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检验模块以及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

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检验模块以及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

摘要

自动识别投入至系统的采血管(1)的种类,基于该自动识别结果,决定用于检验样本的状态、容量的提升动作的切换、对应于采血管种类的机械动作参数,抓握采血管(1)并提升。而且,基于先前的自动识别结果实施图像处理阈值的切换,使用对应于采血管种类的阈值参数实施图像处理,进行样本的状态、容量的检验。由此,即使使用各种种类的采血管,也能够自动并正确地对样本的状态和容量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检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6373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申请/专利号CN201480056845.0

  • 申请日2014-10-31

  • 分类号G01N3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3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钟晶;金鲜英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42: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16

    授权

    授权

  • 2016-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5/00 申请日:201410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6-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检查用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中使用的、用于自动对样本 的状态、容量进行检验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检验模块以及生物试 样的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实现样本检验功能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 技术:利用照相机对采血管进行拍摄,对于对采血管进行拍摄而得的图像和黑 白校正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匹配处理对样本容器的类别进行辨别,确定偏差值, 然后算出液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1999-287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在临床检查领域,在为了对血液、尿等样本进行生物化学分析或 免疫分析而实施分注等预处理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中,需要搭载通过对所使 用的样本离心分离而得到的血清的量、离心分离后的样本的状态进行自动识别 的样本检验功能。

作为离心分离后的样本的状态,除了正常的状态以外,还有溶血状态、乳 糜状态、黄疸状态。异常状态的样本无法在分析中使用,需要再次采血,因此 需要对异常状态的样本进行筛选。

以往,血清量的识别,异常样本的筛选等样本检验作业是检查技术人员通 过目测来进行的,因而效率低。因此,期望检验作业的自动化,需要搭载对于 预处理系统的样本检验功能。

而在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中使用的采血管有各种种类。例如,不仅有管的 长度、管的内径等形状的差异,还有塑料、黑胶等材质的差异,颜色也存在从 透明到浑浊至乳白色(白色半透明)。

更具体而言,在乳白色的采血管的情况下,采血管的内容物能够从外部隔 着管壁进行观察,但关于利用照相机得到的拍摄结果中血清部分的颜色,与透 明的采血管相比,白色得到强调,因此错误识别样本的状态的危险性高。此外, 难以识别血清与白色的凝胶状分离剂的界面,错误识别血清的量的危险性高。

鉴于上述问题,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方法:对所使用的每个采血管进 行校正,设定凝胶状分离剂的有无,自动识别采血管,但由于未对采血管本身 颜色的信息进行管理,所以无法避免有关与上述同样的错误识别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使用者需要亲自对所使用的每个采血管进 行校正,因此存在非常耗费劳力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使用各种种类的采血管,也能够自动并 正确地对样本的状态、容量进行检验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检验模 块以及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采用的是例如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构成。

本发明包括多种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列举其中一例,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容纳生物试样的容器从侧面进行拍摄的拍摄部、取得对上述容器的种类进行 特定的信息的容器类别特定部、以及具有处理部和判定部的控制部,所述处理 部基于由上述容器类别特定部特定的容器类别所对应的参数对由上述拍摄部 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所述判定部基于上述处理部的处理对上述容器内的内容 物的状态进行判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用者可以无视从透明到浑浊至乳白色的颜色差异、管的长 度、管的内径等采血管的形状的差异,仅通过将各种种类的采血管设置于投入 位置来自动并正确地实施样本的状态、容量的检验,使用者能够将采血管投入 至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而无需实施校正等耗费劳力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外观的一例 的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的概略 的图。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库所存 储的、对应于样本容器种类的提升动作参数、阈值参数的一例的图。

图4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进行检验 的样本容器的概略的一例的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中的各样本容器 的阈值参数的差异的概要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进行检验 的样本容器的概略的另一例的图。

