

所述拱形钢结构反梁和桥柱15之间设有伸缩器14,伸缩器14上端的伸缩器支撑块13支撑横梁12,桥柱15通过桥柱底座16和桥墩17连接。

所述拱形钢结构反梁上部设有起重吊环23,拱形钢结构反梁下部设有多个桥柱15和桥墩17,桥墩17上设有千斤顶座孔18,桥柱15之间设置斜拉支撑架20和桥体桥柱间隙千斤顶座孔19。

还包括雪棚,雪棚包括支撑框41、支撑套管42、横梁43和拱形棚梁49,支撑套管42将支撑框41和横梁43连接成一体,支撑套管42内插入棚柱52,固定螺钉55锁紧棚柱52和支撑套管42,支撑框41上部连接拱形棚梁49和雪棚板50,拱形棚梁49和雪棚板50通过铆钉51固定,支撑框41与拱形棚梁49之间设置上立柱46,支撑框41与横梁43之间设置下立柱44和支撑框斜支撑杆45。

所述拱形棚梁49上设有棚檐斜支柱47和棚檐水平支柱48,棚柱52之间设有挡雪板54和扶手53。

还包括雪网,雪网包括拱形网架56和防滑条57, 拱形网架56拼接成波浪形网,拱形网架56上部设有多根防滑条57。

施工时,反梁内衬板1、反梁拱形板2、反梁外缘板7焊接成一体,反梁内衬板1和反梁外缘板7之间焊接上水平加强板4、下水平加强板5和垂直加强板6,加强反梁整体连接强度。所述反梁拱形板2两端焊接小拉力板3上形成拱形,反梁拱形板2之间通过大拉力板8连接,大拉力板8上部通过支撑横板9和支撑竖板10与拱形路面板11焊接,支撑横板9减少内应力对拉力板的损害,支撑竖板10使得桥体形成箱体受力不易变形,大拉力板8下部与横梁12焊接,形成完整拱形梁结构。相邻的拱形钢结构反梁之间通过桥墩连接板22连接呈一体、相邻的横梁12上通过横向连接螺栓21和纵向连接螺栓24实现双向连接锁定。

所述房式支撑机构可在工厂或空旷场地内预制后运输,房式支撑机构之间设有中央通道36,墙体33上分别开设进出口32、通道口31,进出口32通过通道口31与中央通道36连通,便于人员进入,后期可改建为住宅或办公场地。墙体33下部设置墙体放大脚34,加强墙体稳定性和牢固性;房檐28侧部设有房檐端面连接钢筋29,通过焊接房檐端面连接钢筋29将两侧房檐28连接成一体,墙体放大脚34侧部设有放大脚连接钢筋38,通过放大脚连接钢筋38将两侧墙体放大脚34连接成一体,上下端均进行固定连接,恶劣天气时保证支撑稳定性;房式支撑机构上设有电线通孔35和起重孔37,方便转运和后期电路布设调试工作顺利开展。

所述引桥路面40两侧设置防撞栏27和安装座26,安装座26上可增设防护栏25,增加安全保护性能,引桥路面40上设有伸缩缝39,伸缩缝39有效缓解气温变化引起的桥面形变。所述拱形钢结构反梁上部设有起重吊环23,可实现房式引桥和拱形主桥的分段吊装,拱形钢结构反梁下部设有多个桥柱15和桥墩17,桥墩17上设有千斤顶座孔18,地面发生沉陷时可有效调节桥墩位置和支撑角度,桥柱15之间设置斜拉支撑架20和桥体桥柱间隙千斤顶座孔19,可微调桥体与桥柱的间隙及其支撑角度,实现多维度调节。雪棚的支撑套管42将支撑框41和横梁43焊接成一体,支撑套管42内插入棚柱52,固定螺钉55锁紧棚柱52和支撑套管42,支撑框41上部连接拱形棚梁49和雪棚板50,拱形棚梁49和雪棚板50通过多点设置铆钉51固定,支撑框41与拱形棚梁49之间焊接上立柱46,支撑框41与横梁43之间焊接下立柱44和支撑框斜支撑杆45,支撑框架更加稳定牢固,风雪环境下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所述拱形棚梁49上设有棚檐斜支柱47和棚檐水平支柱48,提升棚檐抗风性能,减少意外掉落事件发生。遇到大雪天气,拱形网架54拼接成波浪形网,与路面实现多点接触,提升防滑性能,拱形结构方式雨雪受碾压形成冰冻层,拱形网架56上部焊接多根防滑条57,提升车辆行驶安全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