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萃取方法

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萃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萃取方法。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模板原料与有机溶剂、功能单体混合,预聚合25~35min,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得到聚合物;模板原料、有机溶剂、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的用量比为0.1mmol:30~50mL:0.4~0.8mmol:1.6~2.4mmol:12~13.5mg,模板原料包括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摩尔比为0.8~1.2:0.8~1.2;将聚合物置于保护气体中,然后在55~65℃下振荡反应20~27h;洗脱,清除残留的有机物,干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2794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610667866.7

  • 申请日2016-08-15

  • 分类号C08F212/36;C08F222/20;C08F220/06;C08F222/14;C08F226/06;C08J9/26;B01J20/26;B01J20/30;B01D11/02;

  • 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栾波

  • 地址 8500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金珠西路13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1:16: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01

    授权

    授权

  • 2017-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F212/36 申请日:201608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分离纯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萃取方法。

背景技术

砂生槐(Sophora moocrorftiana)又名“西藏狼牙刺”、“刺柴”,豆科槐属,多年生矮灌木,分布于西藏波密、林芝等地区,为西藏高原特有植物,具有极强的抗旱、抗风沙等生态适应性和很好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研究表明,砂生槐含有多种中药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有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槐根碱(槐果碱);果实含氧化苦参碱1.64%、氧化槐根碱0.5%、苦参碱0.172%和槐根碱0.005%;藏医药记载砂生槐多以种子入药,味苦性凉,消炎解毒、催吐,主治湿热黄疽、白喉、痢疾、赤巴病、消化不良、寄生虫病等,是一种极为宝贵的药用植物资源。现代医药研究证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是砂生槐的主要药用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风湿、抗肝纤维化、保肝、促进肝功能恢复、抑制乙肝病毒、抗菌、升高白细胞数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该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主要有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液液萃取(LLE)、固相萃取(SPE)、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等。由于砂生槐全株中所含化学成分较多,基质复杂,影响了这些生物碱的选择性提取效率。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分离富集天然产物中生物碱的提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是一种具有较强分子识别能力的新型高分子仿生材料,它可以实现对药物目标分子的专一性识别、富集和分离。MIP通过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空间结构,内部存在着大量与模板分子在空间结构、结合位点等高度匹配的分子印迹空穴,对模板分子有特异的识别能力和良好的亲和性。这种高分子聚合物不仅有类似酶和抗体的特定识别能力,还具有独特的化学稳定性,其分子识别能力不受酸、碱、热、有机溶剂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MIP适合作为固相萃取(SPE)填料、固相微萃取涂层以及色谱柱填料等,可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等产业化和一体化。目前,有关分子印迹技术在黄酮、生物碱、多酚等中药活性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就生物碱而言,具有药理活性的成分常常有好几种,但目前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均是针对单一成分作为目标物,若要同时提取多种活性成分,则需要分批合成几种分子印迹聚合物来富集多种活性成分,如此,就增加了对活性成分提取的次数和成本。截至目前,关于分子印迹技术对于苦参总碱(包括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的提取,仅有CN200810150753、CN201310679956.4、CN201310516064.2、CN201010115069.0这四个专利报道了相关内容,但上述专利都只能针对苦参总碱中的一种进行提取;而且其中有的技术提到了采用表面印迹技术制备MIP,虽然能够提高空间传质速度快和增加表位结合能力,但吸附量通常会降低;也有技术由于需要硅球等接枝载体,所以增加了成本。目前,尚未见从砂生槐中一次性同时提取苦参碱、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三种生物碱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此制备方法制备方便,而且能够避免吸附量的降低,制备成本也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其能够同时对苦参碱、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三种生物碱进行提取,提取效率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生物碱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模板原料与有机溶剂、功能单体混合,预聚合25~35min,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得到聚合物;模板原料、有机溶剂、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的用量比为0.1mmol:30~50mL:0.4~0.8mmol:1.6~2.4mmol:12~13.5mg,模板原料包括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摩尔比为0.8~1.2:0.8~1.2;