图7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容器提升旋转机构的概略进行说 明的图。

图8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进行检验 的样本容器的概略的旋转的情形的图。

图9是显示用于比较的样本容器提升的一例的图。

图10是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中的样本容 器提升的一例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控制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流程图。

图1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的概 略的图。

图1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的概 略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检验模块以及 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11对本发明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 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外观的一例 的图,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的概 略的图,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库 所存储的、对应于样本容器种类的提升动作参数、阈值参数的一例的图,图4 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进行检验的样本 容器的概略的一例的图,图5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 系统中的各样本容器的阈值参数的差异的概要进行说明的图,图6是显示利用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进行检验的样本容器的概略 的另一例的图,图7是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容器提升旋转机构的 概略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 化系统进行检验的样本容器的概略的旋转的情形的图,图9是显示用于比较的 样本容器提升的一例的图,图10是显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 自动化系统中的样本容器提升的一例的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 的控制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流程图。

图1中,用于进行采血管1中容纳的生物试样(样本)的检验的样本检查 自动化系统由样本预处理系统100和对该样本预处理系统100整体进行控制的 操作控制部101构成,所述样本预处理系统100具有多个以样本投入部105、 离心分离部106、样本检验器107、开栓部108、子样本试管准备部109、分注 部110、移载部111、闭栓部102、样本容纳部103、空支架储存部104为基本 要素的模块。

在样本预处理系统100的前面连接有用于进行样本中的成分的定性-定量 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200。

样本投入部105是将容纳有样本的采血管1投入至样本预处理系统100 内的模块。离心分离部106是对所投入的采血管1进行离心分离的模块。开栓 部108是使采血管1的栓打开的模块。子样本试管准备部109是进行为了将所 投入的样本在后续的分注部110中进行分注所需的准备的模块。分注部110是 为了利用自动分析装置200等对经离心分离的样本进行分析而进行小份分装、 同时对小份分装的容器粘贴条形码等的模块。移载部111是进行经分注的样本 容器的分类、进行向自动分析装置200的移送准备的模块。闭栓部102是将容 器、管用栓关闭的模块。样本容纳部103是容纳经闭栓的容器、管的模块。操 作控制部101对样本预处理系统100内的各模块、各模块内的各机构的动作进 行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中与样本检验器 107和该样本检验器107关联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中,样本检验器107具有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和抓握部件14。该样 本检验用拍摄部6、抓握部件14与操作控制部101是可通信地连接的。

此外,样本检验器107与设于操作控制部101内的第1图像处理部7a、 计算部7b、第2图像处理部7c和辨别部7d是可通信地连接的。此外,操作 控制部101还与设于样本投入部105的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可通信地连 接。

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是用于对投入至样本投入部105的采血管1 进行拍摄的照相机。

操作控制部101与数据库12和数据库13也是可通信地连接的。数据库 12中,预先存储有如图3所示那样的、对应于采血管1的种类的提升动作参 数11A、阈值参数11B等各采血管1的种类的各种参数11。数据库13中存储 有样本检验器107中的采血管1中的样本的检验结果、检验所用的各种数据。

图3所示那样的各采血管1的种类的各种参数11以表格形式的文本库存 储,能够可视化,并且也容易进行修正追加。此外,预先在装置出厂的时候, 对应于采血管1的种类的参数11已由多数装置制造商方设定、存储于数据库 12。

回到图2,操作控制部101的第1图像处理部7a基于采血管自动识别用 拍摄部3中拍摄的拍摄图像,根据采血管1的外形、盖子的颜色自动对采血管 的种类进行识别,从而对采血管1的种类进行特定。特定的方法例如有具有预 先对所使用的容器进行拍摄得到的数据库、与拍摄的图像进行匹配的方法等。

第1图像处理部7a将该得到的信息输送至操作控制部101。采血管1的 直径的信息在计算出辨别部7d中的血清部分1a等的容量时使用。

通过该第1图像处理部7a和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实施对采血管1 的种类进行特定的特定工序。

