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样本输送装置、样本前处理系统、分析系统以及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

样本输送装置、样本前处理系统、分析系统以及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

摘要

在现有技术中,在多层地设置沿不同方向驱动的输送线的输送线中,需要将用于驱动各输送线的传送带的动力源设置为与输送线的条数相同的数量。因此,驱动源的数量增加,装置整体的消耗电力的增大不可避免。本发明采用通过一个动力源并列驱动多条输送线的机构,从而减少了输送线的驱动所需的动力源的数量,且能够实现系统的低耗电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8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69511.7

  • 发明设计人 冈部修吾;福垣达也;东信二;

    申请日2014-12-10

  • 分类号G01N35/04;B65G23/28;

  • 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敬强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15: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25

    授权

    授权

  • 2016-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5/04 申请日:201412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8-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并列驱动多条输送线来输送样本容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WO2011/040197(专利文献1)。在该文 献中记载了:“在为了避免装置的大型化、复杂化而使样本架在系统内循环地 使用的情况下,由于输送线彼此相交而导致产生处理速度的下降,另外为了避 免相交,需要升降机机构或机械手机构等复杂的机构。空架输送线与主输送线、 紧急超越线、返回线独立地配置在下部,在收纳模块和投入模块间的架存储器 内,利用倾斜的输送线与空架输送线连接,由此避免输送线彼此的相交,从而 能够连续地进行空架的供给、回收。由此,能够不使装置大型化、复杂化,利 用简单的结构避免输送线彼此的相交,并且连续地进行空架的供给、回收,以 不使处理能力下降。另外,可提供与设施规模相应的扩张性高的样本检查自动 化系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1/04019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方式中,随着输送线的多样化、复线化,用于驱动输 送线的动力源(马达)的数量也增加,因此因驱动多个马达而导致的消耗电力 的增大不可避免。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鉴于上述课题的本申请发明的特征如下所述。即:特征在于,多条输送线, 其通过传送带的驱动来输送架设有样本容器的样本架;具有旋转轴的单一的驱 动马达;传递上述驱动马达的动力的转轴;以及将上述转轴的旋转传递给上述 传送带并驱动上述传送带的多个轮,通过上述轮的旋转驱动来驱动上述多条输 送线的传送带。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输送线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由一个动力源并列驱动多条输送线 的机构,从而能够减少输送线的驱动所需的动力源的数量且能够实现系统的低 耗电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以及分析系统的 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内的输送线单元中的输送线的 立体图。

图3是输送线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齿轮箱内部结构的齿轮箱剖视图。

图5是表示输送线驱动机构的输送线驱动原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包含本实施方式的样本前处理系统以及分析系统的、样本检查自动 化系统的结构图。此外,由于系统结构根据设施的规模而不同,存在多种组合,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一种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100具有通过输送线单元7、8、9、10 连接前处理系统110、120和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分析系统200、210的 结构,该前处理系统110、120用于实施在样本分析之前所需的处理,该分析 系统200、210用于执行前处理完成后的样本的分析处理。此外,在本发明中, 将上述的样本前处理系统110、120、分析系统200、210以及输送线单元7~10 这样具有输送样本的功能的装置定义为样本输送装置。

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100内的前处理单元110、120具有:对样本架进行 输送的输送线1、2,该样本架能够搭载一个或多个用于收纳样本的样本容器; 沿着输送线1、2配置的样本投入模块111、121;以及样本收纳模块112、122 以及处理模块113、114、115、123、124、125。这里,作为处理模块,例如 有:用于对样本实施离心分离处理的离心分离模块、用于打开样本容器的开口 部的盖的开盖模块、用于将样本容器内的样本细分至多个子样本容器的分注模 块、用于封闭容器的开口部的闭盖模块等,但也可以具备其他任意已知的处理 模块。

在样本投入模块111、121中,利用将样本容器配置成矩阵状的投入托盘 来投入样本容器。被投入的样本容器被未图示的样本夹紧机构抓起,载置于空 样本架之后,经由前处理单元输送线1、2被输送至其他处理模块。样本收纳 模块112、122也同样设置有能将处理或分析完成后的样本容器以矩阵状收纳 的收纳托盘,通过未图示的样本夹紧机构从经由前处理单元输送线1、2而输 送来的样本架中抓起样本容器,并收纳到收纳托盘中。将此时被取下了样本容 器的样本架再次向样本投入模块111、121输送,由此能够载置新投入的下一 个样本容器。

从前处理单元110、120输送出的样本架经由分支输送线单元11、12、13、 14以及输送线单元7、8、9、10而被输送至配置在下游的分析系统200、210。 此外,在输送线单元、分析系统堵塞的情况下,或者一部分的分析单元处于无 法执行分析的状态的情况下,使样本架临时退避至缓冲部3、4、5、6中任一 个缓冲部。

当样本架被输送至分析系统时,经由输送线15、16而被输送至能测定委 托的分析项目的任一个分析模块201、202、211、212,并被执行分析。分析 完成后的样本架经由输送线7、8、9、10再次返回至前处理系统110、120, 并被收纳于样本收纳模块112。

图2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100内的输送线单元7~10 的输送线的立体图。各输送线单元也可以根据长度而连接多条输送线而成。此 外,在前处理单元110、120内输送样本容器的前处理单元输送线1、2、在分 析系统200、210内输送样本容器的输送线15、16也可以具有同样的结构。