将聚合物置于保护气体中,然后在55~65℃下振荡反应20~27h,保护气体选自氮气、惰性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将振荡反应后的物料洗脱至除去模板原料,然后清除残留的有机物,干燥。

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在加入交联剂时,还需加入致孔剂,致孔剂与模板原料的用量比为1~5mL:0.1mmol。

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将振荡反应后的物料洗脱至除去模板原料具体为:利用体积浓度为10~20%的第一洗脱液反复洗脱,直至除去模板原料,第一洗脱液包括乙酸和甲醇,乙酸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2:8~9。

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当振荡反应后的物料为液体物料时,则在洗脱之前,需将液体物料在800~1200rpm下进行离心处理,得到沉淀;当振荡反应后的物料为固体物料时,则在洗脱之前,需将固体物料研磨至粒径在800目以上。

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甲苯、甲醇、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二氯甲烷;功能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2-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基丙烯酸;交联剂选自三甲氧基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偶氮二异丁腈。

另外,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上述的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得。

另外,一种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生物碱的方法,通过固相萃取方法进行萃取。

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固相萃取方法包括:利用水活化分子印迹聚合物,接着使样液流经分子印迹聚合物,然后利用淋洗水淋洗分子印迹聚合物,再进行洗脱;

样液为含有至少一种目标物的乙腈,淋洗水选自去离子水、蒸馏水、超纯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在利用水活化分子印迹聚合物之前,还包括:依次利用预淋液和甲醇浇淋分子印迹聚合物,预淋液为乙酸、甲醇的混合溶液,并且乙酸、甲醇的体积比为1~2:8~9。

优选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进行洗脱时,是利用体积浓度为20~30%的第二洗脱液进行,并且第二洗脱液包括乙酸和甲醇,乙酸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2:8~9。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首次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作为模板原料,在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等的作用下,以特定的比例发生反应,通过沉淀聚合合成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该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具有与模板原料结构相匹配的空间孔穴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而苦参碱、槐果碱、氧化苦参碱三种生物碱又具有相近的结构功能基团,所以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与三种生物碱匹配的结合位点,因此其能够同时选择性的吸附三种生物碱,具有良好的“类”特异性。

本发明的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对氧化苦参碱、槐果碱、苦参碱的饱和吸附量大,分别能够达到2960μg/g、1890μg/g、1955μg/g,具有很好的萃取性能。而且该制备方法是一种新的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生物碱类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种类少的问题,能够实现同时分离砂生槐中三种生物碱的目的。

本发明制得的印迹聚合物对生物碱的识别取决于生物碱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空间位点的可逆互作效应,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来对三种生物碱进行选择提取,能够解决中药等复杂基质中苦参总碱的萃取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能够同时选择性净化、富集样液中的氧化苦参碱和槐果碱,对3种生物碱的回收率为能够达到90%以上,提取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三种苦参碱类药物的吸附效果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萃取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模板原料与有机溶剂、功能单体混合,预聚合25~35min,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得到聚合物;模板原料、有机溶剂、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的用量比为0.1mmol:30~50mL:0.4~0.8mmol:1.6~2.4mmol:12~13.5mg,模板原料包括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摩尔比为0.8~1.2:0.8~1.2。

具体操作时,可以将模板原料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功能单体预聚合25~35min,使模板原料与功能单体充分作用。当然,此种具体操作顺序并不作为限制,也可以将模板原料、有机溶剂、功能单体混合即可。

