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以干枸杞为原料生产冻干枸杞粉的方法

一种以干枸杞为原料生产冻干枸杞粉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干枸杞和枸杞果蒂为原料生产冻干枸杞粉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为原料,采用反复多次真空冷冻干燥及气流粉碎组合制备混合型冻干枸杞粉的制备方法,运用该方法获得的冻干枸杞粉克服了常规干燥方法冻干程度不够及耗时较长的缺陷,也保证了粉碎时产品的品质不下降;同时枸杞果蒂粉的加入可以有效减弱其结块现象的发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5812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985257.1

  • 发明设计人 帅放文;王向峰;章家伟;

    申请日2015-12-25

  • 分类号A23L19/00(20160101);A23L5/10(201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10331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康平路167号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5:29: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0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23L19/00 登记生效日:2019071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22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4-24

    授权

    授权

  • 2017-02-01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23L19/00 登记生效日:2017010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22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2-0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23L19/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1225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11-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L19/00 申请日:20151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5-18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枸杞粉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为原料,采用反复多次真空冷冻干燥及气流粉碎组合制备混合型冻干枸杞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或农产品深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枸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食同源的植物资源,具有补肾养肝、润肺明目的功效。近年来,药理研究表明,枸杞除了具有增强免疫力、搞肿瘤、防衰老、增加造血功能、抗脂肪肝、降血压、降血脂等医疗保健作用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甜菜碱、枸杞多糖及钙、磷、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

我国的枸杞产量居世界之首,每年都有大量出口,为了解决枸杞干果在贮藏过程中易出现的变质和虫蛀现象,及现今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需要将枸杞干果加工成粉,以便其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品等领域。

目前现有的枸杞粉制备方法大致分为三类:

一、喷雾干燥枸杞粉的生产方法:采用将鲜枸杞果直接打浆,或将干果清洗后与一定比例水混合后打浆,用胶体磨磨碎,通过喷雾干燥方法将枸杞浆液中的水分脱去,制成枸杞粉,该方法干燥过程处在高温下进行,枸杞中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热敏物质易被分解氧化,且喷雾干燥枸杞粉这类含糖量高的产品时,需加糊精淀粉类载体,降低了枸杞果粉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二、真空冷干燥枸杞粉生产方法,是将鲜枸杞果清洗后,沥干残留水分,通过浆渣分离机去除枸杞鲜果的籽和皮制成浆液,通过胶体磨进行磨碎,用均质机均质后形成均匀稳定的浆液,通过巴氏灭菌,冷却至常温装盘,用真空冷冻干燥设备按一定方法曲线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粉饼用高速粉碎机粉碎即成冻干枸杞粉。

以上两种方法都有制浆工序,由于制品含水量高,果浆中的一些易被氧化成份在制浆过程中快速被氧化,而采用真空冷干燥方法中,由于采用均质机均质,均质温度基本在40℃以上,又通过65℃左右巴氏灭菌,加速了制品褐变速度,对枸杞粉的品质、感观及风味有很大的影响。

三、采用真空冷冻枸杞干果制取枸杞粉方法。该方法采用干枸杞果清洗后,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枸杞果冻干。出仓后用粉碎机粉碎成枸杞粉。由于枸杞果中含有30%左右的枸杞籽,枸杞籽外壳中的木质纤维,在粉碎时不易被粉碎,造成枸杞果粉在粉碎机中停留时间太长,一方面使枸杞的营养大量损失,另一方面枸杞果粉易糖化阻塞机组,再次由于成品中含有30-40%的籽和皮,感观差、溶水后有沉淀,严重影响了最终产品的销售和价格。

此外,由于枸杞粉含糖量很高,导致其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吸潮且结块,从而降低了冻干枸杞粉的商品价值。

因此,如何采用新的枸杞粉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的枸杞干果产能过剩现象,提高枸杞粉产品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生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枸杞粉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枸杞干果产能过剩及枸杞干果长期储存品质下降等问题。

