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自密封装置

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自密封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自密封装置,属于隧道防水技术,包括沉管一、沉管二,所述沉管一套装在管道左端为承口,沉管二套装在管道右端为插口,所述沉管二一端套装在沉管一端部,在所述沉管二内端端部圆周设置有卡台一,在所述沉管二与沉管一外端端口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台二,在卡台一与卡台二之间形成一容纳腔,紧邻沉管二卡台一在沉管二与沉管一之间圆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内到外分为两个区:硬胶区和软胶区,所述软胶区为密封区,硬胶区为定位区。本发明设计成自密封机构,外部水压越大,密封材料会自动变形增大,重新建立密封比压,密封效果越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025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赛诺建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491996.X

  • 发明设计人 王福州;张茂亮;沈坚;杨艳娟;

    申请日2016-06-29

  • 分类号F16L21/035(20060101);

  • 代理机构41102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项丽丽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金华路86号乐福国际6号楼2单元17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35: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30

    授权

    授权

  • 2017-03-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L21/035 申请日:2016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防水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自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密封,原来采用的是GINA强度密封和Ω自密封的双重防水技术,其中主要靠GINA强制密封技术来实现密封,如图1所示,原结构构造复杂,主要采用强制密封结构,靠预紧挤压使密封材料变形来实现密封,对密封材料的性能要求非常高,才能实现耐久性,一旦密封材料的塑性变形大,后期回弹性能变小,则密封可能就会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密封主要采用强制密封,对密封材料的性能要求非常高,且很容易导致密封失败的问题,提供一种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自密封装置,该装置为自密封性结构,随着水压的增大,密封材料会自动变形增大,重新建立密封比压,密封可靠性大大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自密封装置,包括沉管一、沉管二,所述沉管一套装在管道左端为承口,沉管二套装在管道右端为插口,所述沉管二一端套装在沉管一端部,且沉管二部分深入到沉管一内腔,在所述沉管二内端端部圆周设置有卡台一,所述卡台一恰好匹配卡滞在沉管一内腔,在所述沉管二与沉管一外端端口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台二,所述卡台二低于卡台一,在卡台一与卡台二之间形成一容纳腔,紧邻沉管二卡台一在沉管二与沉管一之间圆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由内到外分为两个区:硬胶区和软胶区,所述软胶区为密封区,硬胶区为定位区,在软胶区圆周设置有卡槽,与卡槽对应的在沉管二外壁圆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匹配卡滞在卡槽内,所述密封圈上均布有若干自密封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沉管二上圆周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内填充有改性聚氨酯。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自密封带为波浪状,自密封带在密封圈上等距均匀布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环截面为弧形。

有益效果:本发明为自密封性结构,管道左端(沉管一)类似承口,管道右端(沉管二)类似插口,橡胶密封圈有两种不同硬度的橡胶制成,硬胶部分起定位作用,软胶部分起密封作用,而且设计成自密封机构,外部水压越大,密封材料会自动变形增大,重新建立密封比压,密封效果越好。另外,为防止最坏条件发生导致密封失效,在插口壁上设有注浆孔,注入特种改性聚氨酯,该材料遇水膨胀,无水形成橡胶,可与任何基材牢固粘结,本发明结构为柔性连接,可使用基础沉降,密封可靠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自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1为GINA橡胶止水带,1-2为Ω 橡胶止水带,1-3 为段钢壳,1-4为预埋套管,1-5为螺柱,1-6为螺母,1-7为压板,1-8为圆钢;2为沉管一, 3为沉管二,4为注浆孔,5为定位环;6为软胶区,7为硬胶区,8为改性聚氨酯,9为卡台一,10为卡台二,11为自密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

实施例1:一种沉管法隧道防水的接头自密封装置,参见图2,包括沉管一2、沉管二3,在使用时,其中沉管一套装在管道左端,类似于承口,沉管二3套装在管道右端,类似于插口,将沉管二3一端套装在沉管一1端部,且沉管二3部分深入到沉管一2内腔,在所述沉管二3内端端部圆周设置有卡台一9,所述卡台一9恰好匹配卡滞在沉管一内腔,在所述沉管二与沉管一外端端口对应位置设置有卡台二,所述卡台二低于卡台一,在卡台一9与卡台二10之间形成一容纳腔,紧邻沉管二卡台一在沉管二与沉管一之间圆周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在密封圈上均布有若干自密封带11,所述自密封带为波浪状,自密封带在密封圈上等距均匀布置。

密封圈由内到外分为两个区:硬胶区7和软胶区6,软胶区6为密封区,硬胶区7为定位区,在软胶区圆周设置有卡槽,与卡槽对应的在沉管二外壁圆周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匹配卡滞在卡槽内。如图2所示,定位环截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的定位环更容易与卡槽融合,实现无缝对接。为防止最坏条件发生导致密封失效,在插口壁(沉管二)上圆周设有注浆孔4,在注浆孔4内注入特种改性聚氨酯,该材料遇水膨胀,无水形成橡胶,可与任何基材牢固粘结。该结构为柔性连接,可使用基础沉降。本实施例设计成自密封机构,随着水压的增大,密封材料会自动变形增大,重新建立密封比压,密封性越好,密封可靠性大大提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