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的个人通信设备

具有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的个人通信设备

摘要

一种听觉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助听器(10)和个人通信设备(17),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10)和个人通信设备(17)两者都具有用于提供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短程无线电收发器。该个人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该至少一个助听器具有用于打开所述个人通信设备上的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的用户可操作控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4162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唯听助听器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79646.1

  • 发明设计人 M·K·约翰森;

    申请日2014-07-10

  • 分类号H04R2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志刚;赵蓉民

  • 地址 丹麦兰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31: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4-07

    授权

    授权

  • 2017-03-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R25/00 申请日:201407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助听器和个人通信设备的听觉系统,该个人通信设备具有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经由个人通信设备控制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本发明实施该方法的助听器,以及一种根据本发明实施该方法的个人通信设备。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听觉系统,以用于改善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的可用性。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由包括至少一个助听器和个人通信设备的听觉系统实现-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和个人通信设备两者都具有用于提供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的短程无线电收发器。个人通信设备具有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至少一个助听器具有用于打开在该个人通信设备上的应用软件的用户可操作控件。优选地,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是蓝牙(BluetoothTM)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个人通信设备的听觉系统,所述个人通信设备具有体戴式传输附件以用于经由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将个人通信设备连接到至少一个助听器。个人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该体戴式传输附件具有用于打开所述个人通信设备上的应用软件的用户可操作控件。优选地,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是基于专用通信协议的感应通信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经由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连接到个人通信设备的助听器,该个人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提供用户界面的应用软件,以用于控制助听器的操作。助听器具有用于打开所述个人通信设备上的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的用户可操作控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方法,该至少一个助听器经由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连接到个人通信设备。个人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该方法包括通过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上的用户可操作控件打开所述个人通信设备上的应用软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方法,该至少一个助听器经由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连接到具有体戴式传输附件的个人通信设备。个人通信设备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应用软件。该方法包括通过操作所述体戴式传输附件上的用户可操作控件打开所述个人通信设备上的应用软件。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个人通信设备中执行时,个人通信设备经由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连接该个人通信设备和至少一个助听器,提供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用户界面,并且响应于助听器上的用户可操作控件的操作开启(launch)所述个人通信设备上的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个人通信设备,其适应于经由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连接个人通信设备和至少一个助听器,其中个人通信设备包括应用软件,其提供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用户界面。个人通信设备适应于响应于接收助听器上的用户可操作控件引起的启动信号(activation signal)开启所述个人通信设备上的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

最后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个人通信设备,其适应于经由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通过体戴式传输附件连接个人通信设备和至少一个助听器。个人通讯设备包括应用软件,其提供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的操作的用户界面。个人通信设备适应于响应于接收通过操作体戴式传输附件上的用户可操作控件引起的启动信号,开启所述个人通信设备上的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

附图说明

将参考优选的方面和附图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图示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听觉系统;

图2图示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听觉系统;

图3详细地说明在图1中所示的助听器系统;

图4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控制应用的用户界面的一个实施例;

图5针对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6针对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其示图示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听觉系统。在使用之前,助听器的设置由听觉保健专业人员根据处方(prescription)设置和调整。该处方由听力学家提供并且基于听觉受损害的用户的无辅助听觉表现的听觉测试,其产生所谓的听力图。该处方被开发以达到设置,其中助听器将通过在用户遭受听觉缺损的可听频率范围的那些部分中的频率下放大声音来减轻听觉损失。

根据本发明的听觉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至少一个助听器10和个人通信设备17。所示出的至少一个助听器10将通常由一对助听器构成。助听器10和个人通信设备17(优选地为所谓的智能手机)两者都包括用于提供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16的短程无线电收发器,这可以是蓝牙低功耗(BluetoothTM>

个人通信设备17包括应用软件(优选地从因特网服务器下载的应用)以用于控制助听器10的操作。助听器10包括在所说明的实施例中的壳体11,其包含该助听器电子器件的主要部件并且旨在佩戴在耳朵后面;耳塞13,用于被放置在助听器用户的耳道中并且包含助听器的扬声器;以及导线,其连接耳塞中的扬声器和壳体11中的助听器电子器件。壳体11具有用户可操作控件15(优选地为可按压按钮)以用于在助听器程序间转换。助听器中的助听器程序旨在特定听力情境中辅助用户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通常用于改善语言清晰度)。用户可操作控件15将在某些情况下使助听器10传输消息到个人通信设备17,以用于打开控制助听器10的应用软件。

虽然所说明的实施例示出了耳道内接收器(RIC)助听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本发明对于任何助听器架构都将是有益的,包括完全耳道式助听器(CIC)和耳背式助听器(BTE)。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个人通信设备17具有在前面的触敏显示器和在侧面上的三个控制键18、控制键19和控制键20,以用于分别控制声音音量、锁定和解锁设备以及启动内置摄像头。

