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是由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石蜡、硬脂酸和增塑剂按照不同时间节点加入密炼装置混炼而成。其中加入石蜡、硬脂酸和增塑剂,不仅能够消除密炼过程中粘结设备现象,还具有增强薄弱零件骨架作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零件注射成形时的流动性能,提高喂料在模具中的充填效率,减少注射生坯不饱满、断层、流纹等现象,并保持注射生坯烧结后具有稳定的收缩率。本发明生产工艺和所得产品的使用方式均较为简便,不需要改变现有设备;组分的成分均属常规,原料易得,可以大幅度降低注射成形喂料成本及改善粉末冶金产品性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13

    授权

    授权

  • 2016-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2F3/22 申请日:201604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注射成形工艺所用喂料是决定粉末冶金零件制备成本、决定注射成形后续脱脂、 烧结等工序工艺参数及最终产品质量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由于粉末冶金制品对质量及稳 定性要求极为严格,包括长、宽、高、厚度、角度、幅度、直径、孔径、孔间距离等尺寸公差精度 往往要求控制在±0.03mm或是0.5°之内,甚至对硬度、强度等指标也有较高的要求。而采用 注射成形工艺生产的零件产品往往具有几何形状复杂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喂料经历储 料、升温熔融、合模、注射、开模、顶出、脱脂、烧结等多个工序,而每一道工序又包含众多工 艺参数。因此,喂料性能及稳定性成为注射成形工艺参数调整、决定最终产品质量及稳定性 最重要依据之一。喂料流动性、混合均匀性及质量稳定性不佳,在加热、注射时会造成金属 粉末和塑基组分分离、多聚或是少聚,流动性过好或是不足均会造成注射生坯形成孔洞、不 饱满、断层、流纹等外观缺陷以及尺寸、密度等指标不稳定,且会引起参数调整与注射坯质 量的矛盾;也会因喂料质量稳定性、收缩率不均匀引起注射坯模具开发精度、烧结控制难度 增加等从而引起开模周期增加、生产费用、停机率增加甚至导致最终产品精度、质量偏差。 依据喂料中不锈钢粉、粘结剂、骨架剂和增塑剂之间的相互结合、搭配、作用原理,使用成分 稳定、易得的原料大批量稳定生产和供应喂料,在不改变现有基本设备的情况下,提升注射 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流动性能、收缩率等质量及稳定性指标水平,不仅利于包括注射成形 用模具开发流程及工艺参数的稳定化、模块化,也利于大幅度降低注射成形用喂料、最终产 品成本及改善产品性能。

目前,就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注射成形工艺所用喂料而言,使用国外如德国巴斯夫 等进口喂料虽然质量及稳定性均好,但因其过于高昂的价格使注射成形产品丧失经济性; 使用市面上流通的国产喂料存在价格较高、多种配方、组成成分不一、供应周期长、批次质 量不稳定等问题。此外,由于在工艺流程中采用注射成形工艺生产的终端产品具有不可恢 复性特点限制,常因上述问题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易于发生产品质量、批次稳定性 差异导致不良品率上升、成本上升,也为进一步推广注射成形工艺、扩大稳定生产造成障 碍。

另外,注射成形工艺由于其通过挤压喂料直接成形几何形状复杂、高难度形状制 造小型精密零部件,几乎能100%利用材料,并且具有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无污染、可实现连 续大批量清洁生产等优势,因而相比较于传统机械加工工艺而言,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优 势,近年来得到高速发展。注射成形用喂料性能及稳定性作为注射成形工艺参数调整、决定 最终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最重要依据之一,其技术内容涉及金属粉末和塑基、腊基多组分高 分子添加物。因此,需要解决金属粉末、塑基、腊基原料品种类繁多及质量、价格相差大因而 存在的注射成形用喂料质量、稳定性及价格问题。如何应用易得、价低原料,并对各组分进 行界定和规范,以稳定对一类应用注射成形工艺生产不锈钢基产品在工艺参数、模具开发 等的系统流程化、模块化,并形成规范统一的标准。研究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注射成形工艺用 喂料是目前降低用料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及稳定性水平的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国内外粉末冶金领域注射成形用喂料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 于提供一种原料易得、价格低廉,能够有效改善不锈钢基零件在注射成形时的流动性和稳 定性,并减少注射生坯外观缺陷,保持注射生坯具有稳定收缩率,可以大幅度降低注射成形 产品制造成本、提升产品性能的不锈钢基喂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准备如下组分: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90.0~94.6%、聚甲醛 5.0~8.0%、高密度聚乙烯0.2~1.0%、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0.0~0.5%、石蜡0.2~0.5%、硬脂酸 0.0~0.2%、增塑剂0.0~0.2%,总计100%;

