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

一种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包括:土壤处理、区域划分、作物种植、作物轮作、收获处理。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将土壤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区别培肥,培肥效率高,培肥4~5年后,作物产量提高了133~139%,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12~218%,水土流失减少84~86%,有害物质含量减少76~78%;土壤施入有机肥、放养蚯蚓能够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将土壤分为不同的区域,按照季节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富集不同的营养成分,按照规律进行轮作,使土壤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作物生长;每个区域种植的作物去除有毒物质后,重新加入土壤,减少有毒物质,不断细化土壤结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34243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李万;

    申请/专利号CN201610773570.3

  • 发明设计人 李万;

    申请日2016-08-31

  • 分类号A01B79/02;A01K67/033;C05G3/04;C05G1/00;

  • 代理机构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显锋

  • 地址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城关镇太关路8号1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27: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21

    授权

    授权

  • 2018-07-27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B79/02 登记生效日:2018071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83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3-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B79/02 申请日:2016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1-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和采矿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多建筑及煤矿复垦土地,其土壤原有理化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肥力水平极度下降,土壤团聚体遭到破坏,微生物数量少,植物种植极度受到限制,严重影响矿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如果将复垦后的土壤用于农业生产,其首要前提是恢复土壤肥力及提高土壤生产力。

目前,现有的土壤培肥方法主要是添加化学肥料后种植乔木或灌木,只能简单的提高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土壤结构及生物活性物质几乎得不到改善,治标不治本,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培肥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

一种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处理:在土壤表面均匀撒入有机肥,施肥量为700~800kg/亩,深翻35~40cm,耙平,放养蚯蚓,放养量为40~45kg/亩,浇水130~150kg/亩,盖上厚度为8~10cm的小麦秸秆,静置10~15天,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有机肥发酵及蚯蚓成活,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区域划分:揭除小麦秸秆,将步骤(1)得到的土壤平均分为6个区域,标号1、2、3、4、5、6,秋季时,1~6号区域分别种植:苜蓿、爬地兰、黄豆、田菁、胡枝子、紫云英,春季时,1~6号区域分别种植:泥胡菜、毛叶苕子、猪屎豆、翠芦莉、豌豆、链荚豆,按照季节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富集不同的营养成分,使土壤常年处于覆盖状态,防止水土流失;

(3)作物种植:分别按区域种植作物,种植密度是正常土地种植密度的1.8~2.2倍,增加作物的覆盖密度,将作物撒播于相应区域内,根系呈无规则排列,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用河边挖取的土壤覆盖1~6号区域,覆盖厚度为2~3cm,增加天然营养,保持6个区域的土壤含水量为68~70%,提高作物发芽率,出苗后均匀喷洒质量分数为0.3~0.5%的营养剂溶液,喷洒量为60~70kg/亩,以后每隔15天喷洒一次,提高作物的成活率;

(4)作物轮作:每个区域的作物连续种植2~3年后,进行轮作,6号区域的种植到1号区域,1号区域种植到2号区域,依次进行轮作,使1~6个区域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便于作物的种植;

(5)收获处理:每次作物收获后,将收获的作物粉碎至80~100目,进行集中处理,并施入与步骤(1)相同的有机肥500~600kg/亩,将土壤深翻35~40cm,放养蚯蚓32~34kg/亩,备种。

所述步骤(1)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粪57~59、牛粪52~54、猪粪42~44、玉米芯27~29、茶叶下脚料21~23、甜菜渣21~23、废纸箱16~18、树叶16~18、棉籽粕11~13、花生壳11~13、EM菌5~7,将玉米芯、茶叶下脚料、甜菜渣、废纸箱、树叶、棉籽粕和花生壳粉碎,过40~60目筛,与鸡粪、牛粪、猪粪及EM菌混合均匀,置于32~34℃恒温发酵12~14天,得有机肥。

所述步骤(3)的营养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铵32~34、硝酸钾26~28、硝酸钙17~19、硫酸铁12~14、硫酸镁6~7、硫酸锰6~7、硫酸铜4~6、硼酸4~6、硫酸锌1~2、硒酸钠1~2。