预聚合时,震荡频率可以为150Hz,当然,此种设置并不作为限制,也可以为其它频率,需要根据实际使用设备来确定。

在加入交联剂时,还需加入致孔剂,致孔剂与模板原料的用量比为1~5mL:0.1mmol。实际上,致孔剂的添加是用于增大孔隙率,但若在前期加入有机溶剂后,物质的孔隙率较大,那么可以不用再添加致孔剂;若加入有机溶剂后,物质的孔隙率较小,则可以在加入交联剂、引发剂的时候,添加致孔剂。致孔剂的加入量优选满足以下条件:有机溶剂和致孔剂的总用量在30~50mL范围内。利用有机溶剂和致孔剂来增大物质孔隙率,如此,就能够使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空间位点增多,从而提高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生物碱的提取效率。致孔剂选自乙腈、甲醇、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乙腈。

上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甲苯、甲醇、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二氯甲烷;功能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2-乙烯基吡啶、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甲基丙烯酸;交联剂选自三甲氧基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偶氮二异丁腈。

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B:将步骤A得到的聚合物置于保护气体中,然后在55~65℃下振荡反应20~27h,保护气体选自氮气、惰性气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保护气体优选氮气,成本低。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将聚合物通入氮气中,持续5~10min,然后密封。也可以往聚合物环境中通入氮气5~10min,然后密封。时间上的限制可以保证较彻底的排除聚合物环境中的氧气,以免聚合物受到其它因素影响。但当然,其实只要使聚合物周围环境充满保护气体即可。

55~65℃下的振荡反应可以在水浴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油浴环境中进行。

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C:将振荡反应后的物料洗脱至除去模板原料,然后清除残留的有机物,干燥。

洗脱操作能够将模板原料从物料上洗脱下来,还能够将未参加反应的原料洗脱下来。洗脱至除去模板原料具体为:利用体积浓度为10~20%的第一洗脱液反复洗脱,直至除去模板原料,第一洗脱液包括乙酸和甲醇,乙酸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2:8~9。

当原料用量较多,则振荡反应后的物料就为液体物料,那么在洗脱之前,需将液体物料在800~1200rpm下进行离心处理(优选离心3~5min),得到沉淀;当原料用量较少,则振荡反应后的物料就为固体物料,那么在洗脱之前,需将固体物料研磨至粒径在800目以上。

若振荡反应后的物料为固体物料,则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将振荡反应后的物料进行研磨,然后利用网孔数在800目以上的筛网进行筛分,得到粒径在800目以上的物料,再对物料进行反复洗脱,直至不再洗出模板原料。

确定模板原料是否除去,可以通过测定洗脱得到的液体来获知。

而清除残留的有机物,可以洗去物料可能含有的杂质以及未反应的物质,以避免其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生物碱的结合位点的不利影响。清除操作可以利用甲醇进行,当然,此种选取并不作为限制,也可以选用其它的试剂来清除残留有机物,如无水乙醇,只要选用的试剂能够溶解有机残留,又不会与洗脱后的物料发生反应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是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生物碱的方法,通过固相萃取方法进行萃取。

上述固相萃取方法包括:利用水活化分子印迹聚合物,接着使样液流经分子印迹聚合物,然后利用淋洗水淋洗分子印迹聚合物,再进行洗脱;样液为含有至少一种目标物的乙腈,淋洗水选自去离子水、蒸馏水、超纯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去离子水。

样液中含有氧化苦参碱、槐果碱、苦参碱(这三种生物碱即为目标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若样液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三种生物碱,则有利于体现出利用该分子印迹聚合物进行提取的优势,因为该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一次性对多种生物碱进行提取。而样液中的生物碱的含量也并不限制。在操作人员提取得到含有目标物的液体后,可以将液体保存在乙腈中,而对目标物的纯化、提取,就可以通过上述的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生物碱的方法进行。

优选的,在利用水活化分子印迹聚合物之前,可以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填装到针筒柱中,形成吸附剂床,然后才利用水浇淋、通过吸附剂床。极性水分子可以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活性位点重新排布,以利于样液中的目标物与分子印迹聚合物产生相互作用。