步骤B:在启动密炼装置的电源后,将步骤A准备的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和石蜡加入 密炼装置的混炼仓中,之后进行升温;

步骤C:当步骤B混炼仓中温度升至190~220℃后保持温度,采用同时正转搅拌螺杆和反 转挤出螺杆进行搅拌,搅拌25~35min以使得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和熔化的石蜡混合均 匀;

步骤D:将步骤A准备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预先混匀,完成 步骤C之后,将预先混匀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加入到混炼仓中, 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混炼150~180min;

步骤E:将步骤A准备的的硬脂酸和增塑剂预先混匀,完成步骤D之后,将混匀的硬脂酸 和增塑剂加入到混炼仓中,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混炼10~20min;

步骤F: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待D步骤加入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 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均呈现熔塑状态,不粘结仓壁,且搅拌至混炼仓中所有物料混合均匀 后,混炼结束,正转挤出螺杆将物料挤出切粒,得到长度为2~5mm、直径为2~4mm的注射成形 用不锈钢基喂料颗粒;

其中,步骤D、步骤E和步骤F中所述的搅拌方式也是采用同时正转搅拌螺杆和反转挤出 螺杆进行搅拌。

本发明混炼时,混炼仓的温度一直保持190~220℃,且搅拌均是采用同时正转搅拌 螺杆和反转挤出螺杆进行搅拌。

进一步,优选的是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中95%以上粒径在7~10um的范围内。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石蜡的成分为固体烷烃。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所述聚甲醛为均聚产品。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为共聚物。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增塑剂为多元醇苯甲酸酯。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步骤B的升温速率为60℃/h。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正转搅拌螺杆和反转挤出螺杆的速度均为60转/min。

本发明还保护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

本发明不锈钢基喂料各组分选择机理的说明:

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作为注射成形用喂料主体原料,要求金属粉末具有粒度细小 且形状为球形。金属粉末制取过程中,以水作为雾化介质时,随着雾化压力的提高,可以得 到晶粒结构很细的粉末,但不规则形状颗粒增多;相反,气体雾化能够得到球形粉末,但不 易得到极细粒度粉末。因此,使用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可以兼顾粉末细度和形状相互优 势互补,从而兼顾喂料在流动性能和产品在致密性、稳定性的综合要求。本发明将水-气联 合雾化不锈钢粉作为主体原料使用占比90%左右,水-气联合雾化工艺虽使不锈钢粉末制造 成本有所升高,但也仅为国内喂料市面价格40~50%,综合看不仅使注射成形用喂料性能及 稳定性增加,且使用成本显著降低。

聚甲醛:作为配方中加入金属粉末之外的主体粘结剂,聚甲醛为高度结晶的树脂, 具有表面光滑、硬而致密、几何稳定性强的特点,其均聚物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耐磨性,熔化 温度190~230℃,与注射温度相近,极不耐酸。以加入的均聚甲醛为基础很好地起到了对不 锈钢粉末粘合及成形作用,又满足在注射成形后续工序中用硝酸将其脱出脱尽的要求。

高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是一种常见高结晶度、半透明热塑性树脂,具有良好 的化学稳定性、韧性和机械强度,熔化温度130℃,根据具体设计零件少量加入改善喂料流 动性、结构稳定性。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弹性、成形性和化学稳定性, 与其他填料的掺混性好,加热到100℃熔融能流动,成为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加入的少量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起到聚甲醛和高密度聚乙烯的连接剂作用。