所述步骤(5)的集中处理,是去除作物中的有毒物质,将剩余的作物残渣重新均匀加入土壤,充分利用作物营养,减少土壤的有毒物质,不断细化土壤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将土壤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区别培肥,培肥效率高,培肥4~5年后种植的作物就可正常收获,产量提高了133~139%,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12~218%,水土流失减少84~86%,有害物质含量减少76~78%;土壤经保湿、施入有机肥、放养蚯蚓能够促进蚯蚓成活,促进微生物增殖,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将土壤分为不同的区域,按照季节不同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可以富集不同的营养成分,并进行正确的标记,按照规律进行轮作,使不同的区域能够逐年富集不同的营养成分,最终使土壤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作物生长;每个区域种植的作物去除有毒物质后,重新加入土壤,充分利用作物营养,减少土壤的有毒物质,不断细化土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处理:在土壤表面均匀撒入有机肥,施肥量为700kg/亩,深翻35~40cm,耙平,放养蚯蚓,放养量为40kg/亩,浇水130kg/亩,盖上厚度为8~10cm的小麦秸秆,静置10天,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有机肥发酵及蚯蚓成活,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区域划分:揭除小麦秸秆,将步骤(1)得到的土壤平均分为6个区域,标号1、2、3、4、5、6,秋季时,1~6号区域分别种植:苜蓿、爬地兰、黄豆、田菁、胡枝子、紫云英,春季时,1~6号区域分别种植:泥胡菜、毛叶苕子、猪屎豆、翠芦莉、豌豆、链荚豆,按照季节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富集不同的营养成分,使土壤常年处于覆盖状态,防止水土流失;

(3)作物种植:分别按区域种植作物,种植密度是正常土地种植密度的1.8倍,增加作物的覆盖密度,将作物撒播于相应区域内,根系呈无规则排列,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用河边挖取的土壤覆盖1~6号区域,覆盖厚度为2~3cm,增加天然营养,保持6个区域的土壤含水量为68%,提高作物发芽率,出苗后均匀喷洒质量分数为0.3%的营养剂溶液,喷洒量为60kg/亩,以后每隔15天喷洒一次,提高作物的成活率;

(4)作物轮作:每个区域的作物连续种植2年后,进行轮作,6号区域的种植到1号区域,1号区域种植到2号区域,依次进行轮作,使1~6个区域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便于作物的种植;

(5)收获处理:每次作物收获后,将收获的作物粉碎至80目,进行集中处理,并施入与步骤(1)相同的有机肥500kg/亩,将土壤深翻35~40cm,放养蚯蚓32kg/亩,备种。

所述步骤(1)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粪57、牛粪52、猪粪42、玉米芯27、茶叶下脚料21、甜菜渣21、废纸箱16、树叶16、棉籽粕11、花生壳11、EM菌5,将玉米芯、茶叶下脚料、甜菜渣、废纸箱、树叶、棉籽粕和花生壳粉碎,过40目筛,与鸡粪、牛粪、猪粪及EM菌混合均匀,置于32℃恒温发酵12天,得有机肥。

所述步骤(3)的营养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铵32、硝酸钾26、硝酸钙17、硫酸铁12、硫酸镁6、硫酸锰6、硫酸铜4、硼酸4、硫酸锌1、硒酸钠1。

所述步骤(5)的集中处理,是去除作物中的有毒物质,将剩余的作物残渣重新均匀加入土壤,充分利用作物营养,减少土壤的有毒物质,不断细化土壤结构。

实施例2

一种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处理:在土壤表面均匀撒入有机肥,施肥量为750kg/亩,深翻35~40cm,耙平,放养蚯蚓,放养量为43kg/亩,浇水140kg/亩,盖上厚度为8~10cm的小麦秸秆,静置13天,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有机肥发酵及蚯蚓成活,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区域划分:揭除小麦秸秆,将步骤(1)得到的土壤平均分为6个区域,标号1、2、3、4、5、6,秋季时,1~6号区域分别种植:苜蓿、爬地兰、黄豆、田菁、胡枝子、紫云英,春季时,1~6号区域分别种植:泥胡菜、毛叶苕子、猪屎豆、翠芦莉、豌豆、链荚豆,按照季节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富集不同的营养成分,使土壤常年处于覆盖状态,防止水土流失;

(3)作物种植:分别按区域种植作物,种植密度是正常土地种植密度的2.0倍,增加作物的覆盖密度,将作物撒播于相应区域内,根系呈无规则排列,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用河边挖取的土壤覆盖1~6号区域,覆盖厚度为2~3cm,增加天然营养,保持6个区域的土壤含水量为69%,提高作物发芽率,出苗后均匀喷洒质量分数为0.4%的营养剂溶液,喷洒量为65kg/亩,以后每隔15天喷洒一次,提高作物的成活率;

(4)作物轮作:每个区域的作物连续种植2年后,进行轮作,6号区域的种植到1号区域,1号区域种植到2号区域,依次进行轮作,使1~6个区域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便于作物的种植;