而在利用水活化分子印迹聚合物之前,还包括:依次利用预淋液和甲醇浇淋分子印迹聚合物,预淋液为乙酸、甲醇的混合溶液,并且乙酸、甲醇的体积比为1~2:8~9。预淋液、甲醇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浇淋,能够除去分子印迹聚合物表面可能残留的有机物。甲醇的使用也并不进行限制,也可以选用其它的物质,和甲醇化学性质相似的都行,如乙醇。

利用淋洗水淋洗后,进行洗脱时,是利用体积浓度为20~30%的第二洗脱液进行,并且第二洗脱液包括乙酸和甲醇,乙酸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2:8~9。

若针筒柱容量为3mL,则其中可以填装100mg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预淋液使用1mL、甲醇使用2mL、水使用2mL即可,淋洗水可以使用1mL,第二洗脱液使用2~5mL即可。

样液通过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分子印迹聚合物与样液中的成分的吸引程度不同,样液中的目标物将保留在分子印迹聚合物上,淋洗水淋洗去除杂质后,通过洗脱操作将目标物洗下,要得到的是洗脱后的物质,即目标物。

通过上述固相萃取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通用型固相萃取柱选择性差、基质效应大的问题,该方法对三种生物碱的回收率能达到90.80~92.90%。该固相萃取方法的针筒柱重复利用率高,分离效果好,可以去除样液中杂质的干扰,大大提高样液中三种苦参碱类药物的萃取效率。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模板原料与二氯甲烷、甲基丙烯酸混合,在20℃的环境条件下超声进行预聚合30min,震荡频率为150Hz,然后依次加入三甲氧基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偶氮二异丁腈和乙腈,得到聚合物;

其中,模板原料、二氯甲烷、甲基丙烯酸、三甲氧基丙基三甲基丙烯酸酯、偶氮二异丁腈、乙腈的用量比为0.25mmol:95mL:1mmol:5mmol:30mg:15mL,模板原料包括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摩尔比为1:1;

b.将聚合物装入烧瓶中,往其中通入氮气,脱氧10min,密封烧瓶,将烧瓶置于60℃的恒温下,水浴振荡反应24h,得到白色悬浮液;

c.将步骤b得到的白色悬浮液在1000rpm下离心处理4min,得到沉淀,然后利用体积浓度为15%的第一洗脱液对沉淀进行反复洗脱,索氏提取洗脱后的上清液进行检测,直至上清液中无模板原料检出,停止洗脱,然后利用甲醇对洗脱得到的沉淀清洗5h,以除去沉淀中残留的乙酸和未反应完的物质,再在70℃下真空干燥12h,备用;其中,第一洗脱液为乙酸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乙酸和甲醇的体积比为2:8。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其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圆形微球,表面粗糙且规则,其粒径主要分布在2~3μm,适用于固相萃取材料。

本实施例还做过以下测试:以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为对照,NIP的制备方法同上,但在制备过程中不加入模板原料。分别称取5mg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和5mg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于两个10mL的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40%的同时含有三种苦参碱的标准溶液5mL,室温下进行振荡吸附2h,离心后取上清液过0.45μm滤膜,测定二者吸附后的溶液平衡浓度,计算平衡吸附量。

MIP和NIP对标准溶液的吸附效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MIP对标准溶液的吸附量均高于NIP,说明MIP对三种苦参碱类药物的吸附属于类特异性吸附;同时还可以看出,MIP对结构类似的生物碱的吸附性能有一定的差异,各分析物在MIP上的吸附率顺序为: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该结果为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的填料净化、富集三种苦参碱类药物提供了依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生物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100mg分子印迹聚合物填装到固相萃取的针筒柱中,然后依次用1mL预淋液淋洗、2mL甲醇活化浇淋以及2mL水活化浇淋,再往分子印迹聚合物上浇淋样液,使样液通过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预淋液为乙酸、甲醇的混合溶液,并且乙酸、甲醇的体积比为1:9,而样液是保存了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乙腈;

b.利用1mL去离子水对针筒柱进行淋洗,然后用3.5mL体积浓度为25%的第二洗脱液对针筒柱进行洗脱,收集洗脱后的液体,吹干后溶解保存于1mL的乙腈中,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中第二洗脱液为乙酸、甲醇的混合溶液,并且乙酸、甲醇的体积比为1:9。