操作控制部101的计算部7b根据存储于数据库12内的各采血管1的各种 参数11中对应于采血管1的种类的各提升动作参数11A来决定最适合于在第 1图像处理部7a中特定的采血管1的种类的提升动作参数11A。

第2图像处理部7c根据由第1图像处理部7a特定的采血管1的种类所对 应的阈值参数11B对由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拍摄的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

辨别部7d基于由第2图像处理部7c处理的图像对采血管1内的样本的状 态进行辨别。此外,辨别部7d由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中的拍摄图像来计算采 血管1内的样本的容量。

这里,关于采血管1内的样本检验的详细情况,参照图4在下面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如果将容纳有采血得到的样本的采血管1离心分离,则从上 面开始依次分离为血清部分1a、分离剂1b、血凝块部分1c。血清部分1a具有 黄色的颜色成分,分离剂1b具有白色的颜色成分,血凝块部分1c具有红黑色 的颜色成分。其中,样本检验中使用的是血清部分1a的部分。

因此,在第2图像处理部7c,使用以黄色成分为主的阈值参数提取血清 部分1a的区域。而且在辨别部7d计算出提取出的血清部分区域的颜色的平均 值,与阈值参数相比较,实施溶血、乳糜、黄疸状态的辨别。此外,在辨别部 7d,先通过第2图像处理部7c取得提取出的血清部分1a的上液面24和下液 面(分离剂上液面)25,根据其差值即液高27和采血管的内径28,算出血清 的量。

以下,关于辨别部7d中的样本的状态的辨别处理的详细情况,使用图5 进行说明。

在辨别部7d,为了对样本(血清部分1a)的状态进行辨别,将在第2图 像处理部7c拍摄的图像转换为HSV表色系(色相、彩度、亮度)。

这里,采血管1为透明时,如图5所示,血清、分离剂在HS区域内以正 常的样本血清121、溶血样本血清122、分离剂123的方式分布。可是,在为 图6所示那样的乳白色的采血管1(白色半透明的采血管)时,如图5所示, 以正常的样本血清131、溶血样本血清132、分离剂133的方式在彩度低的方 向上分布。因此,乳白色的采血管1时白色得到强调,因此,如果欲以与透明 的采血管1相同的阈值参数(H、S、V值)提取出血清区域,则难以识别血 清部分1a与白色的凝胶状分离剂1b的界面,血清部分1a的提取失败的情况 多。尤其对于分离剂1b,透明的采血管1中分离剂的分布123与乳白色的采 血管1中正常的样本血清的分布131有重合的部分,因此在血清部分1a与分 离剂1b的分离中,失败的危险性高。此外,将样本(血清部分1a)的状态错 误识别为乳糜状态的危险性高。

因此,在辨别部7d,在样本检验之前,预先在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 拍摄采血管1的外形,在第1图像处理部7a对采血管1的种类进行特定。而 且,如果被特定为乳白色的采血管1,则参照其特定的乳白色的采血管用的阈 值参数11B实施图像处理。而在被特定为透明的采血管1时,则参照该特定 的透明的采血管用的阈值参数11B实施图像处理。

接下来,对采血管1内的样本的容量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辨别部7d先取得由第2图像处理部7c提取出的血清部分1a的上液面24 和下液面(分离剂上液面)25,求出其差值即液高27,由有关该求得的血清 部分1a的高度27的信息和有关通过第1图像处理部7a特定、从采血管1的 种类特定的采血管1的直径的信息,计算采血管1内的血清部分1a的容量。

该所得的血清部分1a的容量的信息在将分注部110中的采血管1内的试 样小份分装时使用。

回到图2,抓握部件14根据通过操作控制部101的计算部7b求得的提升 动作参数11A将采血管1从支架2提起。

参照图7对该抓握部件14中的采血管1的提升及与之相伴的旋转动作的 详细情况在下面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抓握部件14通过使开关机构23运行而把持采血管1。把持 采血管1后,通过采血管提升动作机构21提升至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中的图 像的拍摄高度位置。

