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微通道萃取硫酸铵水溶液中丁酮肟的方法

利用微通道萃取硫酸铵水溶液中丁酮肟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通道萃取硫酸铵水溶液中丁酮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丁酮肟的硫酸铵水溶液作为水相,离子液体[BMIM]PF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7324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37495.9

  • 申请日2016-04-15

  • 分类号C07C251/38;C07C249/14;

  • 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郑海峰

  •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45: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2-15

    授权

    授权

  • 2016-08-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251/38 申请日:201604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7-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管通道萃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微通道萃取硫酸 铵水溶液中丁酮肟的方法。

技术背景

2-丁酮肟(以下简称丁酮肟)作为抗氧剂广泛应用于聚氨酯封闭剂,锅炉除 氧剂,涂料、油漆、油墨的防结皮剂中,也可作为硅橡胶类密封剂的有机合成中 间体。目前,国内生产丁酮肟的方法是酮胺法,该法会副产含有丁酮肟 (1000-10000ppm)的硫酸铵水溶液。由于硫酸铵结晶过程中排放的丁酮肟会污 染环境,同时也不利于结晶后工艺废水的循环使用,因此对于硫酸铵水溶液中 的丁酮肟应进行分离回收。申请者所在课题组的研究表明疏水性离子液体 [BMIM]PF6在萃取回收硫酸铵水溶液中的丁酮肟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公开号 CN103588675A,名称为利用离子液体[BMIM]PF6萃取硫酸铵溶液中丁酮肟的方法 的发明专利),相比以前工艺中所用的传统有机溶剂,更为绿色、安全和节能。

而在传统的萃取工艺中多采用混合澄清槽、萃取塔等设备,普遍存在效率 低、设备体积大、操作和维修费用高等缺点。因此,对于硫酸铵水溶液中丁酮 肟的萃取,开发新的高效萃取分离技术和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微化工系统是利用微加工和精密加工技术制造的小型化化工系统,其特点 是“三传一反”过程发生在特征尺度处于纳米级到微米级的微小空间内。微通 道是微化工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关键组成部分,与传统设备相比,微通道具 有比表面积大、传质传热快、反应用量少、安全性能高、体积小、易于集成与 放大等优点,在化学、化工、生物、医学、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在微通道用于萃取分离方面已有相关研究及应用,但具体到用离子 液体[BMIM]PF6萃取丁酮肟生产过程中副产的硫酸铵溶液里的丁酮肟还未见报 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萃取设备存在的效率低、体积大、操作和维修 费用高等缺点,提供一种利用微管通道萃取硫酸铵水溶液中丁酮肟的方法。

利用微通道萃取硫酸铵水溶液中丁酮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丁酮肟的硫酸铵水溶液作为水相,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 水相和离子液体相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注入微通道设备内,水相流量为 0.25-19.8mL/min,离子液体相流量为0.25-1.32mL/min,萃取温度为20℃,两 相在微通道设备内的停留时间为1-48s;

(2)两相进行传质后流出微通道设备,在出口处收集产物,静置分相,丁 酮肟从水相中被萃取到离子液体相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通道设备包括微混合 器和微管通道,流体在微混合器内混合后,在微管通道内进行传质,所述的微 管通道的内径为0.5-1mm,外径为1.50mm,长度为1m,微混合器为T型三通, 孔径为0.5-1mm,含丁酮肟的硫酸铵溶液中的丁酮肟含量为1000-10000ppm,硫 酸铵浓度小于40wt%。

与现有的传统萃取设备萃取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利用微管通道 萃取硫酸铵水溶液中的丁酮肟,该方法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快、体积小、易 于集成与放大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微通道萃取硫酸铵水溶液中丁酮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含丁酮肟的硫酸铵水溶液作为水相,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 水相和离子液体相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注入微通道设备内,水相流量为 0.25-19.8mL/min,离子液体相流量为0.25-1.32mL/min,萃取温度为20℃,两 相在微通道设备内的停留时间为1-48s;