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听觉系统的第二实施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听觉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助听器10和个人通信设备17。所示的至少一个助听器10在此实施例中为一套双耳助听器。个人通信设备17(优选地为所谓的智能手机)装备有体戴式传输附件36,其包括用于经由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26将个人通信设备17连接到至少一个助听器10的回路元件25。个人通信设备17具有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助听器10的操作的应用软件。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助听器10包括壳体11,其包含助听器电子器件的主要部件并且旨在被佩戴在耳后并且包含助听器的扬声器。声导(sound guide)35允许声能从壳体11内的扬声器传播到放置在助听器用户的耳道中的耳塞13中的出口。

体戴式传输附件36包括含有导电和辐射回路元件25的颈带,其在意图使用期间靠近所述一套助听器10。颈带被锚固在包含驱动回路元件25的电子器件的壳体23中。该体戴式传输附件36经由电缆22和插头21连接到个人通信设备17,该个人通信设备17具有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助听器10的操作的应用软件。插头21可任选地为3.5mm 4-导体TRRS(尖端-环-环-套筒)电话连接器,其适合于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特别常见的插座。以此方式,助听器用户可以使用体戴式传输附件36,以用于在其移动电话上免提通话或流式传输来自其最爱设备如台式电脑或音乐播放器的音频。因为在回路元件25和助听器10之间的操作范围通常将低于30cm,所以不需要配对。一旦电缆插入音频源内且音频源被打开,则流式传输自动开始。

体戴式传输附件36的壳体23包含未示出的内置麦克风,用于在使用移动电话时或在使用SkypeTM时经由计算机或平板电脑拾取助听器用户的语音27。此外,壳体23具有按钮24,通过该按钮助听器用户能够应答来电并且终止正在进行的呼叫。体戴式传输附件36经由辐射回路元件25激发由助听器10中的接收线圈拾取的感应射频信号26,借此音频信号从智能电话或个人通信设备17流式传输到助听器10。

连接到个人通信设备17的体戴式传输附件36具有用户可操作控件(优选地为按钮24),其除了处理来电和正在进行的呼叫之外,在其由此操作后经由电缆22发送指令到个人通信设备17,以用于打开控制助听器10的应用软件。

在该实施例中的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26优选地为电感耦合,其能够将来自穿戴在身上的传输附件36的声信号的电表示转移到助听器10,并且控制前向和后向信号。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26能够基于与由用于相互通信的一组双耳助听器使用的规格和协议相同的规格和协议。

个人通信设备17可以是与参考图1所讨论的智能手机类型相同的类型。

通过参考图3,将详细地解释助听器10(图1中所示)。来自换能器33的电信号在基带块32中被数字化,并且被引向数字信号处理(DSP)单元29用于根据由听力学家设置的预定设置进行放大和调节。输入信号优选地被分成若干狭窄频带,其然后能够被分别地处理。处理单元29传送经放大和调节的电输出信号,其经由电缆12被引向被包含在耳塞13中的输出换能器或扬声器28。优选地,在信号处理过程中应用Delta-Sigma转换,使得电输出信号形成为被直接馈送到输出换能器28的一位数字数据流,借此助听器10驱动该输出换能器作为D类放大器。

助听器10包括用于拾取广播电磁信号的拾音线圈34,以及按钮或用户可操作控件15。拾音线圈信号由基带块32和处理单元29以与麦克风33拾取音频信号类似的方式处理。当用户操作该按钮或用户可操作控件15时,基带块32检测操作并且处理单元29分析助听器10的当前状态。当助听器10连接到个人通信设备17时,处理单元29经由收发器单元30发送消息到个人通信设备17,以打开控制助听器10的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

个人通信设备17可以是移动电话,其具有麦克风37、扬声器38和控制操作的处理器49。个人通信设备17旨在向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通信服务,并且出于该目的,个人通信设备17包括用于蜂窝和WLAN通信的无线收发器组件46。此外,个人通信设备17包括优选地形成为蓝牙(BluetoothTM)模块的收发器单元47。两个收发器单元47和收发器单元30提供短程无线电通信链路16。

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助听器10可以呈现影响用户可操作控件15的功能的两种不同状态。参考图5对其进行解释。在第一状态中,助听器10处于所谓的未连接到个人通信设备17的独立状态,并且在第二状态中,助听器10和个人通信设备17将处于所谓的连接状态。处理器29在步骤60中监控活动,并且如果在步骤61按下用户可操作控件15,则处理器29在步骤62检查助听器10的当前状态。如果助听器10处于独立状态,则处理器29在步骤63改变助听器程序并提供给用户当前程序的可听指示,并且处理器29继续监控活动的步骤60。多次按下处于独立状态的用户可操作控件15将以无限循环(步骤60-63)方式移动通过所有可用程序。

如果助听器10处于连接状态,则处理器29在步骤64中发起启动信号(用虚线标记)到个人通信设备17的发送。此后处理器29在步骤60中开始等待进一步的指令。

个人通信设备17可以处于锁定状态一将来自作为音乐播放器、电视、无线电或播客的连续音频源的音频流式传输到助听器10或者仅仅处于空闲状态。个人通信设备17也可以处于双向通信模式中一如电话会话。