而采血管1上粘贴有条码标签4,为了利用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实施拍摄, 如图8所示,需要旋转采血管1而使条码标签4的间隙朝向拍摄部6侧。因此, 利用抓握部件14提升采血管1后,一边利用采血管旋转动作机构22使抓握部 件14旋转而实施采血管1的旋转动作,一边利用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实施拍 摄。

这里,投入至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采血管1有时并用了长度不同的采血 管1。如果所有的用于提升采血管的动作参数为一种,则需要使采血管的抓握 高度位置对准短的采血管的抓握位置31。可是,如果使抓握部件的抓握高度 适合于短的采血管,则在一边用抓握部件抓握长的采血管一边拍摄血清部分图 像时,如图9所示,产生干扰区域35,抓握部件成为障碍,存在界面的识别 变得困难的问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采血管1的种类,适当改变提升采血管1 时的提升动作参数11B。

具体而言,预先在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拍摄采血管1的外形,在第 1图像处理部7a特定采血管1的种类,特定为使用了短的采血管1时,如图 10所示,下降至抓握采血管1的高度位置的下降动作33和上升至采血管拍摄 高度位置的上升动作34使用短的采血管用的提升动作参数11A。此外,特定 为使用了长的采血管1时,如图10所示,下降至抓握采血管1的高度位置的 下降动作37和上升至采血管拍摄高度位置的上升动作38使用高的采血管用的 提升动作参数11A。

回到图2,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对利用抓握部件14提升的状态的采血管1 从侧面进行拍摄。

接下来,参照图11,对本实施方式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动作的处理 步骤在下面进行说明。

首先,如果由使用者在操作控制部101识别采血管1从样本投入部105 投入至样本预处理系统100内(步骤S61),则在将采血管1载置于支架2的 状态下,在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对采血管1的外形进行拍摄,根据先前 在操作控制部101的第1图像处理部7a拍摄的图像对采血管1的采血管1的 种类进行特定(步骤S62)。

然后,将采血管1从样本投入部105向样本检验器107输送(步骤S63)。

输送至样本检验器107后,接下来,基于步骤S62中的采血管1的自动识 别结果,在计算部7b计算提升动作参数11A(步骤S64)。然后,参照在该步 骤S64中由计算部7b求出的提升动作参数11A,利用抓握部件14将采血管1 提升至拍摄高度(步骤S65)。然后,一边利用采血管旋转动作机构22使采血 管1旋转,一边利用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对采血管1进行拍摄(步骤S66)。

此外,基于步骤S62中的采血管1的自动识别结果,从数据库12的各种 参数11中取得阈值参数11B(步骤S67)。需要说明的是,该步骤S67可以在 步骤S62以后、后面的步骤S68的处理开始之前的任意时间点实施。

接下来,使用步骤S67中取得的阈值参数11B,根据在第2图像处理部 7c在步骤S66中利用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拍摄的图像,提取血清部分1a的区 域(步骤S68)。

接下来,根据步骤S68中的提取结果,在辨别部7d算出血清的量(步骤 S69)。此外,一边参照阈值参数11B,一边与血清的颜色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在辨别部7d对采血管1中的样本处于溶血、乳糜、黄疸中的何种状态进行辨 别(步骤S70)。该步骤S70中,关于样本的状态、液量是否存在异常,也在 辨别部7d进行确认,存在异常时,在操作控制部101的显示部显示再次采血 等指示,如无异常,则处理进入步骤S71。

将步骤S70中的图像处理(样本检验)结果、步骤S66中的拍摄图像存 储于样本检验结果存储数据库13(步骤S71)。

一旦在步骤S70中收到再次采血等指示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安排再次采血 来采取早期应对。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的第1 实施方式中,自动识别投入至系统的采血管1的种类,基于该自动识别结果实 施图像处理阈值的切换,使用对应于采血管种类的阈值参数实施图像处理,进 行样本的状态、容量的检验。