(5)收获处理:每次作物收获后,将收获的作物粉碎至80目,进行集中处理,并施入与步骤(1)相同的有机肥550kg/亩,将土壤深翻35~40cm,放养蚯蚓33kg/亩,备种。

所述步骤(1)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粪58、牛粪53、猪粪43、玉米芯28、茶叶下脚料22、甜菜渣22、废纸箱17、树叶17、棉籽粕12、花生壳12、EM菌6,将玉米芯、茶叶下脚料、甜菜渣、废纸箱、树叶、棉籽粕和花生壳粉碎,过40目筛,与鸡粪、牛粪、猪粪及EM菌混合均匀,置于33℃恒温发酵13天,得有机肥。

所述步骤(3)的营养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铵33、硝酸钾27、硝酸钙18、硫酸铁13、硫酸镁6.5、硫酸锰6、硫酸铜5、硼酸5、硫酸锌1.5、硒酸钠1。

所述步骤(5)的集中处理,是去除作物中的有毒物质,将剩余的作物残渣重新均匀加入土壤,充分利用作物营养,减少土壤的有毒物质,不断细化土壤结构。

实施例3

一种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处理:在土壤表面均匀撒入有机肥,施肥量为800kg/亩,深翻35~40cm,耙平,放养蚯蚓,放养量为45kg/亩,浇水150kg/亩,盖上厚度为8~10cm的小麦秸秆,静置15天,保持土壤湿润,利于有机肥发酵及蚯蚓成活,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区域划分:揭除小麦秸秆,将步骤(1)得到的土壤平均分为6个区域,标号1、2、3、4、5、6,秋季时,1~6号区域分别种植:苜蓿、爬地兰、黄豆、田菁、胡枝子、紫云英,春季时,1~6号区域分别种植:泥胡菜、毛叶苕子、猪屎豆、翠芦莉、豌豆、链荚豆,按照季节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富集不同的营养成分,使土壤常年处于覆盖状态,防止水土流失;

(3)作物种植:分别按区域种植作物,种植密度是正常土地种植密度的2.2倍,增加作物的覆盖密度,将作物撒播于相应区域内,根系呈无规则排列,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用河边挖取的土壤覆盖1~6号区域,覆盖厚度为2~3cm,增加天然营养,保持6个区域的土壤含水量为70%,提高作物发芽率,出苗后均匀喷洒质量分数为0.5%的营养剂溶液,喷洒量为70kg/亩,以后每隔15天喷洒一次,提高作物的成活率;

(4)作物轮作:每个区域的作物连续种植2~3年后,进行轮作,6号区域的种植到1号区域,1号区域种植到2号区域,依次进行轮作,使1~6个区域含有相同的营养成分,便于作物的种植;

(5)收获处理:每次作物收获后,将收获的作物粉碎至100目,进行集中处理,并施入与步骤(1)相同的有机肥600kg/亩,将土壤深翻35~40cm,放养蚯蚓34kg/亩,备种。

所述步骤(1)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鸡粪59、牛粪54、猪粪44、玉米芯29、茶叶下脚料23、甜菜渣23、废纸箱18、树叶18、棉籽粕13、花生壳13、EM菌7,将玉米芯、茶叶下脚料、甜菜渣、废纸箱、树叶、棉籽粕和花生壳粉碎,过60目筛,与鸡粪、牛粪、猪粪及EM菌混合均匀,置于34℃恒温发酵14天,得有机肥。

所述步骤(3)的营养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铵34、硝酸钾28、硝酸钙19、硫酸铁14、硫酸镁7、硫酸锰7、硫酸铜6、硼酸6、硫酸锌2、硒酸钠2。

所述步骤(5)的集中处理,是去除作物中的有毒物质,将剩余的作物残渣重新均匀加入土壤,充分利用作物营养,减少土壤的有毒物质,不断细化土壤结构。

对比例

现有的普通培肥方法。

实施例和对比例培肥方法各指标的测定:

在相同地区,分别按照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培肥方法对相同的土壤进行培肥处理,培肥时间相同,留出一个区域,作为空白对照,不进行培肥处理,对培肥方法的各指标进行测定,实施例和对比例培肥方法各指标的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培肥方法各指标的测定

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空白对照产量提高/(%)13313913765有机质增加/(%)21621821287水土流失减少/(%)84868534有害物质减少/(%)76767843

注:“—”表示无。

表1的结果表明,实施例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受试后,实施例的作物产量及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较对比例和空白对照组高,水土流失和有害物质明显较对比例和空白对照组少,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高效分区域培肥方法具有良好的培肥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