一种以干枸杞和枸杞果蒂为原料生产冻干枸杞粉的方法,其生产步骤包括:

(1)将清洗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沥干水分:用流动的清水洗去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表面的灰尘及其它杂质,然后快速沥干水分以备下道工序使用。

(2)将沥干水分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进行预冻:将沥干水分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进行装盘,装盘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尽量不重叠在一起以免降低冻干效果,装盘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转入冷库中进行预冻,冷库温度设置为-35~-25℃,预冻时间为4-6h。

(3)将预冻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采用反复多次的低温真空交替干燥技术,首先,将预冻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转入真空冷冻干燥仓冷冻至-40~-35℃,保温2.5~3.5小时,保温结束后抽真空进行升华干燥,当干燥仓温度达到-15~-5℃后,真空度接近极限,保持极限真空10-12小时后恢复常压,然后再次进行同样的降温抽真空操作,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检验合格。

(4)粉碎:将反复多次冷冻干燥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转入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气流粉碎前,必须将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进行反复多次真空冷冻干燥,以免冻干程度不够达不到粉碎目的,粉碎时环境温度为20℃,环境湿度为45%-55%。

(5)混合:将经超微粉碎后的枸杞干果粉和枸杞果蒂粉按5~10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

(6)包装: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冻干枸杞粉与吸湿剂一并装袋,然后抽气封口入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反复多次真空冻干及气流粉碎的组合技术,克服了常规干燥方法冻干程度不够及耗时较长的缺陷,也保证了粉碎时产品的品质不下降;同时枸杞果蒂粉的加入可以有效减弱其结块现象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

实施例1

(1)将清洗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沥干水分:用流动的清水洗去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表面的灰尘及其它杂质,然后快速沥干水分以备下道工序使用。

(2)将沥干水分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进行预冻:将沥干水分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进行装盘,装盘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尽量不重叠在一起以免降低冻干效果,装盘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转入冷库中进行预冻,冷库温度设置为-35℃,预冻时间为4h。

(3)将预冻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进行真空冷冻干燥:采用反复多次的低温真空交替干燥技术,首先,将预冻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转入真空冷冻干燥仓冷冻至-40℃,保温2.5小时,保温结束后抽真空进行升华干燥,当干燥仓温度达到-15℃后,真空度接近极限,保持极限真空10小时后恢复常压,然后再次进行同样的降温抽真空操作,如此反复多次直到物料目视达到干燥程度。

(4)粉碎:将反复多次冷冻干燥后的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转入气流粉碎机进行粉碎。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气流粉碎前,必须将枸杞干果和枸杞果蒂进行反复多次真空冷冻干燥,以免冻干程度不够达不到粉碎目的,粉碎时环境温度为20℃,环境湿度为45%-55%。

(5)混合:将经超微粉碎后的枸杞干果粉和枸杞果蒂粉按1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

(6)包装: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冻干枸杞粉与吸湿剂一并装袋,然后抽气封口入库。

实施例2

除步骤(2)冷库温度设定为-25℃以及步骤(5)混合比例为5:1外,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除步骤(3)保温时间为3.5小时以及步骤(5)混合比例为20:1外,其余同实施例1。

试验例1

取以上各实施例中成品粉末,依照GB/T18672-2014记载的方法,对成品中的水分和枸杞多糖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1。

表1各实施例中的水分和枸杞多糖

由上述结果可知,冷冻的温度的高低和保温时间的长短都对冻干粉末水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而枸杞多糖基本没有太大波动,少量的波动主要来自于枸杞果蒂的影响。

试验例2

取以上各实施例中成品粉末各4包,置于温度40℃±2℃、湿度75%±5%的恒温恒湿箱中放置6个月,分别于第1、2、3、6个月各取一包检查其结块性,结果如表2。

表2各实施例的结块效果

由上述结果可知,随着冻干枸杞果蒂粉加入量的增加,混合后产品的抗结块性能越佳,这表明这种充分利用原料的工艺能在不添加抗结剂的条件下,有效提升冻干枸杞粉的抗结块能力。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