石蜡:石蜡是固态高级烷烃的混合物,配方中应用常见工业石蜡即可,工业石蜡在 47℃~64℃熔化,是很好的绝缘体和储热材料,由于其低温熔融及良好的浸润性和安定性, 加入的少量石蜡起到良好润滑剂作用,不粘结设备,易于在喂料密炼后除净余料。

硬脂酸:即十八烷酸,为常见有机物,具有良好润滑性和热稳定性,作为热稳定剂、 增塑剂、软化剂加入。在注射成形零件相对薄弱,要求增强骨架作用时,加入的少量硬脂酸 可以改善生坯稳定性。

增塑剂:多元醇苯甲酸酯溶解温度低,粘度低,溶解力强,成本低,作为增塑剂使用 能改善制品柔韧性及粘合性,增塑效率高,相容性好,不易挥发和氧化。在注射成形零件相 对薄弱,要求增强骨架作用时,加入的少量多元醇苯甲酸酯增塑剂可以改善前述粘合剂的 相容效果,改善喂料密炼过程混匀和生坯质量稳定性

本发明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是由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聚甲醛、高密度聚乙 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石蜡、硬脂酸和增塑剂按照不同时间节点加入密炼装置混炼而 成。本发明加入适量的石蜡、硬脂酸和增塑剂,不仅能够消除密炼过程中粘结设备现象,还 具有增强薄弱零件骨架作用。

本发明所有组分的成分均属常规,原料易得,可以大幅度降低注射成形喂料成本 及改善粉末冶金产品性能。

本发明制备方法挤出完毕后清理设备。所产喂料经熔体流速仪、密度仪检测分别 达到1050~1100g/10min、5.25~5.30g/m3后投入后续工序使用。

本发明通过高温、加塑基情况下消除混炼仓粘结,整个流程可均衡进行,对系统设 备、稳定、顺行均无影响。与市面上上的产品相比,本发明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均大大增强, 且价格相对低廉,批量质量稳定,还能有效回收利用注射系统产生的循环料。需要注意的 是,本发明制备过程中,如有铁粉扬起或气味溢出时,可压下压盖、可视窗,换料时需清洁螺 杆、腔体,弃用余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能够有效改善零件注射成形时的流动性能,还能提高喂 料在模具中的充填效率,减少注射生坯不饱满、断层、流纹等现象,并保持注射生坯烧结后 具有稳定的收缩率;

2、本发明所使用的组分不含有对注射成形工艺和产品质量有负面影响的化合物,生产 工艺和使用方式简便,基本不需要改变现有设备,易于推广使用;

3、本发明多采用的组分均属常规,使用成分及牌号固定的低价易得原料;

4、本发明各组分的加入量可根据设备、模具变化、生产产品效果进行灵活调整,并可作 为调节喂料流动性和生坯强度等性质的手段。整体条件稳定前提下,利于稳定注射成形用 模具开发流程及过程工艺控制参数的系统化、模块化,利于批量稳定生产。

5、本发明制备方法可大幅度降低注射成形喂料成本及改善粉末冶金产品性能,制 备方法简单可靠,易于推广应用。

6、本发明价格相比较市面外购降低50元/kg(约合50%),流动性、生坯密度均有较 大改善,变化范围变窄,本发明产品的流动性为1070~1100g/10min(传统为1050~1100g/ 10min);本发明产品的生坯密度达到5.25~5.30g/m3范围(传统是5.20~5.30g/m3),注射生坯 外观无缺陷,烧结后产品收缩率范围变窄。密度范围变窄意味着注射生坯、烧结后产品尺寸 更为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 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 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 常规产品。

建议提供本发明所采用的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的厂家:秦皇岛市雅豪新材料 科技有限公司,品名:17-4PH,规格:8um;执行标准,Q/YHK01-2012。

一、实施例及对比例

实施例1

一种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准备如下组分: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90.0%、聚甲醛8.0%、 高密度聚乙烯1.0%、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0.5%、石蜡0.25%、硬脂酸0.12%、增塑剂0.13%,总 计100%;

