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它包括壳体、差速器总成和主动齿轮总成,主动齿轮总成紧固安装在壳体上,主动齿轮总成包括轴承座、主动齿轮、内轴承、隔套、外轴承、油封、凸缘及凸缘螺母,以轴承座轴线为标准,在所述轴承座内壁中对称设有一对水平设置的过油槽,过油槽为倾角槽孔,与过油槽相差45°的圆周方向上的轴承座内壁对称设有一对径向设置的斜油孔,在壳体内壁对称设有一对过油道,过油道与斜油孔的位置一一联通对应。本发明改良了传统主减速器低速泵油能力不足的隐患,提高了各工况下主减速器的润滑性能,降低了油封漏油的风险,可替代传统后驱动桥主减速器、实现一品多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0234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41355.9

  • 发明设计人 黄苏刚;章文忠;揭钢;饶剑文;

    申请日2016-04-19

  • 分类号F16H57/021;F16H57/04;

  • 代理机构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薛端石

  • 地址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金巢开发区金柅大道16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34: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1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F16H57/021 专利号:ZL2016102413559 登记生效日:20220601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郑州江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金巢开发区金柅大道168号 变更后权利人:451450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日产产业园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11-20

    授权

    授权

  • 2017-03-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H57/021 申请日:201604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动力后置的后驱动桥主减速器,特别涉及新能源汽车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推广和实施,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代。通常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会布置于整车的后部,因此决定了后驱动桥的主动齿轮上偏置,此时主动齿轮及轴承低速润滑性能必然不如传统的主动齿轮下偏置的后驱动桥。传统后驱动桥在前进时,齿轮油受被动齿轮的搅动自上而下飞溅集中于主减速器壳的集油口并顺势流入主减外轴承处、从而实现齿轮及轴承的润滑。

如新能源汽车后桥仍采用原结构,在低速前进时,齿轮油只能在被动齿轮的搅动自下而上泵入主减外轴承处,因齿轮旋向的唯一性导致主动齿轮上偏置时原结构在低速下齿轮及轴承的润滑性能大打折扣,此外泵油通道的行程和大小也影响着低速下泵入油量的时机和流量。高速时,原结构的主减速器壳上部未设置集油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减速器的润滑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优化现有生产工艺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它包括壳体、差速器总成和主动齿轮总成,主动齿轮总成紧固安装在壳体上,主动齿轮总成包括轴承座、主动齿轮、内轴承、隔套、外轴承、油封、凸缘及凸缘螺母,以轴承座轴线为标准,在所述轴承座内壁中对称设有一对水平设置的过油槽,过油槽为倾角槽孔,与过油槽相差45°的圆周方向上的轴承座内壁对称设有一对径向设置的斜油孔,在壳体内壁对称设有一对过油道,过油道与斜油孔的位置一一联通对应。

进一步,过油槽相对于差速器总成的位置为:其中一个过油槽靠近差速器总成的被动齿轮,另一个过油槽远离差速器总成的被动齿轮。

进一步,所述过油道的末端设有集油槽,集油槽与斜油孔联通对应。

进一步,靠近差速器总成被动齿轮的过油槽槽口与差速器总成最大外径处之间的距离为10-15mm。

进一步,过油槽与轴承座的轴线水平方向锐角为5°—10°。

进一步,过油槽与轴承座的轴线水平方向锐角为7°。

进一步,径向设置的斜油孔与轴承座的轴线锐角为45°—75°。

进一步,径向设置的斜油孔与轴承座的轴线锐角为58°。

进一步,与远离差速器总成被动齿轮的过油槽邻近的斜油孔孔口及过油槽槽口均高于外轴承的外圈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良了传统主减速器低速泵油能力不足的隐患,提高了各工况下主减速器的润滑性能,降低了油封漏油的风险,可替代传统后驱动桥主减速器、实现一品多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轴承座的侧视图;

图3本发明轴承座的旋转剖视图;

图4本发明轴承座过油槽位置示意图。

图中:轴承座1,壳体2,主动齿轮3,内轴承4,隔套5,外轴承6,油封7,凸缘8及凸缘螺母9,螺栓10,差速器总成001,主动齿轮总成002,过油槽101、102,斜油孔103、10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

一种新能源汽车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它包括壳体2、差速器总成001和主动齿轮总成002,主动齿轮总成002通过螺栓10紧固于壳体2上,主动齿轮总成002包括轴承座1、主动齿轮3、内轴承4、隔套5、外轴承6、油封7、凸缘8及凸缘螺母9,以轴承座1轴线为标准,在所述轴承座1内壁中对称设有一对水平设置的过油槽101、102,过油槽为倾角槽孔,与过油槽101、102相差45°的圆周方向上的轴承座1内壁对称设有一对径向设置的斜油孔103、104,在壳体2内壁对称设有一对过油道,过油道与斜油孔103、104的位置一一联通对应。

过油槽101、102相对于差速器总成001的位置为:其中一个过油槽101靠近差速器总成001的被动齿轮,另一个过油槽102远离差速器总成001的被动齿轮。

所述过油道的末端设有集油槽,集油槽与斜油孔联通对应。

靠近差速器总成001被动齿轮的过油槽101槽口与差速器总成001最大外径处之间的距离为10-15mm,这是为便于车子低速前进时,齿轮油粘附于轴承座1处的过油槽101内,齿轮油从这里的过油槽101进入并润滑轴承。

过油槽101、102与轴承座1的轴线水平方向锐角为5°—10°。

过油槽101、102与轴承座1的轴线水平方向锐角为7°。

径向设置的斜油孔103、104与轴承座1的轴线锐角为45°—75°。

径向设置的斜油孔103、104与轴承座1的轴线锐角为58°。

与远离差速器总成被动齿轮的过油槽102邻近的斜油孔104孔口及过油槽101、102槽口均高于外轴承6的外圈高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低转速甚至更高转速前进(或倒退)时,差速器总成001中的被动齿轮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带动齿轮油粘附于轴承座1处的过油槽101内,该部分油液在被动齿轮的泵油压力和过油槽倾角的作用下会自然的流至外轴承6处;过油槽102不进油,但是有泄压的作用。

2、在中高速前进时,被动齿轮逆时针旋转带动齿轮油经由过油道和斜油孔104泵入主减外轴承处;在中高速倒退时,被动齿轮顺时针旋转带动齿轮油经由过油道和斜油孔103自然的流至主减外轴承处。

3、主减速器壳体2上侧设置了具有集油功能的集油槽,各工况下齿轮飞溅存储的油液可由斜油孔103自然的流至外轴承处。

4、轴承座1上设置的斜油孔104孔口及过油槽101、102槽口均高于外轴承6的外圈高度,可存储一定量的齿轮油,提高了主减启动时的润滑性能。

5、轴承座1上设置的过油槽102远离被动齿轮,具有泄压作用,降低了油封漏油的风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