本实施例按照上述萃取方法对砂生槐种子中的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进行了净化、富集,回收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砂生槐植物种子中三种生物碱测定结果和回收率(n=3)

另外,将其它实施例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对生物碱进行萃取,获得的萃取结果与上述试验结果一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模板原料与甲苯、2-乙烯基吡啶混合,预聚合25min,然后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偶氮二异丁腈和乙腈,得到聚合物;

其中,模板原料、甲苯、2-乙烯基吡啶、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偶氮二异丁腈、乙腈的用量比为0.1mmol:30mL:0.4mmol:1.6mmol:12mg:20mL,模板原料包括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摩尔比为0.8:1.2;

b.将聚合物装入烧瓶中,往其中通入氦气,脱氧5min,密封烧瓶,将烧瓶置于55℃的恒温下,水浴振荡反应20h,得到固体物料;

c.将固体物料研磨至粒径为800目,利用体积浓度为10%的第一洗脱液进行反复洗脱,索氏提取洗脱后的上清液进行检测,直至上清液中无模板原料检出,停止洗脱,然后利用甲醇对洗脱得到的物质进行清洗,再进行干燥;其中,第一洗脱液为乙酸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乙酸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9。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生物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填装到固相萃取的针筒柱中,然后用水活化浇淋,再往分子印迹聚合物上浇淋样液,使样液通过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样液是保存了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乙腈;

b.利用蒸馏水对针筒柱进行淋洗,然后用体积浓度为20%的第二洗脱液对针筒柱进行洗脱,收集洗脱后的液体,吹干后溶解保存于乙腈中,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中第二洗脱液为乙酸、甲醇的混合溶液,并且乙酸、甲醇的体积比为1:9。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砂生槐三种生物碱同时提取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模板原料与三氯甲烷、甲基丙烯酸混合,预聚合35min,然后依次加入二乙烯基苯和偶氮二异庚腈,得到聚合物;

其中,模板原料、三氯甲烷、甲基丙烯酸、二乙烯基苯、偶氮二异庚腈的用量比为0.1mmol:50mL:0.8mmol:2.4mmol:13.5mg,模板原料包括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摩尔比为1.2:0.8;

b.将聚合物装入烧瓶中,往其中通入氮气,脱氧10min,密封烧瓶,将烧瓶置于65℃的恒温下,水浴振荡反应27h,得到白色悬浮液;

c.将白色悬浮液在1200rpm的转速下离心处理5min,得到沉淀,利用体积浓度为20%的第一洗脱液对沉淀进行反复洗脱,直至除去模板原料,然后利用甲醇对洗脱得到的沉淀进行清洗,再在75℃下真空干燥10h,备用;其中,第一洗脱液为乙酸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乙酸和甲醇的体积比为2:8。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利用上述制得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生物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填装到固相萃取的针筒柱中,然后依次用预淋液淋洗、甲醇活化浇淋以及水活化浇淋,再往分子印迹聚合物上浇淋样液,使样液通过分子印迹聚合物;其中,预淋液为乙酸、甲醇的混合溶液,并且乙酸、甲醇的体积比为2:8,而样液是保存了氧化苦参碱、苦参碱和槐果碱的乙腈;

b.利用去离子水对针筒柱进行淋洗,然后用体积浓度为30%的第二洗脱液对针筒柱进行洗脱,收集洗脱后的液体,吹干后溶解保存于乙腈中,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中第二洗脱液为乙酸、甲醇的混合溶液,并且乙酸、甲醇的体积比为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