当个人通信设备17在步骤66接收到来自助听器的启动信号时,处理器49将在步骤65中离开其先前等待输入的状态,检查个人通信设备17的当前状态,并且在步骤67中打开用户界面40以用于控制助听器10的应用软件,如在图4中所见。用于控制助听器10的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40将在短的预定时间段内(例如,5秒到8秒)保持活动,并且如果处理器49在步骤68中发现此短的预定时间段已经过去而没有任何用户输入,则处理器49将在步骤65中重新呈现其先前等待输入的状态。如果处理器49在步骤68中检测到来自用户的输入,则处理器将根据由用户输入的指令开始发送控制信号到助听器10,并且处理器49将在步骤65中恢复其先前等待输入的状态。

对于图2中所示的助听器系统的实施例,行为将稍有不同,这是因为按钮的功能将取决于个人通信设备17的操作。将参考图6对其进行解释。处理器49在步骤70中监控个人通信设备17的活动,包括体戴式传输附件36所属的用户界面的操作。如果在步骤71用户可操作控件24被启动,则处理器49在步骤72检查来电是否在进行中,并且如果是,则用户可操作控件24的启动将在步骤73中开始呼叫建立的完成,并且个人通信设备17将进入呼叫进行状态,并且处理器49将在步骤70中继续监控个人通信设备17的活动。

当个人通信设备17处于所谓的呼叫进行状态时,用户可操作控件24的步骤74中的附加启动将使处理器49在步骤75中终止正在进行的呼叫,并且处理器49将继续监控步骤70中个人通信设备17的活动。

当没有呼叫正在进行中或进行中时,处理器49在步骤78中将体戴式传输附件36上的用户可操作控件24的启动视为启动用户界面40的请求,以用于控制助听器10的应用软件,如图4所见的。这在步骤79中进行。用于助听器10的控制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40将在短的预定时间段内(例如,5秒到8秒)保持活动,并且如果处理器49在步骤80中发现该短的预定时间段已经过去而没有任何用户输入,则处理器49将在步骤77中恢复其先前等待输入的状态。如果处理器49在步骤80中检测到来自用户的输入,则处理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开始经由体戴式传输附件36向助听器10发送控制信号,并且处理器49将恢复步骤77中其先前等待输入的状态。

来自助听器10或体戴式传输附件36的个人通信设备17的启动对于用户是有利的,因为用户可以通过仅提供单个键按压来访问助听器控制应用,即使个人通信设备17处于锁定状态中。本发明的益处在于以访问控制应用的整个用户界面的方式,而不仅是对一个经常使用的操作的快捷方式。

参考图2和图6所讨论的实施例改善包括引入用户可操作控件24的短按和长按。这意味着按下按钮少于例如0.8秒将把启动分类为短按,并且按下按钮长于例如0.8秒将把启动分类为长按。当在来电已经被检测到或正在进行时短按用户可操作控件24,启动将使个人通信设备17分别建立或终止呼叫。可以在这些条件下长按用户可操作控件24,然后在图4中示出控制应用的用户界面40。

图4中示出了控制应用的用户界面40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应用的用户界面40优选地占据个人通信设备17的触摸屏的主要部分。用户界面40被划分成包括头部区域41的各种区段,所述头部区域41标识应用,在此为“助听器控件”。第一控制区域为助听器10的音量控制区域42。在所示实施例中,我们看到其中示出了当前音频源“助听器”的条,并且这表明其是来自麦克风33经由扬声器28输出的麦克风信号。其他音频源可以包括电话、电视、无线电和因特网。调整仅适用于个体的音频源。通过沿着两列,即左和右,向上或向下滑动手指来施加调整。

第二控制区域是助听器程序选择区域43。这里,在助听器10已经错误地分类背景区域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帮助助听器处理背景音频。“音乐”被识别为当前助听器程序,并且触摸该助听器程序选择区域43将打开新屏幕,用户可以在该新屏幕上选择更合适的助听器程序。

第三控制区域是流式信源选择区域44。如所看出,最近使用的流式信源是“TV”,并且触摸流式信源选择区域44将重新启动流式传输。此后,流式信源选择区域44将提供用户停用流式信源。第四控制区域44通过按下“菜单”提供对整个设置范围的访问,并且用户可以调整设置新的流式信源,定义新的个性化助听器程序或者请求远程支持。该“后退”控制将关闭控制应用的用户界面40。

一旦用户已经向控制应用的用户界面40输入了输入,如果在5秒到8秒持续时间的超时内没有进一步的输入,则处理器49将关闭控制应用的用户界面40。

用户可操作控件15或用户可操作控件24可以是可按压按钮,所述可按压按钮基于机械开关、旋转开关(铰接式)、触摸传感器,例如仅感测用户手指的存在的电容开关。

打开所述个人通信设备上的应用软件可以包括开启个人通信设备17上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但是应用软件还可以包括语音控制功能。借此,一旦语音控制功能已经打开,用户可以通过其语音控制助听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