步骤B:在启动密炼装置的电源后,将步骤A准备的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和石蜡加入 密炼装置的混炼仓中,之后以60℃/h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

步骤C:当步骤B混炼仓中温度升至190~220℃后保持温度,采用同时正转搅拌螺杆和反 转挤出螺杆进行搅拌,搅拌25min以使得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和熔化的石蜡混合均匀;

步骤D:将步骤A准备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预先混匀,完成 步骤C之后,将预先混匀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加入到混炼仓中, 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混炼150min;

步骤E:将步骤A准备的的硬脂酸和增塑剂预先混匀,完成步骤D之后,将混匀的硬脂酸 和增塑剂加入到混炼仓中,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混炼10min;

步骤F: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待D步骤加入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 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均呈现熔塑状态,不粘结仓壁,且搅拌至混炼仓中所有物料混合均匀 后,混炼结束,正转挤出螺杆将物料挤出切粒,得到长度为2~5mm、直径为2~4mm的注射成形 用不锈钢基喂料颗粒;

其中,步骤D、步骤E和步骤F中所述的搅拌方式也是采用同时正转搅拌螺杆和反转挤出 螺杆进行搅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正转搅拌螺杆和反转挤出螺杆的速度均为60转/min。

其中,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中95%以上粒径在7~10um的范围内。所述的石蜡的 成分为固体烷烃。所述的所述聚甲醛为均聚产品。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为共聚物。所述的 增塑剂为多元醇苯甲酸酯。所述的步骤B的升温速率为60℃/h。

实施例2

一种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准备如下组分: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94.6%、聚甲醛5.0%、 高密度聚乙烯0.2%、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0.0%、石蜡0.2%、硬脂酸0.0%、增塑剂0.0%,总计 100%;

步骤B:在启动密炼装置的电源后,将步骤A准备的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和石蜡加入 密炼装置的混炼仓中,之后以60℃/h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

步骤C:当步骤B混炼仓中温度升至190~220℃后保持温度,采用同时正转搅拌螺杆和反 转挤出螺杆进行搅拌,搅拌35min以使得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和熔化的石蜡混合均匀;

步骤D:将步骤A准备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预先混匀,完成 步骤C之后,将预先混匀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加入到混炼仓中, 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混炼180min;

步骤E:将步骤A准备的的硬脂酸和增塑剂预先混匀,完成步骤D之后,将混匀的硬脂酸 和增塑剂加入到混炼仓中,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混炼20min;

步骤F: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待D步骤加入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 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均呈现熔塑状态,不粘结仓壁,且搅拌至混炼仓中所有物料混合均匀 后,混炼结束,正转挤出螺杆将物料挤出切粒,得到长度为2~5mm、直径为2~4mm的注射成形 用不锈钢基喂料颗粒;

其中,步骤D、步骤E和步骤F中所述的搅拌方式也是采用同时正转搅拌螺杆和反转挤出 螺杆进行搅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正转搅拌螺杆和反转挤出螺杆的速度均为60转/min。

其中,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中95%以上粒径在7~10um的范围内。所述的石蜡的 成分为固体烷烃。所述的所述聚甲醛为均聚产品。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为共聚物。所述的 增塑剂为多元醇苯甲酸酯。

实施例3

一种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准备如下组分: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92%、聚甲醛6.2%、高 密度聚乙烯0.6%、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0.3%、石蜡0.5%、硬脂酸0.2%、增塑剂0.2%,总计 100%;

步骤B:在启动密炼装置的电源后,将步骤A准备的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和石蜡加入 密炼装置的混炼仓中,之后以60℃/h的升温速率进行升温;

步骤C:当步骤B混炼仓中温度升至190~220℃后保持温度,采用同时正转搅拌螺杆和反 转挤出螺杆进行搅拌,搅拌30min以使得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和熔化的石蜡混合均匀;

步骤D:将步骤A准备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预先混匀,完成 步骤C之后,将预先混匀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加入到混炼仓中, 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混炼160min;