(2)两相进行传质后流出微通道设备,在出口处收集产物,静置分相,丁 酮肟从水相中被萃取到离子液体相中。

所述的微通道设备包括微混合器和微管通道,流体在微混合器内混合后, 在微管通道内进行传质,所述的微管通道的内径为0.5-1mm,外径为1.50mm, 长度为1m,微混合器为T型三通,孔径为0.5-1mm,含丁酮肟的硫酸铵溶液中 的丁酮肟含量为1000-10000ppm,硫酸铵浓度小于40w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在微管通道中利用离子液体萃取硫酸铵 水溶液中的丁酮肟的方法,萃取效率高,大大缩短了萃取达到平衡的时间,从 传统萃取方式的几十分钟缩短到秒级范围。

本发明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相中的丁酮肟浓度,分析原理为:丁酮肟在 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丁酮和羟胺,在加入过硫酸铵的条件下,羟胺与甲醛反 应生成甲酰氧肟酸,甲酰氧肟酸可与三价铁离子生成红色络合物,用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测量此络合物的吸光度即可得到水相中丁酮肟的浓度。

本发明用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脱离前 后所述宗旨的范围内,变化实施都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实施例1

将丁酮肟浓度为10g/L(10000ppm)、硫酸铵浓度为0wt%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将两相注入微管通道,水 相和离子液体相流量均为0.735mL/min,两条管路用三通接头连接,两相在三通 接头处混合并在后续的1m长微管通道中进行传质,微管通道内径0.75mm,两相 停留时间为18s,温度控制为20℃。收集流出微管通道的两相,上层为水相, 下层为离子液体相。取上层水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所 含丁酮肟的浓度,然后再根据总体系丁酮肟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离子液体 相中丁酮肟的浓度。由此可计算出萃取率为32.7%。

实施例2

将丁酮肟浓度为10g/L(10000ppm)、硫酸铵浓度为20wt%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将两相注入微管通道,水 相和离子液体相流量均为0.735mL/min,两条管路用三通接头连接,两相在三通 接头处混合并在后续的1m长微管通道中进行传质,微管通道内径0.75mm,两相 停留时间为18s,温度控制为20℃。收集流出微管通道的两相,上层为水相, 下层为离子液体相。取上层水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所 含丁酮肟的浓度,然后再根据总体系丁酮肟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离子液体 相中丁酮肟的浓度。由此可计算出萃取率为66.5%。

实施例3

将丁酮肟浓度为10g/L(10000ppm)、硫酸铵浓度为40wt%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将两相注入微管通道,水 相和离子液体相流量均为0.735mL/min,两条管路用三通接头连接,两相在三通 接头处混合并在后续的1m长微管通道中进行传质,微管通道内径0.75mm,两相 停留时间为18s,温度控制为20℃。收集流出微管通道的两相,上层为水相, 下层为离子液体相。取上层水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所 含丁酮肟的浓度,然后再根据总体系丁酮肟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离子液体 相中丁酮肟的浓度。由此可计算出萃取率为86.0%。

实施例4

将丁酮肟浓度为1g/L(1000ppm)、硫酸铵浓度为20wt%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将两相注入微管通道,水 相和离子液体相流量均为0.735mL/min,两条管路用三通接头连接,两相在三通 接头处混合并在后续的1m长微管通道中进行传质,微管通道内径0.75mm,两相 停留时间为18s,温度控制为20℃。收集流出微管通道的两相,上层为水相, 下层为离子液体相。取上层水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所 含丁酮肟的浓度,然后再根据总体系丁酮肟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离子液体 相中丁酮肟的浓度。由此可计算出萃取率为62.9%。