通过这些处理,即使在将透明的采血管1与浑浊至乳白色的采血管1混合 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对应于采血管1的种类的图像处理,能够提高血清 部分的区域提取、样本的状态判定的正确性。此外,能够对可以何种程度地实 施自动分析装置200中的样本的分析进行辨别,能够控制为优先对优先顺序高 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使使用者知晓因发生不足而需要再次采血等,即使无视 采血管1的种类地投入至系统,也能够进行迅速且灵活的检查。

因此,使用者即使没有对所使用的每种采血管1实施校正,也能够无视从 图4所示那样的透明的采血管1至图6所示那样的浑浊至乳白色的采血管1 等颜色的差异、图9和图10所示那样的管的长度、管的内径等采血管1的形 状的差异,仅凭将采血管1设置于投入位置,自动并正确地实施血清的量、样 本的状态的确认等样本检验,使用者能够将采血管1投入至样本检查自动化系 统而无需实施校正等耗费劳力的作业。

此外,基于自动识别结果,决定用于检测样本的状态、容量的提升动作的 切换、对应于采血管种类的机械动作参数,抓握采血管1并提升,从而能够以 适当的高度抓握并提升采血管,因此,在拍摄时,抓握部件14能够不干扰拍 摄区域,并且还能够因提升而抑制由支架2导致的干扰,能够极力减少状态检 验时的障碍,能够实现检验精度的提高。

此外,预先在装置出厂时已设定了所有的对应于采血管1的种类的参数 11,存储于数据库12,从而存在使用者无需实施校正的优点。

其中,数据库12、数据库13能够存在于操作控制部101内。此外,该数 据库12、13也可以存在于经由网络的服务器。

此外,第1图像处理部7a、计算部7b、第2图像处理部7c和辨别部7d 不一定需要存在于操作控制部101内,也可以存在于样本检验器107内、存在 于除此以外的位置,只要与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 操作控制部101、抓握部件14可通信地连接即可。

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基于拍摄的拍摄图像,根据采血管1的外形、盖 子的颜色自动对采血管的种类进行识别、特定的方法,但对采血管的种类进行 特定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利用单个或多个光束传感器、反射式检 测器等对采血管1的外形上的特征进行检测而对采血管的种类进行特定,可以 根据光学反射率的差异对盖子的颜色进行识别。此外,可以在设于样本容器、 支架的条码标签、RFID标记等信息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关采血管的种类的信息, 也可以与存储于条形码、RFID标记内的识别信息捆绑而存储于装置侧的存储 部内。

此外,在采血管1存在透明和乳白色2种的情况下对辨别部7d中的血清 部分1a的辨别处理进行了说明,但采血管1的种类不限于此,在其他颜色、 其他材质的情况下,通过预先对装置制造商方要求将对应于各自的颜色、材质 的阈值参数11B存储于数据库12,能够对应于各种采血管1。

按各采血管种类设定的各种参数11不限于提升动作参数11A、阈值参数 11B。例如,通过录入分离剂的有无、标签的有无等信息,可以用于防止因乳 糜样本与分离剂的颜色的类似导致的界面识别失败,也可以用于因标签的影响 导致的血清的颜色发暗时的阈值修正。此外,还可以通过录入容器本身的刻度 印刷信息,用于对在采血管中的填充量是否足够进行判断。

<第2实施方式>

使用图12对本发明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的第2 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中,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兼作对投 入至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内的采血管1进行拍摄的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 除此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大体相同,省略了详细情况。

图12是显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的概 略的图。

如图12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形成下述构成:采血 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不设于样本投入部105,设于样本检验器107的样本检 验用拍摄部6兼作对投入至样本预处理系统100内的采血管1进行拍摄的采血 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