步骤E:将步骤A准备的的硬脂酸和增塑剂预先混匀,完成步骤D之后,将混匀的硬脂酸 和增塑剂加入到混炼仓中,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混炼14min;

步骤F: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待D步骤加入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 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均呈现熔塑状态,不粘结仓壁,且搅拌至混炼仓中所有物料混合均匀 后,混炼结束,正转挤出螺杆将物料挤出切粒,得到长度为2~5mm、直径为2~4mm的注射成形 用不锈钢基喂料颗粒;

其中,步骤D、步骤E和步骤F中所述的搅拌方式也是采用同时正转搅拌螺杆和反转挤出 螺杆进行搅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正转搅拌螺杆和反转挤出螺杆的速度均为60转/min。

其中,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中95%以上粒径在7~10um的范围内。所述的石蜡的 成分为固体烷烃。所述的所述聚甲醛为均聚产品。所述的乙烯-醋酸乙烯为共聚物。所述的 增塑剂为多元醇苯甲酸酯。

实施例4

一种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准备如下组分: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93%、聚甲醛5.8%、高 密度聚乙烯0.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0.4%、石蜡0.3%、硬脂酸0.1%、增塑剂0.1%,总计 100%;

步骤B:在启动密炼装置的电源后,将步骤A准备的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和石蜡加入 密炼装置的混炼仓中,之后进行升温;

步骤C:当步骤B混炼仓中温度升至190~220℃后保持温度,采用同时正转搅拌螺杆和反 转挤出螺杆进行搅拌,搅拌25~35min以使得水-气联合雾化不锈钢粉和熔化的石蜡混合均 匀;

步骤D:将步骤A准备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预先混匀,完成 步骤C之后,将预先混匀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加入到混炼仓中, 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混炼150~180min;

步骤E:将步骤A准备的的硬脂酸和增塑剂预先混匀,完成步骤D之后,将混匀的硬脂酸 和增塑剂加入到混炼仓中,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混炼10~20min;

步骤F:保持190~220℃的温度,继续搅拌,待D步骤加入的聚甲醛、高密度聚乙烯和乙 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均呈现熔塑状态,不粘结仓壁,且搅拌至混炼仓中所有物料混合均匀 后,混炼结束,正转挤出螺杆将物料挤出切粒,得到长度为2~5mm、直径为2~4mm的注射成形 用不锈钢基喂料颗粒;

其中,步骤D、步骤E和步骤F中所述的搅拌方式也是采用同时正转搅拌螺杆和反转挤出 螺杆进行搅拌。

将本发明实施例3产品与两种外购喂料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与外购产品性能比较

实施例5、对比例1-对比例4除组分与本发明实施例3不同之外,其余皆相同,具体组分 如表2所示。同时对实施例5、对比例1-对比例4产品进行性能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各组分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对比例的效果均逊于实施例5。

二、本发明产品的使用方法

将本不锈钢基喂料颗粒加入注塑机料仓,控制料仓仓位在一定范围,进入储料—开 模—合模—注射—顶出生坯作业环节。调试至试样外观、尺寸、密度合格后固定注塑机工艺 操作参数,并将工艺参数、模具取模参数记录、模块化后归档。

本发明的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利用采用水-气联合雾化法生产的兼具细度和 球形度的不锈钢粉末为主要骨料,以常规均聚聚甲醛为主要粘结剂,再配以其他能够促进 对掺混物流动性、稳定性、相容性、润滑性的成分作为辅助粘合剂和增塑剂,可以有效改善 注射成形用不锈钢基喂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提高粉末冶金领域注射成形产品质量合格率 及稳定性,并降低注射成形产品制造出成本。同时,本发明可根据该工艺下不同具体设备、 模具变化、生产产品效果进行灵活调整,并可作为调节喂料流动性和生坯强度等指标的手 段。此外,设备、模具等整体条件稳定前提下,利于稳定注射成形用模具开发流程及过程工 艺控制参数的系统化、模块化,利于批量稳定生产,也利于操作及推广应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