构成输送线单元7~10的输送线包括:用于输送从前处理单元向分析系统 输送的样本架的主输送线21;用于输送从分析系统返回前处理单元的样本架 的返回线22;配置在主输送线21以及返回输送线22的下部,用于输送没有 搭载样本容器的空样本架的空架输送线23;以及用于驱动这些线的输送线驱 动机构24。各线具有用于稳定地输送样本架的侧壁以及构成为环状且被旋转 驱动的传送带,带向各个方向被驱动,由此载置于传送带上的样本架也被驱动。

这里,就空架输送线23而言,例如被样本收纳模块拔出了样本容器26 的空的样本架25被连接主输送线21和空架输送线的未图示的连接输送线向空 架输送线23输送。连接输送线倾斜配置以便能连接上下的输送线。

空架输送线23与主输送线21和返回线22平行且以同一线长同时设置, 配置在主输送线21和返回线22的下部。以与主输送线21和返回线22同一线 长设置空架用输送线23的目的在于容易地进行系统的扩张性(例如可从后方 追加或删除处理模块)。另外,在此,空架输送线23包括空架输送线23a、23b, 空架输送线23a设置在主输送线21的正下方,并且沿着与主输送线21相反的 方向输送空样本架。同样地,空架输送线23b设置在返回线22的正下方,沿 着与返回线22相反的方向输送空样本架。

图3是本发明的输送线驱动机构24的立体图。

该输送线驱动机构24通过内置有蜗轮传动装置的齿轮箱32针对以垂直方 向作为旋转轴心的驱动马达31的动力转换其动力方向,向至少一个(本实施 例中为两个)转轴33a、33b传递动力。通过使转轴33a、33b旋转,从而使同 步轮34旋转,驱动传送带。

图4是表示齿轮箱内部结构的齿轮箱32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从上方观 察图3的立体图得到的状态。安装在驱动马达31的旋转轴上的螺杆36与安装 在转轴33上的蜗轮37啮合,将驱动马达31的动力传递给转轴33a、33b。此 外,转轴33a、33b被调整为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转轴33a、33b的旋转被 传递至同步轮34a、34b、34c、34d。

图5以输送线单元7~10中的主输送线21以及空架输送线23a侧为例图示 出利用输送线驱动机构24的输送线驱动原理。在返回线22以及空架输送线 23b侧也设置有同样的结构。

这里,输送线使沿着驱动轮41、从动轮42、尾滑轮43转动的传送带44 旋转,从而使样本架26上搭载在传送带44的上表面而移动。驱动轮41利用 安装在驱动机构24的转轴33上的同步轮34和同步带45而连接,将来自驱动 马达31的动力向传送带44传递。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同步轮34a、34b沿着 相反的方向旋转,因此驱动轮41a、41b也沿着相反的方面旋转,能够使传送 带的驱动方向也成为相反的方向。此外,通过调整张力调整辊35a的位置,能 够调整同步带45的带张力。

虽然在图5中仅记载了一侧,但在相反侧也具备同样的结构,由此,通过 与转轴33a连接的同步轮34a驱动主输送线21,通过同步轮34c驱动空架输送 线23b,通过与转轴33b连接的同步轮34b驱动空架输送线23a,通过同步轮 34d驱动返回线22。

根据上述的动作原理,通过一个驱动马达31驱动两个转轴32a、32b,由 此能够同时驱动四条输送线。此外,还能够根据需要适当地调整各输送线的输 送方向。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利用来自转轴33a的传递动力驱动主 输送线21以及空架输送线23b,利用来自转轴33b的传递动力驱动返回线22 以及输送线23a,即使输送线的数量增加,也能减少用于驱动这些输送线的马 达的数量,进而能防止消耗电力的上升。另外,本发明的构思并不限于上述组 合,只要改变驱动轮41与同步带45的连接,就能任意地改变输送方向。另外, 调整安装在驱动马达31上的蜗轮37的数量,也能改变被驱动的输送线的条数。 若设置为只有蜗轮37a的结构,则能够通过一个驱动马达31驱动两条输送线。 此外,若将三个以上的蜗轮37安装在驱动马达31上,则还能通过一个驱动马 达驱动六条以上的输送线。

在上述实施例中,关于形态最简单的输送线单元7~10的输送线进行了描 述,但在前处理单元110、120、缓冲部3~6、分支输送线单元及分析系统200、 210中存在多个并列的输送线的情况下,也可实施本发明。在该情况下,主输 送线21是用于将样本26输送至前处理单元内的各处理装置或者分析系统内的 各分析模块的线,返回线22成为用于使样本26在系统内循环的输送线。

符号的说明

1、2—前处理单元输送线,3、4、5、6—缓冲部,7、8、9、10—输送线 单元,11、12、13、14—分支输送线单元,21—主输送线,22—返回线,23 —空架输送线,24—输送线驱动机构,25—样本架,26—样本,31—驱动马达, 32—齿轮箱,33—转轴,34—同步轮,35—张力调整辊,36—螺杆,37—蜗轮, 41—驱动轮,42—从动轮,43—尾滑轮,44—传送带,45—同步带,100—样 本检查自动化系统,110、120—前处理单元,111、121—样本投入模块,112、 122—样本收纳模块,113、114、115、123、124、125—处理模块,200、210 —分析系统,201、202、211、212—分析模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