本实施方式中,如果采血管1投入至样本投入部105内,则将采血管1 载置于支架2向样本检验器107输送,在载置于支架2的状态下,在借助于抓 握部件14进行提升动作之前,直接利用样本检验用拍摄部6对采血管1进行 拍摄,通过第1图像处理部7a和计算部7b对采血管1的种类进行自动识别。 利用其结果,取得对应于采血管1的提升参数11A,并且取得图像处理的阈值 参数11B。然后,通过抓握部件14进入采血管1的提升处理,以后的处理与 第1实施方式大体相同。

本发明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的第2实施方式也 获得了与前述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大 体相同的效果。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将样本检验用的拍摄部用于采血管的 外形识别而不设置专用的拍摄部,因此能够减少拍摄机构,能够实现装置的小 型化、廉价化。

此外,能够用单个样本检验器对采血管内的试样的状态、容量进行把握, 能够作为适合追加于已有的样本预处理系统中的模块。

<第3实施方式>

使用图13对本发明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检验模块以及生物 试样的检验方法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3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中,将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3 设于样本检验器,除此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大体相 同,省略其详细情况。

图13是显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的概 略的图。

如图13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中,在投入至样本投 入部105、输送至样本检验器107的采血管1的样本检验器107中的入口侧, 设有对投入至样本检验器107的采血管1进行拍摄的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 3。

此外的构成和动作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大体相同。

本发明的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检验模块以及生物试样的检验 方法的第3实施方式也获得了与前述样本检查自动化系统和生物试样检验模 块以及生物试样的检验方法的第1实施方式大体相同的效果。

此外,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能够以单个生物试样检验模块对采血管内的 试样的状态、容量进行把握,能够作为适合追加于已有的样本预处理系统的模 块。

<其他>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应用。 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易于理解地进行说明而详细说明的实施方式,并 不限定于必须具有所说明的全部构成的实施方式。

例如,为了使样本、分注管等消耗品不会白白损失,实现样本检验功能的 上述样本检验器、容量检验模块设于离心分离部106与分注部110之间是优选 的。

符号说明

1…采血管、

2…支架、

3…采血管自动识别用拍摄部、

6…样本检验用拍摄部、

7a…第1图像处理部、

7b…计算部、

7c…第2图像处理部、

7d…辨别部、

11…各采血管种类的各种参数、

11A…提升动作参数、

11B…阈值参数、

12…提升动作参数、阈值参数存储数据库、

13…样本检验结果存储数据库、

14…抓握部件、

21…采血管提升动作机构、

22…采血管旋转动作机构、

23…抓握部件开关机构、

24…血清部分上液面、

25…分离剂部分上液面、

26…血凝块部分上表面、

27…血清部分液高、

28…采血管内径、

31…抓握采血管的高度位置(低的采血管用)、

32…采血管拍摄高度位置、

33…下降至抓握采血管的高度位置的下降动作(低的采血管用)、

34…上升至采血管拍摄高度位置的上升动作(低的采血管用)、

35…与抓握部件的干扰区域、

36…抓握采血管的高度位置(高的采血管用)、

37…下降至抓握采血管的高度位置的下降动作(高的采血管用)、

38…上升至采血管拍摄高度位置的上升动作(高的采血管用)、

100…样本预处理系统、

101…操作控制部、

102…闭栓部、

103…样本容纳部、

104…空支架储存部、

105…样本投入部、

106…离心分离部、

107…样本检验器(生物试样检验模块)、

108…开栓部、

109…子样本试管准备部、

110…分注部、

111…移载部、

121…正常样本的分布范围、

122…溶血样本的分布范围、

123…分离剂的分布范围、

131…乳白色采血管中的正常样本的分布范围、

132…乳白色采血管中的溶血样本的分布范围、

133…乳白色采血管中的分离剂的分布范围、

200…自动分析装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