实施例5

将丁酮肟浓度为10g/L(10000ppm)、硫酸铵浓度为20wt%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将两相注入微管通道,水 相流量设置为0.25mL/min,离子液体相流量设置为1.25mL/min,停留时间为 17.7s,两条管路用三通接头连接,两相在三通接头处混合并在后续的1m长微 管通道中进行传质,微管通道内径0.75mm,两相停留时间为18s,温度控制为 20℃。收集流出微管通道的两相,上层为水相,下层为离子液体相。取上层水 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所含丁酮肟的浓度,然后再根据 总体系丁酮肟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离子液体相中丁酮肟的浓度。由此可计 算出萃取率为65.0%。

实施例6

将丁酮肟浓度为10g/L(10000ppm)、硫酸铵浓度为20wt%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将两相注入微管通道,水 相流量设置为1.25mL/min,离子液体相流量设置为0.25mL/min,停留时间为 17.7s,两条管路用三通接头连接,两相在三通接头处混合并在后续的1m长微 管通道中进行传质,微管通道内径0.75mm,两相停留时间为18s,温度控制为 20℃。收集流出微管通道的两相,上层为水相,下层为离子液体相。取上层水 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所含丁酮肟的浓度,然后再根据 总体系丁酮肟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离子液体相中丁酮肟的浓度。由此可计 算出萃取率为35.5%。

实施例7

将丁酮肟浓度为10g/L(10000ppm)、硫酸铵浓度为20wt%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将两相注入微管通道,水 相和离子液体相流量均为0.325mL/min,两条管路用三通接头连接,两相在三通 接头处混合并在后续的1m长微管通道中进行传质,微管通道内径0.5mm,两相 停留时间为18s,温度控制为20℃。收集流出微管通道的两相,上层为水相, 下层为离子液体相。取上层水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所 含丁酮肟的浓度,然后再根据总体系丁酮肟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离子液体 相中丁酮肟的浓度。由此可计算出萃取率为71.4%。

实施例8

将丁酮肟浓度为10g/L(10000ppm)、硫酸铵浓度为20wt%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将两相注入微管通道,水 相和离子液体相流量均为1.305mL/min,两条管路用三通接头连接,两相在三通 接头处混合并在后续的1m长微管通道中进行传质,微管通道内径1mm,两相停 留时间为18s,温度控制为20℃。收集流出微管通道的两相,上层为水相,下 层为离子液体相。取上层水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所含 丁酮肟的浓度,然后再根据总体系丁酮肟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离子液体相 中丁酮肟的浓度。由此可计算出萃取率为59.4%。

实施例9

将丁酮肟浓度为10g/L(10000ppm)、硫酸铵浓度为20wt%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将两相注入微管通道,水 相和离子液体相流量均为0.275mL/min,两条管路用三通接头连接,两相在三通 接头处混合并在后续的1m长微管通道中进行传质,微管通道内径0.75mm,两相 停留时间为48s,温度控制为20℃。收集流出微管通道的两相,上层为水相, 下层为离子液体相。取上层水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所 含丁酮肟的浓度,然后再根据总体系丁酮肟的质量守恒,可以计算出离子液体 相中丁酮肟的浓度。由此可计算出萃取率为73.2%。

实施例10

将丁酮肟浓度为10g/L(10000ppm)、硫酸铵浓度为20wt%的水溶液作为水相, 离子液体[BMIM]PF6作为萃取剂,分别通过两台流量泵将两相注入微管通道,水 相流量设置为19.8mL/min,离子液体相流量设置为1.32mL/min,两条管路用三 通接头连接,两相在三通接头处混合并在后续的1m长微管通道中进行传质,微 管通道内径0.75mm,两相停留时间为1s,温度控制为20℃。收集流出微管通道 的两相,上层为水相,下层为离子液体相。取上层水相,用去离子水稀释后用 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所含丁酮肟的浓度,然后再根据总体系丁酮肟的质量守恒, 可以计算出离子液体相中丁酮肟的浓度。由此可计算出萃取率为13.9%。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